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实用新型专利
(10)授权公告号 CN 208656736 U(45)授权公告日 2019.03.26
(21)申请号 201821413363.8(22)申请日 2018.08.30
(73)专利权人 贵州振华群英电器有限公司(国
营第八九一厂)
地址 550018 贵州省贵阳市新添大道北段
258号(72)发明人 赵笃良 刘理想 龚晶晶 郭建章
骆廷亮 田浩 廖益龙 (74)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恒和顿知识产权代理有
限公司 11014
代理人 丁洁(51)Int.Cl.
H03K 17/785(2006.01)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3页 附图4页
(54)实用新型名称
一种光MOS固体继电器及由该继电器构成的转换输出电路(57)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光MOS固体继电器及由该继电器构成的转换输出电路,该光MOS固体继电器包括交替相邻排列布设的常开组件和常闭组件,所述常开组件包括发光二极管D1、光伏二极管阵列和可控开关Q1;所述发光二极管发光D1照射到所述光伏二极管阵列上,所述光伏二极管阵列的输出端连接至所述可控开关Q1的控制端;所述常闭组件包括发光二极管D2、光伏二极管阵列和可控开关Q2,所述发光二极管D2发光照射到所述光伏二极管阵列上,所述光伏二极管阵列的输出端连接至所述可控开关Q2的控制端;所述可控开关Q1在无激励时呈常开状态,存在激励时呈常闭状态;所述可控开关Q2在无激励时呈常闭状态,存在激励时呈常开状态。该光MOS固体继电器的电路结构简单。
CN 208656736 UCN 208656736 U
权 利 要 求 书
1/1页
1.一种光MOS固体继电器,其特征在于:该继电器包括交替相邻排列布设的常开组件和常闭组件,所述常开组件包括发光二极管D1、光伏二极管阵列和可控开关Q1;所述发光二极管发光D1照射到所述光伏二极管阵列上,所述光伏二极管阵列的输出端连接至所述可控开关Q1的控制端;所述常闭组件包括发光二极管D2、光伏二极管阵列和可控开关Q2,所述发光二极管D2发光照射到所述光伏二极管阵列上,所述光伏二极管阵列的输出端连接至所述可控开关Q2的控制端;所述可控开关Q1在无激励时呈常开状态,存在激励时呈常闭状态;所述可控开关Q2在无激励时呈常闭状态,存在激励时呈常开状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光MOS固体继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可控开关Q1为增强型场效应管,所述可控开关Q2为耗尽型场效应管。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光MOS固体继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常开组件和所述常闭组件的数量相等。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光MOS固体继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常开组件和所述常闭组件的数量为两组。
5.一种由权利要求1或2或3或4所述的光MOS固体继电器构成的转换输出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光二极管D1的阴极与所述发光二极管D2的阳极连接,所述发光二极管D1的阳极和所述发光二极管D2的阴极分别作为输出电路的正负激励输入端;所述可控开关Q1的电源端与所述可控开关Q2的电源端连接,所述可控开关Q1的输出端和所述可控开关Q2的输出端分别作为输出电路的常开输出端和常闭输出端。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转换输出电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电阻R,输出电路的正激励经所述电阻R加载于所述发光二极管D1的阳极。
2
CN 208656736 U
说 明 书
1/3页
一种光MOS固体继电器及由该继电器构成的转换输出电路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固体继电器及转换输出电路,尤其是涉及一种光MOS固体继电器及由该继电器构成的转换输出电路。
背景技术
[0002]固体继电器的一个重要技术指标为导通电阻,对于采用场效应管作为输出功率器件的SSR导通电阻越低,功率越小,发热越少。随着场效应管技术的快速发展,固体继电器的导通电阻有所降低,已接近于电磁继电器的触点接触电阻的水平,使固体继电器的体积和功耗大大减少。光电耦合技术与功率场效应管在SSR中的直接集成即组合成为光MOS固体继电器,光MOS固体继电器也因此成为SSR家族中一种新的继电器类型。[0003]光MOS固体继电器在输入端不加激励信号时,常开输出端断开,常闭输出端闭合,即常开输出端和常闭输出端无信号输出;当输入端加激励信号后,常开输出端闭合,常闭输出端断开,即常开输出端和常闭输出端有信号输出。[0004]现有的光MOS固体继电器的结构如图1所示,包括两组常开输出端和两组常闭输出端,一组常开输出与一组常闭输出组合,可形成一组转换输出。要实现两组转换输出,需采用4组输出端,并按照常开、常闭的组合形成两组转换。
[0005]现有的光MOS固体继电器组成的两组转换输出电路分别如图2和图3所示,从图2和附图3可以看出,用现有光MOS固体继电器所构成的两组转换,电路原理图杂乱,电路关系不清晰,很容易造成设计错误,且电路可读性差,不易发现设计中的失误。实用新型内容
[0006]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的光MOS固体继电器。[0007]此外,本实用新型的目的还在于提供一种由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光MOS固体继电器构成转换输出电路,该电路连接关系清楚,原理结构简单,便于电路布局。
[0008]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光MOS固体继电器包括交替相邻排列布设的常开组件和常闭组件,所述常开组件包括发光二极管D1、光伏二极管阵列和可控开关Q1;所述发光二极管发光D1照射到所述光伏二极管阵列上,所述光伏二极管阵列的输出端连接至所述可控开关Q1的控制端;所述常闭组件包括发光二极管D2、光伏二极管阵列和可控开关Q2,所述发光二极管D2发光照射到所述光伏二极管阵列上,所述光伏二极管阵列的输出端连接至所述可控开关Q2的控制端;所述可控开关Q1在无激励时呈常开状态,存在激励时呈常闭状态;所述可控开关Q2在无激励时呈常闭状态,存在激励时呈常开状态。
[0009]该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固体继电器将常开组件和常闭组件相邻交替排列布设,简化了电路结构,其外部电路连接关系清晰,电路可读性好,有效地避免了设计错误,保证了电路的准确。
[0010]具体的,所述可控开关Q1为增强型场效应管,所述可控开关Q2为耗尽型场效应管。
3
CN 208656736 U[0011]
说 明 书
2/3页
具体的,所述常开组件和所述常闭组件的数量相等。
[0012]具体的,所述常开组件和所述常闭组件的数量为两组。
[0013]本发明所提供的由本发明所提供的光MOS固体继电器构成的转换输出电路的具体结构是:所述发光二极管D1的阴极与所述发光二极管D2的阳极连接,所述发光二极管D1的阳极和所述发光二极管D2的阴极分别作为输出电路的正负激励输入端;所述可控开关Q1的电源端与所述可控开关Q2的电源端连接,所述可控开关Q1的输出端和所述可控开关Q2的输出端分别作为输出电路的常开输出端和常闭输出端。
[0014]该转换输出电路利用本发明所提供的光MOS固体继电器构成,由于常闭组件和常开组件相邻交替排列而成,简化了转换输出电路的电路连接关系,使电路关系清晰,有效地避免了设计错误,保证了电路的准确,电路可读性好。[0015]具体的,该转换输出电路还包括电阻R,输出电路的正激励经所述电阻R加载于所述发光二极管D1的阳极。电阻R对加载的激励进行分压限流,有效地降低了因加载的初始激励对光MOS固体继电器造成的影响。[0016]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光MOS固体继电器的电路结构简单,由其构成的转换输出电路连接关系清晰,电路可读性好,有效地避免了设计错误,保证了电路的准确;且有效地降低了因加载的初始激励对光MOS固体继电器造成的影响。附图说明
[0017]图1为现有两组常开+两组常闭输出类型光MOS固体继电器的输出排列图;[0018]图2为用现有产品组成的两个独立的一组转换输出电路;
[0019]图3为用现有产品组成的两组转换输出型光MOS固体继电器电路;[0020]图4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光MOS固体继电器的输出排列图之一;[0021]图5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光MOS固体继电器的输出排列图之二;
[0022]图6为采用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光MOS固体继电器构成的两个独立的一组转换输出电路的电路原理图;
[0023]图7为采用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光MOS固体继电器构成的两组转换输出电路的电路原理图;[0024]图中:1-常开组件,2-常闭组件。具体实施方式
[0025]在此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0026]如图4-5所示,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的是一种光MOS固体继电器,该继电器包括了常开组件1和常闭组件2,常开组件1和常闭组件2交替相邻排列,例如从上至下依次排列常开组件1、常闭组件2、常开组件1、常闭组件2……;或者从上至下一次排列常闭组件2、常开组件1、常闭组件2、常开组件1……。常开组件1包括发光二极管D1、光伏二极管阵列和可控开关Q1,发光二极管发光D1在激励的作用下发光照射到光伏二极管阵列上,光伏二极管阵列在光照作用下产生电流,产生的电流输出加载至可控开关Q1的控制端,当加载于可控开关Q1控制端上的电流达到可控开关Q1的导通条件时,可控开关Q1导通,反之则断开;常闭组
4
CN 208656736 U
说 明 书
3/3页
件包括发光二极管D2、光伏二极管阵列和可控开关Q2,在激励的作用下发光照射到光伏二极管阵列上,光伏二极管阵列在光照作用下产生电流,产生的电流输出加载至可控开关Q2的控制端,当加载于可控开关Q2控制端上的电流达到可控开关Q2的导通条件时,可控开关Q2导通,反之则断开。其中,可控开关Q1在无激励时呈常开状态,存在激励时呈常闭状态;可控开关Q2在无激励时呈常闭状态,存在激励时呈常开状态。
[0027]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光MOS固体继电器中的可控开关Q1采用增强型场效应管,可控开关Q2采用耗尽型场效应管。常开组件1和常闭组件2的数量相等,可以是一组,两组、三组或更多。
[0028]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光MOS固体继电器可以用于构成任何一种驱动电路,在此本实用新型用该光MOS固体继电器构成转换输出电路,电路原理图分别如图6和图7所示,其中图6为采用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光MOS固体继电器构成的两个独立的一组转换输出电路的电路原理图;图7为采用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光MOS固体继电器构成的两组转换输出电路的电路原理图。
[0029]如图6所示,采用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光MOS固体继电器构成的两个独立的一组转换输出电路的电路结构具体是:通过导线将光MOS固体继电器中的发光二极管D1的阴极与发光二极管D2的阳极连接,发光二极管D1的阳极和发光二极管D2的阴极分别作为输出电路的正负激励输入端;可控开关Q1的电源端与可控开关Q2的电源端连接,可控开关Q1的输出端和可控开关Q2的输出端分别作为输出电路的常开输出端和常闭输出端。[0030]如图7所示,采用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光MOS固体继电器构成的两组转换输出电路的电路结构具体是:采用内部包括两组常闭组件和两组常开组件的光MOS固体继电器构成,通过导线将光MOS固体继电器中每一组常开组件中的发光二极管D1的阴极与每一组常闭组件中的发光二极管D2的阳极连接,两组常开组件中的发光二极管D1的阳极相连接,作为输出电路的正激励输入端,两组常闭组件中的发光二极管D2的阴极相连接,作为输出电路的负激励输入端。每一组常开组件中的可控开关Q1的电源端与每一组常闭组件中的可控开关Q2的电源端连接,每一组常开组件中的可控开关Q1的输出端和每一组常闭组件中的可控开关Q2的输出端分别作为输出电路的常开输出端和常闭输出端。[0031]以上两种转换输出电路中还包括电阻R,外加的正激励经该电阻R加载于发光二极管D1的阳极。
[0032]本实用新型所记载的光伏二极管阵列由串联的若干二极管构成。[0033]本申请中所记载的转换指的是常开输出和常闭输出转换,转换原理是:常开输出和常闭输出通过外围电路设置一个公共端,另外两端一个为常闭端,一个为常开端,在工作时用户根据需要控制输入端对常开和常闭端进行转换。
5
CN 208656736 U
说 明 书 附 图
1/4页
图1
图2
6
CN 208656736 U
说 明 书 附 图
2/4页
图3
图4
7
CN 208656736 U
说 明 书 附 图
3/4页
图5
图6
8
CN 208656736 U
说 明 书 附 图
4/4页
图7
9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