回顾历史,美国“新地形”摄影始于1976年的一个展览《新地形学》(New Topographics),地点是在伊斯曼之家。参展摄影家力图以冷静的、客观的态度,面对被人类入侵和破坏的风景,从而呈现出一种全新的风景样式。罗伯特·亚当斯就是其中一位非常重要的人物。
说起罗伯特·亚当斯,我就很容易想到美国历史上另一位亚当斯——安塞尔·亚当斯,也是以风光摄影著称的摄影师。罗伯特·亚当斯和安塞尔·亚当斯,虽然都叫亚当斯,但作品风格截然不同。客观地说,论在摄影史上的地位,此亚当斯比我们熟知的安塞尔·亚当斯要高得多。
他的拍摄手法是直接面对现实,不加艺术性的美化,以客观冷静的态度表现社会现实。从他的作品的,我们可以看出他和安塞尔·亚当斯的两大不同。
首先,拍摄对象不同。安塞尔·亚当斯绝大多数拍摄的是自然风光,也有部分田园风光,但都抽离了社会背景。罗伯特·亚当斯的西部景观照片面对的是西部城镇边缘地带,反映了城市化进程中人与自然的紧张关系,具有强烈的社会性。
其次,拍摄的态度不同。安塞尔·亚当斯出于对大自然的热爱,对作品进行了大量的艺术化加工,以充分体现大自然的美。罗伯特·亚当斯则本着客观冷静的态度,以平和的视角,不加美化的画面,直接反映现实。
但他们俩也有共同点,就是都以自己的作品呼吁环保,这也是他们作品的真正价值所在。安塞尔拍得美是为了环保,罗伯特拍得不美也是为了环保,由此可见画面的形式最终是要为内容服务的。
罗伯特·亚当斯的作品直接揭示了城市化过程中人对大自然的破坏,充分体现了一个艺术家的社会责任感,也因此获得了很高的赞誉。作品的艺术价值往往和其社会价值是分不开的,而通常我们所重视的审美价值其实只是作品的附属价值,其评判标准也不是单纯意义上的美,而是看形式是否符合表达主题的需要。
从纯摄影的角度,罗伯特·亚当斯的作品也具有很重要的意义。那就是拓宽了摄影的可能性,在景观摄影和纪实摄影当中走出了一条新的道路。
亚当斯的作品给人以美的享受,沿着亚当斯的足迹,分析他老人家的作品,从中我们会学到一些东西,如何创作出好的作品。
安塞尔·亚当斯1902年生于美国西海岸的旧金山。14岁那年,他有机会游览了美国约塞米特,那儿的大自然景色深深地打动了他,他满怀激情地拍摄了这些山山水水,从此开始了他一生的摄影事业。
1927年,亚当斯25岁时拍摄的《约塞米特的半圆丘》获得成功,区域暴光法从此开始走向成熟。
1932年受威士顿思想作风的影响,亚当斯以“F/64”为名,组成一个摄影团体。“F/64”是当时照相机上最小一级光圈,
这个组织的定名就是他们艺术主张的宣言。就是说,他们主张用很小的光圈,获得较长的景深和极好的清晰度。因此亚当斯属于“纯摄影派”的显要人物,他的作品被列为纯摄影派的代表作。
亚当斯还是一位摄影著作家和摄影教育家,从1960年到1979年的二十年里,出版了十五部著作。1943年他进入纽约艺术博物馆,做摄影部主任。1946年他回到故乡旧金山,在州立美术学院教授摄影艺术。亚当斯一直到八十高龄仍然不懈地著述和创作,他的艺术令人叹为观止。1984年2月,这位老人与世长辞。
美国著名摄影家安塞尔·亚当斯的区域曝光理论,是半个多世纪以来摄影科学的基本理论之一。亚当斯在他所写的《负片与照片》一书中对此曾作了详尽的表述。他所介绍的方法虽然较为复杂,然而是极其有用的。有人曾指出,一旦掌握了这种方法,甚至是初学摄影者也能像经验丰富的老手一样,在按下快门之前就能预料到最终得到的照片是什么模样。只要掌握了这种方法,摄影者就会学会分析景物,对景物进行更为准确的测光,并根据测光的结果作出适当的曝光,从而把对景物的视觉印象忠实地或者创造性地再现在照片上。
根据亚当斯的理论,黑白照片的色调或灰调可以分为十个“区域”,由零区域(相纸能够表现出的最黑的部分)至第十区域(相纸的底色——白色)。第五区域是中等的灰度,它可以根据测光表的读数曝光而得出来;第三区域是有细节的明影部分,而第八区域则是有细节的强光部分。
凭着区域系统,摄影者便可以预见到照片的最后影像,并使底片能够根据摄影者心目中的构思去曝光。一个简单的例子,就是量度阴影部分的光量,为使这部分能够有更多细节,并将光圈增大两级;然后量
度重要强光部分的光量,按照区域系统理论,强光部分比阴影部分亮了五级,如果明影部分是第三区域的话,强光部分便是第八区域。倘若这是摄影者的构思,便可以马上进行拍摄。要是想使强光部分有更多层次,摄影者可以缩短底片的显影时间来减低反差,使第八区域变为第七区域。相反地,如果想使重要跤安糠钟懈嗖愦危獠糠钟直冉厦髁敛糠职盗巳叮杂笆北憧稍黾邮奔湟栽龃笳掌亩员榷龋佣骨抗獠糠直涞酶痢?当然,在充分掌握曝光区域理论之前,必须进行一些曝光和显影的试验,有关的内容较为繁琐,不再赘述。
《冬天的风暴》是亚当斯1940年拍摄于约塞米蒂国家公园的一幅作品。那是12月初的一天。风暴最初夹杂着大雨,后来雨又变成了雪,直到中午天气才开始变得清澈。亚当斯驱车来到一个新找到的能够激起创作灵感的拍摄点,站在这里能看到约塞米蒂峡谷迷人的景色。他立即架起了8×10相机,装上121/4英寸的柯达XV镜头,对山坡和画面底部进行了取舍构图。然后等待云彩在画面上部形成动人的形状。为了避免云彩移动时造成影像模糊,曝光时间要求很短。
对于这种景物,如果是用普通的平均读数曝光,按正常显影,底片的反差会很低。云彩是灰色的,阳光照射的明亮部分显得苍白,而阴影部分则非常柔和,亚当斯运用了区域曝光法,在拍摄之前他己能预见到最后的照片是外么样子。于是他对一系列区域进行了测光。当时点式测光表还未问世。
亚当斯回忆道:“我在测光表正面加一节管子,把它的视角减少到大约15。左右,当然,我需要用4去乘侧光表所测得的任何部位的亮度值。在这一景色中,我可以断定表现出质惑的最明亮部分的亮度为160烛光/平方英尺,把这一亮度置于七区。我发现,右边最暗的树所具有的亮度(测光结果是3烛光/平方英尺)落在一区。由于树林挂有一层薄雪,它的平均亮度落在二区和三区。除了呈箭头状的明亮瀑布之外,最明亮的部分要算是云彩了。我估计瀑布的亮度大约有500
烛光/平方英尺。为了提高树木的亮度,
我本来可以使曝光增大2倍到4倍,但是这样可能会失去我认为照片会表现出来的某种透明的光亮感。鉴于对底片进行的这种最低的曝光,显影是要比正常区域提高一区。这就使得(本来位于七区的)高亮度达到八区的亮度标准,并且各种明暗层次会普遍显得明快。”
冲印出的底片保留了亚当斯所要反映的信息,经过在暗室中进行的某种程度的遮挡和加光,得到了一张十分生动的照片。这就是当时在他眼前的景色的忠实再现。
亚当斯在总结他运用区域曝光法的拍摄实践时说过:“我发现,如果我小心遵照区域系统所提供的各种精确性,对预想的影像进行积极的想象,我拍出的效果几乎总是令人满意的,至少从技术上讲是这样。但是,简单的计算错误造成的后果可能是严重的,例如,忘记把镜头接圈或滤光镜因数考虑进去。
应当记住,万一在错综复杂的情况下拍摄失败,每张照片的曝光记录,其中应当包括曝光细节以及显影指示,都可以作为诊断时的参考。”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