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意榕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高中化学竞赛题:化学反应速率

高中化学竞赛题:化学反应速率

来源:意榕旅游网
中学化学竞赛试题资源库——化学反应速率

A组

1.在下列过程中,需要加快化学反应速率的是

A 塑料老化 B 合成氨 C 钢铁腐蚀 D 食物腐败

2.某温度下,反应2N2O5=4NO2+O2开始进行时,c(N2O5)=0.0408mol/L。经1min后,c(N2O5)=0.030mol/L。则该反应的反应速率是

------

A v(N2O5)=1.8×104mol·L1·s1 B v(N2O5)=1.8×102mol·L1·s1

------

C v(NO2)=1.8×104mol·L1·s1 D v(O2)=1.8×104mol·L1·s1

3.某化学反应2M+N→3F是一步完成的,M和N的起始浓度分别为2mol/L和4mol/L,1秒钟后,M的浓度下降了1mol/L,下面结论中正确的是

A F的浓度为1.5mol/L B F的浓度为1mol/L C N的浓度为2.5mol/L D N的浓度为3mol/L

4.在密闭容器中进行可逆反应,A跟B反应生成C,反应速率v(A)、v(B)、v(C)之间存在以下关系:v(B)=3v(A),v(C)=2v(A),3v(C)=2v(B),则该反应可以表示为

A A+BC B 2A+2B3C C 3A+B2C D A+3B2C

5.已知:4NH3+5O2=4NO+6H2O,若反应速率分别用NH3、O2、NO、H2O(mol/L·min)表示,则正确的关系是

A

4524NH3=O2 B O2=H2O C NH3=H2O D O2=NO 56356.合成氨反应为:3H2+N2表示,则正确的关系式是

N2、NH3(mol/L)2NH3,其反应速率可以分别用H2、

3H2 D H2=3N2 2A H2=N2=NH3 B N2=H2 C NH3=

7.在2CH4(g)+2NH3(g)+3O2(g)2HCN(g)+6H2O(g)反应中,已知v(HCN)=n mol/(L·min),且v(O2)=m mol/(L·min)。则m与n的关系正确的是

A m=n/2 B m=2n/3 C m=3n/2 D m=2n 8.在2A+B3C+4D反应中,表示该反应速率最快的是 A vA=0.5mol/(L·s) B vB=0.5mol/(L·s) C vC=0.8mol/(L·s) D vD=1mol/(L·s)

9.反应2SO2+O22SO2经一段时间后,SO3的浓度增加了0.4mol·L1,在这段

--

时间内用O2表示的反应速率为0.04mol·L1·s1,则这段时间为

A 0.1s B 2.5s C 5s D 10s

10.在2L的密闭容器中,发生以下反应:2A(气)+B(气)2C(气)+D(气) 若最初加入的A和B都是4 mol,在前10s A的平均反应速率为0.12 mol/L·s,则10s时,容器中B的物质的量是

A 3.6 mol B 2.8 mol C 2.4 mol D 1.2 mol 11.已知反应A+3B2C+D在某段时间内以A的浓度变化表示的化学反应速率

-1-1

为1mol·L·min,则此段时间内以C的浓度变化表示的化学反应速率为

A 0.5mol·L1·min1 B 1mol·L1·min1

----

C 2 mol·L1·min1 D 3mol·L1·min1 12.反应4NH3(气)+5O2(气)4NO(气)+6H2O(气)在2升的密闭容器中进行,1min后,NH3减少了0.12mol,则平均每秒钟浓度变化正确的是

A NO:0.001mol/L B H2O:0.002mol/L C NH3:0.002mol/L D O2:0.00125mol/L 13.反应4NH3(气)+5O2(气)4NO(气)+6H2O(气)在10L密闭容器中

进行,半分钟后,水蒸气的物质的量增加了0.45mol,则此反应的平均速率v(X)(反应物的消耗速率或产物的生成速率)可表示为

A v(NH3)=0.0100mol·L1·s1 B v(O2)=0.0010 mol·L1·s1

C v(NO)=0.0010mol·L1·s1 D v(H2O)=0.045mol·L1·s1

14.将4mol A气体和2mol B气体在2L的容器中混合并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如下反应:

2Ag+Bg2Cg 若经2s后测得C的浓度为06 mol·L1,现有下列几种说法。

--

①用物质A表示的反应的平均速率为03mol·L1·s1

--

②用物质B表示的反应的平均速率为06mol·L1·s1 ③2s时物质A的转化率为70%

④2s时物质B的浓度为07mol·L1 其中正确的是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15.将4mol A气体和2mol B气体在2L的容器中混合,并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如下反应:2A(g)+B(g)2C(g)。若是2min后测得C的浓度为0.6mol/L,现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物质A表示的反应速率为0.3mol/L·min B 物质B表示的反应速率为0.6mol/L· min C 2min时物质A的转化率为70% D 2min时物质B的浓度是0.7mol/L 16.对可逆反应4NH3(g)+5O2(g)4NO(g)+6H2O(g),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达到化学平衡时,4v正(O2)=5v逆(NO)

B 若单位时间内生成x mol NO的同时,消耗x mol NH3,则反应达到平衡状态 C 达到化学平衡时,若增加容器体积,则正反应速率减小,逆反应速率增大 D 化学反应速率关系是:2v正(NH3)=3v正(H2O) 17.在容积为2升的密闭容器中,有反应:mA(g)+nB(g)pC(g)+qD(g),经过5min达到平衡,此时,各物质的变化为A减少a mol/L,B的平均反应速率VB=a/15 mol/L·min,C增加2a/3 mol/L,这时,若增加系统压强,发现A与C的百分含量不变,则m︰n︰p︰q为

A 3︰1︰2︰2 B 1︰3︰2︰2 C 1︰3︰2︰1 D 1︰1︰1︰1

18.某温度时,浓度都是1mol/L的两种气体X2和Y2,在密闭容器中反应生成气体,达到平衡后c(X2)为0.4mol/L,c(Y2)为0.8mol/L,生成的c(Z2)为0.4mol/L,则该反应式(Z用X、Y表示)是

A X2+2Y22XY2 B 2X2+Y22X2Y C X2+3Y22XY3 D 3X2+Y22X3Y

19.右图的曲线是800℃时,A、B、C三种气体物质的浓度随时间变化的情况,T是平衡的时间,能以此曲线表示的反应是

A 2AB+3C B B+3C2A C A+CB D BA+C

20.将3mol A和2.5mol B混合于4L密闭容器中,发生如下反应:3A+BxC+D,过5min达到平衡,这时生成1mol D,C的平均反应速率是0.1mol/(L·min),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A的平均反应速率为0.15mol/(L·min) B x值为2

C B的转化率为20% D B的平衡浓度为0.5mol/L 21.一定温度下在密闭容器内进行着某一反应,X气体、Y气体的物质的量随反应时间变化的曲线如右图。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5YX B t1时,Y的浓度是X浓度的1.5倍 C t2时,正、逆反应速率相等

D t3时,逆反应速率大于正反应速率

22.气体SO3的分解反应在1m3的容器中进行,经过5min消耗2kg;在另外条件下,使上述反应在0.5m3的容器中进行,经过10min消耗1.6kg。求:

(1)在前一种情况下SO3的分解速率 ; (2)前、后两种情况的反应速率比 。

23.将6mol H2和3mol CO充入容积为0.5L的密闭容器中进行如下反应:

2H2(g)+CO(g)

CH3OH(g)

6秒时体系达到平衡,此时容器压强为开始时的0.6倍,则H2的反应速率为 ,CO的转化率为 。

24.在2L的密闭容器中,加入1mol和3mol的H2和N2,发生N2+3H22NH3,在2s末时,测得容器中含有0.4mol的NH3,求该反应的化学反应速率。

25.将10mol A和5mol B放入10L真空箱中,某温度时发生反应:3A(g)+B(g)=2C(g),在最初0.2s内,A的平均速率为0.06mol/(L•s),则在0.2s时,箱中有 mol C。

26.某温度下,把1mol的A2(单质)气体和1mol的B2(单质)气体,放入容积为1L的容器内,使其反应生成气体C,2min后测得容器中A2的浓度为0.4mol/L,B2的浓度为0.8mol/L,C的浓度为0.4mol/L。则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27.将等物质的量的A、B混合于2L的密闭容器中,发生下列反应:3A(g)+B(g)xC(g)+2D(g) 经5min后达到平衡时,测知D的浓度为0.5mol/L,[A]︰[B]=3︰5,C的平均反应速率是0.1mol/(L·min),A的平衡浓度为 ,B的平均反应速率为 ,x值为 。

28.对下列反应:2H2(g)+2NO(g)=2H2O(l)+N2(g)进行了反应速率测定,测定结果见附表。

附表 反应的起始速率和起始浓度的实验数据[800℃] 起始浓度(103 mol/L) 生成N2的起始反应速率 实验编号 -(103 mol/L·s) [NO] [H2]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6.00 6.00 6.00 1.00 2.00 3.00 1.00 2.00 3.00 6.00 6.00 6.00 3.19 6.36 9.56 0.48 1.92 4.30 (1)通过分析表中的数据找出生成N2的反应速率与NO和H2起始浓度的关系

(2)计算800℃和NO、H2的起始速率都为6.00×103 mol/L时,生成N2的起始反应速率

29.右图表示800℃时A、B、C三种气体物质的浓度随时间变化的情况,t是达到平衡状态的时间,试回答:

(1)该反应的反应物是 (2)该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是:

(3)若到达平衡状态的时间是2min,A物质的平均反应速率为

30.将等物质的量的A、B混合于2L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如下反应:3A(g)+B(g)xC(g)+2D(g),经5min后,测得D的浓度为0.5mol/L,c(A)︰c(B)=3︰5,C的平均反应速率为0.1mol/(L.min)。试求:

(1)此时A的浓度及反应开始前容器中A、B的物质的量; (2)B的平均反应速率; (3)x的值。

B组

31.在恒温恒容的容器中进行反应H22H—Q,若反应物浓度由0.1mol/L降到0.06mol/L需20s,那么由0.06mol/L降到0.024mol/L,需反应的时间为

A 等于18s B 等于12s C 大于18s D 小于18s 32.在容积固定的2L密闭容器中,充入X、Y各2mol,发生可逆反应X(g)+2Y(g)2Z(g),并达平衡,以Y的浓度改变表示的反应速率v正、v逆与时间t的关系如图。则Y的平衡浓度的表达式正确的是(式中S指对应区域的面积)

A 2-Saob B 2-Sbod C 1-Saob D 1-Sbod 33.反应速率v和反应物浓度的关系是用实验方法测定的,化学反应:H2+Cl2=2HCl的反应速率v可表示为:v

=k[c(H2)]m·[c(Cl2)]n,k为常数,m,n值可用表中的数据确定。 v(mol·L1·s1) c(H2)(mol·L1) c(Cl2)(mol·L1) ----1.0k 2.0k 4.0k 1.0 2.0 2.0 1.0 1.0 4.0 由此可推断m,n值正确的是: A m=1,n=1 B m=1/2,n=1/2 C m=1/2,n=1 D m=1,n=1/2 34.对于简单反应aA(g)+bB(g)cC(g),有如下关系:V正=K1[A]a[B]b,V逆=K2[C]c,K1、K2都是常数,且在同一温度下与物质的起始浓度无关,若缩小混和物持体积到原来的一半,则正反应速率增加到原来的

A a倍 B b倍 C 2b倍 D 2ab倍

35.化学上将一步完成的反应称为基元反应。只由一个基元反应构成的化学反应称为简单反应;由两个或两个以上基元反应构成的化学反应称为复杂反应。对于基元反应:aA+bB→cC+dD,其速率可以表示为v=k·{c(A)}a·{c(B)}b (k称为速率常数),复杂反应的速率取决于慢的基元反应。

已知反应NO2+CO→NO+CO2,在不同的温度下反应机理不同,请回答下列问题: (1)温度高于220℃时,实验测得该反应的速率方程是v=k·c(NO2)·c(CO),则该反应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简单反应”或“复杂反应”)。

(2)温度低于250℃时,实验测得该反应的速率方程是v=k·{c(NO2)}2,又知该反应是由两个基元反应构成的复杂反应,其中较慢的基元反应的反应物和生成物均为氮氧化物(目前已被科学家确认的氮氧化物有N2O、NO、NO2、N2O3、N2O4、N2O5、NO3等)。

请你根据上述事实,大胆猜想:反应“NO2+CO→NO+CO2”,在该条件下的反应机理(用方程式表示该反应的历程,并在括号内注明“快反应”或“慢反应”)。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6.丙酮与碘在酸性介质中发生如下的反应:

+-

CH3COCH3+I2→CH3COCH2I+H+I

实验证明,在25℃时,该反应的速率与物质量的浓度之间存在着如下关系:

v=k[CH3COCH3][H]

该式中k为速率常数,在该温度下,k=2.23×103L/mol·s,试推测开始时反应速率和反应后期反应速率的变化情况?

37.丙酮和碘在酸性溶液中发生如下反应:

+-

CH3COCH3+I2→CH3COCH2I+H+I

25℃时,该反应的速率由下式决定:v=kcCH3COCH3·cH+

上述中,k=2.73×105L/(mol·s),已知开始时cI2=0.01mol/L,cCH3COCH3=0.1mol/L,cH+=0.01mol/L,当I2反应掉一半时,试通过计算判断反应速率与开始时反应速率的大小。

38.放射性同位素的蜕变反应速率为:2.303lgC0/C=kt

其中:C0为放射性物质的初浓度,C为某一指定时刻的浓度,t为反应所经历的时间,

k为速率常数,单位为(时间)1。在蜕变反应中,反应物消耗一半(或反应物减少到初浓度的一半)所需要的时间称为半衰期,利用放射性元素的半衰期可以确定岩石、古代动植物化石的“年龄”。

碳的放射性同位素14C在自然界树木中的分布基本保持为总碳量的1.10×1013%。某考古队在一山洞中发现一些古代木头燃烧的灰烬,经分析14C的含量为总碳量的9.87×10-15

%,已知14C半衰期为5700年,试计算灰烬距今约多少年?

C组

39.在Haber制氮工艺的催化实验中,N2+3H2→2NH3,反应的速率如下式:

---

△[NH3]/△t=2.0×104mol·L1·s1

若无副反应,试以(1)N2 (2)H2来表示反应速率?

40.如果浓度单位为mol·L1,时间的单位为s,试求下列各类反应的速率常数k的单位?

(1)零级反应 (2)一级反应 (3)二级反应 (4)三级反应 (5)7级反应。

-8

41.在某地区污染大气中含有O3,稳态下[O3]始终为2.0×10mol/L;而且各污染

源每小时所产生的O3总浓度为7.2×1013mol/L。若O3被消耗的途径是一个二级反应

2O3→3O2

并定义其速率为-△[O3]/△t,试求消耗反应的速率常数?

42.在化学浴中病毒的制备过程失活,该失活过程是一级反应。在实验开始时病毒每分钟失活2.0%,

(1)计算该过程的k?

(2)50%病毒失活所需的时间? (3)75%病毒失活所需的时

43.用含酶的溶液来发酵糖,糖的起始浓度为0.12M,10h后减至0.06M,20h后减至0.03M。试计算反应级数及常数?

44.物质A和B之间的反应可以由A+B→C来表示。三个独立实验的反应速率观察值如下表所示,

计算各反应物的级数及速率常数?

45.乙酸酐与乙醇的酯化反应可以由如下方程式表示: (CH3CO)2O+C2H5OH→CH3COOC2H5+CH3COOH

A B

当反应在正己烷溶剂中进行时,速率可以用k[A][B]表示。当用乙醇(B)作溶剂时,速率可以用k[A]表示(两例中k的值是不同的)。试解释反应的表现级数的区别?

46.甲酸甲酯HCOOCH3在酸性溶液中水解,速率=k[HCOOCH3][H]

平衡方程为HCOOCH3+H2O→HCOOH+CH3OH。试说明为什么[H]会出现在速率表达式中,而它却没有出现在平衡方程式中?

47.高温下氯乙烷气体分解成乙烯及HCl,CH3CH2Cl→CH2CH2+HCl

在恒温恒容条件下进行实验,并用光度分析监测乙烯浓度的变化,获得数据如下:

试根据监测数据验证分解反应是否为一级反应?如果是一级反应,计算速率常数 48.25℃时在浓度为0.1M的吡啶的苯溶液中研究如下反应: CH3OH+(C6H5)3CCl→CH3OC(C6H5)3+HCl A B C 下列数据由三个独立实验获得,

试根据以上数据求速率表达式以及最佳速率常数平均值?单位取秒和摩尔浓度。 49.在某温度下物质A分解,测得的数据列于下表,试问对于A是一级反应还是二级反应?提示:以lg([A]/[A]0)对t作图,然后求算(△[A]/△t)/[A]2的比值,在很短的时间间隔内加以对比。

50.以联吡啶为螫合剂与Fe进行的配合反应,对其正向和逆向反应作了动力学研究。

++

对于配合反应:Fe2+3dip→Fe(dip)32

--+

25℃时的配合速率为:速率=(1.45×1013L3·mol3·s1)[Fe2][dip]3

--+

对于上反应的逆反应,配合物的离解速率为(1.22×104s1)[Fe(dip)32] 计算该配合物的稳定常数Ks?

51.已知碱性溶液中乙酸甲酯的水解,

--

CH3COOCH3+OH→CH3COO+CH3OH

---

此反应25℃时的速率=k[CH3COOCH3][OH],其中k=0.137L·mol1·s1。反应开

始时,乙酸甲酯和OH的浓度均为0.050M。试计算25℃下乙酸甲酯水解5.0%的时间?

52.在水溶液中某一级反应的反应速率太快以至于无法准确地测定反应时间,仅测得它的半衰期至少为2.0 ns。计算此反应k的最小值?

--

53.环丁烯气体异构化为丁二烯为二级反应,153℃下,k=3.3×104s1。计算此温度下40%异构化需要的时间?

54.可以从正逆两个方向用动力学方法处理如下平衡,

2+

PtCl42+H2OPt(H2O)Cl3+Cl 25℃离子强度为0.3时,

---------

△[PtCl42]/△t=(3.9×105s1)[PtCl42]-(2.1×103 L·mol1·s1)[Pt(H2O)Cl3][Cl],

计算离子强度为0.3时,PtCl42的配合常数K4。

55.H2O与O经双分子反应得到两分子OH,该气相反应对于了解高空大气层的某些

行为非常重要。500K时此反应的△H为72kJ,Ea为77kJ·mol1。计算由两分子OH重新形成H2O和O的双分子化合反应的Ea?

56.已知反应2A+B→产品,若反应的第一步为A的可逆的二聚反应,然后是A2与B的双分子反应。推测此反应的速率方程,假设平衡时A2的浓度远小于[A]。

57.已知在水溶液中有如下反应,

+--

2Cu2+6CN→2Cu(CN)2+(CN)2

+-

速率公式为k[Cu2]2[CN]6。若第一步很快地达到了配合平衡且形成相对不稳定(与

可逆的配合反应相比)的Cu(CN)3,试推导出满足观测到的动力学数据的控制步骤反应式。

58.研究(i-C3H7O)2POF在不同酸度下的水解反应发现,在特定温度下为一级反应,速率常数k与pH值有关,而与调整pH值的缓冲溶液的性质及浓度无关。k在pH值为4~7时相当稳定,但当PH值降至4以下或升至7以上时k会增大。试解释此现象?

59.已发现酮类化合物在适度碱性溶液条件下在下列反应中的反应速率是相等的。 (1)与Br2反应,酮类化合物上的一个H被取代

(2)由右旋酮类化合物转化为左旋等摩尔酮类化合物的酮类混合物

(3)与C=O基团相邻碳上的氢原子与溶剂中的氘原子交换。以上每个反应的速率

均等于k[酮][OH]且与[Br2]无关。试由这些观测结果推断反应机理?

60.许多自由基反应(如聚合反应)可由光敏化物质P来引发,它吸收光子后可分解为两个自由基。接着是链增长反应,即产生自由基R·;以及链终止反应即两个自由基结合为非自由基产物。主要的化学变化归结于链增长阶段,处于稳态的自由基的浓度很小。试推测一种合适的反应机理,并以此解释反应速率与光强度I的平方根成正比的关系?

----

61.对于碱性溶液中进行的反应:3BrO→BrO3+2Br,在80℃时以-△[BrO]/△t

--

表示的速率方程的速率常数为0.056L·mol1·s1。那么当反应速率方程用

(1)△[BrO3]/△t表示时其速率常数为多少?

(2)△[Br]/△t表示时其速率常数为多少?

62.A,B物质之间的反应可用化学计量表示成:A+B→C,在三组独立试验中其反应速率如下表所示,求反应级数和速率常数为多少?

63.把五个5.00mL浓度为1.0mol/L的试剂B分别加入到盛有5.00mL试剂A的五个容器中,其中A的浓度见下表,温度为25℃,其他条件不变,最初的反应速率也见下表另外一组实验是改变B的浓度,结果也见下表。问A,B的反应级数各为多少?速率常数

为多少?

64.在25℃时研究含有0.1mol/L吡啶的苯溶液中进行的反应: CH3OH+(C6H5)3CCl→CH3OC(C6H5)3+HCl A B C

所得的数据如下表。从表中可得出此反应符合何种速率方程?并以秒和物质的量浓度 为单位表示出速率常数的平均值。

65.化学反应:2NO(g)+Cl2(g)下:

2NOCl是在-10℃下进行的,所得数据如

(1)则相对于NO和Cl2的反应级数分别为多少? (2)在-10℃时此反应的速率常数是多少?

--

66.在碱性溶液中乙酸甲酯水解反应:CH3COOCH3+OH→CH3COO+CH3OH,符

---

合速率方程:速率=k[CH3COOCH3][OH],在25℃时k=0.137 L·mol1·sl。若一反应

混合物中乙酸甲酯的初始浓度一定,OH的浓度为0.050mol/L,则在25℃时乙酸甲酯水解50%需多少时间?

67.化学反应:A+2B→C+2D进行三次。在第二次反应中A的初始浓度及初始反应速率都是第一次反应的二倍;在第三次反应中各反应物的浓度都是第一次反应的二倍,初始反应速率也是第一次反应的二倍。则各反应物的反应级数分别为多少?

68.在一化学地中进行病毒灭活试验,发现此灭活过程对病毒的浓度来说是一个一级反应,在初始时发现病毒灭活率为每分钟2.0%,试估算此灭活过程的速率常数是多少?

69.下面的化学反应是在水溶液中进行的,其中配合物的浓度为0.100mol/L:

++-

[Co(NH3)5Cl]2+H2O→[Co(NH3)5(H2O)]3+Cl

解释为什么在这种情况下可以用[Co(NH3)5Cl]2来判断反应的级数,而不能用水?通过适当的计算来说明。

70.某反应A+BC中.各反应物的数反应级数均为1,速率常数k=1.0×10--2

L·mol1·s1。如果反应物的初始浓度均为外0.100mol/L.计算100s后A的浓度。

71.对于某一反应:A+B→产物,每个反应物的反应级数均为1,k=5.0×102L·mol-1-

·s1。如果A,B的初始浓度分别为0.100mol/L和6.00mol/L时.计算100s后A的浓度。可以进行近似。

72.在326℃下,1,3一丁二烯聚合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C4H6(g)→C8H12(g)。某一反应中C4H6的初始压力为632.0 tors,试由下列数据确定此反应的反应级数和速率常数为多少?

73.试由下表中的数据确定N2O5分解反应的反应级数和速率常数值为多少?

74.化学反应:CCl3CO2H(aq)→CO2+CHCl3是在70℃下进行的,试由下表中的数据确定此反应的反应级数和速率常数值为多少?

75.某一反应A→C+D中A的初始浓度为0.010mol/L,100s后A的浓度为0.0010mol/L。已知此反应的速率常数值为9.0,试求此反应的反应级数。

76.对于溶液中由反应物A生成产物的反应,观察到下列表中的数据,确定此反应的反应级数和速率常数值为多少?

产物,其相关数据见下表,试求此反应的k值。 77.对于化学反应:A催化剂

78.对于非平衡反应:A+B——产物,A,B的反应级数分别为1和2。如果分别把

A,B各1.0mol加入到1.0L容器中,则初始反应速率为1.0×102mol/L·s。试求反应物的一半转化为产物时的反应速率为多少?j

------

79.在25℃时,二级反应:I+ClO→IO+Cl的速率常数等于0.0606 L mol1·s1.如---4

果I和ClO的初始浓度分别为1.0mol/L和5.0×10mol/L,试说明还需要什么条件来确

定300s后ClO的浓度?。

80.对于下面的平衡反应:

---

PtCl2十H2OPt(H2O)Cl3+Cl 已知在25℃,离子强度为0.3时:

----

-△[PtCl42]/[△t]=(3.9×105 s1)[PtCl42]

----

-(2.1×103L·mol1·s1)[Pt(H2O)Cl3]

-‘

则在此条件下Cl与Pt(Ⅱ)配位反应的第四级稳定常数是k4是多少(此反应的逆反应的表观平衡常数上面已给出)?

81.乙酸酐与乙酸酯化反应可用下面的化学平衡来表示: (CH3CO)2O+C2H5OH→CH3COOC2H5+CH3COOH

A B

当此反应在正己烷的稀溶液中进行时,速率方程可表示成:速率=k[A][B];当此反应以乙醇为溶剂时,速率方程可表示成:速率=k[A](二者的k值不相同)。解释为什么二者的表现反应级数不同。

82.Fe2与螫合剂吡啶(简写为dipy)的配位平衡反应式为 ++Fe2+3吡啶→Fe(吡啶)32

--+

在25℃时其正向反应的速率为(1.45×1013L3·mol3·s1)[Fe2][吡啶]2

--+

逆向反应速率为(1.22×104s1)[Fe2][吡啶]3 求配位反应的稳定常数Ks为多少?

83.二环己烷同时进行两个平行的一级反应。在730K时,生成环己烯反应的速率常

----

常数为1.26×104 s1,生成甲基环戊烯反应的速率常数为3.8×105 s1。则在此条件下两生成物所占的百分率各为多少?

84.某一反应A+B→C中各反应物的反应级数均为1,速率常数是k=1.0×103L·mol-1-

·s1。如果A,B的初始浓度分别为0.100mol/L和0.200mol/L时,应用微积分计算100s后A剩余的浓度为多少?

85.某一水溶液中进行的一级反应,反应速率太快,甚至不能用按照半衰期最小要求为2.0ns的程序进行测量。求这一反应的最小速率常数值为多少?

86.某一级反应的半衰期为2.50h,求这一反应的速率常数为多少?

--

87.某一级反应的速率常数为k=7.I×105s1,求这一反应的半衰期为多少?

88.在酸性溶液中蔗糖分解成葡萄糖和果糖的反应符合一级反应,25℃时半衰期为

3.33h,那么9.00h后蔗糖剩余的百分率为多少?

--

89.环丁烷异构反应生成了二烯为一级反应,153℃时其k=3.3×104s1,则在此温度下转化率为40%时需多长时间?

90.(CH3)2N2的分解反应是一级反应:(CH3)N2(g)→N2(g)+C2H6(g) 300℃时在200mL烧瓶中进行分解反应的相关数据见下表:

求此反应的速率常数和半衰期为多少? 91.SO2Cl2分解成SO2和Cl2的反应是一级反应,当1.0L容器装入0.10mol SO2Cl(2g)加热到600K时,相关数据见表:

求(1)600K时这一分解反应的速率常数 (2)半衰期为多少?

(3)20min后容器内的气体压力为多少? 92.糖在酶的作用下发酵,从初始浓度0.12mol/L降到0.06mol/L需10h,降到0.03mol/L需20h,此反应的反应级数和速率常数为多少?

---

93.某二级反应的速率常数为8.00×105L·mol1·min1,反应物的浓度从1.00mol/L降到0.500mol/L需多长时间?从0.500mol/L降到0.250mol/L又需多长时间?并解释为什么半衰期法一般不适用于二级反应。

94.A+B→2C是基元反应,则其速率方程的表达式是什么?

95.如果某反应的速率方程式为速率=k[A][B]3/2,那么其是基元反应吗?试作解释。 96.写出下列各基元反应的速率方程: A+B→C+D 2A→E+F

97.化学反应:2H2+2NO→N2+2H2O的反应机理可能是 2NON2O2 N2O2+H2N2O+H2O N2O+HZN2+H2O

如果第二步为速控步骤,则试写出反应的速率方程。 98.化学反应:2NO+Br2→2NOBr的反应机理可能是 NO+Br2→NOBr2 (快) NOBr2+NO→2NOBr (慢) 则试写出反应的速率方程。

99.H2和I2在400℃下反应生成HI。写出符合下列各机理的速率方程:

(1)H2+l2→2HI(单步)(3)I22I (2)I22I I+H2IH2 2I十H22HI(慢) IH2+I→2HI(慢)

(4)表现速率方程:速率=k[H2][I2]与上面哪些机理不一致?

(5)如果紫外线能够使该反应在200℃时以同样的速率方程反应,那么上述机理中哪些反应是最不可能的?有没有已被证实的机理?

100.某反应的反应机理如下,写出其化学计量方程式。求第一步的平衡常数并用初始反应物表示出整个反应的速率方程。

A22A k1=1010s1 (正向)

--

k-1=1010L·mol1·s1 (逆向)

---

A+C→AC k2=104L·mol1·s1

101.化学反应:A+B→C+D的速率方程为:速率=k1[A]十k2[A][B],k1和k2是两个不相等的常数,此反应产物通过两种不同的机理生成。讨论两种机理的速率相对大小如何。

102.一废气中O3的含量保持在2.0×108mo1/L,每小时各种污染源共产生O3为7.2-

×1015mol/L。如果O3的分解反应:2O3→3O2为二级反应,则求其以-△[O3]/△t表示的速率方程的速率常数值是多少?

103.如果化学反应2A+B→产物的第一步是A的可逆二聚反应,第二步是A2和B的双分子速控步反应。假设平衡时A2的浓度与[A]相比极小推测此反应的速率方程表达式。

104.化学反应2NO+O2→2NO的速率方程为:速率=k[NO][O2],由已知数据写出反应的机理,并指出其速控步?

105.化学反应A+B→C+D的速率方程为:速率=k1[A][B]-k2[A],由此指出其反应机理的情况。

106.化学反应A+B→C+D的速率方程为:速率=k1[A][B]-k2[C][D],由此指出其反应机理的情况。

+--

107.化学反应Cu2+6CN→2Cu(CN)2+(CN)2是在水溶液中进行的,其速率

--

方程为:速率=k[Cu]2[CN]6。如果第一步是相对不稳定配合物Cu(CN)3快速达到平衡的过程,那么指出其符合上述动力学情况的反应步骤。

+--

108.当温度大于500℃时,化学反应2Cu2+6CN→2Cu(CN)2+(CN)2的速率

方程为:速率=k[NO2][CO],当温度低于500℃时,速率方程为速率=k[NO2]2,则分别写出其可能的反应机理

++-十

109.化学反应2Fe2+H2O2→2Fe3+2OH以Fe3表示的速率方程为:速率=k[Fe3

][H2O2]。写出其可能的反应机理.并指出其可能的速控步。 110.酮在弱碱溶液中有下列三种反应:(1)与Br2反应,其上的一个H被Br取代;(2)从D型异构体转化成D型异构体和L型异构体的混合物;(3)与羰基相连的碳原子

上的一个氢原子被氘原子取代。以上反应的速率方程均等k[酮][OH],而与[Br2]无关。则说明这些反应的反应机理。

111.设计出一个符合所给速率方程的分解反应机理: COCl2→CO+Cl2 速率=k[COCl2][Cl2]1/2

+++++

112.在水溶液中,反应Hg22+Tl3=2Hg2+Tl的速率表达式为v=k[Hg22][Tl3

]/[Hg2],试推测其反应历程。

113.一定温度下,按下式发生分解反应:N2O5(g)实验测得的数据如下表: +

2NO2(g)+1/2O2(g),

时间(s) -0 500 1000 1500 2000 2500 3000 2.4 1.75 1.23 0.87 0.61 cN2O5(mol·L1) 5.00 3.52 (1)求各时间间隔内N2O5分解的平均反应速率。 (2)求1000s时,生成NO2的瞬时反应速率。

(3)若上述反应的正、逆反应速率分别为v正=kcN2O5和v逆=k’c2NO2·c1/2O2,试写出该反应的平衡常数的表达式。

114.用初速率研究法研究了反应X+Y+Z→P+Q,得到了如下的数据:

[X]0 mol/L [Y] 0 mol/L [Z] 0 mol/L 初速率d[P]/dt mol/(L·h) 0.01 0.02 0.02 0.02 0.01 0.02 0.02 0.01 0.01 0.01 0.04 0.04 0.002 0.008 0.016 0.016 (1)求相当于X、Y、Z的反应级数。

(2)求该反应的速率常数以及起始浓度为[X]=0.01rnol/L,[Y]=1.00mol/L,[Z]=2.00mol/L的反应混合物中,X消耗一半所需要的时间。

115.某抗生素在人体血液中呈现简单级数的反应,若给病人在上午8时注射一针抗生素,然后在不同时刻t测定抗生素在血液中的浓度c(以mg/100cm3表示),得到如下数据:

t/h 4 8 12 16 c/(mg/100cm3) 0.480 0.326 0.222 0.151 (1)确定反应级数。 (2)求反应的速率常数k和半衰期t1/2。

(3)若抗生素在血液中浓度不低于0.37mg/100cm3才有效,问大约何时该注射第二针?

116.大气中由下列两步反应形成臭氧(O3):

12NO(g)+O(s) O(g)+O2(g)O3(g) NO2(g)-36

常温下k1=6.0×10s,k2=1.0×10L/(mol·s),污染的大气中NO2和O2浓度分别为--

3.0×109和1.0×102mol/L,当第一步生成O速率和第二步消耗O的速率相等时,计算:

(1)污染的大气中O原子的浓度; (2)形成O3的速率;

(3)298K,1×105Pa时,每L中含空气0.041mol,当其中O3达106mol,需多少时间?

kk参考答案(69)

1 B 2 A

3 A 4 D 5 D 6 D 7 C 8 B 9 C 10 B 11 C 12 A、D 13 C 14 B 15 A、D 16 A 17 A 18 D 19 A 20 A 21 B

22 (1)0.005mol/L·m (2)5︰4 23 1.2mol/(L·s) 40%

24 v(N2)=0.2/2×2=0.05 mol/(L·s) v(H2)=0.6/2×2=0.15mol/(L·s) v(NH3)=0.4/2×2

=0.1 mol/(L·s) 25 0.08mol

26 3A2(g)+B2(g)2C(g) 27 0.75mol/L 0.05 mol/(L·min) 2 28 (1)vN2k[H2][NO]

29 (1)A (2)2AB+3C (3)0.4L/(mol·min) 30 (1)0.75mol/L 3mol (2)0.05mol/(L.min) (3)2 31 C 32 C 33 D 34 D

35 (1)简单反应

(2)①2NO2→NO3+NO(慢反应) ②NO3+CO→NO2+CO2(快反应)

36 开始时反应物浓度起决定作用,反应后期生成物的浓度起决定作用,因而开始时反应

速度逐渐下降,反应后期速度反而逐渐上升。

--

37 v初始=2.73×108mol/(L·s) v1/2I2=3.89×108mol/(L·s) 38 19831年

------

39 (1)1.0×104 mol·L1·s1 (2)3.0×104 mol·L1·s1

--

40 (1)k的单位=mol·L1·s1

(2)k的单位=s1

--

(3)k的单位=L·mol1·s1

----

(4)k的单位=L2·mol2·s1 (5)k的单位=mol1/2·L1/2·s1

--

41 k=0.5L·mol1·s1

--

42 (1)k=3.3×104s1 (2)35min (3)70min

--

43 此反应级数为一级反应 k=1.9×105s1

2 --

44 反应中A的级数为1 反应中B的级数为2 k=0.051L2·mol2·h1

45 当溶剂也是反应物时,与其他反应物相比,它的浓度很大可以视为不变(例如在研究

水溶液系统的热力学性质时,各稀释溶液中的水均视为标准态)。因此在乙醇作溶剂时,速率与乙醇的浓度关系无法确定。只有在其他的溶剂中,乙醇的浓度才可以改变,而影响着反应速率。 +

46 H是反应的催化剂,在反应初期阶段它实际上是反应物,在之后的阶段中它又被释放

回溶液中。

--

47 是一级反应 k=2.0×105s1

---

48 速率=k[A]2[B] k=4.6×103 L·mol2·s1 49 二级

50 Ks=1.19×1017 51 7.7s

52 3.5×108s1 53 26min 54 54

55 5kJ·mol1

56 速率=k[A]2[B]

--

57 双分子分解反应:2Cu(CN)3→2Cu(CN)2+(CN)2

+-

58 H和OH都对反应有催化作用

59 这3个反应中决定反应速率的控制步骤一定是酮类化合物与OH的反应,它可能产生

酮类化合物的共轭碱,共轭碱随后很快地与下列物质反应:(1)Br2 (2)一些介质酸;(3)氘代溶剂。

60 因为链增长并不改变自由基的浓度,所以其引发速率等于终止速率。若引发阶段相对P

为一级反应且其速率与光强度ki[P]I成正比,终止阶段为双分子反应,速率为kt[R·]2,那么在稳态下,[R·]=[(ki/kt)[P]I]1/2

若引发阶段相对[R·]为一级反应,且与[R·]成正比,那么观察到的速率亦同上式,与I1/2

成正比。

----

61 (1)0.019 L·mol1·s1 (2)0.037 L·mol1·s1

---

62 A的反应级数是1 B的反应级数是2 k=1.4×105 L2mol2·s1

---

63 A的反应级数是1 B的反应级数是2 k=1.2×102 L2mol2·s1

----

64 速率=k[A]2[B] 反应速率的平均值为0.26 L2·mol2·min1或4.3 L2·mol2·min1 65 (1)Cl2的反应级数是1 NO的反应级数是2

--

(2)k=180 L·mol1·min1 66 t=7.4s

67 从第一句话中可以推断出A的反应级数是1;又因为反应物的浓度都增加一倍时,初

始反应速率也只增加一倍,所以B的浓度对反应速率没有影响,即B的反应级数是0。

-4-1

68 k=3.3×10s

69 这是一个假一级反应。不管配位离子的反应程度如何,水的浓度变化总是很小的,因

此,不可能确定相对于水的反应级数。定量地看,水的浓度大约为55.5mol/L,即使此反应进行完全,水的浓度也不会低于55.4mol/L.而低于0.2%的变化不足以确定水的浓度如何影响反应速率。 70 [A]=0.091mol/L

71 [A]=5.0×103mol/L

72 二级反应 k=2.37×105

--

73 此反应为一级反应 k=1.01×102min1

74 此反应为一级反应 k=-0.061h1 75 此反应为二级反应

76 此反应为一级反应 k=0.067min1 77 k=0.010mol/L·min

78 速率2=1.2×103mol/L·s

----

79 速率=k[I][ClO] 速率=k[I]2 速率=k[ClO]2

80 k4=54

81 当溶剂作为反应物时,因其浓度很大所以在整个反应过程中基本不变。因此只有当用

别的溶剂时,乙醇作为溶质参与反应才能用其浓度来表达速率方程。 82 Ks=1.19×1017

83 环己烯所占的百分率为77% 甲基环戊烯所占的百分率为23%。 84 [A]=0.002mol/L

85 k=3.5×108s1

--

86 k=7.70×105s1 87 k=2.7h

88 剩余百分率=0.153 89 t=26min

90 可以看出每分解l mol(CH3)2N2,就有2 mol气态产物生成。因为当温度和体积一定

时,气体的压力只跟物质的量成正比,所以随着反应的进行烧瓶中的气体总压力逐渐增大,而压力增加值就等于N2或C2H6的分压值。又因为此反应是一级反应,所以以N2的压力(也即浓度)表示的速率方程式为log(P0-PN2)/P0=-(k/2.30)t

--

以对数值-时间画图(略),得直线的斜率为一5.67×I03min1,而其等于一k/2.30,则k

--

=1.30×102min1。又由0.693/k=t1/2,可得t1/2=53.3min。

91 (1)k=0.17h1 (2)t1/2=4.1h (3)P总=9.66atm

92 此反应的反应级数为一级反应 k=1.9×105

93 t=1.25×104min t=2.50×104min 对于二级反应,跟一级反应不一样的是其半衰期的

多少取决于反应物的初始浓度,所以二级反应一般不用半衰期法。

94 因为是基元反应,则各反应物的反应级数等于各分子的系数。即速率=k[A][B]。 95 不是。因为基元反应的反应级数等于各反应物分子的系数和,所以必为整数。 96 在第一个基元反应中A,B的反应级数均为1,则总反应级数为2,速率方程为 速率=k[A][B]

第二个基元反应为A的观分子反应,则A的反应级数为2,速率方程为 速率=k[A]2

97 速率=k[NO]2[H2] 98 速率=k[NO]2[Br2]

99 (1)速率=k[H2][I2] (2)速率=k[H2][I2] (3)速率=k[H2][I2]

(4)由上述各机理所得的速率方程均一样,所以不能由速率方程来区分它们。

(5)紫外线能够使原子从分子中分裂出来,所以由于有紫外线,即使在200℃,I原子也

比较多。可看出自由原子对机理(1)并没有什么影响,所以(1)是不正确的。 100 A2+2C→2AC K1=1 速率=k2[C][A2]

101 两种机理的速率必定是同一个数量级,因为如果相差太大,则整个反应的的速率只取

决于最快的那一个。

---

102 k=5×103L·mol1·s1

103 速率=k[A]2[B]

104 可能的机理是:2NO+O2→2NO2(快) NO2+NO→2NO2(慢)

105 很明显此反应也必至少包括两个速率相近的步骤,其一是A与B反应生成产物,另

一是A与B的产物反应且反应的速率与[A]和k2成正比。

106 很明显此反应也必至少包括两个速率相近的步骤,其一是A与B反应,另一是C与

D反应。其可能的机理是A与B基元反应生成C与D,同时逆反应是C与D基元反应生成A与B。正向反应的速率必比逆向反应的速率大,也即平衡时会有少量的产物产生。

+--

107 可能的机理:Cu2+3CNCu(CN)3

--

2Cu(CN)3→2Cu(CN)2+(CN)2 (慢步骤)

108 可能的机理:大于500℃时:NO2+CO→CO2+NO (基元反应)

小于500℃:2NO2→NO+NO3 (慢) NO3+CO→CO2+NO2 (快)

++-

109 可能的机理:Fe2+H2O2→Fe3+OH+OH (慢) ++-

Fe2+OH→Fe3+OH (快)

110 上述三种反应的速控步必都是酮和OH的基元反应,产物则可能是酮的共轭碱。而共

轭碱又与下列物质快速地反应:(1)Br2 (2)中强度酸 (3)重水。 111 可能的机理是:

设计此反应机理的关键是要认识到速率方程式中的分数指数表明氯原子参与速控步的反

应,且必存在氯原子与分子间的平衡。整个化学计量是由主反应决定的,它要比其他的步骤发生的次数多得多。

+++++

112 Hg22Hg+Hg2(快) Hg+Tl3Hg2+Tl(慢)

------

113 (1)2.96×103,2.24×103,1.30×103,1.04×103,0.72×103,0.52×103(单

-----

位:mol·L1·s1) (2)3.52×103mol·L1·s1 (3)c2NO2·c1/2O2 / cN2O5=k/k’

114 (1)v=k[X]2[Z]0.5 (2)0.36h

115 以lnc对t作图得一直线,说明该反应是一级反应。

(2)k=0.09629h1 t1/2=ln2/k=7.198h (3)6.7h

--

116 (1)1.8×1015mol/L (2)1.8×1011mol/(L·s) (3)38min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yrrf.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