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住宅分户验收施工质量控制
作者:孙湘
来源:《科技视界》2012年第23期
【摘 要】针对住宅分户验收存在的问题,在施工过程中进行质量控制。 【关键词】分户验收;施工;质量
在住宅楼施工中,如何控制分户验收施工质量,避免竣工时出现各种质量问题,结合多年施工及管理经验,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管理。 1 控制室内净高尺寸
1.1 施工放线引测标高时,严格按设计图纸进行技术交底。根据施工经验,引测标高时每层在图纸规定层高的基础上适当放宽1cm,以防净高不够。
1.2 木工支模时弹出标高、轴线控制线,准确测量,及时复核。在支模过程中,均应逐一检查模板标高和平整度,发现不符合要求的,及时予以纠正。
1.3 混凝土浇筑前和浇筑过程中,应安排专人对模板及支架跟踪检查,特别是支架立杆下的木楔垫块。因为施工过程中的振动极易导致立杆位移、滑脱,引起模板及支架整体或局部下沉,导致室内净高尺寸偏差,混凝土浇筑时应严格控制板的厚度。
1.4 模板及支架拆除后,应立即对现浇结构进行检查验收,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合格后方能进行下一道工序施工。 2 控制室内开间、进深尺寸
2.1 测量放线时,应严格按设计要求控制总轴线尺寸和每一开间、进深的轴线尺寸,偏差均在10mm范围内。
2.2 测量放线后,技术人员应严格进行轴线复核,复核时应使用同样的工具、同一班测量人员。
2.3 每户墙体施工时,技术人员应加强开间、进深尺寸控制。
2.4 主体验收结束后,根据图纸规定的开间、进深尺寸,装修时墙面对称做灰饼冲筋。根据施工经验,此时根据灰饼对房间的开间、进深尺寸进行检查是控制室内几何尺寸的关键。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2.5 加强施工过程中墙体抹灰质量的控制,抹灰结束后,尽快对墙体平整度、垂直度、开间与进深尺寸再次检查验收,查漏补缺,对于发现的质量问题,及时整改。 3 厨房、卫生间等有水房间地面渗漏
3.1 设置现浇素混凝土止水带(与楼面混凝土同时浇筑),宽度同墙厚,高度不少于200mm,地面标高比室内其他房间地面低30mm以上。
3.2 现浇混凝土止水带采用吊模法支模,浇筑时为防止因根部渗漏产生孔洞、蜂窝等缺陷导致渗漏水,可采用二次振捣法施工。
3.3 卫生间管道较多,预留洞口应上大下小,管道立管安装前,应对洞口进行毛化处理。管道立管应设置钢套管,安装检查后,进行吊模,提前24h对处理后的预留洞口浇水湿润。先刷一遍加胶水泥砂浆后,再用比楼面混凝土强度高一个等级的细石混凝土(掺加适量的膨胀剂)封堵洞口底部1/3,凝固后进行4h蓄水试验;如不渗漏,再用同样的混凝土(掺加适量的膨胀剂)封堵洞口中间1/3,凝固后进行4h蓄水试验;如不渗漏,再用加防渗剂的水泥砂浆(掺加适量的膨胀剂)封堵洞口剩下的1/3,通常第三次封堵后表面最好比原混凝土表面高5mm。管道安装后在管道周围进行24h蓄水试验,蓄水高度不低于20-30mm,如不渗漏,基本上能符合要求。
3.4 防水层可采用刷聚氨酯防水涂料或粘贴防水卷材。
3.5 加强混凝土养护,养护不少于15d,冬期施工应采取防冻措施。
3.6 防水砂浆找平层泛水坡度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并确保坡向地漏,保证厨房、卫生间地面不积水。 4 屋面渗漏
4.1 无论是平屋面还是坡屋面,均应按混凝土设计强度进行配合比控制。
4.2 必须保证混凝土自防水的效果,因为目前使用的卷材或防水涂料使用年限也就是3~5年,即使采用其他保护措施,也不能保证屋面50年使用期不出问题。如果混凝土的自防水效果较好,即使以后发现问题,维修起来也比较方便。所以施工时,要加强混凝土的原材料、配合比、振捣过程等的控制,确保混凝土的密实度,以及混凝土表面的抹压效果,减少混凝土的收缩裂缝。
4.3 对于平屋面,无论是材料找破还是结构找破,泛水坡度必须符合设计要求,保证屋面不积水,因为再好的防水做法也是禁不住长期水泡的。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4.4 出屋面的各种管道,必须按规范要求分2~3次进行堵洞以及防水细部处理,并填写有关隐蔽工程验收记录和功能检查验收记录,确保数据的准确性。
4.5 按规范要求及相关操作规程要求进行防水处理。比如卷材防水屋面,应保证卷材泛水高度大于等于250mm,用木压条固定后,再用防水砂浆予以封闭,并加强养护。 4.6 施工结束后应充分利用雨天进行检查,平屋面应做24h蓄水试验,检查有无渗漏情况,如有应及时处理。 5 外墙渗漏
5.1 墙体砌筑除必要的脚手眼和支模洞外,尽可能少留洞。
5.2 选择质量较好的块材,特别是外墙要剔除缺楞、掉角、裂缝等不符合要求的块材。 5.3 砌墙时保证墙体水平、竖向灰缝的饱满度,严禁出现透明缝、假缝、瞎缝等。 5.4 外墙堵洞时要有专门的施工方案,并按照下述做法施工。 1)对所有洞口的水泥砂浆等杂物要清理干净。
2)提前24h对堵洞使用的块材及洞口四边的墙体浇水湿润。
3)分内外两部分封堵洞口,外侧先用半截干砖临时封堵洞口,里侧半墙厚洞口用工具将水泥砂浆塞满洞口,再在已提前湿润的半截块材上面,侧面带满砂浆,顺着洞口方向塞进洞口,并用勾缝条等工具压缝,尽可能将灰缝塞满。等水泥砂浆达到一定强度后,将外侧先塞的块材取出,用工具将洞口多余的砂浆清理干净后,提前浇水湿润,再用C20细石混凝土(加适量的膨胀剂)堵严洞口。
4)加强养护,至少15d以上,冬期施工应采取防冻措施。
5)用1:3防水水泥砂浆在洞口外做5-8mm厚的防水增强层,每边比洞口大3-5cm。 6)遇下雨天气,及时检查有无渗漏现象,及时处理。
7)外窗台、腰线等部分必须抹出大于等于2%的排水坡度,且靠墙根部处应抹成圆角,滴水线应抹成鹰嘴式。
6 楼地面空鼓、起砂、裂缝
6.1 楼地面混凝土浇筑后,应覆盖养护,防止雨淋、受冻导致基层混凝土表面强度太低,影响面层与基层的粘结,对于楼地面混凝土已出现的裂缝,应分析原因提前处理。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6.2 施工前应加强楼地面的清理工作,特别是边边角角的落地灰、多余的混凝土、残留的模板皮等杂物必须清理干净。
6.3 用搅拌均匀的素水泥浆满刷一遍,不允许采用先撒水泥粉后洒水的施工做法。原因是水泥粉不易撒拌均匀,洒水量也不易控制,可能会导致水泥粉没撒到位的地方,粘接效果差,易出现空鼓、裂缝;洒水局部较多的地方,表面积水使后加的水泥砂浆水灰比过大,产生开裂、起砂现象。
6.4 严格控制水泥砂浆的配合比,一般采用体积比1:2,如配合比低,表面易起砂;配合比高,易收缩开裂。
6.5 根据事先弹出的水平线严格控制表面的平整度,根据砂浆收水快慢及时掌握抹压时间,压光次数不少于2遍,分遍压实。
6.6 为防止开裂,表面应按先粗毛后细毛收压至少两遍以上,如在混凝土浇筑时能很好控制表面平整度,可采用免做水泥砂浆找平层的方法。
6.7 面层施工24h后,加强保湿养护,至少7d以上,冬期施工应防止水泥砂浆找平层受冻。
6.8 强度达一定数值后,应检查有无空鼓、开裂、起砂现象,如有应及时处理,杜绝验收或交房时再发现问题。 7 墙面抹灰空鼓、裂缝
7.1 为防止温度变形裂缝的出现,应在设计图纸上注明各层设置通长现浇钢筋混凝土窗台梁,高度不宜小于120mm,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小于C20。如条件不允许,至少应在顶层和底层设置通长现浇钢筋混凝土窗台梁,高度不宜小于120mm,其他各层在窗台标高处应设置伸入洞口两边墙体不少于600mm长的现浇钢筋混凝土板带,厚度不小于60mm。 7.2 框架结构为防止梁柱与后砌填充墙体交界处因收缩而开裂,在此交界处设置钢丝网,每边宽度不少于100mm,并在抹灰砂浆中掺加适量的抗裂纤维。
7.3 抹灰应在砌体结构砌筑完成至少30d后进行,砂浆所用原材料质量按规范要求控制,砂应采用中粗砂,采用熟化符合要求的石灰膏。
7.4 抹灰采用先小面后大面的施工顺序,即根据灰饼厚度先用1:2的水泥砂浆在墙体阳角做护角,高度不小于2m,宽度不小于50mm,再做大面积抹灰。
7.5 抹灰前要重视基层的清理,特别是墙体挂浆、残破的模板皮、铁钉等,较为光滑的柱、梁采用掼浆等毛化措施。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7.6 抹灰前应提前24h做好墙体的浇水湿润工作,水一定要浇透。
7.7 大面积抹灰至少分两次进行,底糙厚度7-9mm。等2-7d后再做面层,必须随时掌握抹压时间:太早,浆太稀,干后易收缩开裂;太迟,收不动,表面观感差。 7.8 成型后及时检查抹灰的垂直度、平整度等质量,发现缺陷及时修补。 7.9 成型后加强养护至少7d以上,冬期施工应采取防冻措施。 8 结语
总之,分户验收施工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住宅的使用功能。在施工中,要有针对性的防治措施,只有不断加强施工管理,制定完善的施工方案,严格施工质量过程控制,才能不断提高分户验收的施工质量。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