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意榕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浅谈学前教育中学前儿童文学的教学方法

浅谈学前教育中学前儿童文学的教学方法

来源:意榕旅游网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浅谈学前教育中学前儿童文学的教学方法

作者:甘婷婷

来源:《读写算·教研版》2015年第24期

摘 要:学前儿童文学是幼儿园五大领域语言教育中非常重要的一个部分,作为高职学生学习应该重点掌握好这门课程,因此在教学中如何让学生掌握好这门课程并且扩充儿童文学的掌握量,任课教师应当注重学前儿童文学的教学。 关键词:高职教育;学前教育;学前儿童文学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24-139-01

高职院校的学前教育专业是培养儿童教师的摇篮,在针对学前教育对学生进行培养时,学前儿童文学作品的讲解和学习是必备环节,但儿童文学作品的讲解也需要一定的方法,本文将针对高职语文课堂中儿童文学的教学方法展开讨论。 一、明确儿童文学在幼儿园教育中的重要性

儿童文学作品的特点就是通俗易懂,适用于幼儿进行阅读,是儿童成长的必备精神食粮,学前儿童文学作品包括儿歌、儿童诗、童话、故事、散文、戏剧等几种类型。在对儿童进行教学活动时,一名好的教师的引导是必不可少的,但根据调查显示,现在全国绝大多数进行学前儿童教学的任课教师都没有接受过学前儿童文学相关内容的学习。如果一个进行学前儿童教学的任课教师对儿童文学没有基本的知识储备,那么对儿童进行学前教育的目的和行为就毫无意义,因此,在高职课堂中进行学前儿童文学的教学和作品的讲解尤为重要。

在高职的课堂中进行学前儿童文学作品的讲解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首先,任课教师可以通过对学前儿童文学作品的讲解加深学生对学前教育的理解,为研究婴幼儿语言能力的发展奠定基础;其次,任课教师可以通过适当的教学方法对学生进行学前儿童文学作品的分析和讲解,可以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培养学生的基本文学素养,促进更多的学生投入到学前儿童文学的创作中,为研究童话对幼儿想象能力的成长和儿歌对婴幼儿语言能力的成长奠定良好的基础;最后,文学素养是一个人综合素质中的必备环节,任课教师可以通过在高职课堂中对学生进行学前儿童文学作品的讲解,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从而使学生可以在未来成为一名合格的文学素养的培养者,让学生通过自身的素质提高来培养出更多的高素质的儿童。 任课教师需要让学生充分明确学前儿童文学的重要作用,才能帮助学生在今后更好的担任一名学前教育工作者。

二、针对学前儿童文学教学的方法 1、仔细研读教材,选取优良教材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在教学过程中,教材的选取也是成功教育的一个必备环节,因此任课教师在开展学前儿童文学的课堂教学时,首先要选取适当的教材,因为我们主要是研究儿歌、儿童诗、童话、故事、散文、戏剧等作品类型对婴幼儿能力的发展影响,因此要保证教材中的内容可以将学前儿童文学的特点展现的淋漓尽致,同时也能够适合高职院校的学生进行学习,从而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只有选取了适当的讲解教材,学生才能够对学前儿童文学的学习产生充足的兴趣,并且能够从教材和课堂的学习中学习到知识,继而才能够为研究做好充分的准备。 2、让学生认清学前儿童文学的地位

高职院校的学生大多数已经成年或者接近成年,因此学生在思想上对学前儿童文学的认识并不完备,绝大多数的学生会轻视学前儿童文学学习在幼儿教育中的关键作用,会采取一种不认真的态度进行学习。所以,任课教师在对学生进行学前儿童文学的教学和学前儿童文学作品的讲解之前,需要先将学前儿童文学在学前教育乃至整个教育发展阶段中的重要作用讲解给学生。学生明确了学前儿童文学的重要地位,才会全身心地投入到学前儿童文学的学习中,进而促进自身的素质提高。研究儿歌对婴幼儿语言能力成长的影响和童话对幼儿想象能力的成长起到的作用需要学生能够明确婴幼儿各项能力的基本情况以及充分把握儿歌和童话等儿童文学作品的特点,这就需要教师在高职课堂教育中能够为学生提供学习机会。 3、儿歌对婴幼儿成长的影响

儿歌,又可以称之为童谣,是指针对儿童特点而特别创作的传唱性的歌谣,可以让儿童产生共鸣,激发想象的歌曲作品。儿歌不仅具有符合儿童年龄特征的风格和特点,还具有民歌创作的艺术风格,琅琅上口,可以让儿童很容易接受。因此,儿歌作品可以说是结合了诗韵艺术和受众年龄特点的通俗文学体裁的作品,因此儿歌对婴幼儿能力成长的影响意义深远。 (1)奠定语言学习基础。儿歌的特点是简单易学、朗朗上口,可以让幼儿在短时间内学习到一些平常接触不到的语言知识,能帮助幼儿进行学前的语言学习和相关词汇的积累,同时儿歌也可以传递部分简单的生活信息,可以为幼儿的语言基础学习奠定基础。

(2)激发幼儿语言学习兴趣。儿歌是一种具有押韵、韵律等特点的作品,通过简单的情感表达激起幼儿对日常生活模仿的兴趣,同时儿歌的创作符合幼儿世界观和认知能力的事物,通常会从幼儿身边的生活入手,让幼儿能够关注生活,从而进一步激发幼儿的兴趣,让幼儿更加主动学习儿歌语言。

(3)提高幼儿的语言交流能力。儿歌是幼儿之间交流的共鸣,可以引起大多数幼儿群体说唱一首儿歌,幼儿在集体传唱中能够感受到集体感。同时在和其他同学游戏或者生活中,幼儿也可以通过对部分儿歌的传唱,相互倾听、模仿和矫正,可以提高幼儿的语言交流能力和情感沟通能力。

4、童话对幼儿想象能力的影响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成人世界里的绝大多数内容是幼儿无法理解和掌握的,因此成人在对幼儿进行教育时,不能从自身的生活出发。而童话故事中的环境相对活泼、轻松、单纯,可以让幼儿很好的接受,因此,必须要重视童话对幼儿成长的影响。

(1)童话可以让幼儿更好的学习到道理。童话通常都是通过生动、有趣的故事情节向幼儿表述有利于幼儿成长的道理,让幼儿在一个相对简单、单纯的环境中感受到真、善、美、假、恶、丑,了解到是与非。童话可以把抽象的道理、是非的分明和强烈的爱憎情感更加生动、活泼的表现出来,从而让幼儿在潜移默化中得到能力的提升。

(2)童话可以发展幼儿的想象力。童话可以通过一种更加轻松、活泼、生动、有趣的方式帮助幼儿认识到现实世界,了解天文、地理、人情世故、民间习俗等各方面的知识。幼儿对周遭生活产生兴趣的原因是他们觉得所接触到的周围的一切都是新奇的,但是并不是所有的生活他们都可以理解,因此必须要有一种适合幼儿想象的方法,让他们可以对生活产生更多的想象,也可以培养他们对美的世界的创造能力。童话就可以通过这种空灵的创作手法,让幼儿可以在创作的环境中充满更多的想象,对周围的生活产生更多的美的创造。

学前儿童文学的研究主要是集中在儿歌、童话等文学作品对幼儿成长的影响,其目的是为今后培养更优秀的幼儿教师,因此我们必须加强学前儿童文学在这方面的教学。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yrrf.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