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OURNALOFLIUZHOUVOCATIONAL&TECHNICAlCOLLEGEVol.3No.1Mar.2004
孤独的诗歌与孤独的消解
)))论柳宗元诗歌的创作
唐 建
(柳州职业技术学院人文系,广西柳州545005)
摘 要:孤独是人类的普遍情怀,更是文学家敏感的思想特征,文学家为了表现孤独、消解孤独,于是铸造了他们的文学丰碑。本文从社会动乱、政治失意、思乡怀人三个方面探讨柳宗元在诗歌创作中所表现出来的孤独,并力图阐明柳宗元为了消除孤独而运用的意象消解法和禅理消解法,从而揭示柳宗元诗歌的思想内蕴。
关键词:柳宗元诗歌;孤独;消解
中图分类号:I22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084(2004)01-0062-05 孤独是人类普遍的情怀,只不过有的人对此极为敏感,有的人则浑浑噩噩,作家就是对孤独及其带来的痛苦最为敏感的群体,于是,他们也常常通过文学创作来消解自己的孤独,以求得心情的平和。这样,也就铸造了他们的文学丰碑。日本心理学家箱崎总一就认为:/凡有所作为的人,他们的一生几乎无一例外地是在孤独中度过。尤其要做具有独创性的工作和研究,或欲在事业上有所建树的话,就非置身于孤独)))严酷的孤独不
[1]可。0柳宗元之所以成为中唐时期一位杰出的文学家、思想家,就因为他有着深深的孤独,并在诗歌创作中以自己独特的方式来消解孤独。
社会动乱的孤独 社会动乱给柳宗元带来的孤独忧虑十分深刻。自/安史之乱0后,中唐社会宦官专权、藩镇割据,危害极大,这对出生于这个乱世的柳宗元来说,其影响是直接的。田承嗣、梁崇义、李希烈、朱先后造反,他们与朝廷分庭抗礼,并相互厮杀,使战火遍及的关中、河南、河北及淮河流域的广大地区遭到了严重的破坏,给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因此,柳宗元自幼就对社会灾难和危机有着痛切的感受。他在其早期诗作5韦道安6中就表达了自己对社会动乱的隐忧。韦
[收稿日期]2003-11-14
[作者简介]唐建(1952-),男,广西宜州人,柳州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中国古代文学及汉语研究。
道安文武双全、见义勇为,从强贼手中救下了一位卸任刺史及其两个女儿。后来投身效劳于徐州刺史张建封。岂料/君侯既即世,麾下相欹倾。立孤抗王命,钟鼓四野鸣。0韦道安不愿支持军队的叛乱,也不能阻止叛军的逆节,于是,/举头自引刃0。柳宗元赞叹韦道安守正不阿、引刀自刎的忠烈精神,也抨击了藩镇割据的叛逆行为。他在诗歌末尾明确表达自己的创作意图:/我歌非悼死,所悼时世情0,这/时世情0是什么?就是藩镇割据,社会动乱,人民受难。所谓/悼0,也就是柳宗元孤独情怀的流露。即使在远贬永州之时,柳宗元仍然处于因社会动乱而带来的孤独忧虑之中,请看5夏夜苦热登西楼6:
苦热中夜起,登楼独褰衣。山泽凝暑气,星汉湛光辉。火晶燥露滋,野静停风威。探汤汲阴井,炀灶开重扉。凭阑久彷徨,流汗不可挥。莫辩亭毒意,仰诉璇与玑。谅非姑射子,静胜安能希。/探汤0语出5论语#季氏6/见善如不及,见不善如探汤0,即为戒惧之意;/炀灶0出自5韩非子#内储上6,此说卫灵公时,弥子瑕侍宠专权,侏儒以梦见灶未见日,喻指卫灵公被弥子瑕蒙蔽。柳宗元在此诗中以/苦热0隐喻当时宦官专权、藩镇叛乱给
第4卷第1期唐 建:孤独的诗歌与孤独的消解)))论柳宗元诗歌的创作
63
人民带来的痛苦,用/探汤0、/炀灶0两个典故暗刺宦官和藩镇的肆虐,并为自己不是姑射子,不能以安静制胜苦热而忧虑。其中/苦热中夜起,登楼独褰衣0,/凭阑久彷徨,流汗不可挥0则是诗人忧虑孤独的以外显内的表露。
政治失意的孤独 社会动乱使柳宗元忧虑孤独,政治失意的孤独更使他刻骨铭心,也给他带来了一生的厄运。柳宗元勤勤勉勉,立志以/利安元元为务0,所以,积极拥护并亲身参加/永贞革新0,废进奉,罢宫市,遏制宦官权力,实现理想抱负,颇有成效。但是,宦官势大,顺宗内禅,革新失败,/八司马0事件的沉重打击,终于把他置于万劫不复之地。此后,他的孤独之情尤为深重。离开京城,迁谪永州,他/隐忧倦永夜0、/羁心屡逡巡0,(5登蒲州石矶望横江口潭岛深迥斜对香零山6)[2]白天黑夜,每时每刻,贬谪的愁苦总是萦绕心头,以至于有时由孤独陷入孤苦的境地。
溪路千里曲,哀猿何处鸣?孤臣泪已尽,虚作断肠声。
)))5入黄溪闻猿6
诗歌浅白如话,不费训释就能感到诗人的孤苦行状:沿着曲折、漫长的溪水,诗人听到了猿猴悲哀的鸣叫。这不知发自何处的悲鸣,勾起了诗人的凄苦情怀,以至泪水流尽,肝肠寸断。在这里,诗人以/孤臣0自指,即表达了自己不得志、孤无援的悲苦。前人评柳诗/哀而酸楚0[3]、/满纸涕泪0[4]者,指的就是此时此类之诗。
元和十年正月,柳宗元终于奉诏回长安,/今我始北旋,新诏释缧囚0(5界围岩水帘6),既然获释北归,那么就应当/许国无淹留0,尽快回朝廷效力。心中欣喜,脚步加快,在到达汨罗时,风中行船,柳宗元有感而作5汨罗遇风6:
南来不作楚臣悲,重入修门自有期。为报春风汨罗道,莫将波浪枉明时。
当年屈原是君门九重终不得入,结果是冤死汨罗,而此时的柳宗元诏命催征,前途有望。他又产生了生逢圣世之感。就这样,他带着希望和幻想,向阔别十年、日夜思念的长安进发。谁知他二月到达长安,三月再次远贬柳州。这是他万万没有想到的。他又一次走上十年前被贬和一月前回京的旧路,心情十分惨淡。在衡阳与好友刘禹锡分别时,他写下了悲痛不已、孤愤至极的诗篇)))5衡阳与梦得分路赠别6:
十年憔悴到秦京,谁料翻为岭外行。伏波故道风烟在,翁仲遗墟草树平。直以慵疏招物议,休将文字占时名。今朝不用临河别,垂泪千行便濯缨。
刘禹锡与柳宗元的命运几乎相同。永贞元年,两人一起被贬远州司马,十年后,一起奉诏还京,在京城仅呆了一个月,刘禹锡又被贬连州刺史,柳宗元则远贬柳州刺史。所以,首联就以/十年憔悴到秦京,谁料翻为岭外行0来表达自己心中的苦恼与悲愤。颔联写他们途经伏波将军走过的/故道0,看到风烟景色,依然存在。但是,道旁的古墓已成废墟,翁仲石像已被荒草埋没。既是凭吊古人,也是自吊之词。过去只因/慵疏0不善逢迎而招致世俗非议,今后再也不能以诗文博取一时的名声了,颈联显然含有愤懑之情。尾联说,不想与好友到衡阳河边分别了,现在的千行别泪已足以洗涤冠带。除了沉痛之外,字里行间亦含有孤愤清高之意。
由永州司马到柳州刺史,职位是提升了,但贬所却更加遥远,瘴疠之害也更为严重。/海天愁思正茫茫0(5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6)就是他初到柳州时孤苦情怀的真实写照。所以,刚到柳州他就得了大病。先是患上/奇疮0,险些丧命,后来又得了伤寒。/病来方外事多违0(5浩初上人见贻绝句欲登仙人山因以酬之6)愈后身体更加虚弱,虽然只有四十来岁,但已是/憔悴容0(5柳州寄丈人周韶州6)、/身益老0(5寄韦珩6)、/华发待流年0(5岭南江行6)了。当他看到春意阑珊,榕叶落尽时,更勾起了他贬谪的愁苦:
宦情羁思共凄凄,春半如秋意转迷。山城过雨百花尽,榕叶满庭莺乱啼。
)))5柳州二月榕叶落尽偶题6
/宦情羁思0就是他孤独情怀的直白叙写。想到宦海浮沉、政治失意,他心中一片凄然。春天刚过一半,就有/意转迷0的悲秋之感:山城过雨,百花凋零;榕叶飘落,黄莺乱啼。环境的凄凉与诗人的孤独融为一体。/海畔尖山似剑,秋来处处割愁肠0(5与浩初上人同看山寄京华亲故6)可谓是春亦悲、秋亦悲,孤独泪空垂。
思乡怀人的孤独 社会动乱带来的政治失意使他不得不离乡背井、阔别亲朋,因此,思乡怀友64
柳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年3月
第4卷第1期唐 建:孤独的诗歌与孤独的消解)))论柳宗元诗歌的创作
65
66
柳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年3月
SolitaryPoetryandSolitaryDispels
)CommentingonthepoetrycreativeworkofLiuZong-yuan
TANGJian
(Dept.ofthehumanestudies,LiuzhouVocational&TechnicalCollege,LiuzhouGuangxi 545005,China)
Abstract:Thelonelinessisthegeneralfeelingsofmankind.Especially,itisstilltheideafeaturethatwriterissusceptible.Inordertoexpressanddispeltheloneliness,thewriterfoundtheliteraturemonumentofhimself.TheoriginalprobedsthelonelinessthatexpressfromtheLiuZong-yuan.spoetrythroughtheunquietsociety,politicsofaspirations,homesicktokeepinmindthesethreesides,andforcestoexplainthemethodutilizedofLiuZong-yuaninordertoremove.Finally,promulgatingtheaccumulatesinnerplacefromtheLiuZong-yuan.spoetry.
Keywords:LiuZong-yuan.s;solitarily;dispel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