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分析学生现状,确定学生人选,训练技术方法,怎样才能跳得更远,提高测试水平,实验成果的运用。 【关键词】立定跳远 实验 学生现状 技术 方法 测试 立定跳远是评定学生体能的方法之一,为了提高学生立定跳远的成绩,我利用体育课对学生立定跳远的技巧与方法进行了实验。通过实验,我认为此法可行,能提高学生立定跳远的成绩,增强学生的体能。现将实验做如下总结。
1.分析学生现状,确定实验学生人选
60名学生中抽出40名学生做为实验研究的个体对象。
把他们分成男女高低不同的四个小组,要求各组中学生身体健康,身高在1.60米左右,体重在51公斤左右。选拔时测试他们立定跳远的成绩,身体高的男生均为1.63米,身体高的女生均为1.26米,身体低的男生均为1.41米,身体低的女生均为1.12米。把本次成绩做为本次实验研究的初次成绩。
2.训练技术、方法
要提高学生的立定跳远的成绩,有两个重要的因素:立定跳远中的“蹲”与“蹬”。
2.1 蹲
够规范,表现为:①起跳前屈膝动作不够深。②预摆动作不协调,
很僵硬。③腾空时收膝屈腿动作不够充分。④落地时屈膝缓冲不够。以上四种情形很大程度上影响”跳远”。针对这些问题,在实验时,让学生较好掌握动作要领,由半蹲开始起跳的蹲起动作,让学生初步体会和适应动作要领,使参与该实验研究项目的群体肌肉得到初步的锻炼。教学中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循序渐进,把出现的四种问题逐步纠正,并加强锻炼。该训练为2-3课时。
屈膝落地。学生一般腾空时腿只弯曲一点点,落地时腿就伸直。通过设置跳皮筋,使学生的双腿自然折叠,真正理解落地屈腿缓冲的道理,并顺着腾空双腿折叠延续到落地动作,使学生形成空中屈膝折叠与落地的屈膝缓冲的习惯。
2.2 蹬
注重以下两个方面:
2.2.1 原地蹬摆练习
分蹬直,重复练习1-2课时,逐步熟练后,完成练习原地起跳动作。对于该项目训练动作出现的错误,及时纠正。
2.2.2 强调学生双腿蹬地时用力速度
部分学生因用力慢而影响成绩,我在试验中,注重学生双腿蹬地的速度,提高学生的爆发力,力争提高立定跳远的成绩。
试,然后全体测试:身体高的男同学能跳1.88米、身体高的女同学能跳1.66米、身体低的男同学能跳1.60米、身体低的女同学能跳1.24米。较开始时均有所提高。
3.怎样才能跳得更远
3.1 从基础训练开始,练习弹跳能力,包括提高跳台阶、收腹跳、深蹲跳、单足交换跳等。
3.2 锻炼腹肌力量和腿部力量。①两手背后,手背可以正好抵住臀部,用腹肌力量带动身体向上,同时身体成了反弓形,前翘起来。②在双杠上膝关节压住一边,用脚背勾住另一边,上身下垂,连续做10-20次,放松再做。③仰卧起坐4组,10次。④两头起,头和脚同时起成弓形,用手摸脚尖。
3.3 根据每个学生的具体情况,来确定学生用脚之间的距离,不可强求统一,因为每个学生身体素质有所不同。
3.4 脚与手臂摆动协调配合。可练习摆臂提重心法,有意识的做脚尖用力蹬地动作。
3.5 立定跳远动作:起跳前学生可以做两次摆臂同时屈膝起跳时脚尖用力蹬地,使身体得到更大的反作用力。身体伸展后尽力向前移,落地时,上体快速收膝,关节向前缓冲。
4.提高测试水平
4.1 测试前,保持良好的心里状态,既要保持兴奋,又要保持相对的稳定情绪。做充分准备,调节兴奋性,用积极情绪取代消极情绪,减轻思想负担,克服心理压力,适应环境。
4.2 还要有一个适宜运动的生理状态。做测试前的伸展性练习,关节的活动,特别是下肢的活动,使肢体肌肉群得到系统的适应,使肌肉处于兴奋状态,充分发挥自身潜能。
4.3 技术动作。从立定跳远的双腿开始,一瞬间完成。除掌握正确技术外,要注意以下几点:
规。上场后调节好情绪,起跳时防止打滑平移。
挥肌肉力量,过小不能借助反作用力和腿部的爆发力。
完全走出沙坑后,再看成绩。
2.38
米,身体高的女同学均2.02米,身体低的男同学均2.00米,身体低的女同学均1.78米。
5.实验成果的运用
照实验过程提出的要求,精心组织学生训练,”立定跳远”这项运动的成绩会全面的提高。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