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心病心肌缺血诊断中应用动态心电图检查的价值
胡锋
无锡市第三人民医院,江苏 无锡214041
2019年11月下
【摘要】目的:主要研究对冠心病心肌缺血患者的诊断中采用心电图进行检查的效果和价值。方法:以2018年6月份到2019年6月份在我院接受治疗的80例冠心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其中对对照组的患者采用常规心电图进行诊断检查,对于观察组患者采用动态心电图进行诊断检查,并对两组患者心肌缺血阳性检出率结果记录统计,并进行对比。结果:对照组患者的心肌缺血阳性检出率明显低于观察组的患者。结论:在对冠心病心肌缺血患者的临床诊断中应用动态心电图能够更好地反应患者的具体情况,提高对患者的检出率,同时也有利于对患者心律失常情况的诊断。【关键词】冠心病;心肌缺血;动态心电图[中图分类号] R1.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6-5249(2019)22-0180-02
冠心病属于心血管疾病中的一种,并且在临床治疗上非常常见,多发生于老年群体中。冠心病主要是患者的冠状动脉出现异常,血管比较狭窄甚至是出现阻塞的情况,主要临床表现是患者心肌缺氧、缺血,严重情况下心肌会出现坏死,威胁患者的健康,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1]。在对冠心病患者的诊断过程中,传统诊断方式主要是利用冠状动脉造影对患者进行检查,但其容易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导致检查存在一定障碍,尤其是在检查过程中容易对患者造成一定创伤,属于有创检查,患者在检查时相对难以忍受,因此其逐渐不适合当前对患者的诊断。而心电图因其具有无创性,在操作上比较简单的特点,对冠心病患者的诊断检查中越来越广泛,基于此,本文主要研究分析对冠心病心肌缺血患者的诊断中采用心电图进行检查的效果和价值。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以2018年6月份到2019年6月份在我院接受治疗的80例冠心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按照随机法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患者例数分别为40例。对照组中男患者例数为22,女患者例数为18,患者的年龄为46~79岁,平均年龄为(52.16±2.)岁,患者病程在1~14年之间,平均病程为(9.25±1.34)年,观察组中男患者例数为20,女患者例数为20,患者的平均年龄为43~77岁,平均年龄为(53.46±2.79)岁,患者病程在1~15年之间,平均病程为(9.37±1.28)年,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情况对比均无明显差异,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1)对照组。对照组患者采用的是常规心电图,调整患者姿势并使其保持平卧位,在对患者进行心电图检查时,确定检查周围环境的安静,以缓解患者紧张的情绪和心理,并在检查过程中还应注意药物因素等对患者的影响。为了使心电图图像更加清晰,使心电图的基线更加平稳,因此将心电图的纸速控制在25mm/s。通过常规心电图确诊缺血性ST-T段改变的依据是,ST在等电位线上,并且其呈水平型或者是下斜型降低0.05mV,而T波高度明显低于同导联R波且低于十分之一时即可确定[2]。(2)观察组。对观察组患者采用的是动态心电图对患者进行诊断检查,而动态心电图需要连续24小时对患者进行严密监测,并且在诊断监测过程中,减少、避免外界对监测的干扰性,并安排相关人员实时对患者的监测心电信号进行记录,此外还要记录患者的日常情况以及患者的临床症状。而采用动态心电图诊断检查患者心肌
缺血阳性的标准为,患者的正产能够心率ST断下移,测量点为J点后的80ms。当患者心率达到120bpm时,J点后则会自动发生变化,变为50ms。同样当ST段在等电位线上,其会呈水平型或下斜型降低[3]。ST段还存在两种情况,一种是已经降低的患者,另一种是已经抬高的患者,在测量过程中就需要相关人员能够对患者的情况进行分析,做出正确的处理,对于ST段已经降低的患者,可以在测量过程中对降低的幅度减去,而对已经抬高的患者,要能在测量时同样减去已经抬高的幅度。一般ST段发生明显位移时,且持续了一分钟,另外患者两次心肌缺血型发作的间隔时间有一分钟,患者的有症状心肌缺血和无症状心肌缺血主要是通过ST段发生下移时,以是否出现临床症状为准。当ST段下移时,患者出现胸闷、胸痛等时,则说明其为有症状心肌缺血,当下移时患者没有症状发生,则说明其为无症状心肌缺血。
1.3观察指标 对两组患者在进行心电图检查过程中情况进行记录,并对比两组患者的心肌缺血检出率情况。
1.4统计学分析 将本次研究得到的数据均使用SPSS22.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分析,t值用以检验计量资料,卡方用以检验计数资料,组间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通过研究结果可以看出,采用不同的心电图,患者的心肌缺血检出率存在一定的不同,其中采用动态心电图检查的观察组患者的心肌缺血检出率为75%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检出率,对照组患者的检出率为50.0%,具体情况如下表1所示。
表1 两组患者心肌缺血检出率比较分析(n,%)
项目阳性
阴性
观察组例数319
比率(%)77.522.5
例数2020
对照组
比率(%)50.050.0
3 讨论
冠心病是多发于老年群体且对患者存在严重健康威胁的心血管疾病。由于对冠心病心肌缺血患者采用传统的方式存在一定的创伤,导致患者的配合度不高,因而不适合在当前检查中应用。而常规心电图本身具有一定的优点,如检查费用较低,相对有利于患者接受诊断检查等特点,对于发现患者无痛性心肌缺血具有重要的作用[4]。但在实际临床应用常规心电图对患者进行检查时,还存在一定的缺陷,尤其是对
(下转第188页)
180
Copyright©博看网 www.bookan.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医学食疗与健康
卫生管理与医学教育
标准化、客观化,并且出现了小包装,明确了服用方法、规格、生产日期、产地等信息,既具有中药材的药效,又具有免煎煮的优势,更方便患者服用,并且配药人员在调剂时不需要经过手抓、称重等步骤,能够保证中药材的卫生,而且可以减少调剂错误发生,避免造成中药材的浪费。随着中药配方颗粒逐渐应用到临床治疗中,在用药方面仍然存在局限性,比如中药配方颗粒尚无规范化、系统化的管理制度,使得在使用时缺乏管理。了解并掌握中药配方颗粒的使用情况,是改进中药配方颗粒管理的关键。因此,本研究查询医院HIS系统调取1100张处方分析,为促使中药配方颗粒的合理使用,改进中药配方颗粒的量化管理提供理论依据。
经过笔者的调查发现,中药配方颗粒的发放、调剂错误率显著低于中药饮片(P<0.05)。结果提示,与传统中药饮片相比,开具中药配方颗粒的处方出现发放、调剂错误的概率更低,分析原因在于中药配方颗粒通常是袋装,而传统中药饮片多为散装,使用中药配方颗粒能够省略散装药物手抓、称重等多项调配步骤,减少人为因素造成的发放、调剂错误[7]。从表2数据可知,中药配方颗粒的竞争优势明显优于中药饮片(P<0.05)。结果说明,与传统中药饮片相比,中药配方颗粒在服用方便、携带方便、存储方便、取药方便等方面更具有优势。表3中,患者对中药配方颗粒的服药依从性显著高于中药饮片(P<0.05)。结果说明,采用中药配方颗粒治疗能够明显提高患者的服药依从性,笔者分析原因可能是中药配方颗粒容易携带与存储,且不需要煎煮,可以直接冲服,有利于患者不受时间、地点等条件的,按时按量服用药物。从表4数据可知,采用中药配方颗粒治疗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中药饮片治疗的患者(P<0.05)。结果提示,与传统中药饮片相比,采用中药配方颗粒治疗能够减少患者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发生,究其原因在于传统中药饮片存在质量风险,其真伪优劣以及有效成分的不稳定性可能造成患者治疗期间出现不良反应,同时传统中药饮片为散装,配药人员在按照处方配药时可能出现调剂药物、剂量错
[6]
[5]
2019年11月下
误,导致患者服用后出现不良反应;而中药配方颗粒是中药饮片制成的药剂,经过精确称重与包装,能够避免调剂错误、称重误差带来的不良反应。在临床中,虽然中药配方颗粒具有使用方便、剂量精确等优点,但由于中药配方颗粒的价格更高,使得传统中药饮片的用量比其更大。这主要是因为中药配方颗粒需要经过现代制造工艺制成,在加工、制作、包装环节成本增加,从而导致中药配方颗粒的价格更高,如果是长期接受治疗的慢性疾病患者,可能会选择价格稍低的传统中药饮片,以降低治疗费用。但由于传统中药饮片使用过程可能会受药物质量、剂量差异、调剂错误等因素的影响,使得治疗效果受到影响,可能会延长患者的治疗时间。因此,从长远来看,采用中药配方颗粒治疗的费用也未必一定会高于传统中药饮片。
综上所述,与传统中药饮片相比,中药配方颗粒的一些方面的竞争优势更明显,具有存储方便、服用方便、卫生、药物质量高等优点,不容易出现发放、调剂错误,患者的服药依从性也更高,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可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使用。参考文献
[1] 王长凤. 中药调剂管理中中药配方颗粒与中药饮片应用效果对比
研究[J]. 首都食品与医药, 2019, 26(22): 198-199.
[2] 马志会. 我院5 840张门诊中药处方情况调查与分析[J]. 基层医
学论坛, 2019, 23(32): 4700-4701.
[3] 陈晓伟, 袁晓航. 散装中药饮片、中药配方颗粒及小包装中药饮
片的优缺点对比分析[J]. 北方药学, 2019, 16(11): 181-182.
[4] 黄洁文, 陈燕霞. 中药配方颗粒使用情况分析[J]. 海峡药学,
2019, 31(10): 238-239.
[5] 攸利民, 梁鑫宇. 某医院中药配方颗粒剂与传统中药饮片在药房
管理中的对比研究[J]. 实用医技杂志, 2019, 26(06): 773-774. [6] 李建瑜, 郭文清, 邓志军, 等. 某三甲中医院门诊中药配方颗粒
的处方分析[J]. 今日药学, 2019, 29(02): 127-129+140.
[7] 李爽, 宋千舲, 袁梅. 中药调剂管理中中药配方颗粒与中药饮片
应用效果比较[J]. 中国药业, 2018, 27(24): 117-119.
(上接第180页)
图存在的不足,提高对患者信息收集的准确性。
综上所述,在对冠心病心肌缺血患者的诊断检查中采用动态心电图能够提高对患者的病症的诊出率,能够更全面的反应出患者的具体情况,并且有助于及时对患者展开治疗,降低患者不良心脏事件的发生率,值得在临床治疗中进行推广。参考文献
[1] 夏国宏, 郑争达, 杨海燕. 动态心电图检查老年冠心病心肌缺
血和心律失常临床价值分析[J].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6, 26(02): 3-356.
[2] 孙曼丽, 陆琨, 吴晨薇, 等. 立体心电图对冠心病心肌缺血的诊
断价值[J]. 安徽医药, 2018, 22(01): 81-84.
[3] 谭仕芸, 任雪丽, 张妙丽. 12导联和3导联动态心电图在冠心病
心肌缺血及心律失常老年患者诊断中的临床价值分析[J]. 湖南师范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7, 14(05): 135-138.
[4] 孙凤荣, 陶洪夏, 金立伟. 动态心电图与常规心电图诊断老年
冠心病心肌缺血与心律失常的价值比较[J]. 黑龙江医药, 2019, 32(03): 673-674.
部分患者采用常规心电图不能有效发现其冠状动脉的病变情况,即就是患者的血管虽然出现了阻塞的现象,但保持安静时,能够正常的维持体内血液流量,而此时采用常规心电图不能准确发现患者的实际情况,因此很容易耽搁对患者的及时治疗。而采用动态心电图能够在24小时内连续不断地对患者的情况进行记录和监测,尤其是对心肌缺血患者的诊断,不仅能够详细记录患者的心电信号,同时对患者心肌缺血持续的时间等多种信息进行检测,从而提高了患者的诊断有效率,并能够及时对患者进行治疗。
本文则是对观察组的患者采用动态心电图进行诊断检查,并分析其诊断应用效果和价值。通过本次研究发现,对于冠心病患者采用常规心电图或者是动态心电图进行诊断检测均能够诊断患者的实际情况,但采用动态心电图诊断的观察组患者的诊出率明显高于采用常规心电图检测的对照组。在实际的诊断过程中,动态心电图能够较好的弥补常规心电
188
Copyright©博看网 www.bookan.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医学食疗与健康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yrrf.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4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