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意榕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BCP使用指南(linux版)V1.0

BCP使用指南(linux版)V1.0

来源:意榕旅游网


尊敬的浪潮海量存储系统软件用户:

衷心感谢您选用了浪潮海量存储系统软件!

本手册介绍了浪潮海量存储系统软件业务连续保护模块(Business Continuous Protection,以下简称BCP软件)的技术特性与系统的安装、设置和使用,有助于您更详细地了解和便捷地使用本款存储系统软件。

请将我方产品的包装物交废品收购站回收利用,以利于污染预防,造福人类。 浪潮集团有限公司拥有本手册的版权。

未经浪潮集团有限公司许可,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以任何形式复制本用户手册。浪潮集团有限公司保留随时修改本手册的权利。

本手册中的内容如有变动恕不另行通知。

如果您对本手册有疑问或建议,请向浪潮集团有限公司垂询。

浪潮集团有限公司

2009年6月

“浪潮”、“Inspur”是浪潮集团有限公司的注册商标。 Windows是微软公司的注册商标。 其他商标分别属于其相应的注册公司。

Page1

声 明

在您正式使用本软件之前,请您先阅读以下声明。只有您阅读了以下声明并且同意以下各条款后,方可正式开始使用本软件;如果您对以下条款有任何疑问,请和您的供货商联系或直接与我们联系。如您未向我们就以下条款提出疑问并开始使用本软件,则是默认您已经同意了以下各条款。

1、我们提醒您特别注意:在任何时候,除了我们提示您可以修改的参数以外,您不要修改本存储系统软件中的任何其他参数。

2、在您使用的海量存储系统软件出现任何软件故障或您希望对软件进行任何升级时,请您联系我们的客户服务中心

3、您在使用海量存储系统的过程中遇到的其它软件问题,我们希望您首先和相应软件的提供商联系,由他和我们联系,以方便我们沟通、共同解决您碰到的问题。对于如数据库、网络管理软件或其他网络产品等的安装、运行问题,我们尤其希望您能够这样处理。

4、本手册中涉及的各软、硬件产品的标识、名称版权归产品的相应公司拥有。 5、以上声明中,“我们”指代浪潮集团有限公司;浪潮集团有限公司拥有对以上声明的最终解释权。

Page2

关于本手册

第一章 系统概述

介绍浪潮海量存储系统软件BCP的功能及系统特性。使您对浪潮存储BCP软件有一个大致的了解。

第二章 安装指南

本章帮助您在最短的时间内,完成BCP软件的安装。 第三章 集群配置管理

详细介绍浪潮BCP软件的操作方法,使您能够迅速熟悉该软件的操作,充分利用该软件的强大功能。

第四章 卸载浪潮BCP软件

本章将帮助您在软件出现问题时进行卸载和重装。

我们建议您在使用浪潮BCP软件之前仔细阅读本手册,以避免您在操作中出现失误。 手册中难免存在细节上的不足,希望您能够包涵,并及时给我们批评指正。

技术服务电话: 86-0531-88546554

地 址: 中国济南市山大路224号

浪潮集团有限公司 邮 编: 250013

Page3

目录

声 明............................................................2 关于本手册..........................................................3 目录................................................................1 第一章 系统概述.....................................................1 第二章 安装指南.....................................................8 第三章 集群配置管理................................................10

3.1创建集群配置信息...........................................10

3.1.1 配置集群前的服务器设置...............................10 3.1.2登录.................................................16 3.1.3 创建集群配置信息.....................................17 3.2 保存集群配置信息...........................................29

3.2.1保存集群配置信息.....................................29 3.3 生成集群...................................................30

3.3.1 生成集群.............................................30 3.4 确认集群系统...............................................31

3.4.1 确认集群状态.........................................31 3.4.2 日志收集.............................................34 3.5 更改集群配置信息...........................................36 第四章 卸载浪潮BCP软件.............................................39

4.1 卸载步骤...................................................39

Page1

第一章 系统概述

随着信息化建设的不断推进,各个企事业单位的活动越来越多的依赖于其关键的业务信息系统,这些业务信息系统对整个机构的运营和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一旦发生宕机故障或应用停机,将给机构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可见,对那些需要保障信息安全和提供不间断的信息服务的机构来说,业务系统的容错性和不间断性显得尤为重要。如何保障各种关键应用持续运营,达到永续经营的良性循环,已成为当今企事业单位和IT领域急需解决的关键问题。 荟萃浪潮技术精华的BCP软件是一款专业的高可用集群软件产品(而不仅仅是一款双机热备软件),它可为您提供Windows和Linux平台上完整的高可用性解决方案。当集群中的某个节点由于软件或硬件原因发生故障时,集群系统可以把IP、客户业务等资源切换到其他健康的节点上,使整个系统能连续不间断的对外提供服务,从而为机构24x365的关键业务提供了可靠的保障,达到了系统99.999%的高可用性和可靠性。

z 高可靠高可用

在要求持续运行的关键业务系统中,由于服务器宕机等故障所造成的业务停止将带来无法估量的损失。在由浪潮的容错软件BCP构建的集群系统中,即使某台服务器发生故障,用户业务和数据也可迅速切换到健康的服务器上,从而保证了整个系统对外服务的正常,为企业24小时x365天的关键业务应用提供了强大的保障。 z 多种心跳监测方式

支持网卡(私网/公网)、COM口、磁盘心跳等多种心跳方式,多重保障心跳检测途径,进一步提高了系统的可靠性。浪潮BCP软件独特的利用内核空间进行心跳探测的技术,可以保证心跳探测不受系统负荷影响,从而避免在高负荷状态下心跳超时所导致的误切换。

z 支持共享、镜像、混合等多种集群构成方式

Page1

无磁盘型

适用于无后台数据的业务系统;

+可构筑HW、OS、AP组成的简单集群

共享磁盘型

+数据通过外挂的磁盘阵列柜共享在服务器之间继承 +适用于大规模的集群系统(2~32节点) +支持SAN,iSCSI等多种存储架构

磁盘镜像型

+通过本地磁盘的镜像方式实现数据继承 +适用于小规模、低成本的集群系统 +支持3节点以上的多点镜像

共享和镜像共存型

+实现共享和镜像共存于一个集群的应用场景

+部分重要的数据可存放于镜像盘中以保证数据物理上存在冗余备份,避免了单点崩溃风险

Page2

NAS连接的共享型

+基于NAS接续的共享型集群 +无需外挂共享磁盘阵列

混合型(共享磁盘镜像型) + 支持盘柜和盘柜之间的镜像 + 有助于实现远程异地灾备方案

z 支持差分镜像

在镜像型方案中,我们使用的差分备份和差分恢复技术,可直接对2台服务器的镜像盘中的差分数据进行同步和恢复,而不必通过全盘Copy,大幅缩短了镜像同步及恢复所需的时间,提高了镜像集群的性能。 z 支持多节点镜像

支持多节点镜像技术,可以用一台服务器同时对多个节点进行镜像复制,实现多节点之间互为备份的构筑方式。利用BCP率先实现的多节点镜像技术,可以在不牺牲系统可靠性和性能的前提下,实现更为灵活的配置,进一步节省

Page3

硬件投资。

z 多种集群工作模式

不仅支持传统的单活(Active/Passive)、双活(Active/Active),还支持N和N+1多节点集群备份。 (1)Active/Passive

(2)Active/Active

(3)N+1备份

Page4

(4) M+N备份

z 支持镜像集群的远程容灾

BCP在应用方式上的另一个创举就是将镜像型集群应用于远程容灾解决方案中。通常的远程容灾解决方案,对网络环境要求高、实施复杂、实现成本也比较昂贵。而利用BCP镜像型集群软件的远程容灾解决方案,不但能够异地备份业务数据,还可以对软硬件资源进行监视,在主节点发生故障时,还能够自动在备份节点恢复业务。将业务服务的停止控制在最小限度。

z 支持虚拟技术

BCP支持虚拟集群,它既可以做虚拟机层级的高可用集群解决方案,也可以针对虚拟机上的业务构建高可用集群。 当虚拟计算机上运行业务发生故障时,BCP可以将其切换到另外一个虚拟计算机。如果虚拟机软件本身发生故障,或者物理服务器发生故障,BCP能够将虚拟计算机整个切换到另外一台物理服务器上。此外,还可以利用虚拟计算

Page5

机,对物理服务器进行备份。例如,如果希望利用一台服务器,分别对运行不同操作系统的物理服务器进行备份利用虚拟技术与BCP相结合,将很容易就可以实现。

z 最多支持32节点,具备良好的系统扩展性

伴随业务的扩大可动态追加集群的服务器节点,最多能扩展到32个节点; z 多平台支持

支持目前国内几乎所有主流的Windows和Linux操作系统平台,如WindowsNT/2000/2003,RedHat,Turbolinux,MIRACLELINUX,Novell SUSE LINUX,RedFlag等。 z 支持64位架构

支持IA-64、EM64T和和PPC64等64位架构的服务器和操作系统平台 z 支持多种应用保护

BCP可以保护大量的应用程序和服务,几乎涵盖了目前Windows和Linux平台上所有主流的应用和服务,如Oracle、SQLServer、DB2、Sybase、Postgre SQL、PowerGres、MySQL、Exchange Server、Appache、Samba等。除了这些主流的应用和服务,还可以保护用户自己开发的应用程序和服务。 z 深层次僵死状态的监控

除了对应用程序和服务的常规级别的监视外(所谓常规监视即进程死活级别的监视), BCP还提供了一系列监视选件,如Database Agent, Internet Server Agent, Application Server Agent, File Server Agent等,这些监视选件可对BCP上运行的数据库等应用程序和服务的僵死状态(Stall)进行监视,从而为用户的关键业务系统提供了更深层次的保护。 z 全新的中文化界面,轻松配置集群

使用全新的中文界面集群简易构筑工具(Builder)可以实现集群的快速构筑,大大方便系统管理员的操作。

人性化的向导提示,可轻松、快速构建集群;

支持在线的编辑方式,集群配置信息直接上传到集群并生效;

支持集群配置文件的导入、导出和离线编辑,稍作修改就可轻松配置出大量结构相似的集群。

在发生故障更换服务器时,只需要将备份的配置文件导入新服务器即可迅速完成恢复。

基于B/S架构的管理工具和配置工具,支持跨平台远程管理,不需要安装

Page6

客户端程序,只要有浏览器和Java运行环境,任何一台机器都可以进行监控、维护和配置操作,极大的方便了系统管理员的操作和管理。

z 提供故障通知服务

当集群发生异常状态时,BCP会通过AlertService功能向管理者发送电子邮件形式或者手机短信方式的故障通知服务,极大的方便了管理员的维护工作,让管理员随时随地掌握集群最新状况。另外,还可以通过外接的网络报警灯设备,进行声光方式的故障报警

z 对GPT分区格式的支持

增加了对GPT分区格式的支持,可实现超过2TB的大容量数据分区的划分。

Page7

第二章 安装指南

按照以下步骤在构成集群的各服务器中安装BCP软件,注意使用共享磁盘时,请不要在与共享磁盘相连的、未安装BCP软件的服务器上同时启动多个 OS。否则可能会破坏共享磁盘上的数据。

注:请使用拥有root权限的账号安装 BCP Server。

按照以下步骤,在构成集群的各服务器中安装BCP软件的RPM。 mount CD-ROM。

1. 执行rpm 命令,安装数据包文件。

产品不同,用于安装的RPM 也不相同。移动至CD-ROM 内的/Linux/1.0/en/server,执行rpm -i InfinityStorageSystemBCP-1.0.0-<结构>.rpm

结构分为i686、x86-64、IA64、PPC64。请根据安装目标的环境进行选择。通过arch命令,可以确认结构。

开始安装。

注:BCP软件被安装到以下位置。如果更改该目录,则无法进行卸载。请务必注意。安装目录:/opt/inspur/ InfinityStorageSystemBCP

2. 安装结束后,对安装CD-ROM 执行umount。 3. 取出安装CD-ROM。

4. 注册License,以root 用户身份登录要搭建的集群中的服务器,执行以下命令。

# clplcnsc –i License文件的文件路径/文件名 –p 产品ID 命令执行后,如果正常结束,则在控制台中显示“Command succeeded.”。 5. 确认License,执行以下命令 # clplcnsc –l –p 产品ID

6. 为了使License的注册生效,启动集群,请通过OS关机命令重新启动所有服务器。

注:

1.本体license只需在集群中的1台服务器上注册即可;而选件license要在所有使用该选件的服务器上注册

2.集群开始操作后才注册Replicator的license时,请执行集群关机和重启。重启后Replicator才可以使用

3.在-p 选项中指定的产品 ID请参见下表

Page8

License 本体

License文件名

日期_Trail_Linux_BCPBASE10.key 日期_Trail_Linux_BCPREPL10.key 日期_Trail_Linux_BCPDBAG10.key

选件

日期_Trail_Linux_BCPISAG10.key 日期_Trail_Linux_BCPFSAG10.key 日期_Trail_Linux_BCPASAG10.key 日期_Trail_Linux_BCPALRT10.key

产品ID BCPBASE10 BCPREPL10 BCPDBAG10 BCPISAG10 BCPFSAG10 BCPASAG10 BCPALRT10 Page9

第三章 集群配置管理

3.1创建集群配置信息

3.1.1 配置集群前的服务器设置

3.1.1.1. 设置磁盘资源用的共享磁盘(使用磁盘资源时必需)

按照以下步骤设置共享磁盘。使用共享型镜像磁盘资源时(使用ReplicatorDR 时)请参考《共享型镜像磁盘资源用共享磁盘的设置》。

注: 如果要继续使用共享磁盘上的数据(重装服务器时等),请不要申请分区及创建文件系统。如果申请分区或创建文件系统,则共享磁盘上的数据将被删除。

1. 申请磁盘心跳分区

在共享磁盘上创建BCP单独使用的分区。该分区由磁盘心跳资源使用。 通过使用共享磁盘的集群中的一台服务器创建分区。 使用fdisk 命令,分区ID 用83(Linux)申请。 注:

  通常情况下,心跳资源使用1 个分区。但是当磁盘故障等引起设备名不一致时,需要通过其他LUN 实现心跳。因此,除了通常心跳使用的LUN 之外,对各个LUN预留1 个伪磁盘心跳资源的分区。这时,请确保磁盘心跳专用分区的分区号在各LUN 上是相同的。

  即使使用多个 LUN 时,建议在集群内最多使用1 到2 个。请根据每个心跳间隔向磁盘read/write 时所需的磁盘负荷来设置磁盘心跳资源。

  用于磁盘心跳的分区请确保在10MB (10*1024*1024 字节) 以上。另外,磁盘心跳用分区中不需要构筑文件系统。

2. 确保磁盘资源分区

在共享磁盘上创建磁盘资源使用的分区。从使用共享磁盘的集群中的1 台服务器创建。

使用fdisk 命令,分区ID 用83(Linux)申请。 3. 创建文件系统

在共享磁盘上的磁盘资源分区创建文件系统。从使用共享磁盘的集群中的1 台服务器,与通常的Linux 一样,使用mkfs 命令等构筑文件系统。

注:

  磁盘心跳分区中不需要构筑文件系统。

Page10

  在共享磁盘上的文件系统由BCP控制。共享磁盘的文件系统请不要登 陆OS 的 /etc/fstab。

  虽然基本上与共享磁盘中使用的文件系统没有依存关系,但根据文件系统的fsck 的规格不同,有时候可能会发生问题。

  为了提高系统的故障应对能力,建议使用带分类日志功能的文件系统。   目前在 IA-32、x86-64 已完成运行确认的文件系统具体如下。 ext3 xfs reiserfs jfs vxfs 注:

可以使用vxfs 的磁盘发布版、内核依存于vxfs 的支持状况。   目前在IA64、PPC64 已完成运行确认的文件系统具体如下。 ext3

4. 创建Mount 点

创建mount 磁盘资源分区的目录。

在使用磁盘资源的集群中的所有服务器创建。

3.1.1.2设置共享型镜像磁盘资源用的共享磁盘 (使用Replicator DR 时)

按照以下步骤设置共享型镜像磁盘资源用共享磁盘。请参考《设置共享磁盘》设置一般的磁盘资源。

非共享磁盘(服务器内置磁盘或非共享型外置磁盘)作为共享型镜像磁盘资源使用时,请参考《设置用于共享型镜像磁盘资源的分区》。

注: 如果要继续使用共享磁盘上的数据(重装服务器时等),请不要申请分区及创建文件系统。如果申请分区或创建文件系统,则共享磁盘上的数据将被删除。

5. 确保集群分区

创建镜像驱动独自使用的分区。该分区用于镜像驱动器对共享型镜像磁盘的状态的管理。

从使用共享磁盘的集群中的1 台服务器创建。 使用fdisk 命令,分区ID 用83(Linux)申请。 注:

Page11

  用于CLUSTER 的分区请确保在10MB (10*1024*1024 字节) 以上。 (即使刚好指定为10MB,但由于磁盘几何信息的差异,实际上可以保证大于10MB,因此没有问题)。另外,集群分区中不需要构筑文件系统。

6. 初始化集群分区

(仅在沿用过去作为BCP镜像磁盘,共享型镜像磁盘使用的磁盘时必需)   因为集群分区中留有以前的数据,所以需要初始化。

  即使再申请分区,分区上的数据还是保留下来,所以再次使用作为BCP镜像磁盘或共享型镜像磁盘等使用过的磁盘时,必须执行该操作。

  从使用共享磁盘的集群中的1 台服务器执行以下命令。 dd if=/dev/zero of=[作为集群分区使用的分区设备名] 注:

  执行dd 命令后,of=中指定的分区的数据将被初始化。请充分确认分区设备名后再执行dd 命令。

  执行dd 命令时,虽然会显示以下的消息,但不是异常。

dd:writing to [作为集群分区使用的分区设备名] : No space left on device

7. 申请用于共享型镜像资源的分区

在共享磁盘上创建共享型镜像磁盘资源使用的分区。在使用共享资源的集群中的1 台服务器上创建该分区。

使用fdisk 命令,分区 ID 用83(Linux) 申请。 8. 申请磁盘心跳分区

在共享磁盘上创建ExpressCluster 单独使用的分区。该分区由磁盘心跳资源使用。通过使用共享磁盘的集群中的一台服务器创建分区。

使用fdisk 命令,分区ID 用83(Linux)申请。 注:

  通常情况下,心跳资源使用1个分区。但当磁盘故障等引起设备名不一致时,需要通过其他LUN 进行心跳。因此,除了通常心跳使用的LUN 之外,对各个LUN预留1 个伪磁盘心跳资源的分区。这时,请确保磁盘心跳专用分区的分区号在各LUN 上是相同的。

  即使使用多个 LUN 时,建议在集群内最多使用1 到2 个。请根据每个心跳间隔向磁盘read/write 时所需的磁盘负荷来设置磁盘心跳资源。

  用于磁盘心跳的分区请确保在10MB (10*1024*1024 字节) 以上。另外,磁盘心跳用分区中不需要构筑文件系统。

9. 创建Mount 点

Page12

创建mount 共享型镜像磁盘资源分区的目录。

在使用共享型镜像磁盘资源,连接共享磁盘的服务器上创建。 3.1.1.3 设置用于镜像磁盘资源的分区(使用Replicator 时必需) 按照以下步骤设置镜像用分区。使用共享型镜像磁盘资源时(使用Replicator 时),请参考《设置共享型镜像磁盘用分区》。

注:集群化单个服务器等、要继续使用既存分区上的数据的情况下,在重启服务器时,请不要重新创建该分区。如果重建该分区,则既存分区上的数据会被删除。

1. 申请集群分区

创建镜像驱动器单独使用的分区。该分区用于镜像驱动器的状态管理。 在使用镜像资源的集群中的所有服务器上创建分区。使用fdisk 命令,分区ID 用83(Linux)申请。

注:

  用于CLUSTER 的分区请确保在10MB (10*1024*1024 字节) 以上。 (即使刚好指定为10MB,但由于磁盘几何属性的差异,实际上可以保证大于10MB,因此没有问题)。另外,集群分区中不需要构筑文件系统

2. 初始化镜像磁盘

(沿用过去作为BCP的镜像磁盘使用的磁盘时必需)   因为集群分区中留有以前的数据,所以需要初始化。

  即使再申请分区,分区上的数据还是保留下来,所以再次使用作为BCP镜像磁盘或共享型镜像磁盘等使用过的磁盘时,必须执行该操作。

  执行以下命令。

dd if=/dev/zero of=[作为集群分区使用的分区设备名] 注:

  执行dd 命令后,of=中指定的分区的数据将被初始化。请充分确认分区设备名后再执行dd 命令。

  执行dd 命令时,虽然会显示以下的消息,但不是异常。

dd:writing to [作为集群分区使用的分区设备名] : No space left on device

3. 申请用于镜像资源的分区

创建镜像资源使用的分区。在使用镜像资源的集群中的所有服务器上创建该分区。

使用fdisk 命令,分区 ID 用83(Linux) 申请。

Page13

4. 关于文件系统的创建

不需要对镜像资源使用的分区创建文件系统。

在Builder 创建集群配置信息时,如果设置了“初始mkfs”,则BCP自动构筑文件系统。

在Builder 创建集群配置信息时,如果没有选择“初始mkfs”,则BCP不创建文件系统。

虽然基本上与镜像资源中使用的文件系统没有依存关系,但根据文件系统的fsck的规格不同,有时候可能会发生问题。

为了提高系统的故障应对能力,建议使用带分类日志功能的文件系统。 目前已完成运行确认的文件系统具体如下。 ext3 xfs reiserfs jfs vxfs 注:

要继续使用原有分区上的数据时,重装服务器等情况下请不要选择“初始mkfs”。

镜像资源上的文件系统由BCP控制。镜像资源及镜像资源用的分区请不要在OS 的 /etc/fstab 中登录。

可以使用vxfs 的磁盘发布版、内核依存于vxfs 的支持状况。 5. 创建Mount 点

创建mount 镜像资源用分区的目录。

在使用镜像资源的集群中的所有服务器上创建。

3.1.1.4设置用于共享型镜像磁盘资源的分区(使用Replicator DR 时必需)

按照以下步骤设置将非共享磁盘(服务器内置磁盘或非共享型外置磁盘)作为共享型镜像磁盘资源使用时的分区。使用共享型镜像磁盘资源时(使用Replicator 时),请参考《设置共享型镜像磁盘用分区》。

普通的镜像构成 (使用Replicator 时)请参考《设置镜像磁盘资源用的分区》。

使用共享磁盘作为共享型镜像磁盘资源时,请参考《设置共享型镜像磁盘资源用的共享磁盘》。

Page14

注:集群化单个服务器等、要继续使用既存分区上的数据的情况下,在重启服务器时,请不要创建镜像资源用的分区。如果申请镜像资源用的分区,则分区上的数据会被删除。

1. 申请集群分区

创建镜像驱动器单独使用的分区。该分区用于镜像驱动器对共享型镜像磁盘状态的管理。使用fdisk命令,分区ID用83(Linux)申请。

注:

集群分区请确保在10MB (10*1024*1024 字节) 以上。 (即使刚好指定为10MB,但由于磁盘几何属性的差异,实际上可以保证大于10MB,因此没有问题)。另外,集群分区中不需要构筑文件系统。

2. 初期化集群分区

(仅在沿用过去作为BCP的镜像磁盘,共享型镜像磁盘使用的磁盘时必需) 因为集群分区中留有以前的数据,所以需要初始化。

即使再申请分区,分区上的数据还是保留下来,所以再次使用作为BCP镜像磁盘或共享型镜像磁盘等使用过的磁盘时,必须执行该操作。

执行以下命令。

dd if=/dev/zero of=[作为集群分区使用的分区设备名] 注:

执行dd 命令后,of=中指定的分区的数据将被初始化。请充分确认分区设备名后再执行dd 命令。

执行dd 命令时,虽然会显示以下的消息,但不是异常。

dd:writing to [作为集群分区使用的分区设备名] : No space left on device

使用的分区设备名]

3. 申请用于共享型镜像资源的分区 创建共享型镜像磁盘资源使用的分区。

使用fdisk 命令,分区 ID 用83(Linux) 申请。 4. 创建Mount 点

创建mount 共享型镜像磁盘资源用分区的目录。 3.1.1.5确认网络设置

在集群内的所有服务器上通过ifconfig 命令和ping 命令确认网络是否正常运行。确认多个网络设备(eth0、eth1、eth2... )是否分配给了想要分配的角色(公网、私网)。确认以下网络的状态。

Page15

󰀀 公网(用于与其它机器进行通信) 󰀀 私网(用于BCP服务器间的连接) 󰀀 主机名

注: 集群使用的浮动IP 资源、虚拟IP 资源的IP 地址无需在OS 端进行设置。 3.1.2登录

浪潮BCP软件提供了功能强大的Web Manager管理工具,通过能与集群网络互通的任意一个终端就可以对机群进行配置管理。

注意:连接 WebManager 需要在管理终端的 Web 浏览器中安装 Java 插件(Java  Runtime Environment Version 5.0 Update 6 (1.5.0_06)以上)。

在管理员控制台的浏览器地址栏中输入安装了BCP软件服务器的IP地址,如: http://10.0.0.3:29003(其中29003为软件安装时设置的端口号),即可显示登录界面,如下图所示。

点击页面上的“设定”按纽,就启动了专门配置集群的BCP Builder(以下简称Builder)。

注意: 在 WebManager 的光标处于等待的状态下,如果连续点击 WebManager 标题栏的“设定”可能会导致 Builder 僵死。在光标处于等待的状态下请不要进行操作。

初次启动Builder时,会弹出下面对话框,需要进行一些设置,以下是具体的设置步骤。

Page16

1.上图是设置 Java 的用户策略文件,授予 Builder (Java Applet)访问平台 OS (Java VM 之外) 的权限。

通过“开始”菜单的“运行”执行上述画面中显示的命令 notepad %HOMEDRIVE%%HOMEPATH%\\.java.policy。显示 Home 目录中的.java.policy 文件。Home 目录中没有.java.policy 文件时,显示是否新建文件的提问消息,点击“是”创建。

注: OS 安装在 C 盘中并以 USERNAME 登录时,Home 目录为 C:\\Documents andSettings\\USERNAME。根据环境不同会有所不同。

2.将上述画面的“Add the following content to the file.”下显示的字符串拷贝,保存在.java.policy 文件中。

3.关闭所有 Web 浏览器。

4.重新连接 WebManager,点击“设定”启动 Builder。 注: 无法顺利启动 Builder 时,请重新确认以下事项。   JRE 已安装在计算机中   JRE 在浏览器中有效

  .Java.policy 文件存在于 Home 目录,指定了 Builder 的安装路径 3.1.3 创建集群配置信息

创建集群配置信息基本分为创建集群、创建组、创建监视资源 3 步。新建配置信息时,使用集群生成向导。

注: 创建的集群配置信息只能在使用名称更改功能或属性显示功能后进行更改。

第一次打开Builder页面如下:

Page17

3.1.3.1 首先创建集群 添加集群

1. 从Builder 的“文件”菜单点击“集群生成向导”。显示“集群生成向导”对话框。在“语言”输入域中选择使用WebManager 的机器OS 所使用的语言。

注: 在1 个集群内,WebManager 可以使用的语言只有1 种。在集群中使用多语言的OS时,为防止乱码请指定“English”。

2. 在“集群名”框中输入集群名,点击“下一步”。 显示“服务器定义列表”

Page18

添加服务器

为每台服务器设置构成集群的服务器信息。 a. 在“服务器定义列表”中点击“添加”。

b. 打开“服务器定义”对话框。输入服务器的信息。在“名称”框中输入服务器名,点击“下一步”。

注: 服务器名请指定实际的服务器主机名。输入的名字并非包含域前缀在内的计算机全名,而是在hostname 命令中显示的名称小写。

c. 设置私网。点击“添加”,在[IP 地址”框中输入私网IP 地址 (专用) 。点击“确定”。

d. 输入的IP 地址显示在“私网LAN I /F”中。与此相同,输入私网IP 地址 (备用),点击“下一步”。

e. 显示“公网LAN I /F”。确认“私网LAN I /F”中设的备用的IP 地址是否已经显示,点击“下一步”。

f. 显示“COM I/F”。执行使用RS-232C 的心跳时,点击“添加”,在“端口名”框中选择“COM1”。点击“确定”。配置为镜像磁盘或共享型镜像时,不进行任何设置,点击“下一步”。

g. 在“COM I/F”中设置输入的设备名。点击“下一步”。

h. 显示“磁盘 I/F”。点击“添加”,则显示分区的选择画面。点击“连接”,选择共享磁盘上作为磁盘心跳分区指定的驱动器,点击“确定”。配置为镜像磁盘时,不进行任何设置,点击“下一步”。

注: 在磁盘心跳分区中,指定与设置过滤的HBA 连接的共享磁盘上没有格式化的分区。

此外,不要将用于磁盘心跳的分区指定用作磁盘资源分区、镜像磁盘资源的集群分区或数据分区。因为可能会破坏共享磁盘上的数据。

i. 在“磁盘 I/F”中设置输入的分区。点击“下一步”。

j. 显示“Ping I/F”。配置为共享型镜像时点击“添加”,在“IP 地址列表”中点击“添加”,输入IP 地址(一般为网关或其他稳定的服务器)。其他情况下不进行任何设置,点击“下一步”。

k. 显示“Majority I/F”。此处设置的是多数仲裁,适合三台以上集群的情况,可以不进行任何设置,点击“下一步”。

l. 显示“镜像磁盘连接 I/F”。配置为镜像磁盘或共享型镜像磁盘时,点击“添加”,输入IP 地址(该IP为实现数据镜像传播的通道)。配置为共享磁盘时,不进行任何设置,点击“下一步”。

m. 在“集群管理的HBA 列表”中选择与共享磁盘连接的HBA,点击“完

Page19

成”。配置为镜像磁盘时,不进行任何设置,点击[完成”。

在“服务器定义列表”会显示刚刚配置的服务器,如下图!通过重复上述步骤将集群内其他服务器都添加到列表中。

创建服务器组

配置为共享型镜像磁盘时,创建共享型镜像磁盘资源之前,需要对每个要镜像化的磁盘分别创建连接磁盘的服务器组。

a. 在“服务器定义列表”中点击“服务器组”。 b. 在“服务器组的定义列表”中点击“添加”。

c. 打开“服务器组的定义”对话框。在“名称”文本框中输入服务器组名,点击“下一步”。

d. 点击“可用服务器”中已经配置好的服务器,点击“添加”,即添加到“可以启动组的服务器”中。用相同的方法添加其他要添加的服务器。

e. 点击“完成”按钮。在“服务器组的定义列表”中即显示刚刚配置好的服务器组。重复b-e步,添加其他服务器组。

Page20

f. 添加完毕后,点击“关闭”按钮。 3.1.3.2 添加失效切换组

本步骤是在集群中添加失效切换组(以下有时简称“组”);添加执行业务应用程序的失效切换组。

添加管理用组

在该组中,为构成集群的多台服务器指定一个通用的IP 地址。该地址是访问WebManager时管理终端上所使用的IP 地址。这样,则始终可以从管理用客户端访问激活的服务器。

1. 在“组定义列表”中点击“添加Managerment 用的组”。在“组定义列表”中则增加了“ManagementGroup”。

2. 在选择了“ManagementGroup”状态下点击“组资源”。显示“组资源定义列表”。点击“添加”。

3. 打开“资源定义”对话框。在“类型”文本框中选择组资源的类型(浮动IP 资源)。“名称”对话框中已经输入了默认的名称(ManagementIP)。点击“下一步”。

4. 在“IP 地址”文本框中输入浮动 IP 地址,点击“下一步”。 5. 显示“激活组资源查出异常时的流程”、“非激活组资源查出异常时的流程”。点击“下一步”。

Page21

6. 显示依存关系设置页面。不进行任何设置,点击“完成”。

7. 显示“组资源定义列表”。确认ManagementIP 已被注册后点击“关闭”。 这样管理组即被添加到“组定义列表”中。

添加业务用组

设置发生故障时进行失效切换的单位——组。

1. 在“组定义列表”中点击“添加”。打开“组定义列表”对话框。在“名称”文本框中输入组名(默认为failover1),点击“下一步”。

2. 点击“可用服务器”中已经添加的服务器,点击“添加”。选中服务器即被添加到“可以启动组的服务器”。用相同的方法添加其他服务器。

3. 请确认“可以启动组的服务器“设置顺序是否为您想实现的切换顺序。如果顺序有错,则点击[上”、[下”按钮进行设置。

4. 点击“完成”。失效切换组即被添加到“组定义列表”中。

5. 配置为共享型镜像磁盘时,在“组定义列表”中选中“failover1”的状态下点击“属性”,打开“组属性”的“服务器组”标签页,点击“可用的服务器组”中已经添加的服务器组,点击“添加”。选中的服务器组即被添加到“使用的服务器组”中。用同样的方法添加其他需要的服务器组,点击“确定”按钮。

Page22

添加组资源(浮动IP 地址)

本步骤为在创建的失效切换组中添加组的配置要素——组资源。 1. 在“组定义列表”中,在选中“failover1”的状态下点击“组资源”。 2. 显示“组资源定义列表”,点击“添加”。

3. “资源定义”对话框。在“类型”框中选择组资源的类型(floating ip resource),在“名称”框中输入组资源名(默认名称为fip1)。点击“下一步”。

4. 在“IP 地址”框中输入 IP地址(如:192.168.0.12),点击“下一步”。 5. 显示“激活组资源查出异常时的流程”、“非激活组资源查出异常时的流程”。点击“下一步”。

6. 显示依存关系设置页,在这里可以设定本资源在与其他的资源的优先级顺序情况,本资源不进行任何指定,点击“完成”。

添加组资源(磁盘资源/镜像磁盘资源/共享型镜像磁盘资源) a.共享磁盘时

作为组资源添加共享磁盘。

1. 在“组资源定义列表”中点击“添加”。

2. 打开“资源定义”对话框,在“类型”框中选择组资源的类型(磁盘资源),在“名称”框中输入资源名。点击“下一步”。

3. 在“可以启动组的服务器”中选择已经添加的服务器,点击“添加”。 4. 显示“选择分区”对话框。选择共享磁盘数据分区,点击“确定”。

Page23

注:在磁盘资源中指定的分区中指定与设置过滤的HBA连接的共享磁盘上的分区。

此外,不要在心跳分区或镜像磁盘资源的集群分区、数据分区中指定磁盘资源中指定的分区。因为可能会破坏共享磁盘上的数据。

5. 同样,将第二台服务器添加到启动的服务器中,点击“下一步”。 6. 显示“激活组资源查出异常时的流程”、“非激活组资源查出异常时的流程”,根据提示设置相应的策略和流程。点击“下一步”。

7. 显示依存关系设置页。不进行任何指定,点击“完成”。 磁盘资源被添加到“组资源定义列表”中。 b.镜像磁盘时

作为组资源添加镜像磁盘。

1.在“组资源定义列表”中点击“添加”。

2.打开“资源定义”对话框。在“类型”框中选择组资源的类型(镜像磁盘资源),在“名称”框中输入资源名。点击“下一步”。

3.在“可以启动组的服务器”中选择已经添加的服务器,点击“添加”。 4.显示“选择分区”对话框。点击“连接”,选择数据分区和集群分区,点击“确定”。

注:在不同的分区中指定数据分区、集群分区。指定为同一分区时,可能会破坏数据。

此外,不要将共享磁盘上的分区指定为镜像磁盘资源的数据分区、集群分区。

5.同样,将第二台服务器添加到可启动的服务器中,点击“下一步”。 6.显示“激活组资源查出异常时的流程”、“非激活组资源查出异常时的流程”。点击“下一步”。

7.显示依存关系设置页。不进行任何指定,点击“完成”。 镜像磁盘资源被添加到“组资源定义列表”中。

c.共享型镜像磁盘时

将共享型镜像磁盘添加为组资源。 1.在“组资源定义列表”中点击“添加”。

2.打开“资源定义”对话框。在“数据分区驱动器盘符”文本框中输入要进行镜像化的数据分区的盘符,在“集群分区驱动器盘符”文本框中输入集群分区的盘符。

注:指定为数据分区、集群分区的分区请分别指定不同的分区。如果指定为同一分区,则可能造成数据损坏。

Page24

3.点击“信息获取”。获取并显示各服务器的数据分区和集群分区的GUID信息。点击“下一步”。

4.显示“激活组资源查出异常时的流程”、“非激活组资源查出异常时的流程”。点击“下一步”。

5.显示依存关系设置页。不进行任何指定,点击“完成”。 共享型镜像磁盘资源即被添加到“组资源定义列表”中。

添加组资源(应用程序资源)

添加启动/结束应用程序的应用程序资源。 1. 在“组资源定义列表”中点击“添加”。

2. 打开“资源定义”对话框。在“类型”框中选择组资源的类型(应用程序资源),在“名称”框中输入组名。点击“下一步”。

3. 在“常驻类型”中选择“常驻”。此外,在“起始路径”中指定执行文件的路径。点击“下一步”。

注: 在“起始路径”及“终了路径”中设置可执行文件名的绝对路径,或环境变量中设置的路径完整的可执行文件名。不要指定相对路径。指定相对路径时,应用程序资源的启动可能会失败。

4. 显示“激活组资源查出异常时的流程”、“非激活组资源查出异常时的流程”。点击“下一步”。

5. 显示依存关系设置页。不进行任何指定,点击“完成”。 应用程序资源被添加到“组资源定义列表”中。 设置完成后如下图,设置完毕后点击“关闭”。

注:在这里我们为您介绍了最常用的三种资源的设置方法,其他资源的设定流程基本与此相同,如您在设置中碰到任何问题,可以咨询浪潮客服工程师。

Page25

3.1.3.3 添加监视资源

在集群中添加监视指定对象的监视资源。 添加监视资源(磁盘 RW 监视资源) 为监视本地磁盘添加磁盘RW 监视资源。 1. 在“组定义列表”中点击“下一步”。

2. 显示“监视资源定义”。 点击“添加”。 在“类型”框中选择监视资源的类型(磁盘RW监视),在“名称”框中输入监视资源名。点击“下一步”。

3. 设置文件名(C:\\check.txt)、 I/O 大小(2000000)、 查出停止 (stall) 异常时的运行(有意使其发生停止错误)。 点击“下一步”。 文件名指定为安装OS 的分区的文件的文件名。

4. 输入监视设置。常时设置监视时机,点击“下一步”。 5. 设置恢复对象。点击“参照”。

6. 在显示的树形图中点击集群名称,点击“确定”。整个集群被设置在“复归对象”中。 所谓的复归对象指的是如果发生故障切换,需要重起的集群的部分,如果仅仅选种某个资源,那么发生切换时,仅仅会把选种的资源进行重起。

Page26

7. 在“最终动作”框中选择“生成主动停止错误”,点击“完成”。 磁盘RW 监视资源被添加到“监视资源列表”中。

注: 在磁盘 RW 监视资源的监视对象中指定本地磁盘的文件,可以作为本地磁盘监视进行监视。此时,“最终动作”选择“生成主动停止错误”。

添加监视资源(磁盘 TUR 监视资源)

配置为共享磁盘时,为了监视磁盘资源,添加磁盘 TUR监视资源。 1. 显示“监视资源定义”,点击“添加”,在“类型”框中选择监视资源的类型(磁盘 TUR 监视),在“名称”框中输入监视资源名。点击“下一步”。

2. 设置磁盘资源。点击“参照”。

3. 在显示的树形图中选择建立的共享磁盘资源,点击“确定”。确认共享磁盘资源已设置在“磁盘资源”中,点击“下一步”。

4. 输入监视设置。此处保持默认值不变,点击“下一步”。 5. 设置恢复对象。点击“参照”。

6. 在显示的树形图中点击失效切换组的名称,点击“确定”。确认失效切换组已设置在“复归对象”中,点击“完成”。

磁盘TUR监视资源被添加在“监视资源列表”中。

添加监视资源(ManagementGroup 的 IP 监视资源)

添加监视IP的监视资源。 需要按照失效切换组创建IP监视。 在本例中, 有ManagementGroup组与失效切换组2 个组,分别创建1个IP 监视。

1. 在“监视资源定义”中点击“添加”。 在“类型”框中选择监视资源的类型(ip 监视), 在“类型”框中输入监视资源名(ipw1)。点击“下一步”。

2. 显示“IP 地址”。点击[添加]。

在“IP 地址”框中输入监视 IP 地址,点击“确定”。

注: 在IP 监视资源的监视对象中指定可以在公网上常时运行的机器(例如网关)的 IP地址。

3. 在“IP 地址”设置中输入IP 地址。点击“下一步”。 4. 输入监视设置。此处保持默认值不变,点击“下一步”。 5. 设置恢复对象。点击“参照”。

6. 在显示的树形图中选择“ManagementGroup”,点击“确定”。“ManagementGroup”被设置在“复归对象”中。

7. 在“再活性化次数”框中设置“1”,点击“完成”。 再活性化次数指的是发生故障的重试次数,完成重试次数若仍无法启动则发生切换。可以设置

Page27

为“0”,代表只要发生故障就立即进行切换。

IP 监视资源被添加到“监视资源列表”中。

添加监视资源(失效切换组的 IP 监视资源)

1. 在“监视资源定义”中点击“添加”。在“类型”框中选择监视资源的类型(ip 监视),在“名称”框中输入监视资源名(ipw2)。点击“下一步”。

2. 显示“IP 地址”。点击“添加”。

在“IP 地址”框中输入监视 IP 地址,点击“确定”。

注: 在IP 监视资源的监视对象中指定可以在公网上常时运行的机器(例如网关)的 IP地址。

3. 在“IP 地址”设置中输入IP 地址。点击“下一步”。 4. 输入监视设置。此处保持默认值不变,点击“下一步”。 5. 设置恢复对象。点击“参照”。

6. 在显示的树形图中点击“failover1”,点击“确定”。“failover1”被设置在“复归对象”中。

7. 在“再活性化次数”框中设置“0”,点击“完成”。 IP 监视资源被添加到“监视资源列表”中。

添加监视资源(应用程序监视资源)

1. 在“监视资源定义”中点击“添加”。在“类型”框中选择监视资源的类型(应用程序监视),在“名称”框中输入监视资源名(appliw1)。点击“下一步”。

2. 输入监视设置。点击“参照”。

3. 在显示的树形图中点击“appli1”,点击“确定”。“appli1”被设置在“目标资源”中。点击“下一步”。

4. 设置恢复对象。点击“参照”。

5. 在显示的树形图中点击“failover1”,点击“确定”。“failover1”被设置在“复归对象”中。

6. 在“再活性化次数”框中设置“0”,点击“完成”。

应用程序监视资源(appliw1)被添加到“监视资源定义”中。点击“完成”。

在监视资源选项中,浪潮BCP软件还为您提供了功能强大的监视选件,以帮助您进行更加深层次的监视,具体选件功能可以咨询浪潮客服工程师。

Page28

至此就完成了集群配置信息的创建。下面进入“保存集群配置信息”。

3.2 保存集群配置信息

已创建的集群配置信息能够保存到正在使用的配置终端的目录下或外部媒体中。

3.2.1保存集群配置信息

保存配置文件的目的,是在集群重建或类似新集群创建时,直接将配置文件导入就可以完成创建(集群重建导入即可,对于类似集群创建,导入后要修改服务器名称、IP地址等信息),而不必重复上面复杂的操作!

请按照以下步骤保存集群配置信息。

1. 在Builder的“文件”菜单中选择“保存”。

2. 在以下对话框中选择保存地址,点击“保存”。如下图。

注: 为了统一导入导出接口,在保存配置文件时,我们是不允许重命名配置文件名的!此外,保存的所有文件包括2个文件(clp.conf、clp.conf.rep)和1 个目录(scripts)。如果这些文件和目录有缺失,则不能成功生成集群,因此移动时请务必将它们作为一个整体进行移动。另外,更改了新建的配置信息时,还会再创建一个clp.conf.bak。

Page29

3. 参考目录,确认是在保存地址的目录下保存的这2 个文件(clp.conf、clp.conf.rep)和1 个目录(scripts)。

注: 安装BCP软件时,如果在“端口号”画面中指定了和规定值不同的端口号,则保存集群配置信息前,请在“集群属性”-“端口号”标签页中将“WebManager HTTP 端口号”和“磁盘Agent 端口号”设置为和安装时相同的值。

3.3 生成集群

本部分是通过Builder创建集群配置信息后,在构成集群的服务器中反映配置信息并生成集群系统。 3.3.1 生成集群

通过Builder 创建完集群配置信息后,按照以下步骤生成集群。 1. 在Builder 的“文件”菜单中点击“上传信息文件”。

成功上载后,显示“上传成功.请重启管理器,然后启动集群.”的消息。 若上载失败,则请按照显示的消息进行操作。 2. 结束Builder。返回到WebManager页面。

3. 从WebManager的“服务”选择“重启管理器”,在确认画面中点击“确定”。

4. 从WebManager 的“服务”选择“启动集群”,在确认画面中点击“确定”。

Page30

启动集群系统,集群状态在WebManager 中显示。

注: 安装BCP软件时,如果在“通信端口号设置”画面中指定了和规定值不同的端口号,则生成集群前,请在“集群属性”-“端口号”标签页中将“WebManager HTTP 端口号”和“磁盘Agent 端口号”设置为和安装时相同的值。

3.4 确认集群系统 3.4.1 确认集群状态

对设置后的集群系统进行确认,有使用WebManager 进行确认和从命令提示符使用BCP软件的命令进行确认这2 种方法。

使用WebManager 来确认集群系统的方法 WebManager 支持的浏览器 可从以下浏览器连接WebManager。

󰀀 Windows® XP 时,为Microsoft® Internet Explorer 6.0 SP2及其以上版本

󰀀 Windows® VistaTM 时,Microsoft® Internet Explorer 7.0以上版本

󰀀 Windows® Server 2003时,Microsoft® Internet Explorer 6.0SP1以上版本

󰀀 Windows® Server 2008 时,Microsoft® Internet Explorer 7.0以上版本

注:需要在浏览器中嵌入Java™ Runtime Environment Version 5.0 Update 6 (1.5.0_06)及其以上版本。

生成集群并连接WebManager 后,按照以下步骤对运行进行确认。 1. 心跳资源

确认在WebManager 中各服务器的状态为已启动。 另外,确认各服务器的心跳资源的状态正常。

还需确认WebManager 的警报视图中未记录的警告及异常。 2. 监视资源

指定管理用组的浮动IP地址或虚拟IP地址。

没有管理用组时,则指定构成集群的某一服务器的实际IP地址。 指定WebManager的端口号。

Page31

3. 组启动 启动组。

确认在WebManager 中组的状态为已启动。 另外,确认组中包含的各组资源的状态为已启动。 还需确认WebManager 的警报视图中未记录的警告及异常。 4. 磁盘资源/镜像磁盘资源/共享型镜像磁盘资源

确认在已启动磁盘资源/镜像磁盘资源/共享型镜像磁盘资源的服务器上中,是否可以访问该资源的切换分区/数据分区。同时确认在没有启动该资源的服务器上,是否不能访问该资源的切换分区/数据分区。

5. 浮动IP 资源

确认在浮动IP 资源已启动的状态下对浮动IP 地址的ping 命令成功。 6. 应用程序资源

确认在应用程序资源已启动的服务器中应用程序正在运行。 7. 服务资源

确认在服务资源已启动的服务器中服务正在运行。 8. 组停止 停止组。

确认在WebManager 中组的状态为已停止。另外,确认组中包含的各组资源的状态为已停止。

还需确认在WebManager 的警报视图中未记录的警告及异常。 9. 组启动 启动组。

确认在WebManager 中组的状态为已启动。 10. 组移动

把组移动到其它服务器中。确认在WebManager 中组的状态为在移动目标服务器中已启动。另外,确认各组资源已正常启动。

还需确认在WebManager 的警报视图中未记录的警告及异常。 对失效切换策略中包含的所有服务器移动组,并进行上述确认。 11. 失效切换

关闭已启动组的服务器。

心跳超时后,确认组进行失效切换。另外,还需确认在WebManager 中,失效切换目标的服务器中组的状态为已启动。

12. 故障恢复(已设置时)

设置了自动故障恢复时,为进行失效切换确认,启动已关机的服务器,使

Page32

之复原到集群中,确认组进行了故障恢复。另外,还需确认在WebManager 中,故障恢复目标的服务器中组的状态为已启动。

注: 包含镜像磁盘资源/共享型镜像磁盘资源的组时,需要进行镜像复原,因此无需设置自动故障恢复。

13. 通告选项(已设置时)

设置了通告选项时,确认在失效切换的确认中发送通告邮件。 14. 集群关机

关闭集群。确认集群内的所有服务器正常关机。 另外,确认重启所有服务器后正常启动。

其间,还需确认在WebManager 的警报视图中未记录的警告及异常。

使用命令来确认集群系统的方法 1. 心跳资源

使用clpstat 命令确认各服务器的状态为已启动。 确认各服务器的心跳资源的状态正常。 2. 监视资源

使用clpstat 命令确认各监视资源的状态正常。 3. 组启动

使用clpgrp 命令启动组。

使用clpstat 命令确认组的状态为已启动。 4. 磁盘资源/镜像磁盘资源/共享型镜像磁盘资源

确认在已启动磁盘资源/镜像磁盘资源/共享型镜像磁盘资源的服务器上中,是否可以访问该资源的切换分区/数据分区。同时确认在没有启动这些资源的服务器上是否不能访问这些资源的切换分区/数据分区。

5. 浮动IP 资源

确认在浮动IP 资源已启动的状态下,对浮动IP 地址的ping 命令成功。 6. 应用程序资源

确认在应用程序资源已启动的服务器中应用程序正在运行。 7. 服务资源

确认在服务资源已启动的服务器中服务正在运行。 8. 组停止

使用clpgrp 命令停止组。

使用clpstat 命令确认组的状态为已停止。 9. 组启动

Page33

使用clpgrp 命令启动组。

使用clpstat 命令确认组的状态为已启动。 10. 组移动

使用clpgrp 命令把组移动到其它服务器中。 使用clpstat 命令确认组的状态为已启动。

对失效切换策略中包含的所有服务器移动组,并确认状态为ONLINE。 11. 失效切换

关闭已启动组的服务器。

心跳超时后,使用clpstat 命令,确认组进行失效切换。另外,使用clpstat 命令,确认在失效切换目标的服务器中组的状态为已启动。

12. 故障恢复(已设置时)

设置了自动故障恢复时,启动在失效切换的确认中关机的服务器。启动服务器后,使用clpstat命令确认组进行故障恢复。另外,使用clpstat命令,确认在故障恢复目标的服务器中组的状态为已启动。

13. 通告选项(已设置时)

设置了通告选项时,确认执行失效切换并由此发送邮件。 14. 集群关机

使用clpstdn 命令关闭集群。确认集群内的所有服务器正常关机。 3.4.2 日志收集

当您的集群出现问题时,请您第一时间执行以下日志收集步骤,并将收集的日志发给我们,由我们来帮您分析解决问题。

1. 启动WebManager(http://管理用组的管理IP 地址:端口号(默认值29003))。

2. 在页面上方的按钮中,点击“日志收集”按钮。显示日志收集对话框。

Page34

3. 选中要收集日志的服务器的单选框,选择收集的日志的类型。 查看类型的具体内容时点击“信息”按钮,将设置返回到初始值时点击“缺省”。

4. 点击“确定”。开始收集日志,显示日志收集进度对话框。

在“进度状况”列中显示日志收集的进度。要更新为最新状态时,点击“更新”。

5. 日志收集完成后,会显示浏览器的下载保存对话框。指定保存位置,下载日志。

注:使用InternetExplorer6.0SP1 及其以后版本时,有可能会不显示上述画面。未显示画面时,请在安全性的设置中激活“文件下载自动提示”设置,

Page35

重新收集日志。另外,如果上述画面保持显示10 分钟以上,则有可能不能正常下载。

3.5 更改集群配置信息

这里介绍创建集群后更改配置信息时的步骤和注意事项。 使用Builder,更改集群配置信息 1. 使用浏览器,启动Builder。

http://WebManager用于管理的地址:端口号(默认值29003)/ 2. 在WebManager 的标题栏中,点击设定,启动Builder。

3. 由于当前集群配置信息被显示,所以更改配置信息(下面是详细的修改方法)。

4. 上载更改后的配置信息。

这时,根据更改的信息,集群的暂停、停止,集群关闭操作会要求重新启动等。这种情况下,上载操作一旦被取消,会显示必要的操作,根据显示的信息操作,重新上载。

更改集群属性

在Builder的属性结构中,选种集群名称,点击右键选择[属性],则会列出所有可以设定和修改的属性,如访问权限、email报警等等属性,由于我们的页面已给出非常详细的提示,请您按提示设置即可。

添加服务器

添加构成集群的服务器。

1. 点击树形视图中的[Servers],选择[编辑]菜单中的[添加]。

Page36

2. 打开[服务器定义列表]对话框,输入第1 台服务器的信息。在[名称]文本框输入服务器名(server1),点击[下一步]。

注: 服务器名是实际的服务器的主机名。不区分大小写。

3. 设置私网。点击[添加]或者[编辑],在[IP 地址]框中输入输入私网IP 地址。点击[确定]。

4. 输入的IP 地址在[私网 I/F 列表]中显示。添加所有使用的私网IP 地址。所有都添加完之后,点击[下一步]。

5. 设置公网。点击[添加]或者[编辑],在[IP 地址]框中输入输入公网IP 地址。点击[确定]。

6. 输入的IP 地址在[公网 I/F 列表]中显示。添加所有使用的公网IP。所有都添加完之后,点击[下一步]。

7. 进行COM 心跳的设定。使用RS-232C 发送心跳时,点击[添加]或者[编辑],在[设备名]框中输入COM 心跳磁盘名(通常保持默认的磁盘名)点击[确定]。

8. 输入的设备名在[COM I/F]中设定。点击[下一步]。

9. 集群环境使用磁盘资源时,进行磁盘心跳的设定。点击[添加]或者[编辑],在[设备名]中输入实际设备名,在[Raw 设备]中输入访问Raw 的设备名。点击[确定]。

注:此处指定的Raw 用于心跳。请注意这不是RAW 监视资源的值。 10. 输入的设备在[磁盘 I/F]中显示。点击[下一步]。

11. 当集群环境使用镜像资源时,进行镜像数据传输线的设定。点击[添加]或者[编辑],在[IP 地址]中输入镜像数据传输线的IP 地址。

12. 输入的IP 地址在[镜像磁盘连接 I/F 列表]中显示。 13. 点击[完成]。 添加组

添加组,组是失效切换的单位。

1. 点击树形视图的[Groups],点击[编辑]菜单的[添加]。 2. 打开[组定义列表]对话框。

在[名称]框内输入组名 (failover1),点击[下一步]。 3. 显示[可以启动组的服务器]。进行设定、点击[完成]。

添加组资源

添加组资源。这里作为示例,添加浮动IP 资源。

Page37

1. 点击在树形视图中添加的资源所属的组,在[编辑]菜单中点击[添加]。 2. 打开[资源定义]对话框。在[类型]框中选择组资源的类型 (floating IP resource),在[名称]框内输入组资源名。点击[下一步]。

3. 在[IP 地址]框内输入IP 地址,点击[下一步]。

4. 显示[激活组资源查出异常时的流程]、[非激活组资源查出异常时的流程]。点击[下一步]。

5. 显示设置依存关系的画面。进行设定,点击[完成]。

添加监视资源

添加监视资源。这里作为示例,添加IP 监视资源。

1. 点击树形视图中的[Monitors],在[编辑]菜单中的[添加]。

2. 打开[监视资源定义]对话框。在[类型]框中选择监视资源的类型(ip monitor) ,在[名称]框内输入监视资源名。点击[下一步]。

3. 点击[添加]。

在[IP 地址]中输入监视IP 地址,点击[确定]。 4. 输入的IP 地址在[IP 地址]中设定。点击[下一步]。 5. 显示监视设定。进行设定,点击[下一步]。 6. 显示恢复对象。进行设定,点击[完成]。

Page38

第四章 卸载浪潮BCP软件

4.1 卸载步骤

注: 卸载BCP软件必须使用root 用户权限执行。 请按照以下步骤,卸载BCP软件。

1. 执行chkconfig --del ,按照以下顺序禁用服务。   InfinityStorageSystemBCP _alertsync   InfinityStorageSystemBCP _webmgr   InfinityStorageSystemBCP   InfinityStorageSystemBCP _md   InfinityStorageSystemBCP _trn   InfinityStorageSystemBCP _evt 2. 使用WebManager关闭集群,重启服务器。 3. 执行rpm -e InfinityStorageSystemBCP。 注:请勿指定除此之外的选项。

Page39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yrrf.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