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苏州大学学报(医学版)2002;22(3) 275 一氧化氮酶与神经生长因子对中枢神经细胞 保护作用的相关性研究 戴 德 (广东医学院附属医院耳鼻咽喉科,广东湛江524001) 摘要:目的探讨一氧化氮酶(NOS)与神经生长因子(NGF)保护鼠小脑颗粒细胞(rCGC)作用机制的关系。方 法 向细胞培养仅24h的rCGC中,分别加入酒精、NGF及一氧化氮酶抑制剂N 一硝基一L一精氨酸(NAME)。 再经24h培养后,通过光学显微镜观察它们对细胞产生的影响。结果 NGF能对rCGC产生保护作用,显著减少 酒精对细胞的杀死。但NAME却能抑制NGF的作用。结论 一氧化氮酶在NGF保护rCGC抵抗酒精的神经毒 性过程中起着关键的作用。 关键词:神经生长因子;一氧化氮酶;小脑颗粒细胞;酒精;小鼠 中图分类号:R595.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0—5749(2002l03—0275—03 Relationship Between Nitric Oxide Synthase and the Nerve Growth Factor in Neur0pr0tecti0n to Rat Cerebellar Granule Cells in Culture DAI De (Dept of Otolaryngology,the Hospital Affiliated to Guandong Medical College,Zhangjiang, Guandong 52400 1,China) Abstract: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function of nitric oxide synthase(NOS)which may relate to the effects mediated by nerve growth factor(NGF)on rat cerebellar granule cell(rCGC)culture.Me- thods rCGC culture has been incubated for 24 hours before adding ethano1.NGF and NAME.Then the samples were kept in incubator in sealed containers for another 24 hours.After that.the cells were collected and counted by using hemocytometer.Results NGF were found to have neuroprotective ef— fect on rCGC culture since it might reduce cell death caused by ethanol exposure.NAME,a NOS in— hibitor,could eliminate the NGF—mediated neuroprotective effect.Conclusion NOS may play a key role in the mechanism of NGF mediated neuroprotective effect on rCGC culture. Key words:nerve growth factor;nitric oxide synthase;cerebellar granule cell;ethanol;rat 孕妇酗酒可导致胎儿中枢神经系统发育障碍, 但酒精的毒性作用机制未明。研究表明一氧化氮 (NO)与神经细胞的存活有关,现已知小脑颗粒细胞 上含有NMDA(N—Methyl—D—aspartate)受体,当 其被激活后可令Ca2 大量进入细胞,转而激活一氧 化氮酶(NOS),产生NO。由于神经生长因子 (NGF)能通过维持细胞内Ca2 浓度的平衡而对中 1材料和方法 1.1 细胞模型及分组 由于出生时间较久(如 16d)的小鼠rCGC对酒精的耐受性较高,因而本文 选用出生10d、健康Sprague—Dawley小白鼠12只, 体重12~15g,rCGC的提取和培养物的设置按照 Pantazisl2 J的方法。实验分为2组(无酒精组和酒精 组),每组又分为4小组(空白对照组、NGF组、 NAME组和NGF+NAME组)。细胞被置于96孔 型培养皿中,每孔加入0、3ml培养液,含有细胞4.6 枢神经细胞提供保护作用…,故我们观察了NGF 和酒精对鼠小脑颗粒细胞(rCGC)存活的影响,并就 NOS与NGF作用之间的联系进行了讨论。 收稿日期:2002—01—30作者简介:戴 ̄(1965一),男,湖南常德人,主治医师,医学硕士,从事与一氧化氮有关的神经病理学研究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276 SUZHOU UNIVERSITY JOURNAL OF MEDICAL SCIENCE 2002;22(3) ×10 个/ml,为避免血清中所含物质对实验结果的 1.3 统计学处理 采用SAS/STAT Mixed软件的 潜在影响,选择非血清性培养液。 三因素方差分析和组间Bonferroni检验进行显著性 1.2 方法 细胞培养物置于37℃恒温箱内24h 检验。 后.向酒精组中加入95%酒精lO,ul(使标本酒精浓 2结果 度达400mg/L),尽管低浓度的酒精(100 mg/L和 200 mg/L)亦能杀死rCGC(程度略低于高浓度酒 2.1 在无酒精组中,无论是浓度30ug/L NGF或 精),但为减少实验次数,简化实验操作,故选用高浓 100 mol/L的NAME均对细胞的生存无显著影 度酒精。将浓度1000 ̄g/L的NGF(购自P&D Sys— 响。 tems Inc.)10“l和浓度为3400t ̄mol/L的NOS抑制 2.2在酒精组中,24 h的酒精作用可减少空白对 剂N。一硝基一L一精氨酸(N。一nitro—L—arginine 照组中的细胞数(较相应无酒精空白对照组减少 methyl ester,NAME;购自Sigma)10 l同时分别 26.9%),提示酒精对rCGC具有神经毒性作用。 加入各相应实验组。随后,将所有细胞培养物存放 NGF可限制这种损害作用,使细胞损失减少至仅占 于密封容器中,再留置于37℃恒温箱内24h。 相对应的无酒精组细胞数的9.1%,明显低于空白 细胞收集步骤按既往的方法 J,细胞计数采用 对照组26.9%的细胞损失率(P<0.01),提示NGF 红细胞计数器和台盼蓝(Trypan Blue)染色法。 具有神经保护作用(见附表)。 附表NGF、NAME和酒精对rCGC存活的影响(n:7,;±S) **与空白对照组比较。P<0.01 3讨论 活性并阻碍了NMDA对神经元的营养作用,因而促 进了细胞的凋亡。虽然在我们的另一项实验研究中 rCGC上存在着NMDA受体,该受体对Na 、 发现细胞凋亡现象存在于仅1天的rCGC培养物 K 和Ca2 均有通透性,当被激活后可导致大量 中,但对细胞核的荧光标记检验却显示酒精并不能 Ca 进入细胞,从而激活NOS,产生NO。近来的报 增加凋亡细胞的比例。相反,在酒精组标本内所观 道显示NO是一种作用广泛的内源性物质,它参与 察到的大量破碎、固缩的细胞核提示酒精是造成细 机体生理调节,影响多种疾病的病理生理过程,并能 胞坏死(而非凋亡)的重要原因。因此我们认为 产生不同的结果。NO的这种复杂表现被认为是因 NGF的神经保护作用可能是由于对抗了这种细胞 细胞的种类及成熟程度的不同而异,并且与NO的 坏死的过程。 作用浓度相关。 . 由于rCGC在培养过程中并不增殖,空白对照 本实验中选用了低K (5mmol/L)、不含谷氨 组在酒精的作用下产生约27%的细胞损失,NGF能 酸和天冬氨酸(两者均为NMDA受体的激活物)的 将这种损失显著性地降低至9,1%,从而拮抗了酒 非血清性培养液。因此,NGF的作用可以排除是由 精对rCGC的神经毒性作用。NAME则能消除 于高K 所引起 J,而酒精的毒性作用则可排除是 NGF的神经保护作用,表明NGF有可能是通过 因阻碍细胞培养液中的NMDA受体活化物与受体 NOS生成NO而保护了细胞。有报道酒精可抑制 相结合所产生。鉴于单独加入NAME并不能影响 NMDA受体的活性,引起细胞内Ca 的降低而导 或加重细胞的损失,提示酒精的毒性作用似乎并非 致细胞死亡 J。NGF可能因纠正了Ca 的失衡而 因抑制了NOS所造成的。 保护了细胞…。我们认为NGF的神经保护作用有 酒精对神经元细胞的毒性作用机制尚未清楚。 可能是作用于NMDA受体,使Ca 进入细胞,从而 Bhave等 J认为酒精可能是抑制了NMDA受体的 激活NOS,生成NO而产生的。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苏州大学学报(医学版)2002;22(3) 277 NGF能保护PC12细胞抵抗酒精的杀灭作用, treatment and nerve growth factor by changing intracellu— 其机制可能与NGF促PC12细胞分化成熟有关。 然而我们发现培养了4天的细胞(较成熟)自备抵抗 酒精毒性的能力,当NO生成被抑制时,抵抗力则消 lar calcium levels[J].AIcohol Clin Exp Res,1996,20: 1385——1394 [2]Pantazis NJ,Oohrman DP,Luo J,et 1.N—metahyl—D —aspartate(NMDA)prevents alcohol—induced neuronal 失。显示细胞信息传导物质,而非细胞分化成熟在 此保护作用中扮演了重要角色。 cell death of cerebellar granule cells in cuhure[J].Alcohol Clin Exp Res,1995,19:846~853 活体动物实验发现,NOS抑制剂能加重酒精导 致的鼠大脑神经元退化 6 J。认为NO能对抗酒精的 毒性而具有神经保护作用。同样,我们发现通过 NAME对NOS的抑制,结果能消除NGF拮抗酒精 对神经元细胞毒性影响的保护作用,表明NOS在 NGF的保护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而NGF的 作用是否通过一氧化氮一环鸟苷酸通路(NO— [3] Kubo T,Nonomura T,Enokido Y,et a1.Brain—de— p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BDNF)can prevent apoptosis of rat cerebellar granule neurons in cuhure[J].Dev Brain Res,1995,85:249~258 [4]Bhave SV,Hoffman PL.Ethanol promotes apoptosis in cerebellar granule cells by inhibiting the trophic effect of NMDA[J].J Neurochem,1997,68:578~586 [5]Lovinger DM,White G,Weight FF.Ethanol inhibits NMDA—activated ion current in hippocampal neurons cGMP通路)而得到体现,尚待进一步的研究。 (美国爱荷华大学医学院解剖及细胞生物系N. J.Pantazis教授提供实验药品及动物,谨致感谢) 参考文献: [1】Webb B,Suarez SS,Heaton MB,et a1.Cultured Ix)stna— tal rat medial septal neurons respond to acute ethanol [J].Science,1989,243:1721~1724 [6]Zou JY,Martinez DB,Neafsey EJ,et a1.Binge ethanol ——induced brain damage in rats:effect of inhibitors of ni— tric oxide synthase[J].Alcohol Clin Exp Res,1996,20: 1406~1411 c c、 一 cE、 : ’ (上接第274页) 1.3处理对所有围手术期梅毒患者均在手术前请皮肤性 病科医师会诊并给予苄星青霉素臀部肌注治疗。38例患者 均在一边抗梅治疗的同时一边进行手术,术后均恢复良好, 痊愈出院。患者出院后继续定期到性病防治专业机构或皮 肤科复查随访,直至梅毒痊愈。 2讨论 术中和术后的医疗和护理过程中,加强医护人员的防护措 施,严格消毒程序,从而控制了医源性传染。到目前为止,我 院尚未发现因医源性接触而感染梅毒的医护人员和患者。 可见,我们通过对围手术期患者进行梅毒血清学检测,一方 面加强院内感染的预防,另一方面,可以使一些无症状和症 状不明显的梅毒患者,及时发现,尽早治疗,一定程度上也遏 制了性病的流行与蔓延。 通过我院对38例梅毒患者术前和术后的监测比较,可 以得出一个结论,早期梅毒患者可以在一边治疗的情况下一 边进行手术,而不必等到抗梅转阴后再手术,早期梅毒对术 后的恢复没有很大影响。另外,对检测出的梅毒阳性患者, 均做出提示标记,提醒医护人员加强防范措施,同时使手术 室对用过的器械加强消毒工作,从多途径控制了梅毒的医源 性传染可能。因此,我们认为对围手术期患者开展梅毒血清 学监测,应该成为外科术前一项很重要的常规检测。 参考文献: 梅毒的传播途径主要是通过性接触而感染,其次为经胎 盘引起胎儿的先天性感染,但少数也可发生医源性感染,包 括医务工作者自身感染和感染患者。该途径主要由以下原 因造成:(1)防护不严格:检查和处置性病患者时应做必要的 防护,如穿工作服、带手套等。否则如果手部有皮肤损伤直 接接触患者更加危险,所以一定要做好防护。(2)消毒不严 格:性病患者用过的注射器和针头或其他医疗器械,如消毒 不彻底也易造成传染。(3)医源性外伤:在为性病患者注射、 换药、手术或检查时不慎重,带有病原体的器械损伤操作者, 容易造成医务工作者自身感染…。对此,我院外科对围手术 期患者开展梅毒血清学监测,尽早发现一些无症状和症状不 明显的梅毒患者,对这类手术患者术前积极实施抗梅治疗, [1]赵辨.临床皮肤病学[M].第3版,南京:江苏科学技 术出版社,2001:513~5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