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意榕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大学生国家认同调查研究毛概调查问卷

大学生国家认同调查研究毛概调查问卷

来源:意榕旅游网


课程名称:大学生国家认同调查研究

.

.

.

目 录

一 二 三

调查概况 ...................................................................................................... 4 前言 .............................................................................................................. 5 大学生国家认同调查及分析 ...................................................................... 6 1 经济 ....................................................................................................... 6

1.1 结果统计 ........................................................................................ 6 1.2 结果分析及建议 ............................................................................ 7 2 政治 ....................................................................................................... 8

2.1 结果统计 ........................................................................................ 8 2.2 结果分析及建议 .......................................................................... 10 3 社会发展 ............................................................................................. 10

3.1 结果统计 ...................................................................................... 10 3.2 结果分析及建议 .......................................................................... 15 4 国际影响力 ......................................................................................... 16

4.1 结果统计 ...................................................................................... 16 4.2 结果分析及建议 .......................................................................... 18 5 历史 ..................................................................................................... 19

5.1 结果统计 ...................................................................................... 19 5.2 结果分析及建议 .......................................................................... 19 6 文化 ..................................................................................................... 20

6.1 统计 .............................................................................................. 20 6.2 结果分析及建议 .......................................................................... 21 7 行为习惯 ............................................................................................. 22

7.1 结果统计 ...................................................................................... 22 7.2 结果分析及建议 .......................................................................... 23

四 结束语 ........................................................................................................ 24 五 参考文献: ................................................................................................... 25 六 附录·调查研究问卷 ................................................................................... 26

.

.

标题:大学生国家认同调查研究

.

完成日期:

2017年6月8日

.

一 调查概况

1.调查主题:大学生国家认同调查研究 2.调查时间:2017.5.23-2017.5.28 3.调查地点:线上

4.调查对象及人数:此次参加调查的总人数(278人)中,女生158人,男生120人;党员16人,预备党员19人;共青团员238人,群众5人;少数民族26人,汉族152人;城镇居民136,农村居民142人。

5.调查方法:线上问卷调查 6.调查人员分工:

.

.

二 前言

国家[1]是指具有共同领土、历史文化、主权和政府的政治共同体。国家认同感[1]是指个体认为自己是某一个国家(共同体)的成员的一种心理认知。根据认同对象来划分,国家认同感可分为对国家共同体的认同和民族文化的认同。对国家共同体的认同即国家的总体表现,包括经济、国际影响力,社会发展等方面的认同。民族文化的认同即对国家民族性认同,表现在对语言、历史,传统文化等方面的认同。中国要屹立于世界,国民的国家认同感是一个重要保障。同时我国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共产主义上,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任务艰巨。而作为大学生,承担着我国发展强大和民族复兴的艰巨使命,需要对国家有强烈的认同感,国家的未来才有希望。

但随着改革开放后,全球化的深入,外来的文化和价值观不断的涌入我国,在为我国发展带来更多机遇的同时,也对我国大学生的思想价值观产生了冲击。另外,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贪污腐败和不公平现象等社会矛盾层出不穷,这些都降低了大学生对国家的认同感。大学生对国家认同感的强弱,直接影响了我国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族复兴。因此,对当代大学生国家认同感的调查和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为了了解大学生对国家认同感的整体情况,我们依据国家认同感的抽象概念,并将其具体化,从经济、政治、社会发展、国际影响力、历史、文化和行为这7个方面设计了《关于当代大学生对国家认同感的调查》,并对问卷做出了分析和建议。

.

.

三 大学生国家认同调查及分析

1 经济

1.1

结果统计

在经济方面本问卷共设置2题 分别为:

7)您对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的经济发展看法如何?

选项

深感骄傲,对我国经济继续发展抱有信心 一般,但对我国经济发展仍抱有信心 失望,对我国经济发展持怀疑态度 与我无关 有效填写量

表 1.1.1

小计 182 85 7 4 278

百分比

65.5 30.6 2.5 1.4

图 1.1-1

分析:由以上统计可知,本题有效填写量为278份,有182份(65.5%)表示对我国的经济发展深感骄傲,对我国经济继续发展抱有信心。85份(30.6%)一般,但对我国经济发展仍抱有信心。有7份(2.5%)表示失望,对我国经济发展持怀疑态度。有4分(1.4%)表示与我无关。

从调查数据中可以看出,目前足足有96.1%的大学生对中国的经济发展抱有信心,其中超过一半(65.5%)的大学生对中国的经济发展是深感骄傲的。可见,

.

.

当今大学生对于我国经济发展很看好,由此也可以体会到大学生在于经济方面对于国家的认同感十分高。

8)对于眼下流行的“哈日”“哈韩”一族,有人认为应该政府做出一定的干涉,你的态度是?

选项

很有必要干涉,因为它会冲淡人们的民族意识,特别是青年一代

没必要,因为这只是一种文化上的交流 纯属个人兴趣行为,与民族意识无关 不关心这个问题 有效填写量

表 1.1.2

小计 百分比

155 55.8

64 44 15 278

23 15.8 5.4

图 1.1-2

分析:由以上统计可知,本题有效填写量为278份,有155份(55.8%)表示很有必要干涉,因为它会冲淡人们的民族意识,特别是青年一代,64份(23%)表示没必要,因为这只是一种文化上的交流,有44份(15.8%)表示纯属个人兴趣行为,与民族意识无关,有15份(5.4%)表示不关心这个问题。

足足有55.8%的大学生表示很有必要干涉日韩文化对我国经济、文化的冲击,因为它会冲淡人们的民族意识。由此可见,大部分大学生产生了支持国内经济,并对外来经济文化冲击保持理性对待的想法,在中外经济方面表现出了民族认同感。

1.2

结果分析及建议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经济迅猛发展,已经成为目前世界上最具有发展潜力的经济大国之一,我国经济迅速增长也使我国成为各国关注的焦点。但诚然,我国经济目前还存在着一些问题,比如说资源与环境问题,就业与失业问题,以及贫富差距大等问题。而且,在经济高度开放的今天,外来经济文化充斥带来的强大

.

.

冲击下,我国消费者的习惯也在慢慢发生变化。受日韩影响而购买日韩产品的现象也越来越普遍,有些购物行为甚至是狂热而盲目的。但在调查结果中我们可以看出在今日面对的一些历史问题和民族政治问题下,大学生的态度发生了一些转变,表现出了当今大学生对外来经济文化冲击保持理性对待的态度,在中外经济方面表现出了民族认同感。而且通过对大学生对于我国经济发展的态度的调查也发现,大学生对于国家经济认同感是极高的。中国新一代的年青人是中国的脊梁,因而当今大学生对于经济的认同感也是对国家认同的重大支撑之一。虽然大学生对于国家经济认同感高,但我们仍要解决现存的很多问题,只有重视资源与环境问题,进一步缩小贫富差距,我国经济才能更健康更好地发展,给大学生带来更大的信心。

2 政治

2.1

结果统计

在时事政治方面本调查问卷共设置3题,分别为: 9)您对我国的“一带一路”看法如何? 选项

深感骄傲,既提高了我国影响力,又为我国发展带来机遇

保持怀疑 不了解

小计

百分比

230 82.7

15 33

5.4 11.9

有效填写量 278

表 2.1.1

图 2.1-1

分析:由以上统计可知,本题有效填写量为278份,有230份(%82.7)对

.

.

我国的“一带一路”深感骄傲,认为既提升了我国影响力,又为我国发展带来了机遇,只有共计48份(%17.3)表示不了解或保持怀疑,说明在国家重大政治决策方面,当代大学生有着高度的认同感。

10)您对这场反腐风暴的看是?

选项

非常支持,对反腐倡廉抱有希望 一般,觉得难以持久,还会反复 失望 有效填写量

表 2.1.2

小计 220 55 3 278

百分比 79.1 19.8 1.1

图 2.1-2

分析:由以上统计可知,本题有效填写量为278份,有230份(%79.1)对我国的反腐风暴非常支持,对反腐倡廉抱有希望,有共计55份(%19.5)认为一般,觉得难以维持,还会反复,仅有3份(%1.1)表示了失望,说明在我国的反腐风暴里,虽然有大部分的当代大学生都表示了认同,也有部分人仍旧表示了担忧,可见反腐败的重要性以及腐败的难以根除性,国家应该持续保持着反腐高压。

11)针对萨德事件,您对我国处理的看法是?

选项

抱有信心,相信我国会合理处理此事件 失望,萨德事件已定,无力回天

小计 248 23

百分比 89.2 8.3

.

.

选项 和我无关 有效填写量

表 2.1.3

小计 7 278

百分比 2.5

图 2.1-3

分析:由以上统计可知,本题有效填写量为278份,有248份(%89.2)对我国处理萨德事件抱有信心,相信我国会合理处理此事件,只有共计30份(%10.8)表示失望或和我无关,说明在国家重大的政治外交问题,国家安全问题,当代大学生有着高度的认同感,针对极少数同学表示失望或与我无关的现象,我们认为应加强对于有关敏感问题的宣传与教育,更好的提高当代大学生对国家的认同感。

2.2

结果分析及建议

由以上三题可知,大部分当代大学生在时事政治方面对国家有着高度的认同感,国家不论在处理一些敏感的外交事务如朝核问题、“萨德”问题等,还是在处理国家内部的腐败等问题都赢得了人民的一致好评。国家顶层战略“一带一路”更是给人民带来了切身的利益同时又为友好邻国提供了帮助,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声誉,当代大学生们通过媒体等途径了解并发自内心的产生认同感,说明本问卷所反馈的信息是符合事实基础的。我们建议应加强宣传教育,并在反腐败等敏感问题上加大压力,更好的提高当代大学生对国家的认同感。

3 社会发展

3.1

结果统计

在社会发展方面本问卷共设置4题 分别为:

12)您对现在的生活满意吗?

.

.

选项 非常满意 基本满意 感觉一般 不满意 有效填写量

表 3.1.1

小计 46 165 61 6 278

百分比 16.6 59.4 21.9 2.2

图 3.1-1

分析:由以上统计可知,本题有效填写量为278份,有165份(59.4%)对现在的生活基本满意,46份(16.5%)表示对生活非常满意,共计有67份(24.1%)在生活中有一些不如意,对自己的生活感觉一般或者不满意。

大学生对我国社会发展的态度和观点能直接反映出大学生对国家的认同感,对自己生活的满意程度能间接的体现对国家的满意程度。有16.5%的学生对自己的现在的生活非常满意,这部分学生对生活充满信心,对未来充满希望,用乐观的态度面对生活;59.4%的学生表示对生活基本满意,这也是大部分学生的情况,这些学生对生活比较乐观;剩下24.1%的学生对生活感觉一般或者不满意,可能他们在生活中遇到了一些困难,让自己对生活懈怠。这就体现了大多数大学生对我们国家的社会发展还算是比较满意,对国家比较认同。希望大学生们能够对生活保持乐观的态度,这样生活就会充满动力,越来越好。

13)您觉得我们国家的法制状况如何?

选项

小计

百分比

.

.

选项 很完善 还算完善 一般般 很多不完善 有效填写量

表 3.1.2

小计 13 152 82 31 278

百分比 4.7 54.7 29.5 11.2

图 3.1-2

分析:由以上统计可知,本题有效填写量为278份,有13份(4.7%)认为我国的法制情况很完善,152份(54.7%)感觉法制情况还算完善,共计有113份(40.7%)认为我们国家的法制情况不太乐观,存在很多不完善的情况 。

我们的祖国已经走过了78年的历史,虽然建立了法治国家,但在法制上仍有很多不完善的地方。大多数学生(54.7%)认为我国的法制还算完善,认可国家的法制建设成就,对国家有较大的认同感;认为一般般的学生占据29.5%,他们能客观的看待我国的法制,理性的对待国家,这也是对国家的一种认同;觉得有很多不完善(11.2%)和很完善(4.7%)的同学,不能说他们没有国家认同感,他们可能是理性或者感性的看待这个问题,这也能体现对国家的认同感。大学生要关注国家的法制建设,对违法乱纪的行为坚决说不。

14)如果您出国深造后,国外为您提供优越条件继续发展,您会如何选择?

选项 选择回国

小计 216

百分比 77.7

.

.

选项 留在国外 有效填写量

小计 62 278

表 3.1.3

百分比 22.3

图 3.1-3

分析:由以上统计可知,本题有效填写量为278份,有216份(77.7%)出国深造后,尽管国外提供了优越条件继续发展也会选择回国,为国家的建设贡献自己的一份力,说明他们有国家归属感,留在国外的占22.3%(有62份)。

现在很多人选择出国深造,因为国外有更好的条件。等到功成名就,就算是别人给出很优越的条件,还是有77.7%的学生选择回国,为祖国的发展和社会主义建设出一份力,造福国人,这些学生对国家有着高度的认同感,他们深爱着自己的祖国,愿意回到祖国母亲的怀抱。

15)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看法?

选项 充满信心 保持怀疑 没有信心 和我无关 有效填写量

小计 203 62 7 6 278

表 3.1.4

.

百分比 73 22.3 2.5 2.2

.

图 3.1-4

分析:由以上统计可知,本题有效填写量为278份,在对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看法上,有203份(73%)对我国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充满信心,62份(22.3%)对其抱有怀疑的态度,7份(2.5%)对小康社会没有信心,6份(2.2%)的态度是“与我无关”。

\"小康社会\"是由邓小平在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在规划中国经济社会发展蓝图时提出的战略构想。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深入,其内涵和意义不断地得到丰富和发展。在20世纪末基本实现\"小康\"的情况下,中共十六大报告明确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从上面的数据中我们可以看出,大多数(73%)的大学生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充满信心,对我们的国家充满信心,相信祖国有能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一部分大学生(22.3%)怀疑小康社会不能全面建设,少数的大学生(共4.7%)对这个目标没有信心或者持有无关的态度。这2.2%的学生对国家的重大发展目标漠不关心,对国家的认同程度低,不关注祖国的重大发展。

16)你认为最阻碍我国发展的问题有

选项

人口众多,各种问题复杂

科技创新能力低 法津法制不完善 两极化严重(贫富、沿海与内陆)

教育方式落后

小计

百分比

222 79.9

144 176

51.8 63.3

235 84.5

158 56.8

.

.

选项 受到外国围堵 分-裂、恐-怖势力发展

有效填写量

小计 67

百分比 24.1

53 19.1

278

表 3.1.5

图 3.1-5

分析:由以上统计可知,本题有效填写量为278份,在最阻碍我国发展的问题上,人口众多、各种问题复杂(222份),两极化严重(贫富、沿海与内陆(235份),法律法制不完善(176份),教育方式落后(158份)因素占的百分比较多,其次是科技创新能力低(144份)、受到外国围堵(67份)、分裂恐怖势力发展(53份),表明大多数大学生认为是国家的一些内在原因阻碍了国家发展。

一个国家能够快速、顺利的发展有很多原因,同样,阻碍国家发展的因素也有很多。其中,两极化严重(贫富、沿海与内陆)的票数最多,的确,在我国,那些少数的上层社会的人占据着大多数资产,大多数的底层民众的财富却很少,一般的公民生活并不是很赋予,自然对国家的发展产生了阻碍作用。其次,人口众多,各种问题复杂的因素拖慢了国家发展的速度,人口众多会引发很多问题,社会保障、保险、养老……国家就要投入很大的财力、物力来解决这些问题。从这个问题能够看出大部分的大学生对我们国家的发展状况比较关注,知道存在哪些问题,也知道是什么阻碍了国家的发展,所以,大部分的学生对祖国有着较大的国家认同感,会积极主动地了解国家大事。大学生不能只停留在象牙塔里,要走出来看看外面的世界,多关注国家社会的发展,与时俱进。

3.2

结果分析及建议

在社会发展方面,绝大多数的大学生对国家的基本政策、国情、发展状况都

.

.

比较了解,不但认可国家建设的成就,而且能“透过现象看本质”,能发现在社会发展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这都能表明他们对国家有着较高的认同感,会积极主动的关心国家大事。但也不能忽视那少部分的对国家的认同较少的同学。我国走的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立足基本国情,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巩固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党和国家领导人引领全国各族人民,加强经济、法制建设,取得了很多成就。在新时代下,大学生要与时俱进,跟紧时代潮流,,不能“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利用互联网关心国家大事。学校要加强对学生的思想教育,积极提倡、鼓励学生去参加或者举办一些社会活动来提高大学生的国家认同感。

4 国际影响力

4.1

结果统计

在当代大学生对我国国际影响力的认同感方面,本问卷共设置了三道题。分别为:

17)您对我国的国际影响力如何看待?

选项

一直在提高,相信会越来越好 一般,没有什么感觉 和我无关 有效填写量

表 4.1.1

小计 242 33 3 278

百分比 87.1 11.9 1.1

图 4.1-1

分析:本题的有效填写量为278份,其中有242份(%87.1)认为我国的国

.

.

际影响力一直在提高,相信会越来越好,33份(%11.9)表示我国的国际影响力一般,没有什么感觉,只有3份表示了与我无关。说明在本次调查的大学生中约有99%的人对我国的国际影响力都十分关心,大多数对我国的国际影响力的态度是积极向上的。

18)最近微博上很多外国人对中国评价越来越高的内容, 要是让外国人评价中国人,你觉得他们会打多少分?

选项 0~19 20~39 40~59 60~79 80~100 有效填写量

表 4.1.2

小计 7 8 39 141 83 278

百分比

2.5 2.9 14 50.7 29.9

图 4.1-2

分析:本题的有效填写量是278份,其中有83份(%29.9)将分数打在了80分以上,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良好或者优秀,141份(%50.7)将分数打在了60分-79分,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及格分,总计百分之80.6,说明所调查的人群里绝大部分都认为中国人是及格的,不是良好或者优秀的很大原因是当代中国人的素质问题,被教育及文化素养问题,以及社会环境等问题。说明当代的大学生自身应是严格要求自己的,也衷心的希望能够改善整个中国人口的各种问题,以及对客观事物的客观评判的公正性。

19)对于中国成功申请2022年冬奥会在北京举办,你有什么感受?

.

.

选项 非常骄傲 一般骄傲 没感觉 不关心 有效填写量

表 4.1.3

小计 170 79 23 6 278

百分比

61.2 28.4 8.3 2.2

图 4.1-3

分析:本题的有效填写量为278份,百分之89.6的调查对象都表达出来了骄傲的感情,在体育竞技方面,作为一个世界大国,举办奥运会更是对自己国家文化的认可,也是更好的将自己的文化推向世界的途径。

4.2

结果分析及建议

综合上述三题的分析,当代大学生对我国的国际影响力有着高度的认同。 综合我国的国情,自改革开放,我国的综合国力显著提升,中国在国际上的地位显著提高,中国的国际影响力增大。中国的国际地位提升,在外交上有明显的体现,目前中国已与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建立外交关系。特别是近几年来,中国在国际政治中发挥这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展现了一个大国的风采。

从经济上讲,改革开放使中国经济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中国经济对世界的贡献越来越大,中国的外汇储备居世界首位,中国经济对是世界的贡献仅次于美国居第二位。世界经济的发展离不开中国,当前的金融危机对中国造成一定的冲击,但中国作为负责任的国家,一直对拯救世界经济努力这,虽然 的经济还存在诸多问题,但一定会越来越好。

本部分所反映的内容是符合客观事实的,不仅说明了当代大学生对国家国际影响力的认同,更体现了当代大学生对此高度关注。

.

.

5 历史

5.1

结果统计

在历史方面本问卷共设置1题为: 20)您对我国历史了解多少? 选项 很了解 一般 不太了解 有效填写量

表 5.1.1

小计 49 210 19 278

百分比

17.6 75.5 6.8

图 5.1-1

分析:由以上统计可知,本题有效填写量为278份,有49份(17.6%)表示对我国的历史很了解,210份(75.5%)对历史一般了解,有19份(6.8%)表示对我国历史不了解。

历史文化是一个国家民族的根,国家的发展总是能和历史挂钩,因此对历史的了解程度就能反映出我们队祖国的国家认同感。从上面的数据中,我们可以看到绝大多数大学生对我国历史是一般了解,这些大学生从课本中知道了朝代变迁、历史更迭 ,“很了解”和“一般”共占24.5%,这就说明大部分大学生对国家是有认同感的,他们可以从历史中了解我们的国家,从而能生出爱国之情和对祖国的认同感。

5.2

结果分析及建议

我们深知,只有不忘历史,才能开创未来,只有铭记曾经的苦难和来之不易的胜利,才能更加珍惜现在的和平;我们也深知,有国才有家,国与家血脉相连

.

.

密不可分。中国历史悠久,中华文化源远流长。了解国家的历史是对国家的最基本的认同,在调查中,很欣慰的看到绝大多数学生(93.2%)多我国的历史多多少少是了解的,但是(6.8%)的人表示对历史不了解,这不仅让心感到伤心,是生在中国,长在中华民族的土地上,怎能不知道国家的历史呢。作为华夏儿女,我们要深知历史,从历史中找到民族的根基。希望我们大学生多多阅读一些关于历史的书籍,或是看一些诸如《百家讲坛》之类的节目,加深对历史的了解。

6 文化

6.1

统计

在文化上本问卷共设置了两道题,分别为: 21)您对中外文化如何看待?

图 6.1-1

分析:由上图可以看出,在接受调查的大学生(278人)中,认为都接受,且影响自己最大的仍是中国文化的学生有233人(83.8%)。认为都接受,已经潜移默化被外来文化影响(影响最大的是外来文化)的学生有45人(16.2%)。认为不接受外来文化的学生有0人(0.0%)。

可见,所有接受调查的学生都接受中外文化,并认同我国的文化。对大多数学生影响最大的仍是中国文化,但也有极少数人潜移默化的让外来文化作为主要影响文化。

22)提到我国,您最骄傲的是?(多选)

.

.

图 6.1-2

分析:由上图可以看出,在接受调查的大学生(278人)中,有240(86.3%)人选择不间断的五千年历史文化,有53(19.1%)人选择实际上全球第二的国土,有(125)45%人选择全球第二大经济体,有103(37.1%)人选择社会主义制度,有120(43.2%)人选择全球前五的军事实力及各种高科技。

从86.3%的学生感到我国最令人骄傲的是不间断的五千年历史文化里,看出大学生对我国文化的认同感还是很高的。

6.2

结果分析及建议

虽然大多数学生对我国的文化表示认同,但是也绝不能忽视极少数学生的看法。尤其在中外文化对学生的影响上,已经有16.2%的学生以外来文化的影响占主导。这个结果引人深思,是什么让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的中国文化在外来文化面前出于了弱势地位?

中国文化从在本土上诞生以来到今天,它海纳百川,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丰厚滋养,马克思主义就是这样根植于中华优秀文化的土壤中生长繁荣起来的[2]。文化对一个国家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哲学家南怀瑾在《论语别载》中说“国家不怕亡国,亡了国家还有办法复国,如果文化亡了,则从此永不翻身。”而面对如此意义重大的传统文化,为什么有些大学生会对其认同感不强呢?原因是方方面面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

a) 教育体制的问题

很大程度上应该与教育的方式有关,在中国的应试教育下,家长和老师被迫的追求高输出的功利化教育,追求高升学率和高就业率,忽视了传统文化的教育。对于思想政治类的课,老师也是填鸭式的教学,学生就是死记硬背,没有深入去理解其含义,并将其和现实生活,国家相联系。

b) 学生的自我价值观受周围环境的影响 也与学生的生活环境相关,有的学生没有形成完整和正确的价值观加上本身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识不足,又处在这个信息飞速发展和文化多元化的时代,就容易被周围的同学或者外来文化所影响,从而呈现出崇尚外来文化的趋势。

c) 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和当代社会存在冲突 梁漱溟学者曾说过,中国文化重视的是人和人间的关系,以及家庭中亲密的氛围,将其用在社会上,这与“个人本位,自我中心”相对,但外来文化从本体出发就符合当下的社会发展。人们追求自我,开放的法制社会,并且社会的发展已

.

.

经具有明显的功利性。这些都和中国的传统农耕文化有了冲突。

通过对问题的分析与反思,对于中国传统文化,应该理性认识到它是精华与糟粕同在的,并努力让其更好的传承的下去,改善传统教育模式,与时俱进,将中国传统文化和“中国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结合,社会主义价值观必须根植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土壤中。增强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理解与兴趣,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还能利用当下发达的信息,多推进一些与传统文化相关的事件。就像中央台的《诗词大会》等系列节目就引起了很大的反响与作用。同时对于网络的净化与宣传也不容忽视。记得看到过一句话,“将军孤坟无人问,戏子家事天下知。”这句话反应的就是当下很多新闻媒体都是过渡的报道娱乐消息,并且很多消息都未经查实便发了出来,为了吸引观众眼球过渡夸大扭曲事实。很多报道都是些丑闻,正真正能量与国家息息相关的东西很少见。总之,加强大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中国梦的强有力的精神和道德支撑。

7 行为习惯

7.1

结果统计

在行为习惯上本问卷共设置了两道题,分别为: 23)您会选择以下哪种方式来表达您的爱国情怀?

图 7.1-1

分析:由上图可以看出,在接受调查的大学生(278人)中,有119(42.8%)人选择在国家利益受损时挺身而出,有234(84.2%)人选择理性思考,从实际出发,做有利于国家和人民的事,有152(54.7%)人选择首先想到要发展自身技能,才能为国尽力,有32(11.5%)人选择爱国放在心里就好。可见,大学生对待爱国还是理性的。

24)对于萨德事件,你对待韩国的看法是?

.

.

图 7.1-2

由上图可以看出,在接受调查的大学生(278人)中,有184(66.2%)人选择坚决拒绝购买韩货,拒绝看韩国影片,拒绝去韩国旅游,有51(18.3%)人选择会犹豫一下,最终还是会卖卖卖(韩货),看看看(韩剧),玩玩玩(韩国旅游),有43(15.5%)人选择无所谓。说明大部分学生的国家认同感还是很强烈的。

7.2

结果分析及建议

大学生对国家利益受损时的表现和行为就是他们对国家认同感的一种体现,通过对调查结果的分析,大部分学生都有很强的国家认同感,并能将其运用于行动。导致这种行为方式的原因和上边的6点息息相关。大多数学生在面对国家利益受损时,都愿意牺牲自身的利益,他们用自己的思想价值体系去做出对国家的保护和热爱,奉献自己的力量。但是在此要强调的是倡导理性爱国,学校也应该对此加强思想教育工作,避免学生发生过激的行为,类似于钓鱼岛事件里的游行和打杂日本品牌的车辆和电器,甚至连车辆的主人都打。

总之,要提高大学生的国家认同感,并让其表现出合适的行为。我们应该注重培养大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和理想信念,因为它支配着人们的思想和言行。有了坚定的理想信念,人们就会团结起来,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奋斗,这样就有了对国家的认同。还要培养大学生的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以及社会主义荣辱观。我国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与时俱进、开拓进取、求真务实、奋勇争先的时代精神,集中体现了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中华民族勇于开拓创新的思想境界,并深深融入了我国建设的方方面面,成为全面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强大精神力量。社会主义荣辱观涵盖了个人、集体,国家之间的相互关系,思想要求和道德规范,明确地指出了我国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应该坚持什么、反对社么、提倡什么、抵制什么,为辨别是非善恶、行为对错、确定价值取向提供了基本准则和规范。

.

.

四 结束语

在这次的调查报告结果中,我们发现大多数大学生对于国家都有极高的认同感。可见当今大学生对于国家的自豪感和荣誉感都比较强烈,这跟国家的繁荣富强是紧密相连的。

此次针对当代大学生对国家认同感的网络调查的目的在于了解到大学生对于国家各方面的的认同程度,欣赏程度,总体上勾勒出当代大学生对国家认同感的认同状况,发觉某些存在的问题,以便更好地提高当代大学生对国家的认同感。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党和人民历经90多年奋斗、创造、积累而取得的根本成就,是党和人民团结、奋进、胜利的旗帜。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和谐社会、生态文明是我们的总布局,工人、农民和知识分子是建设中国 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力量,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保证。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当代大学生要加强对国家的认同感,当代大学生要在党的领导下勇敢的肩负起时代赋予的重任,努力在实现民族复兴中国梦的伟大实践中放飞青春梦想,续写人生篇章。

这次活动时间仓促,人手不足,样本带有局域性,且参照了相关数据资料,调查方面具有片面性,而评论难免具有推测性质,见谅。

.

.

五 参考文献:

[1] 庞琴, 蒋帆. “他者”在香港青年大学生国家认同感中的作用*[J].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6), 147-158.

[2]佚名.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M].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0.

[3]尹剑. 大学生国家认同感研究[J]. 湘潮月刊, 2012(9):31-32+34. [4]饶品良. 当代大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知现状分析[J]. 教育探索, 2014(6):16-18.

[5]刘晓丹. 提高95后大学生国家认同观念的教育策略和途径研究[J]. 知识经济, 2017(7):141-142.

[6]窦坤, 刘新科. 中国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及其传承[J].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 10(3):115-119.

.

.

六 附录·调查研究问卷

1. 年级 a.大一 b.大二 c.大三 d.大四 2. 性别 a.男 b.女

3. 政治面貌 a.党员

b.预备党员 c.共青团员 d.群众

4. 是否少数民族 a.是 b.否

5. 在读专业性质 a.文科 b.理科 c.工科

6. 居住区类别 a.城镇 b.农村 经济:

7.您对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的经济发展看法如何? a.深感骄傲,对我国经济继续发展抱有信心。 b.一般,但对我国经济发展仍抱有信心。 c.失望,对我国经济发展持怀疑态度。

8.对于眼下流行的“哈日”“哈韩”一族,有人认为应该政府做出一定的干涉,你的态度是?

a.很有必要干涉,因为它会冲淡人们的民族意识,特别是青年一代 b.没必要,因为这只是一种文化上的交流 c.纯属个人兴趣行为,与民族意识无关 d.不关心这个问题 政治

9.您对我国的“一带一路”看法如何?

a.深感骄傲,既提高了我国影响力,又为我国发展带来机遇。 b.保持怀疑。 c.不了解。

.

.

10.您对这场反腐风暴的看是?

a.非常支持,对反腐倡廉抱有希望。 b.一般,觉得难以持久,还会反复。 c.失望。

11.针对萨德事件,您对我国处理的看法是? a.抱有信心,相信我国会合理处理此事件。 b.失望,萨德事件已定,无力回天。 社会发展

12.您对现在的生活满意吗? a.非常满意 b.基本满意 c.感觉一般 d.不满意

13.您觉得我们国家的法制状况如何? a.很完善 b.还算完善 c.一般般 d.很多不完善

14.如果您出国深造后,国外为您提供优越条件继续发展,您会如何选择? a.选择回国,为国出力。

b.留在国外,自己过得好就行。 15.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看法? a.充满信心 b.保持怀疑 c.没有信心

16.你认为最阻碍我国发展的问题有(最多选三项) a.人口众多,各种问题复杂 b.科技创新能力低 c.法津法制不完善

d.两极化严重(贫富、沿海与内陆) e.教育方式落后 f.受到外国围堵

g.分裂、恐怖势力发展 国际影响力

17.您对我国的国际影响力如何看待? a.一直在提高,相信会越来越好。 b.一般,没有什么感觉。

18.最近微博上很多外国人对中国评价越来越高的内容, 要是让外国人评价中国人,你觉得他们会打多少分? a.0~19 b.20~39 c.40~59 d.60~79 e.80~100

.

.

19.对于中国成功申请2022年冬奥会在北京举办,你有什么感受? a.非常骄傲 b.没感觉 c.不关心 历史

20.您对我国历史了解多少? a.很了解。 b.一般。 c.不太了解。 文化

21.您对中外文化如何看待?

a.都接受,且影响自己最大的仍是中国文化。

b.都接受,已经潜移默化被外来文化影响(影响最大的是外来文化)。 c.不接受外来文化。

22.提到我国,你最骄傲的是 (多选) a.不间断的五千年历史文化 b.实际上全球第二的国土 c.全球第二大经济体 d.社会主义制度

e.全球前五的军事实力及各种高科技 行为

23.您会选择以下哪种方式来表达您的爱国情怀?(多选) a.在国家利益受损时挺身而出

b.理性思考,从实际出发,做有利于国家和人民的事 c.首先想到要发展自身技能,才能为国尽力 d.爱国放心里就好

24.对于萨德事件,你对待韩国的看法是?

a.坚决拒绝购买韩货,拒绝看韩国影片,拒绝去韩国旅游 b.会犹豫一下,最终还是会卖卖卖(韩货),看看看(韩剧),玩玩玩(韩货旅游) 无所谓

.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yrrf.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