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与人文 画中色彩与艺术家的心路历程 李佳莹 (吉林省艺术学院美术学院 130000) 我们生活在一个多彩的世界里,上帝赐给了我们一双能够分 辨各种颜色的眼睛,人类眼中看到的世界,与动物们眼中的世界 是不同的。蓝色的天空,白色的云彩,绿色的草地,大自然是我 们对色彩最初的认识;在生活中,色彩缤纷的冰淇淋,五颜六色 的霓虹灯,各种颜色创意的服装,构成了我们特殊的五彩缤纷的 社会。 有这样的一种职业,他们把他们看到的东西,以他们自己的 理解,在他们选择的媒介上再现出来,自古以来,从事这个行业 的只有极其少部分的人,但是他们所从事的工作,却是伟大的, 美丽的,五彩缤纷的,他们的活动在人类发展史上无时无刻不显 示出划时代的意义。我们把这样一群人叫做画家,或者是艺术 家。 绘画这门艺术,在如今已经充斥到我们的生活的各个领域。 我们在各种时尚的出版物中,在房屋的装饰中,在这样那样的艺 术展览中,都会看到。谈到绘画,自然而然,我们脑子里首先联 想到的除了上面姿态各异的题材就是色彩。当我们的眼睛,首先 接触到一幅作品的时候,往往最直观的印象,是由这幅画的色彩 基调给予的。色彩的重要性,在绘画中是无法被忽视的。从人类 文明存在至今,我们的文化、科学技术一直在发展,变化,艺术 形式也是处于不断地更新与发展中。在这篇文章里,我主要想表 述的是,架上绘画的色彩的发展过程——与人类文明发展的过程 息息相关,同时也折射出艺术家的思想和观念衍变的过程。 人类绘画的历史源远流长,从原始时期的狩猎题材的壁画, 到古埃及的墓穴壁画,到古代希腊器皿上讲述希腊神话场景的彩 画,经历了几千,甚至上万年的时间。架上绘画的兴起,大约是 从欧洲中世纪晚期(13世纪)开始的,通常又把这个时代叫做 黑暗时期。这时的绘画,尽管同样的精美、细致,但是由于艺术 家们的思想被长期禁锢,所以绘画的题材永远都是围绕着宗教, 服务于教会。画面的颜色也免不了如它们的题材一般的单调,乏 味。这一方面是由于当时绘画技术的局限性,另一方面主要是因 为当时的政治环境使然。在那个教皇至上的年代,艺术家地位极 的是审美情感的内在力量在起作用。 2.客观自然是美的启迪 表现性色彩的写生既要尊重自然,又不能复制自然,它应该 从自然原型中受到启发,获得强烈的美的感受,然后重新组织, 有所取舍、挪移、组合,求得与心灵感受的对应。“大自然只是 提供了形的依据,色彩的依据和美的启迪”。‘钉借自然原型的 启示,捕捉自己偏爱的兴趣点,从中有新的发现,新的收获。表 现性色彩的兴趣点,凭直觉感受而不通过理性分析,凭第一印象 用最快的方法记录下来。色彩兴趣点主要抓色相,色组和色彩关 系,凭直觉寻找自己偏爱的色彩目标,激发作画的热情。 3.强调个人特色与偏爱 凭直觉捕捉的兴趣点,一是本能和潜意识的,这种兴趣点可能 发展到以后就是个人的特色和风格,绘画具有个人化特色和风格 是每一位艺术家存在价值的标志。每个人在色彩这个大领域中, 要选定自己具体的偏爱,进行学习研究和实践,集中精力向深度 发展,把自己的偏爱做到极致。有了深度,特色才会鲜明,个人 风格自然形成。 4.关注美的色彩关系 表现性色彩要摆脱真实感的束缚和限制,关注色彩情调和 色彩构图的美感结构关系,比如色块的大小、明暗、纯灰、位 置、冷暖,要组织的协调统一。形成美感关系必须反复的推敲、 调整、实践。在色彩关系的推敲中,既要凭直觉、经验和色彩修 养,同时也要靠对色彩规律的理性认识和积累,在直觉和理性的 共同作用下完成。 . 综上所述,现代绘画中的表现性色彩,是一种情感性色彩, 它更关注个人的主观审美情感和心理感受以及情感的抒发,有更 自由的色彩表现空间,更能发挥个人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世界上 任何事物都有其规律性,表现性色彩同样也遵循这一规律,只要 我们认真的学习研究、借鉴,不断的实践,一旦掌握这一规律, 就会创造出具有现代审美价值的艺术作品。 其低下,只能顺从上层的意志去作画。在这样的管制下,一幅幅 死气沉沉的宗教画就诞生了。纵观那个时期的绘画,生硬的色 彩,给人以压迫、窒息的感觉,画中的人物几乎千篇一律的穿着 红蓝两色的衣服,面部表情僵硬,皮肤没有一点血色,再晴朗的 天空也给人以冰冷的感觉。 然而,黑暗总会过去,随之而来的就是黎明。伴随着诗人但 丁的呐喊,伟大的欧洲文艺复兴的阳光以无与伦比的生命力,驱 散着中世纪的黑暗。艺术家们呼吸到了前所未有的新鲜的空气。 文化,科技,艺术,一切都在革新,一切都在撞击着画家们尘封 已久的心灵。由于架上绘画经济、方便,便于个人收藏,已经越 来越多地被艺术家和收藏者所认可,毕竟在墙上作画是一件辛苦 费时的工作。绘画也从以前的千人一面,变成了体现艺术家个性 的个人作品。 随着艺术风格的解放,画面上的色彩也产生了巨大的变化。 在文艺复兴时期的画作上,以往的沉闷已经看不到了。取而代之 的是,大胆、明快、更合情合理的颜色搭配。正是这种潮流的驱 使,在当时的欧洲涌现出了一批又一批的色彩大师,画面随着 艺术家的心灵明亮起来了。在文艺复兴中后期,欧洲绘画形成了 个百家争鸣的局面。色彩受到了空前的重视。仅威尼斯一个城 市,就出现了贝利尼、乔尔乔内、提香、委罗内赛、丁托列托、 柯罗乔等等的色彩大师。 提香这位长寿而且多产的色彩大师,将文艺复兴时期绘画 的色彩发挥到了极致。后来的卡拉瓦乔、鲁本斯、伦勃朗,甚至 浪漫主义大师德拉克罗瓦,都是受到了他的影响,从而才发展出 各自特有的色彩语言。提香将他的大部分精力都致力于研究光与 色的结合上。在用色彩去表现空间与体积的方法上,也许他是当 时最为出色的。他的绘画,多以肖像和裸体为主,也不时地制作 幅宏大而严峻的宗教画。我们来看一张他晚期著名的作品《劫 夺欧罗巴》,这同样是一幅富有浪漫主义色彩的画,与中世纪和 文艺复兴早期相比,色彩明快了,人物鲜活了,画中的女人给人 感觉是那样的真实,仿佛伸手可以触及她的皮肤,感受到她的体 一一参考文献 『114蒂斯:《马蒂斯论艺术》,河南美术出版社,1987年版。 【2]布丽歇特・赖利:《对画家而言的色彩》,刘国彬译,华夏出版社, 2006年版。 . f3】赵勤国:《色彩形式语言》,山东美术出版社,2001年版。 【4]瓦尔特・赫斯:《欧洲现代画派画论》,宗白华译,广西师范大学 出版社,2002年版。 【5]林斌:《绘画教学论稿》,甘肃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作者简介 侯旭东,男,汉族,1986年毕业于西安美术学院油画系。现为西 北民族大学美术学院副教授、油画教研室主任、硕士研究生导师,甘 肃省美术家协会会员,从事油画、素描教学工作二十年,2003年被教 育部选派赴俄罗斯进修。绘画作品多次参加画展、获奖,并有论文发 表于各级刊物。 附图: 艺术与人文 温,同中世纪那死尸一样的肤色简直天差地别。画面的切入点是 那个靠在牛背上的女人(欧罗巴),她的手中拿着一个红色的丝 巾,丝巾由于她的挥舞,飘扬向了天空。红色的丝巾,使她的肤 色看上去更加有活力,它也照亮了后面的蓝天,云彩,照亮了天 使们的脸。观察提香的作品,我们会发现他的很多作品当中,都 有一个在空中飘舞的红色丝巾。也许画家认为,通过红色丝巾反 射映透在整个画面的红或橘黄的颜色,最能够完美地体现出他所 想表现的色彩和空间的感觉。这巧妙又笨拙的方法在我们今天看 来已经不足为奇了,但是在当时来讲,却是一个伟大的飞跃,颜 色已经不是孤立的各自存在,它们互相联系,相互影响。它们与 与当年的文艺复兴浪潮一样,在这些先驱者之后,大批天才 我们现实生活更接近,变得更真实,冲击着人们的视觉,让人们 艺术家,出现在欧洲的艺术界中,成为了主流。野兽派,立体主 引发无尽的畅想。 义,超现实主义,一个又一个新派别诞生了。近代绘画远离了学 提香之后,油画的色彩被那些天才的艺术家们,发展的更加 院派的教条,色彩回归得更原始,更纯粹。马蒂斯、康定斯基、 完美了。在鲁本斯富有生命力的大幅油画中,大胆地使用了冷暖 毕加索、米罗,虽然他们的风格不尽相同,但是,他们却都来自 色的对比,夸张地使用肉色和橘红色来表现女性丰满的、富有生 于一个起点,向着不同的方向前进着。 命力的皮肤。卡拉瓦乔、伦勃朗通过对光的熟练的掌握,成功地 野兽派的领军人物马蒂斯,他影响了后期许多的画家,这 加强了体积的提炼,画家对描绘对象,以及颜色、空间的掌握, 其中就包括著名的毕加索。马蒂斯将更纯粹的色彩提炼到了画面 已经达到了一个炉火纯清的阶段。人物更逼真,光线更和谐。德 上来。描绘对象的形态被进一步的削弱,用黑白灰的调子去造型 拉克洛瓦是这个再现时代的最后一位伟大的色彩大师,他是一 的方法彻底的被野兽派的画家所抛弃,他们只采用纯粹浓烈的色 位伟大的浪漫主义画家。德拉克洛瓦早年师从于法国著名画家大 彩来造型。我们在他的《红色的餐桌》中,便可看到画家在研究 卫,但是他却中意于鲁本斯绘画中强烈的有生命力的色彩,他以 与创作的过程中作出的努力。画面中没有明暗的变化,有的只是 他那富有诗意的画笔告诉我们,浪漫主义不是浪得虚名的。当我 一块又一块类似于剪贴画一样的颜色。它们和谐的被摆放在画布 们看到那幅《自由领导人民前进》时,自由女神手中挥舞着的法 上面,纯粹依靠着色彩,空间、形体就这样被表现了出来。毕加 国国旗,是否会使我们联想到当年提香画中的那个红色丝巾呢? 索,一位充满着传奇色彩的成功人士,他以他对绘画的敏感和天 万物的发展都是遵循着一个 才,统治了一个时代。纵观他的艺术人生,在他身上几乎经历了 规律的,发展到极致以后势必就 人类绘画整个的发展过程。写实期,蓝色时期,前立体主义,后 会有新的东西出现来代替它。经 立体主义。从古到今色彩的发展,在他一个人的身上就体现了出 过了漫长的300年,古典主义绘 来。在艺术探索的道路上,他似乎总是走在别人的前面。在他早 画慢慢地走下了历史舞台。随着 期的“蓝色时期”里,由于受到失去亲人,以及自己在巴黎窘迫 印象派画家的一次又一次的联合 的生活的影响。他的一系列画都采用了单一的蓝颜色。蓝色是忧 展出,绘画史上的又一个新时代 郁的,是深邃的。画中骨瘦嶙峋的盲人、卖艺人,衬托在深深的 来临了。马奈、雷诺阿、莫奈、 蓝色下,更加能显现出那是的他对生活的盲目于绝望。渐渐地, 修拉这些印象派的骨干画家,他 随着他的作品在巴黎得到了人们的认可,他的画面也发生了变 们大胆地运用补色,致力于描绘 化。随着《阿维尼翁少女》的创作完成,立体主义这个新画派诞 空气中的各个时间的风景。颜色 生了。立体主义绘画将对象解构之后重新组合在画面上,得到的 变得更大胆、更丰富了,一种全新的绘画方法诞生了。印象派的 是更加紧凑,诡异的感受。出现在画面上的是一个我们在生活中 产生,颠覆了人们心中对油画的概念。有些批评者认为,这根本 见不到的,由艺术家本人创造的物体与空间。立体主义绘画,由 就不是绘画,恰恰相反,这正是现代绘画的开端!色彩在印象派 于对型和空间的追求,所以在色彩的采用上,以单一的黑、灰、 画家的手中解放了,颜色好似一股清泉,从他们的手中源源不断 赭等颜色为主。渐渐的,不甘于现状的毕加索脱离了立体画派, 的涌出。丰子恺曾经评价印象派的绘画有着“诗一般的色彩”。 回归了鲜艳的色彩,继续去创作具有他的风格的油画作品。他的 可见这些色彩是迷人的,让人沉醉的。塞尚曾经说过: “要做到 绘画风格与色彩的选择,都是随着他的生活与环境而变化的。 充分的艺术展示,实现彻底的翻译,唯有一条路:色彩,如果我 抽象派的艺术家同样地也把色彩放在他们的第一位。康定 可以这么说的话,我觉得它是有生命的!色彩是活的,且色彩本 斯基提出了一套自己的色彩理论:不同的色彩给人以不同的心理 身使事物复活”。在艺术家的观念里,存在着两个自然,真实的 暗示,代表着不一样的情绪。抽象的色彩符号与音乐符号之前存 自然,和艺术家心里所感受的自然。绘画的目的则是去表达后 在着微妙的联系,有着很多的共同点。他认为,色彩只要被使用 者。 得当,在绘画中就能够帮助画家更好地完成自己的艺术目的。关 如果印象派的色彩是一股清泉,那么,梵高画中的色彩就是 于他的一系列著作,我们从艺术的角度去品味,它并不是公式, 一座喷发的火山。他受到米勒、德拉克洛瓦的影响,画中有着一 而是艺术家智慧的结晶。蒙德里安的抽象绘画,是由立体主义绘 种朴实的生命力存在。而这种生命力,是在他的富有张力的色彩 画发展而来的。经过一步步的提炼,最后画面变成了纯色与纯几 中体现出来的。观察欧洲绘画色彩发展的趋势,很快就会发现, 何直线的结合。一般看来,纯抽象绘画似乎舍弃了对色彩,形状 色彩的运用越来越明亮,越来越近于纯色,后来干脆就是直接用 的追求,那些只是一些简单的,让人摸不到头脑的几何图形。 其 纯色来进行作画。在纯色的基础上,艺术家们还喜欢用补色去进 实不然,艺术家在选择线段和颜色的过程中,都是经过了精挑细 一步的来强化它。梵高在颜色的采用上就属于后者。他的画给 选。他的作品意在追求一种永恒的和谐与平衡,一种深远的神秘 人一种无法抗拒的力量,画家的精神世界,他的生命力,全部通 感,符号和颜色,给人以无尽的遐想空间。与蒙德里安相似,巴 过他的色彩喷涌而出。首先,我们的目光被牢牢地吸引在了画面 奈特・纽曼从东亚艺术中获得了灵感,做出了冥思效果的画作, 上,然后赞叹大师那精美绝伦的颜色,随之感受到他对生命的渴 他的画,只是平涂的几个颜色,将画面分为几个区域。 《是谁害 望和对生活无限的热情,他用金黄色画出强烈的阳光,用纯蓝色 怕红黄蓝》这是纽曼非常著名的作品。这幅横放的画展示了三种 表现出神秘的夜空,渐渐地他脱离了印象派,去开仓 属于他自己 颜色:左边一个红色的正方形,右边是一个黄色的正方形,中间 的绘画语言。雅克・德比奇这样评论他:“梵高在巴黎发现了印 被一条宽55CM的蓝带隔开。只有观众从全正面看上去才有效果。 象派,他热情洋溢地皈依了明亮绘画,但从未放弃用往往极为强 画家要的是观赏者对它的暂时感受,想要表达的是绘画的瞬间。 调的轮廓线去组织形。他很快便远离了印象派,逃到普罗旺斯, 现代艺术家的创作,都是趋向于留给观者越来越多的想象空间。 以一种作为表现主义前驱的精神在画画。”是的,表现主义。在 色彩的发展,从真正的单一,发展成为丰富的存在,又从这丰 梵高后期的作品中,我们会发现,颜色不是单一地在描摹自然, 富中,提炼出纯粹的单一。前者是大众化的,局限的,后者是艺术 而是为了更真切地表达艺术家的内在情感!这幅他临终前的最后 家主观,自发的。我们这个时代的艺术家,站在巨人的肩上,已经 作品《麦田上的乌鸦》,深蓝的天空,金黄的麦地,这些颜色压 熟练的掌握了色彩的基本知识,已经懂得选择适合自己的色彩为自 抑,让人窒息。深蓝与淡黄强烈地对比着,金黄色象征着他对生 己服务。所有的这些个性的色彩,构成了现在艺术的一张伟大、丰 命无限的渴望,而蓝色则表达出他对于现实状况的绝望,色彩的 富多彩的画卷。艺术的发展正在以我们难以想象的速度进行着,将 矛盾,反映出内心的不平衡,这几近崩溃的感觉,充斥着整个画 来会变成什么样子,我们谁也想象不出,但是发展、革新,是必然 面。死亡,究竟是开始还是结束?也许这对他和现在的我们来 的,是自然的规律,想到这里,既让人兴奋,又让人跃跃欲试,未 说,仍然是个谜。 来的时代是我们的,也许我们之间的某个人,会像自由女神手中的 那面红色旗帜一样,飘荡在艺术世界的上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