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在幼儿园课程体系中引进武术文化,可以丰富运动课程内容,有效地促进幼儿在健康、社会等领域积极发展。“武术文化”的涵盖面很广,包括武术行为的指导思想、哲学意识、行为美感等,使中华民族传统的文化思想既集中又深刻,既有本质又有表象,既具有中国传统文化共性的反映又具有武术本身独特的个性内涵。作者分析了幼儿园武术课程体系中渗透武术文化的重要性。 关键词: 武术文化 幼儿园武术课程体系 重要性
武术起源于中国,是中华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是中国文化的国粹。它历史悠久,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具有较高的竞技和健心、强身、健身价值,深受不同群体的喜爱,尤其对幼儿及青少年有巨大的吸引力。现代幼儿课程理论核心为:“保障儿童生命、生活的质量,让他们获得充分的、健康的发展,是社会应当承担的基本责任。”在我园实施《构建幼儿传统武术教育特色运动课程的实践研究》课题研究的两年中,武术文化的价值体现不是武术搏击招法,而是侧重武术的教育功能,旨在使幼儿通过武术锻炼达到增强体质、增进健康的目的,使幼儿了解祖国传统文化,振奋民族精神,培养幼儿从武术文化内涵的深层面体会、感受武术的魅力,注重培养幼儿对学习武术的兴趣,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地、全面地发展。 一、武术与健康教育的密切整合
幼儿武术与健康教育的密切整合,我园根据大、中、小半幼儿的年龄特点,新编幼儿早操、武术早操,选择好听的、节奏感强、具
有武术特色的、幼儿喜欢的音乐来编排武术操,并且每天坚持带幼儿进行锻炼。我园创编了多套幼儿武术操,激发幼儿体育锻炼的兴趣:小班以模仿操为主,加一些武术动作、冲拳、推掌等,重在培养幼儿做操的兴趣;中班幼儿以徒手操、五步拳为主,注重培养幼儿体育活动的灵活性、协调性;大班幼儿在少年拳武术操的基础上变换队列,培养幼儿的团队合作精神和友爱之情。 二、武术精神在语言活动中的升华
幼儿从三岁开始萌发各种意志品质,如自觉性、坚持性、自制力、吃苦耐劳等,根据幼儿好奇、求趣的心理特点,通过有目的、有计划的武术文化教育,以达到促进幼儿心理健康的目的,有利于锻炼幼儿的承受能力和竞争力,培养幼儿坚强的意志品质。在语言活动中,我们通过故事、绘本、儿歌的形式把武术文化的精髓贯穿在教学活动中。如故事《爱吃苦的李连杰》让孩子知道只有坚持、不怕苦、能吃苦才能成功;《花木兰》替父从军,尊老爱幼,热爱祖国的品质等。我们不仅选择反映我国古代和现代艰苦奋斗、勤劳勇敢等优秀品质的故事,在幼儿区域活动中也增添这方面的绘本,从情感入手,让孩子们感受武术文化的精髓。武术练习往往很容易让幼儿感觉到疲惫,鼓励幼儿战胜武术练习时身体和精神上的劳累,让其坚持并完成,从而不仅培养幼儿的自制力,还提高其耐挫力。 三、武术气质与艺术的碰撞
艺术是一种可以同时被绝大多数人赞同与惊叹的自然或人类的产物,它的表达方式种类不同,但都是反映和描述事物及其价值关
系的运动与变化过程,从而对人的情感、知识和意志进行交流、诱导、感化和训练。那么,武术作为一种集国人气质和文化于一身的国粹,必然是艺术里的一朵奇葩。中国武术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一环,是我国民族体育的主要内容之一,是几千年来国人用以锻炼身体和自卫的一种方法,被视为中国文化之精粹。艺术中的节奏是武术运动极为重要的一个特征,武术套路在动静、起落、快慢、轻重、高低、刚柔的对立转化中表现出鲜明的节奏感。教学时,我们选择武术风的歌曲如《中国功夫》中让幼儿体验雄壮有力的气概,《太极拳》让幼儿感受到武术刚柔并济的节奏,《中国龙》中让幼儿用各种乐器表现歌曲的节奏,《爷爷爱打太极拳》让幼儿用歌声、用身体表现等。幼儿用艺术表现形式传达武术的精神,展现武术的最佳风采,同时让幼儿感受武术的精、气、神。 四、武术兵器在科学活动中的呈现
我国的武术兵器种类繁杂、难以计数,形制多样、异彩纷呈,造型奇特、优美巧妙,名称典雅、动听有趣,有的粗犷豪放,有的小巧玲珑,与中国数千年的传统文化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表现了丰富的民族文化内涵。有来自神话传说中的人物故事,如孙悟空的金箍棒、哪吒的风火轮、猪八戒的九齿钉耙等,还有取样民间吉祥物龙凤的形象而寄托人们美好的愿望,如龙枪、凤枪、麒麟鞭、麟角刀等。百数十种民间武术稀有兵器,不须赘述,足以显示出数千年来中华民族的智慧和创造力。武术古兵器是一笔丰厚的文化遗产,由于种种历史原因不能发扬光大而鲜为人知。我们提供给幼儿大量
的兵器种类让幼儿观察,并根据不同年龄的特征,小班以刀、枪、剑、棍为主认识其形状的不同,感受弯弯的、直直的、尖尖的、长长的等外形特征,中班以双兵器为主,大班结合人物与兵器的使用,使其对兵器有更广更深的认识。在科学常识中呈现各种兵器,在动手操作中比较各种兵器。 五、武术文化的社会价值与实现
“武术文化”是中华民族在数千年的发展中,在对生命、社会、科学不断深入的研究、理解过程中的精华凝聚,是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积极进取、健康向上的不懈努力的写照。一方面,世界人民的娱乐健康需求和体育参与意识在不断增强,运用武术这一锻炼方式,达到强身健体的目的的人们越来越多。每个班级中都有一些小朋友的爷爷奶奶会在晨间和晚上在公园锻炼太极拳、木兰扇、气功、剑等,小朋友在这样的武术社会氛围中感受到武术的一种和谐美。另一方面,武术在社会中的影响很大,我们利用孩子的兴趣,带领孩子去武术馆参观,看武术表演等一系列活动,体验武术从运动到强身健体、从修身养性到医疗保健的乐趣,无一不具有东方文化色彩,表现出民族特色。
幼儿园根据本地区、本园和本班幼儿的具体情况合理利用传统武术资源及其他辅助资源,创造性地制订有针对性的幼儿园武术特色运动教育计划,将武术元素的特色运动当做一门课程来加以组织实施,把武术文化渗透进武术课程体系中。从小对幼儿进行仁爱礼仪、谦让、诚实守信、乐于奉献等教育。幼儿武术要长远地走下去,强
化武术文化是必经之路,良好的体质和优秀的品质培养,是当今幼儿家长和社会最希望看到的结果。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