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意榕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早春大棚西瓜栽培技术

早春大棚西瓜栽培技术

来源:意榕旅游网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园艺博览 《现代农业科技}2008年第10期 早春大棚西瓜栽培技术 何俞建 (江苏省通州市林业技术指导站,江苏通州226300) 摘要介绍了早春大棚西瓜栽培技术,包括品种选择、育苗、大田准备、合理定植、大田管理和采收等内容,以期能指导早春大棚西瓜生产。 关键词早春:大棚西瓜:栽培技术 中图分类号¥65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5739(2008)10—0024—02 西瓜是一种种植周期短、见效快、产值比较高的经济作 物。大棚早春栽培西瓜,因其上市早,品质好,经济效益十分 显著。近年来在我地发展较快。为更好地促进西瓜产业的发 展,笔者通过多年试验,总结出早春大棚西瓜栽培技术,现 将其介绍如下。 1品种选择 选择市场畅销的优质高产早中熟品种,大中果型选择 京欣1号,小果型选择早春红玉、万福来、特小风等。 2壮苗培育 2.1壮苗标准 根系发达.下胚轴粗短,子叶肥厚完整、节间短,叶片舒 展、叶色浓绿。苗龄30d左右,3-4片真叶。 2.2育苗设施 采用大棚电热温床育苗。可先在育苗床内挖掘宽130 cm、深20cm、长度视育苗数而定的温床,底部要平整,在床 底铺1层薄膜.其上铺10cm左右的稻草作隔热层,上面再 铺2 ̄3cm细土、踏实,然后布电热线。一般选用60 ̄120m 长、功率600 ̄1 O00W的电热线。布线前,在苗床的两端按间 距8-10cm对称钉上小木桩,然后手持电热线往返绕木桩呈 “s”型铺设,线铺好后通电检查线路是否正常;如正常,再在 线上铺2cm厚的细土并踏平,排放营养钵,扣小拱棚,夜间 覆盖草帘保温。 2.3苗床准备 2.3.1床地选择。选择避风向阳、地势高燥、前茬未种过瓜 类蔬菜的田块作苗床地。 2.3.2留足苗床。lhm 大田留足苗床150 ̄180m 。 2.3.3配制营养土。播种前10-15d,结合整地,培肥床土。每 10m 苗床施腐熟有机肥30 ̄40kg、高浓度复合肥0.4"0.5 。 2.3.4床土消毒。播种前lm 苗床用50%多菌灵或70%甲基 托布津5-6g加细土lO-15kg拌匀后均匀撒施在床面,对床 土进行消毒。 2.4种子处理 用55 ̄{2的水烫种15rain,同时不断搅拌,然后捞出清 洗。放在常温水中继续浸种10 ̄12h后,用50%多菌灵或70% 甲基托布津500--600倍液浸种0.5-1.0h,取出冲洗干净。 2.5催芽 将处理后的种子用湿纱布包好放在25-30 ̄C条件下催 芽,催芽期间每天翻动种子1-2次,并用25-30 ̄C温水冲洗 收稿日期 2008—03—31 24 种子保湿。当80%种子露白时即可播种。 2.6播种育苗 2.6.1播种时间。1月底至2月上句。 2.6.2播种量。采用8-10cm口径的营养钵育苗.1hm 大田 制钵1.5万个,每钵1粒种子,用种量600---750g/hm 。 2.6.3覆盖籽土。盖籽土用细营养土,覆土厚度1.0-1.5 cmo 2.7苗床管理 2.7.1温湿度管理。西瓜苗期温度管理,坚持“两高一低、昼 高夜低”的原则。瓜苗出土前白天25-30 ̄C,夜间18-20 ̄C, 促进齐苗;瓜苗出土后,适当降温,白天20-25 ̄C,夜间15- 20 ̄(2,以防高温徒长;第1片真叶出现后.提高温度,白天 27-30X2,夜间19-21RE,以加快出叶速度;出苗后,还要视床 温变化,适当通风降湿,减少苗期病害的发生,并在日出后 及时揭去草帘等覆盖物,增加光照。 2.7.2肥水管理。播种前苗床浇足底墒水,出苗前一般不浇 水,出苗后床土发白时浇水,做到小水勤浇,结合浇水在子 叶展开或1-2片真叶时叶面喷施0.2%的磷酸二铵。 2.7.3炼苗。定植前5-7d开始,加大苗床通风量,点热温床 停止加温,并逐渐发展到白天小拱棚全部揭开,夜晚再盖 上,使瓜苗之间适应定植环境。 2.7.4苗床喷药。为防止西瓜缓苗期感染病害,定植苗必须 带药下田,一般在定植前1d,叶面喷施1次药,可选用70% 甲基托布津或75%百菌清800 ̄1 000倍液。 3大田准备 3.1整地作畦施基肥 移栽前30d左右整地施足基肥,一般施腐熟有机肥 22.5-45.Ot/hm ,高浓度复合肥450kg/hm 或磷酸二铵450 kg/hm 、硫酸钾150kg/hm。。在定植行开槽(槽深20cm,宽 0.8-1.0cm)深施,施肥后用旋耕机旋匀,然后作畦,净畦面宽 1.8-2.0m,高20 ̄25cm,同时整平整细畦面,开好内外三沟。 3.2建棚 3.2.1建棚时间。定植前7-10d搭好棚架,扣好棚膜,铺好 地膜。 3.2.2棚架结构。采用跨度6m、长30m的标准水泥棚、钢管 大棚,或采用跨度4.0-4.2m、拱架间距0.8-1.0m、高1.6- 1.7m、用直径不小于3cm的青竹作拱架、两侧设立围裙、无 立拄的竹架结构中棚。 3.2.3棚膜材料。大棚选用8m宽、中棚选用4.5-5m宽的长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现代农业科技}2008年第10期 寿无滴膜。 4合理定植 一园艺博览 首批挂大中果型西瓜,每株一般保留1个生长正常的瓜,小 型西瓜保留2个瓜。 5.4病虫害防治 般2月底3月上旬定植,选择冷尾暖头的晴好天气 定植,密度一般为9 000 ̄9 750株/hm。。 5大田管理 5.1温度管理 本地区西瓜病害以猝倒病、炭疽病、疫病、蔓枯病、枯萎 病、病毒病、菌核病为主;虫害以潜叶蝇、蚜虫、瓜绢螟、甜菜 夜蛾为主。农业防治措施包括:严格实行轮作制度,轮作周 期旱地5年以上,水旱轮作3年以上;种植前清除田间杂 草,减少虫源和病源;移栽前7 ̄10d扣棚,采用40 ̄50 ̄C高温 闷棚2~3d.杀死病源菌通风后定植;增施磷钾肥,促进植株 生长,提高植株抗逆能力;开好内外三沟,降低田间湿度;发 现病株、病叶,及时摘除,并带出田外集中烧毁。除此之外, 缓苗期保持较高的温度,一般为30 ̄32 ̄C;成活后至开 花着果阶段,控制棚温在25 ̄28 ̄C;果实开始膨大后,保持白 天不高于32 ̄(2,昼夜温差掌握在10 ̄(2左右。温度调节通过 通风口、大小和通风量来控制。 5.2肥水管理 5.2.1伸蔓肥。当蔓长70cm左右时,在距植株根部40- 70cm处开塘深施,一般施稀粪水1 1.25 ̄15.OOt/hm2。 5.2.2膨瓜肥。果实进入膨大期,结合浇水,施磷酸二铵 225 ̄300kg/hm2,硫酸钾75~1 13kg/hm。。 5.3植株调整 还可选择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进行化学防治。 5.4.1病害防治。猝倒病:西瓜苗期主要病害。除床土消毒 外,于发病初期用64%杀毒矾500倍液进行防治。炭疽病: 发病初期用77%可杀得600 ̄800倍液防治,或用20%百菌清 烟雾剂lOOg/360m3熏蒸。疫病:选用乙磷铝200 ̄300倍液、 25%瑞毒霉800 ̄1 000倍液,或用20%一熏灵烟雾剂100 5.3.1理蔓。主蔓伸蔓后至第1朵雌花开放,每5~7d整理1 次瓜蔓,使主蔓有规律地向前延伸。主蔓一般朝向棚的中 央,侧蔓朝向围裙处理顺。 5.3.2压蔓。当蔓长50cm左右时,开始压蔓,每隔4~5节, 用土块压在瓜蔓上,以固定瓜蔓。 g/360m3于傍晚熏蒸防治,注意第2天日出后必须通风,防 止产生药害。蔓枯病:发病初期用70%代森铵、75%百菌清涂 抹病部或叶面喷雾。枯萎病:发病初期用70%甲基托布津 600 ̄800倍液灌根。病毒病:发病初期用20%病毒A 400 ̄500 倍液防治。菌核病:发病初期用50%速克灵1 000倍液防治。 5.4.2虫害防治。潜叶蝇:产卵盛期至卯孵化期用20%氰戊 菊酯2 000 ̄2 500倍液防治。蚜虫:有蚜株率达10%时用10% 吡虫啉3 000倍液防治。瓜绢螟:卜2龄幼龄高峰期用50%抑 5.3.3整枝。采用三蔓整枝,京欣1号等大中果型西瓜保留 主蔓,选近根健壮侧蔓2条;早出红玉等小果型西瓜4~5片 真叶时摘心,留基部3根健壮侧蔓,其余侧蔓全部摘除。 5.3.4人工辅助授粉。早春栽培西瓜因4月上中旬气温较 低,昆虫活动较少,必须对西瓜进行人工辅助授粉。授粉时 间一般在7~9时,主蔓留第2朵雌花,侧蔓留第1朵雌花, 同时做好标记,记载授粉日期。 5.3.5疏果。3蔓整枝,应采取摘蔓措施,摘除低节位或果形 不正、带病受伤的幼果,保留和保证正常节位果实的发育, -太保1 000倍液防治。甜菜夜蛾:1~2龄幼龄高峰期用25%氯 氰菊酯2 000 ̄3 000倍液防治。 6采收 西瓜成熟的标准为果皮表面条纹鲜明,果梗部茸毛消 失,瓜脐向里凹陷。早春栽培一般授粉后35d左右采收。 -+-+-—+一-+-+-+-—+~-+-+-+-—+一-+-+-+-+-+ +-+-+-+-—+一-+-+-+-+-+-+-+一+-—●一-+-+-+“—+一-+(上接第19页) 表3不同坡位湿地松受灾分析调查 此说明,此次受灾的湿地松与不同的坡位也有一定的关系, 坡位越平缓,受灾程度越低。 4小结与讨论 5对于受灾湿地松恢复重建的主要技术措施 (1)对于重度灾害受灾70%以上的林地要全面清理.采 取更换树种、重新造林的办法,促进森林恢复;对受灾30%~ 69%的林地要采取部分清理,采取补植阔叶树,采取人工促 进恢复;对受灾30%以下的林地,采取自然恢复的措施促进 森林生态的恢复。 (1)通过样地调查分析结果表明,湿地松的受灾规律, 就坡向而言,南坡比北坡轻,东坡比西坡轻;就坡位而言,受 灾程度为:陡坡>斜坡>缓坡>平坡;就海拔而言,海拔低的 低丘受灾相对海拔高的低山轻,当海拔超过250m,特别是 300m以上几乎全部受灾。 (2)建立混立林生态系统,促进森林由纯林向针阔混 交、适当提高阔叶树混交比例转变。 (3)建立良种繁育基地。通过对这次雪灾调查,挖掘一 (2)此次调查分析主要就海拔、坡度和坡位对湿地松受 灾程度进行了分析,至于其自身的生物学特性及其经营措 施对其影响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批抗逆性强、适应性广、经济效益高的乡土树种,做到适地 适树,建立一批良种繁育基地。 25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yrrf.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