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施工及验收标准:
施工依据:《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规范》GB 50666-2011 验收依据:《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15 二、工艺流程:
钢筋加工工艺流程:钢筋下料计算→钢筋进场验收→钢筋调直、切断→钢筋冷弯成型
钢筋连接工艺流程:原材抽检→工艺试验→钢筋下料→接头处理→钢筋连接→连接试验
钢筋安装工艺流程:
基础:弹设墙柱尺寸线→标记底筋位置→安装底筋→安装架立筋→标记面筋位置→安装面筋→标记插筋位置→安装插筋→焊接插筋
墙、柱纵筋:安装梯子筋→绑扎墙柱箍筋、水平筋:安装PVC 管→绑扎 梁筋:标记箍筋、纵筋位置→安装梁上部筋→安装箍筋→安装梁下部筋→调整钢筋位置
板:标记板筋位置→安装底筋→放置马凳→安装面筋 三、操作要点及技术措施: (一)钢筋原材
1、本主体结构涉及的钢筋品种有: 按设计图 2、钢筋原材进场后,应按规定抽样复检合格后方可使用;
3、钢筋进场后应规范堆放和覆盖,安装后长期不能隐蔽的钢筋应涂刷水泥浆保护;
后浇带水泥浆保护 桩头钢筋水泥浆保护
4、施工中发现钢筋脆断、焊接性能不良或力学性能显著不正常等现象时,应停止使用该批钢筋,并报项目部。 (二)钢筋加工
1 / 7
1、钢筋加工宜在常温状态下进行,加工过程中不应对钢筋进行加热。钢筋应一次弯折到位;
2、盘卷钢材不得采用具有延伸功能的机械调直设备; 3、钢筋弯折的弯弧内直径应符合下表规定;
规格 (HPB) φ6 φ8 φ10 φ12 φ16 φ18 φ20 φ22 φ25 弯弧内直径D(mm) ≥15 ≥20 ≥25 ≥30 ≥40 ≥45 ≥50 ≥56 ≥62.5 规格 (HRB335 HRB400) φ6 φ8 φ10 φ12 φ16 φ18 φ20 φ22 φ25 弯弧内直径D(mm) ≥24 ≥32 ≥40 ≥48 ≥64 ≥72 ≥80 ≥88 ≥100 规格 (HRB500) φ6 φ8 φ10 φ12 φ16 φ18 φ20 φ22 φ25 弯弧内直径D(mm) ≥36 ≥48 ≥60 ≥72 ≥96 ≥108 ≥120 ≥132 ≥150 说明:1)500MPa 级带肋俐筋,当直径为28mm 及以上时不应小于钢筋直径的7倍;2)箍筋弯折处尚不应小于纵向受力钢筋的直径。 4、纵向受力钢筋的弯折后平直段长度:
1)纵向受力钢筋受拉光圆钢筋末端做180°弯钩时,弯钩的平直段长度不应小于钢简直径的3 倍。
2)带肋钢筋在节点内弯折锚固: 按设计图或选用图集 3)带肋钢筋弯钩锚固: 按设计图或选用图集
5、箍筋、拉筋末端构造:箍筋、拉筋的末端应按设计要求做弯钩,并应符合下
2 / 7
列规定:
1)对一般结构构件,箍筋弯钩的弯折角度不应小于90°,弯折后平直段长度不应小于箍筋直径的5倍;对有抗震设防要求或设计有专门要求的结构构件,箍筋弯钩的弯折角度不应小于135°,弯折后平直段长度不应小于箍筋直径的10倍; 2)圆形箍筋的搭接长度不应小于其受拉锚固长度,且两末端弯钩的弯折角度不应小于135°,弯折后平直段长度对一般结构构件不应小于箍筋直径的5倍,对有抗震设防要求的结构构件不应小于箍筋直径的10倍;3)梁、柱复合箍筋中的单肢箍筋两端弯钩的弯折角度均不应小于135°,弯折后平直段长度应符合规定。
箍筋示意
6、钢筋加工的形状尺寸应符合设计图纸要求;钢筋加工尺寸允许偏差:
项目 受力钢筋沿长度方向的净尺寸 弯起钢筋的弯折位置 箍筋外廓尺寸 钢筋加工的允许偏差
允许偏差(mm) ±10 ±20 ±5 (三)钢筋连接与安装 1、钢筋连接方式:
1) 部位 规格 采用绑扎连接; 2) 部位 规格 采用电渣压力焊连接; 3) 部位 规格 采用搭接焊连接; 4) 部位 规格 采用闪光对接焊连接; 5) 部位 规格 采用直螺纹套筒连接。
2、钢筋机械连接接头、焊接接头的力学性能与弯曲性能:钢筋机械连接接头、焊接接头须经抽样复检合格后方可隐蔽。 3、钢筋机械连接施工应符合下列规定:
1)加工钢筋接头的操作人员应经专业培训合格后上岗,钢筋接头的加工应经工
3 / 7
艺检验合格后方可进行;
2)机械连接接头的混凝土保护层厚度不得小于15mm。接头之间的横向净间距不宜小于25mm ;
3)螺纹接头安装后应使用专用扭力扳手校核拧紧扭力矩。最小拧紧扭矩值应下表规定。
机械连接的螺纹接头拧紧扭矩值检查
4、钢筋焊接施工应符合下列规定:
1)从事钢筋焊接施工的焊工应持有钢筋焊工考试合格证,并应按照合格证规定的范围上岗操作。
2)在钢筋工程焊接施工前,参与该项工程施焊的焊工应进行现场条件下的焊接工艺试验,经试验合格后,方可进行焊接。焊接过程中,如果钢筋牌号、直径发生变更,应再次进行焊接工艺试验。工艺试验使用的材料、设备、辅料及作业条件均应与实际施工一致。
3)细晶粒热轧钢筋及直径大于28mm 的普通热轧钢筋,其焊接参数应经试验确定;余热处理钢筋不宜焊接。
4)电渣压力焊只应使用于柱、墙等构件中竖向受力钢筋的连接。
5、钢筋接头位置要求:接头连接区段的长度为35d. 且不应小于500mm;有抗震设防要求的结构中,梁端、柱端箍筋加密区范围内不应进行钢筋搭接。接头末端至钢筋弯起点的距离不应小于钢筋直径的10 倍。纵向受力钢筋机械连接接头或焊接接头面积百分率:当纵向受力钢筋采用机械连接接头或焊接接头时,同一连接区段内纵向受力钢筋的接头面积百分率应符合 设计要求 ;当设计无具体要求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1)受拉接头,不宜大于50%;受压接头,可不受限制;
4 / 7
2)直接承受动力荷载的结构构件中,不宜采用焊接;当采用机械连接时,不应超过50%
6、当纵向受力钢筋采用绑扎搭接接头时,接头的设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1)接头的横向净间距不应小于钢筋直径,且不应小于25mm;
2)同一连接区段内,纵向受拉钢筋的接头面积百分率应符合设计要求;当设计无具体要求时,应符合下列规定:①梁类、板类及墙类构件,不宜超过25%;基础筏板,不宜超过50%。②柱类构件,不宜超过50%。③当工程中确有必要增大接头面积百分率时,对梁类构件,不应大于50%
7、梁、柱类构件纵向受力钢筋搭接长度范围内箍筋的设置要求:梁、柱类构件的纵向受力钢筋搭接长度范围内箍筋的设置应符合设计要求;当设计无具体要求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1)箍筋直径不应小于搭接钢筋较大直径的1/4;
2)受拉搭接区段的箍筋间距不应大于搭接钢筋较小直径的5倍,且不应大于100mm;
3)受压搭接区段的箍筋间距不应大于搭接钢筋较小直径的10倍,且不应大于200mm;
4)当柱中纵向受力钢筋直径大于25mm时,应在搭接接头两个端面外100mm范围内各设置二道箍筋,其间距宜为50mm
8、框架节点处梁纵向受力钢筋宜放在柱纵向钢筋内侧;当主次梁底部标高相同时,次梁下部钢筋应放在主梁下部钢筋之上,剪力墙中水平分布钢筋宜放在外侧,并宜在墙端弯折锚固。
9、钢筋机械连接接头、焊接接头的外观质量:
1)钢筋机械连接接头:钢筋端部应采用带锯、砂轮锯或带圆弧形刀片的专用钢筋切断机切平;钢筋丝头长度应满足产品设计要求,极限偏差应为0~ 2p;安装接头时可用管钳扳手拧紧,钢筋丝头应在套筒中央位置相互顶紧,标准型、正反丝型、异径型接头安装后的单侧外露螺纹不宜超过2p;
钢筋机械连接接头
2)焊接接头:
5 / 7
电渣压力焊接头 闪光对焊接头
电弧焊接头
10、受力钢筋的牌号、规格、数量:钢筋安装时,受力钢筋的牌号、规格和数量必须符合设计要求;钢筋应安装牢固。受力钢筋的安装位置、锚固方式应符合设计要求.
柱钢筋安装 梁钢筋安装
四、安全操作事项:
1、所有进入工地现场的人员,必须按规定佩戴安全防护用品,遵章守纪,服从指挥;
2、钢筋加工时,应对加工机械进行检查,合格方可使用; 3、钢筋吊装时,应设置可靠防脱装置方可起吊;
4、钢筋绑扎时,应对钢筋骨架加固方可上人操作,高处作业时,应搭设可靠操作平台;
5、其他安全操作事项详见安全专项交底。
6 / 7
7 / 7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