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第5期 教育论坛 中学课堂 高一化学教学方法浅析 刘敏东 (江西省瑞金三中,江西赣州 342500) 摘要:初中教学多以实践或实物直观教学为基础,以形象思维和机械记忆为主,学生对化学知识的认识 多原理少;高中生以理论和抽象思维为主,教材注重从微观定量的角度揭示事物的本质,注重化学概念和原理 的推导过程、产生条件,以及它们的灵活应用,由于知识面的拓宽,有了更多知识迁移机会,高中化学教学则较 注重理论的指导作用和知识灵活运用,以适应学生进一步独立深入学习的要求。 关键词:教学方法;合作;衔接 1 教学方法的转变 1.1培养学生学习的合作自主性 开放式教学方法是指在课堂教学中创设一定的问题情 景,通过学生的主动探索、思考研究,并在教师的帮助下而获 取知识或科学结论的一种方法。其目标是培养学生通过自己 的自学和思维来主动获取知识的能力,在这一过程中,学生 不再是被动接受知识,而是主动参与知识的形成过程。在这 一过程中,学生的学习兴趣被极大的激发,思维的独立性、学 习的参与意识、创新精神得到更好的培养。 1.2体现了学生学习的主体合作性 以往教学中,通常重结论,轻过程,一切由教师安排好。 教师把重点、难点嚼得很细,再喂给学生,学生通常被动接 受,缺少参与;教师几乎把所有的原理、概念、具体的元素化 合物知识都当作定论呈现给学生,没有给学生留下发展的空 间;教师把形成结论的生动过程变成了单调刻板的条文背 诵,从源头上剥离了知识与智力的内在联系。而开放式教学 可以改变过去学生“等、靠、要”的被动形势,学生在这种学习 氛围中自己探索、辨析思考,自己去体验,为其终身教育打下 了坚实的基础。现使用的新教材中设置了很多活动性栏目, 为我们使用开放式教学模式提供了很好的素材。 1.3实现教育模式的转变 以往课堂教学中,教师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在重点、难 点上挖得过深,导致一部分学生负担过重,跟不上,通常一个 班教师能照顾到2/3的学生就不错了,这样就导致一部分学 生厌学,造成差生或优生弱科,不利于学生全面发展。新课程 标准是一个“最低标准”,让绝大多数学生都能达到的标准。 不同的学生制定不同的学习目标。通过学生合作,很多问题 在分组讨论中得以解决、使问题深化,不留死角。既解放了老 师,又能把大部分同学调动起来,使优生更优,差生不落后, 实现从精英教育到大众教育的转变 2教学中出现的问题 (1)现在的课堂,你会发现:教师的提问给学生思考的空 间大了;琐碎的、细小的问题少了;教师提问的随意性小了; 不着边际,让学生不知所措的问题几乎绝迹了。我们经常听 到老师们在课堂里这样问学生:“你读懂了什么?”“读了这一 段话你体会到了什么?”学生思维活跃,各抒己见,充分体现 了读书是一种个体行为,每个学生有不同的体验,老师们不 再追求答案的唯一。但稍作观察、分析和归纳后,你又会发现 不少教师把“读懂了什么”、“体会到了什么”、“你想说什么” 之类的问题当作“万能钥匙”,不根据学科特点,不分时间和 场合,不顾班级的实际,一味的使用,结果,学生趣味索然,所 见所思十分肤浅,教师又缺乏进一步的指导,教学效果不甚 理想。 (2)现在许多的观摩课、调研课、示范课、评比课,发现目 前的有些教师很怕“讲”。能“少讲”,则“少讲”,能:‘不讲”则 “不讲”,多让学生讲,多让学生活动。因为越来越多的教师认 为,新课程要求教师转变教育观念,必须做到“少讲”,甚至 “不讲”,于是,课堂上出现了学生泛泛而读,冠以“自读自 语”;滥用多媒体课件,名日“用好现代化手段”;热热闹闹的 无聊问答,赞之为“焕发课堂生命力”;无关教学内容的插科 打诨,称为“走向综合”等等,教师想法设法追求学生感官上 的活跃生动,千方百计在教学的浅层面上操作运作。 (3)眼下,几乎所有的课堂,特别是公开教学,都可以看 到小组合作学习。教师从讲台上走了下来,不再是“居高临 下”,师生之间的距离接近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开始凸现了, 学生的头抬起来了,手也举起来了,话也多起来了。他们的积 极性、主动性被激发起来。学生是“动”起来了,但稍作注意, 问题很多,合作学习的有效性很低:有的把合作学习作为一 种形式,一种点缀,每次只用二、三分钟时间,学生还没有真 正进入学习状态,就草草收场;有的看似全员参与,实际上是 好学生的天下,学困生“袖手旁观”;有的小组合作学习,学生 不会倾听,不会合作,教师缺乏组织教学的策略;有的课堂气 氛似乎很活跃,其思维含金量很低,相互作用效果很差;有的 往往重视对合作结果的评价,忽视如何提高对合作有效性的 指导;有的不管问题是否适合采用合作学习这种方式,不论 问题大小、深浅一律采用合作学习的方式。 3 如何做好初高中教学方法衔接 (1)在教法上,教师应留旧创新,巧妙过渡。所谓“留旧” 就是保留初中化学教学的一些基本方式,教学上应尊重学生 的学习习惯,为此教师应了解和研究初中化学教学和学生学 一33— 中学课堂 教育论坛 2013年第5期 新时期初中班主任管理工作探析 陈晶晶 (厦门外国语学校湖里分校,福建 厦门 361000) 摘要:初中阶段在学生成长发展阶段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作用,初中阶段是学生性格形成、综合素质形 成的关键时期,因此,作为这一阶段的教育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与意义,同时,随着我国教育体系的不断发展完 善,义务教育的发展完善也一直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本文尝试从以学生为中心,通过对学生进行深入细 致的了解、加强感情传递等方面,对初中班主任学生管理进行有效的探索,以期能够更好地为学生服务,为我国 义务教育体系的完善奠定基础。 关键词:初中班主任;管理工作;学生主体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与完善, 平来看,我国义务教育还存在着一些问题与不足,这严重影 人们受教育的程度也在不断提高。我国义务教育体系经过几 响了我国国民的整体素质。当前,我国正处于基础教育转型 十年的发展,已经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与进步,但是,从整体水 的关键时期,做好这一时期的义务教育发展至关重要。初中 习的一般情况,以免在高中教学中出现急转弯,而使学生不 究性实验。注重实验,是学习化学成功的基本途径。 适应教师的教法。因此,“留旧”是使学生适应高中化学学习 (3)变固定课堂为流动课堂。为了更好的培养学生的合 的一个必要的心理过渡,但“留旧”并非“守旧”,而是为了“创 作性、自主性,学校抓住同龄人比较容易交流、沟通的特点, 新”。例如:在讲授氧化一还原反应时。可以从初中学到CuO 成立了以学生宿舍为单位的学习小组,每个小组建立小组公 与H2反应的“得氧、失氧”这一狭义的概念作引入,然后要 约,组内同学互帮互助,共同进步,小组之间展开竞争,在班 求学生标出反应前后各元素的化合价,接着教师指出:氧 内形成比、学、赶、帮、超的学习氛围,让大课堂变为小课堂, 化一还原反应的特征是:反应前后元素的化合价发生了变 进一步培养学生之间的合作意识、竞争意识。可在每一章或 化。再举例说明,使学生认识以前所学的概念的极限性。进而 一单元之前或之后布置一个课外作业让学生查阅资料,完成 引导学生从电子的得失和共用电子对的偏离(或偏向)来认 一个研究性课题或写一篇小论文或了解一位. 科学家等活 识氧化一还原的本质。这样在使知识结构衔接的同时,知识 动,培养了学生收集、分析、利用信息的能力。如学完物质的 的深度和广度也得到了延伸。学生的学习就不会觉得是“无 分类之后,让学生查阅资料撰写小论文《钠的“家族”》。 木之本”。 (4)新课程需要老师怎样“讲”呢?首先我们要将功夫放 (2)化学实验对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形成化学 在对教材和学生的研究上,在吃透“两头”的基础上,真正把 概念,巩固化学知识,获得化学实验技能,培养实事求是、严 握“要不要讲”、“讲什么”和“怎么讲”这3个问题。叶圣陶先 肃认真的科学态度和治学方法具有重要意义。在初高中知识 生说过这样一段话:“讲当然是必要的……,问题可能在如何 的过渡教学中,演示实验效果要明显,要从如何观察,如何操 看待‘讲’和‘怎样讲’……。”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凭这个例子 作上给以示范。要尽可能把演示实验改为边讲边实验。课本 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练成阅读和作文的熟练技巧,因此 上用小字排版的“小实验”、“小制作”同学们要充分利用现有 教师就要朝着促使学生“反三”这个目的精要的“讲”,务必启 的条件尽可能去完成;对于课本上的学生实验要做到每个实 发学生的能动性,引导他们尽可能自己去探索。由此可见,叶 验都能独立完成,并且在实验的过程中要严格执行操作规 老并不是一概的反对老师讲,相反,倒主张“精要的讲”,有利 程,掌握操作要领,有目的地进行观察,对实验结果要认真的 于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创造性的讲。 处理和分析,并且多问几个为什么,力所能及的进行一些研 (责任编辑王昕) Analysis of high chemistry teaching method Abstract:Teaching in junior middle school to practice or in-kind intuitive teaching as the basis,mainly to hte thinking in images and mechanical memory,students’understanding of chemical knowledge,much less principle;high school students based on theoretical and abstract thinking,teaching materials focus on the essence of things from the microscopic quantitative point of view,the derivation process, producing conditions on chemical concepts and principles,and flexible application of them,because the knowledge broaden,have more opportunities for knowledge transfer,hi【gh school chemistyr teaching more focus on guiding role nad theory of knowledge lfexibly,to adapt to hte students further independent in-depth learning requirements. Key words:teaching methods;cooperation;cohesion ..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