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方法 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生产 实习教学探讨 万明攀田琴李远会 {雷源源杨明 【摘 要】高等院校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生产实习是实践教学过程中一个重要环节,是加深学生所学理论知识理解。培养学生分析 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的必由之路。由于教育体制和经济体制改革,生产实习面临很多困难。本文针对近几年来我校及其他兄弟院校材 料科学与工程专业生产实习中的现状和问题进行了阐述和分析,最后提出了一些建议。 【关键词】生产实习实习基地实践能力 近年来,随着材料行业的快速发展,对材料科学与工程专 业人才的需求量逐年增加,对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毕业生的 质量和能力也有了更高的要求。材料科学与]二程专业生产实 习作为该专业教学计划中的一个重要的实践性环节,课程设 置通常安排在第六学期进行,并在此之前要求学生学完专业 基础课程。专业生产实习对于学生加深所学理论知识的理解, 增强所学专业的感性认识,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及 材料科学与工程高级人才的培养都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为 此,本文针对近几年来我校及其它兄弟院校材料科学与工程 专业生产实习中的现状和问题进行了阐述和分析,最后提出 了一 建议。 生产实习的现状和问题 目前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生产实习主要是生产工艺为主,实 习和参观相结合,通常由指导教师带领学生到企业进行实习。那 生产实习存在的问题主要在于学校与企业,在此分别进行讨论。 1.招生数量增加。随着我国高等院校体制改革,高等教育已 由过去的精英教育转变为大众教育,招生数量大幅度增加。比如 过去只40多人,现在增加到110多人,不仅导致了校内教育资 源如师资、教室、实验条件的相对紧缺,还导致了整个社会教育 资源的紧缺。就实习基地而言,可实习基地的接待容量反而下 降,而学生的实习经费也未见增加,况且实习经费并不能为企业 带来什么效益。 2.企业不愿意接待实习生。随着国家经济体制改革和人们 的思想意识的变化,企业生产任务繁重,在市场经济冲击下, 由于企业改制,生产实习也不可能以行政命令的形式强制企 业接受。随着学生数量增多,企业容量反而减少,因而企业担 心学生在车间实习会影响生产秩序和效益。特别是经济效益 好、设备先进、管理完善、制度健全的企业主要精力是完成更 多的生产,提高其效益,往往找各种理由拒绝学生实习;而有 些企业愿意接待学生,但他们生产任务不多、设备陈旧、工艺 落后、人员素质欠缺,学生无法看到生产上艺的动态过程,只 能看到静止不动的设备,这一来,学生就没有实际动手的机 会,实习效果不尽人意。南于大多数生产企业都有安全风险问 题,企业担心学生进入企业后出现安全问题,企业不愿意承担 安全风险。 3.学生积极性不高。当前由于材料行业中发展较好的企业并 不多,以及学生的观念问题,导致学生们对专业产生厌恶心理, 毕业后不愿意从事本行业,缺乏学习兴趣,致使实习积极性不 高,实习效果不理想。甚至个别学生实习目的不明确,认为实习 只不过是形式而已。 提高生产实习质量的建议 1.进一步强化实习基地建设 实习基地是学生进行实习活动的重要场所,加强实习基 地建设对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有关重要作用。加 强实习基地建设是保证实习活动得以顺利进行的重要条件。 l 二 塑 实习基地可分为校内实习基地和校外实习基地两种。前面已 经分析当前材料科学与_丁程专业难寻实习基地的问题,针对 这一问题,我校充分挖掘科研资源,结合本地区的行业优势和 特点,与一些科研合作关系密切的企业共同建立了产学研实 习基地。目前,依托国家复合改性聚合物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 心、贵州省材料创新基地和贵州省激光技术应用工程中心建 立了3个校内实习基地;与贵阳钢厂、贵州三占集团公司、贵 州力源液压股份有限公司、贵州红林机械厂、贵阳西工热处理 技术有限公司等5个科研合作企业建立了校外实习基地。其 中与贵州三占集团公司、贵州光谷海泰激光技术有限公司联 合申报了贵州省产学研示范基地并获得批准。在新形势下,我 们还须进一步与企业进行沟通和交流,寻找新的双赢模式。学 校应利用人才资源优势,帮助实习基地提高科研水平,对实习 基地有关人员的进修和培训给予政策上的优惠;并与基地做 好科研项目的申报工作,帮助实习基地解决生产技术上的一 些难题。并不定期地召开实习基地协调工作会,要求双方领导 参与,并解决在基地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交流实习基地建设的 经验体会。 2聩I化实习管理,保证实习效果 实习管理是搞好生产实习的重要保障。我校材料科学与工 程专业生产实习管理_T作制度完善,分工明确,责任到位,校企 联合,并在各个环节严格把关,充分保证了生产实习能保持保量 地完成。实习前,将生产实习计划和实习指导书分发到学生手 中,并召开生产实习动员大会。在动员会上,由学院领导分别就 生产实习意义、实习目的、注意事项及实习要求作出部署,做好 学生在生产实习前的思想教育工作。根据实习基地的容量,将学 生分为几个小组,并推选出组长,负责本小组的实习纪律和考勤 记录。实习过程中,首先请企业水平较高的技术人员就企业概 况、企业理念、生产流程、生产设备等为学生上一堂课。再让学生 深入到车间实习,要求学生认真做好笔记,明确实习目的,在实 习过程中做到“勤动手、勤动口、勤动脑”,并在当天实习后做好 小结,并不定期地召开实习小组总结会。另外,根据基地情况各 小组轮流进行实习,让学生能更多地接触各种生产过程。实习结 束后,要求学生认真撰写实习报告,并按小组组织进行实习答 辩。最后严格对生产实习进行考核,要充分考虑其合理性,力求 量化,以答辩成绩(40%)、平时表现(20%)、实习笔记和实习报告 (40%)记入总成绩,以达到客观公正地反映学生的实习成绩。这 些做法在我校04级和05级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中进行了试 点,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3.稳定实习教师队伍,提高教师素质 生产实习指导老师是生产实习教学的关键,学生在生产实 习中是否有所收获及收获的大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指导教 师主导作用的发挥。近年来,随着高校扩招,学校教学资源缺乏, 学校教师趋于年轻化。当前,年轻教师普遍存在只有专业知识, 缺乏教学经验和实践知识。由于生产实习是一个实践性较强的 环节,要求指导教师必须对实习基地的 [艺流程、设备配置、设 (下转第191页) 教学方法 使学生深刻认识到法律的重要作用。总之,在《法理学》教学 中,将“批发”问题和“零售”问题两者密切结合,即广泛采取案 例教学方法,是增强《法理学》教学效果的另一重要途径。苏力 先生曾说:“法理学如果还可以称作‘法理学’或‘法学基础理 论’,那么它就必须对部门法或法律制度的一些基本问题做出 种哪怕是初步的但可能有启发的回答。” 这说明案例教学 法不仅是增强《法理学》教学效果的重要途径,更是《法理学》 学科的应然之义。惟其如此,庶几实现波斯纳的美好愿望:“法 理学这个题目是令人着迷的,为什么它只应当是一小部分专 长于此的法律学者的独家领地?这没有道理。它应当令所有的 法律人和法学院学生都感到有趣,并且对日益增多的、对法律 和司法感兴趣的哲学家、经济学家、政治学家、社会学家、心理 学家和历史学家也都应当如此。”161 综上所述,《法理学》作为教育部规定的全国高校法学本科 专业十四门核心课程之一,具有特殊的地位和作用。为了改善学 生轻理论重实务的倾向,在教学实践中,充分利用多媒体声像功 能、广泛采取案例教学方法是增强《法理学》课程教学效果,调动 一学生兴趣和积极性的重要途径。 参考文献: f11[美]理查德・A・波斯纳.《法理学问题》[M].苏力译.北京. 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原文序1. f2】『美】博登海默.《法理学:法律哲学与法律方法》[M].邓正 来译.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重译本序1. 『31 f美】博登海默.《法理学:法律哲学与法律方法》[M].邓正 来译.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前言12. 『41[美]理查德・A・波斯纳.《法理学问题》[M].苏力译.北京. 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原文序IⅡ. [5】[关]理查德・A・波斯纳.《法理学问题》[M].苏力译.北京. 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新版译序Ⅲ. 『61[美]理查德・A・波斯纳.《法理学问题》[M].苏力译.北京. 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原文序Ⅳ. 作者单位:东南大学法学院 南京 (上接第189页) 激烈,这样既有利于学生对知识内容的掌握,又有利于学生创新 能力的培养。 和谐教学观认为:潜能在体验中发展,智慧在感悟中生成。 体验是学生由知识通向智慧的中介和桥梁。在思政课教学过程 中,我们可以根据教学内容和现实结合的需要,通过创设情境、 描绘情境、演示情境等教学活动,让学生去体验。通过体验表演, 学生的情感就会受到熏陶,思维能力和想像力也就会得到发展。 为了使学生有更直接和深刻的体验,我们应该在思政课的教学 中就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和学生中存在的问题,组织形式多样的 学生辩论会、演讲会、故事会、歌曲欣赏、漫画展评以及社会调 查、参观访问和公益活动等,通过活动,增强了学生的参与意识, 使学生在活动中感受和体验思政课教学的乐趣与魅力,从而激 发了学生对思想政治课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并且在活动中,增 长了学生的知识和才干,又极大地提高了学生自我学习和自我 教育的能力,有力地促进了思想政治课的教育教学 I=作的实效 性,让学生在实践中去练就创新能力。 在高职思政课教学中,自主探究的教学形式,更能培养学 生的创新能力。一方面,教师要充分发挥自身的主导作用,努力 去营造学生自主探究所需要的民主、宽松、愉悦的氛围,提供丰 富的学习资源以及他们自主探究所需要的充足时间和权利,以 激发学生创造性解决问题的方法,鼓励他们大胆质疑,培养学 生勇于探索、勇于发现、勇于实践、勇于创新求变、勇于解决新 问题,产生新知识、新思想、新方法、新发明。另一方面,学生成 为主动的学习者、参与者。在学习中表现为积极自主学习、自我 调节、自我控制。并与同学、教师积极开展协作学习,还包括进 行社会实践和参与资料开发收集等等,充分发挥其主体作用。 自主探究是表现为自主与合作学习互相支撑,自主与合作相互 (上接第188页) 渗透、相得益彰。只有自主与合作好,才能实现师生心灵的沟 通,体验自我发展的乐趣。从而有效培养学生的观察、思维、想 象等能力,使其思想情感得到熏陶,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得以 培养。 创新时代,需要创新人才,教育的创新,在于培养学生的创 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因此在思政课教学改革中,教师应解放思 想,大胆尝试,积极进行探索和创新,在教学过程中以培养学生 创新能力为己任,努力去培养适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需求 的创新人才 参考文献: [1]李燕,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刍议U】.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2005.(12):75. [2】刘树仁.论实施创新教育应注意的几个倾向U1.教学与管 理.2001.(6):7—9. 【3】蔡卡宁.拓展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途径U】.中国成人教 育.2005.(4):56—57. [4】汤伟铜.赵黎明.高校培养创新人才的MMTT模式岍.价值 工程.2006.(3):39—42. 【5】王辉.浅谈高校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U1.东北农业大学 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1):51—53. [6张鹏.6】等.高校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现状及对策研究卟大 学教育科学,2005, ̄3):50-53. 【7l蔡卡宁.拓展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途径Ⅱ】.中国成人教 育.2005.f4):56—57. 作者单位:广东省清远职业技术学院思政部 备原理都要有清晰的了解。为保证教学质量,则须做到指导教师 老、中、青结合,逐渐添加新生力量。对于青年教师,只要有机会 都应深入实验室和企业进行实践能力的培养和提高,强化自身 素质,不断地总结生产实践经验,为生产实习的规范性教学奠定 较好的基础。 总之,生产实习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怎样提高材料科学 与工程专业生产实习质量也是当前高校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课 题。要提高生产实习的教学质量,不是一天两天的事情,它需要长 期的探索和实践。相信通过不断探索、不断改革、不断完善,将会 探索出一条新的生产实习模式,保证生产实习取得良好的效果。 参考文献: [1】曹刿,泰毅红,李青刚.生产实习——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 卟现代大学教育,2003(5):104-106. 12】聂春燕.高校工科生产实习面临的困境及解决的途径m. 长春大学学报,2008(2):79-80. [3】谢小柱,魏昕,胡伟.高校机械类本科专业生产实习教学探 讨[11.长活铁道学院学院(社会科学版),2007 ̄):235—236. I4】姚嘉凌,闵永军.高校生产实习模式改革的思考和探索IJ1. 中国大学教学,2007(3):81-82. 作者单位:贵州大学材料科学与冶金工程学院贵州贵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