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改或更新:三是考虑现有管理制度,如何才能被学校 管理人员对教师教学行为予以规定,既超出了学校管 教师与其他工作人员遵守与执行,对于没有遵守或执行 理人员的能力范围,又侵犯了教师的教学自主权。试 学校管理制度的人员,又应该受到哪些制裁与惩罚。 想,学校至少有着七八个学科的教师,但学校管理人员往 学校管理制度的规划,并不是一味地强调制度的 往是某个学科的优秀教师,如果让学校管理人员对不同 变革与更新,当前学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往往不是因 学科教师的教学行为进行规定与指导,这样的规定与指 为学校管理制度的缺位,而是学校管理制度在管理实 导很难到位。所以,学校管理中的民主意识,既是学校管 践中没有得到落实。其实,管理制度具有一定的强制 理服务功能的体现,也是学校管理自身特性的要求。 性,如果管理制度缺少对执行人的强制性约束,也就丧 与学校民主管理相一致,学校作为教育教学的专 失了效力。当特定管理制度被打破或违反时,不仅仅该 业机构,为了更好地完成专业机构的专业任务,就要 项制度被执行人员所漠视,而且这种漠视还会迁移到 求吸引更多的专业人员参与学校管理决策之中来。这 其他制度之上。以学校考勤制度为例,有的学校制定了 一方面要求学校建立与完善相关的决策咨询机构与决 严格的上下班打卡制度,一开始学校严格执行该项制 策参与机构,比如学校教学(学术)委员会或校务咨 度,学校工作作风顿时改善;过了一段时间,考勤制度 询委员会,以及学校教职工代表大会和工会等:另一 逐步松懈,当有部分教师发现违反该项制度并不会带 方面,学校管理人员在决策程序中,要予以完善,尤 来多大损失时,对此项制度的漠视也就产生了:既然考 其强调对管理决策有利益关系的人员、对管理决策有 勤制度可以“合理地”违反,那学校的其他制度也就可 决策能力的人员的咨询与听证。参与管理,并不仅仅 想而知了。此外,学校管理制度的变革,并不仅仅是学 是对参与人员意见的尊重,更重要的是把学校管理中 校管理人员管理理念的体现,更不是管理人员管理意 各方的意见,甚至管理中各方利益的冲突,通过咨询 志的表现,而是学校各方人员在该项事件上的共识,是 与听证的过程,让其提前暴露出来,以此提高学校管 学校各方或者学校与各方,就该项事件的权利与职责 理决策的针对性与可执行性。 的重新界定。要让学校管理制度的变革,为学校各方所 学校管理规划,旨在为教师提供更为有力的专业 理解与遵守,既需要考虑学校各方的利益,还得考虑该 支持,旨在为教师间的合作与互助提供更为有效的协 项制度在执行程序上的合理性与可执行性。 调。为此,学校要有计划地商定学校管理团队的建 构,确保管理团队在管理理念与功能上的一致,确保 学校管理风格:lj己主与参与 前、后届管理团队在管理理念与功能上的连续性:同 时,还要以制度的形式来确定学校各方的利益诉求与 学校管理并不等同于学校管制,前者强调对教师 职责分配,保证学校管理的程序公正,保证学校管理 教育教学工作的服务,强调对教师的引导与协调:后者 制度的可执行性;在学校管理风格与文化上,要遵循 强调对教师的命令与要求,强调对教师教学行为的规 专业管理的特点,尽可能以民主管理的方式尊重教师 定与强制。学校是提供教育教学服务的专业机构,而教 的教学自主权,尽可能以参与管理的方式吸收教师的 师才是提供教育教学服务的专业人员;如果要求学校 专业智慧。『三 (上接第16页)实现资源共享。 训与传统研训的有机结合,整体提升我县的研训水平。 4.鼓励有条件的学校建立班级博客、学生博客, 7.《东山教育>适时推荐优秀博客,并从精品文 鼓励学生发布自己的作品。 章中择优采稿。 5.教研员协同合作,对群组内的学校、教研组、 8.为更好地推进博客群组的发展,各校可出台相 教师进行分工指导,以留言、评论等方式进行专业引 应的激励措施。条件成熟时,县教育局、进修学校将 领。倡导基于博客和论坛的挂点式网络备课、教学反 组织开展“优秀教师博客”、 “优秀团队博客”、 “年 思和课题研究指导。 度优秀通联员”、 “优秀博客管理员”等评选活动, 6.有系统、有计划、有专题地开展“群组话题”研 组织开展骨干作者联谊会,以多种形式来调动广大教 讨活动,定期围绕教学中的焦点、难点问题,为一线 师、教研员的参与热情。 教师答疑解惑,引导一线教师相互交流,通过网络研 (摘自福建教育信息网,有删改)I甍 2006.10辐止如{ 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