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敬父母主题班会
一、选题理由
1、孝顺父母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我们应当对学生实施这方面的教育。
2、三年级的孩子已经开始懂事,懂得感受父母的爱,但这还不够,还应该引导他们懂得回报父母的爱。这是三年级语文教材第五单元的要求。恰好这一单元安排了一次综合性学习活动,我就以此为契机,开展一次主题为“做孝顺父母的好孩子”的综合实践活动。
3、三年级的孩子已经会做一些简单的家务,具备了一定的创新能力
二、活动目标:
技能目标:通过活动,会做至少两件简单的家务活,能说出孝敬父母的事。
方法目标:在活动中,试着采用调查、访问等方法了解父母生日;通过观察、记录等方式了解父母的辛劳情况;以上网、查阅资料等形式收集尊敬、孝敬父母的名人名言和名人故事;用自己的各种实际行动向父母表示孝顺。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这次活动,使学生能更深切地感受到父母对他们的爱和养育他们的辛苦,进而在语言和行动中回报父母的爱,做个孝顺父母的好孩子。同时让学生养成爱劳动的好习惯。
四、活动重、难点:
活动重点:使学生能更深切地感受到父母对他们的爱和养育他们的辛苦,用自己的各种实际行动向父母表示孝顺。
活动难点:利用多种形式开展活动,并把活动坚持下去,形成习惯。
五、教法、学法
采用以学生探究性学习为主的学习方法,充分尊重学生的实践性和自主性,教师适时、适当地进行指导。
六、活动时间:八周
七、活动过程:
一、相片,说成长
师:同学们喜欢猜谜语的游戏吗?
生:(齐)喜欢!
师: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个“猜一猜”的游戏,不过不是猜谜语,是猜什么呢?请同学们看屏幕。(灯片出示:猜猜我是谁。逐一播放三个学生小时侯的相片。)
师:你们知道这是谁吗?
师:请这几个同学站起来让大家看看,和小时侯相比她有什么变化?
生:长高了。
生:长大了。
师:看到同班同学小时侯的相片,同学们多开心呀!同学们都已经长大了,可是有谁知道在你们成长的过程中,谁为你们付出的最多?
生:爸爸、妈妈。 看图片(辅导学习等)
师:多么好的爸爸妈妈们呀!他们为我们的成长付出了辛勤的劳动,让我们一起对爸爸妈妈说一声(灯片出示句子)
师生:(齐)爸爸妈妈,我爱你们!
二、灯片演示,激发情感,
看老鹰捉小鸡的图,并回答问题:老鹰来了,为什么母鸡要把宝宝藏在身后?(是母亲想要保护自己的儿女的本性!)
三、如何做个孝敬父母的好孩子
有句诗说的好: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辉。父母的爱是难以回报的,那么我们又该怎么报答父母呢?(孝敬父母)
我们应该怎么孝敬他们呢?孝敬父母的方式很多,你觉得还包括哪些方面呢?请同学在小组里讨论。再在全班交流:
小结:对,这些都是孝敬父母的好方法。同学们,是父母给了我们生命,是父母养育了我们,是父母供我们上学,供我们穿衣,供我们吃饭,还把好吃的自己不舍的吃,留给我们。父母为了养育我们不知牺牲了多少时间和心血,不知花费了多少精力和财力。父母对我们爱是无私的爱,是伟大的爱,我们永远也不能忘记,孝敬
四、播放歌曲这首歌曲的名字是《我的好妈妈》。
小结:这首歌曲唱出了小朋友看到妈妈下班回来很辛苦,赶快给妈妈搬凳子,倒水喝。亲亲妈妈。这就是孝敬妈妈,尊敬妈妈的表现。
五、看谁平时对父母了解沟通的多。
1、抽问题回答游戏,看谁回答最正确
(1)、谁知道爸爸妈妈的生日?
(2)、你知道爸爸妈妈喜欢吃什么东西?
(3)、你知道爸爸妈妈平时有什么爱好?
2、判断对错游戏
(1)你可以不经过父母的同意,随便出去玩。
(2)回家就要妈妈买零食吃。
(3)回家不认真写作业,老和妈妈顶嘴。
(4)帮父母做力所能及的家务,减轻父母负担。
(5)无浪费现象,不乱花钱
六、总结提升
师:通过这一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爱爸爸妈妈,不能停留在口头上,还应该用实际行动来表现。我们应该怎样做呢? (看板书,齐读儿歌)有礼貌,常问候,外出回家打招呼。吃东西,想父母,自己的学习常汇报。家务事,乐担承,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七、作业。
每天回家做一件孝敬父母的事。
1 通过观看图片,欣赏歌曲感受到父母无私而伟大的爱,在诗朗诵和交流中体会父母的爱。
2 在实例中感悟“孝敬父母”,在活动中践行“孝敬父母”。启迪教育学生今后做一个孝敬父母,做一个感恩回报的人。
过程:
一、开场
两位主持人在台上,一主持人说:“请我们的班主任周老师来参加我们的主题班会。”
师讲话。
主持人甲:阳光下我们快乐游戏,感受到太阳的温暖。生活中我们健康成长,感受到父母的慈爱。
主持人乙:父母对我们是一片无私的爱,是阳光的温暖,是可口的饭菜,是心爱的礼物,是一次次接送,是一回回关爱,是一份牵挂,是一种期待。
主持人甲:然而,我们作为子女对待父母怎样呢?有的是不理解,有的是责怪,有的是漠然,却没有对父母更多的微笑,更多的爱,更多的孝敬。所以,我们今天召开的主题班会是“孝敬父母”。
二、过程
主持人乙:请同学们观看一组图片(出示课件一)
主持人甲:多么浓浓的父母爱啊,多么感人的亲情啊。会不由得让我们想起我们的爸爸妈妈也是这样对我们的。同学们看后有什么想说的?
学生举手发言(四~五个)
主持人乙:同学们说的太好了,我们要理解感受父母的一片爱,请欣赏歌曲《懂你》
(出示课件二)
主持人甲:多么动情的一首歌,让我们更深地理解父母。请听诗朗诵《游子吟》(出示课件三)
主持人乙:“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父母对我们的爱,我们怎样回报呢?请看一组图片(出示课件四)
主持人甲:看了这一组图片报道同学们又有什么想说的?(请三~四个同学)
主持人乙:是啊,我们作为儿女要学会孝敬父母。请看家庭情景剧:《孝敬》。
主持人甲:多么有趣又教育人的家庭情景剧,让我们现在开始学会孝敬父母,制作一张贺卡送给父母吧。
播放一首《父亲的草原母亲的河》(出示课件五)学生制作贺卡
主持人乙:同学们把一份情,一份孝敬都融进贺卡里。下面请周老师为我们这次班会讲话。
师讲话。
三、结束
主持人甲:谢谢老师,孝敬父母是给父母一个微笑,是给父母递一杯热茶,是记住父母的生日,是为父母捶捶背,是和父母说说话。
主持人乙:孝敬父母是理解父母,是听从父母的教导,是努力学习,练就本领,让父母有一个放心而愉快的笑容。
主持人甲:“百善孝为先”,同学们让我们带着自己做好的贺卡,送给父母,表达我们的孝心。
主持人合:做一个孝敬的人,做一个感恩回报的人。(出示课件六)
主持人乙:这次班会到这,同学们,我们在日常生活中用行动来孝敬父母吧。
目的:让学生拿出实际行动去孝敬父母,为父母做些实事
过程:
1、听歌《世上只有妈妈好》
不要以为这是幼稚园的儿歌,嘻嘻哈哈唱一唱乐一乐即可,不要以为长大了,道理懂得很多,这歌显得太浅显,甚至肤浅。谁不清楚,能够表达出的父爱母爱不是这么如儿歌般的简简单单,平平凡凡的呢?但随着日子的流逝,年龄的增长,我们童年纯真的声音飘得很远了,明年将要毕业,也许翅膀硬了,要飞了,可我们咋就在生活中忽略了这种简简单单、平平凡凡的东西呢?──那就是父母对我们的爱,我们对父母的孝敬,让我们今天捡拾起一颗孝心,给我们的父母。
2、追溯历史和看漫画
我们是龙的传人,是炎黄子孙,我们应继承华夏民族的优良传统。尊老爱幼是我们的
传统美德,是我们要大力提倡的优秀品质。古有“二十四孝”的故事,当中难免有些迂腐的地方,但孝子的一些言行能够让我们有所启示和感动。故事很多,我们不说,只请同学们看一幅漫画:
启示:画上两只乌鸦,一个老人。乌鸦有种行为叫乌鸦反哺,老乌鸦可以在年老体弱时等小乌鸦找食物回来给它吃。乌鸦尚且如此,何况人?!人是高级动物,是生活在文明社会里的文明人,是受过教育的,有思想感情的人,就更应该有孝顺的举动。父母曾无怨无悔、任劳任怨地哺育、养大了我们,难道我们就不能为他们做些什么?!
当然,在座的各位父母都正处于四、五十岁身强力壮的年龄,仿佛说“孝顺”要早了些。但要清楚我们所提倡的“孝顺”的意义应该是深远一些,广大一些的。我们的孝顺不是一定要等到他们七老八十的时候才去伺候他们,而是从现在做起,从今天做起,从每一件能为他们分担的小事做起!
3、“孝心”口号
a、学会感激
①了解父母的艰辛。
△一日本公司招人,首要条件就是:你是否为你的母亲洗过脚?如果洗过,你就可以了解母亲的艰辛,那么进入公司工作也会努力。
△读一篇中学生写的文章《为母亲洗脚》
启示:我们不要求一定要为父母洗脚来表达孝心,但至少你可以关心地问候他们的工
作情况,他们的苦累烦忧,问一句:“妈妈,我能帮你什么吗?”父母会得到心灵的安慰,父母是那种对子女极容易满足的人,在问卷调查表上很多家长举了子女孝顺、关心的典型事例,仅有的一声问候都令他们感动不已。而我们要做的,岂止这些?!
②理解父母的心情
望子成龙的父母心情迫切,可能会导致日常生活中的“代沟”或抵触和管制,但无论怎样,出发点是好的,要懂得尊重他们,在合理的条件下接受他们所谓的“唠叨”。
b、学会承担
学会感激,才会懂得珍惜,懂得珍惜,更要去承担起责任。
①介绍杂志的两篇文章
《妈妈啊,为你托起生命的太阳》(《少年文艺》)
《孝女绳》(《读者》)
启示:年少的他们为我们树立了一个很好的榜样,那快长大成人的我们是否应做得更好?父母尽可能提供给我们最优越的条件,而我们是不是也要成为父母最大的安慰?
②联系现实
不说远的,就说身边的同学所做的,一位母亲这样例举我们班一位同学孝顺的典型事例。(略)
4、“爱的天平”填写游戏
①要求:以昨天(星期天)为例,把父母为你做的事和你为父母做的事例举出来,看看你的天平是否倾斜得太厉害?从点点滴滴例举中体会父母的爱。
②倡仪:爱的天平如果太倾斜,你做的事情太少,孝心太轻,请加重砝码。
5、小结:
我们以后要想服务于社会,现在应服务于家庭,去爱我们的父母、亲人、朋友,去为他们尽一份心力,充分去体现这样一句话:“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最后,谨以一首诗作结:
他们
──给父母
没有他们,便没有我们。
是他们,哺育了我们。
是他们,拓开了道路。
没有他们,我们的世界是残缺的。
没有他们,我们的生活是跛脚的。
他们的存在,使我们的世界完整。
他们的存在,使我们的生命鲜活。
有了他们,我们才可以超越历史。
有了他们,我们才可以赢获明天。
因此,我爱他们,我们爱他们。
他们给我们的
我们也可以一样给他们:
一片蓝天白云
一轮明月朝阳
一双眼睛
一座家园
一颗赤子之心
【开场白】
师:人间最美的是真情,
人间最真的是父母的爱。
顾:妈妈,多么亲切的字眼,她在生活上关心、体贴我们。
戴:爸爸,多么温暖的称呼,他在学习上支持、鼓励我们。
顾:妈妈的关怀像一顶伞,为我们遮风挡雨。
戴:爸爸的教诲像一盏灯,为我们照亮前程。
师:孝敬父母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
孝敬父母更是每个子女应尽的责任。
所以今天,我们一起走进孝敬父母的道德讲堂,让我们用真心和真情感恩父母的这份爱。
合:“孝敬父母”道德讲堂现在开始。
【第一板块:“诵一段经典”】
顾:首先,让我们看看古人们是如何感恩父母、传承孝道的。
(多媒体出示此诗)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戴:唐代诗人孟郊在《游子吟》中写出了对母亲的感恩之情,让我们一起来深情地吟诵吧!
师:顾一阳,你知道这首诗的意思吗?
顾:知道啊!《游子吟》这首诗的意思是:慈爱的母亲一针一线地为即将远行的儿子缝制衣服。她担心儿子迟迟不归,因此把衣服缝得结实又耐穿。孟郊抚摸着身上的衣服,注视着又细又密的针脚,心里想,母亲的慈爱,不就像这春天里太阳的光辉吗?沐浴着阳光的小草,无论怎样都报答不了太阳的恩情啊!
师:顾一阳说得真好呀!这首诗之所以流传千古,是因为字里行间道出了儿子对母亲的感恩之心。让我们再深情地吟诵一次吧!
顾:(多媒体)黄香温席和卧冰求鲤的故事,不知同学们有没有听说过呢?下面由 龚祖儿 和孙乾博 同学来给大家介绍这两个感人的故事吧! 龚祖儿:(多媒体)东汉时代,有一个孩子叫黄香,九岁的时候就非常懂事。炎热的夏天,他用扇子扇风,驱走蚊虫,使帷帐凉爽,让父母休息好。到了寒冷的冬天,小黄香钻进父亲的被子里。父亲奇怪地问:“你为什么不到自己的被窝里去睡觉?”黄香说:“我用身体温热被褥,父亲休息时就不会太冷了。”黄香长大后,当了地方官,为百姓做了许多好
事!
孙乾博 :(多媒体)晋朝时期,有个叫王祥的人,心地非常善良。他幼年时失去了亲生母亲。后来父亲又娶了个妻子。继母对王祥很不好,还经常在他父亲面前说三道四,搬弄是非。所以父亲对王祥也越来越冷淡了。
可是王祥并不记恨他的继母。有一年冬天,天气很冷,冰冻三尺,滴水成冰。王祥的继母生病了。王祥知道继母最喜欢吃鲤鱼。为了得到鲤鱼,王祥竟然脱掉衣服,赤条条地躺在冰上。他浑身冻得通红,仍在冰上祷告继母早日康复。正在他祷告之时,右边的冰块突然开裂。王祥喜出望外,正准备跳入河中捉鱼时,忽然从冰缝中跳出两条活蹦乱跳的鲤鱼。王祥高兴极了,就把两条鲤鱼带回家烧给继母吃。
他的举动,在十里乡村传为佳话。人们都称赞王祥是人间少有的孝子。
顾: 同学们听了刚才的故事后,一定被孟郊、黄香、王祥的孝心感动了吧!一定有许多心里话想说给爸爸妈妈听吧!
下面就由 施王檬 和 陈科齐 同学朗诵一首献给爸爸妈妈的诗,让我们共同感受他们对父母的感恩之情吧!
(多媒体配乐,两生诗朗诵《一辈子孝敬您》)
女:有一个词最亲切。
男:有一个呼唤最动听。
女:有一个人最要感谢。
男:有一个人最应孝顺。
女:那就是妈妈。
男:那就是爸爸。
合:那就是我们最亲最爱的爸爸妈妈。
女:妈妈的爱是安逸的小舟,载着我们驶向温馨的港湾。
男:爸爸的爱是一把小伞,给了我们一方无雨的晴空。
女:妈妈的爱是一股甘泉,让我们品尝到生命的甘甜与醇美。
男:爸爸的爱更是深夜里的一盏明灯,给了我们一片灿烂的前程。
女:所以,亲爱的爸爸妈妈,我要一辈子孝敬你们
是你们,养育了我
让我
看见灿烂的阳光和绚丽的彩虹
听见了悦耳的风声和酣畅的雨声
知道了生活是如此的温馨与美好
男: 所以,亲爱的爸爸妈妈,我要一辈子孝敬你们
是你们,教会了我
用语言表达心中的爱
用知识登上人生的高峰
让我明白跌倒了站起来——才是真正的强者!
女:亲爱的同学们,也许你早已经习惯父母的关爱,
男:渐渐忘记了感动,忘记了说声谢谢,
女:那么,从今天起,
男:从现在起,
合:请对世界上最爱我们的人说一声“谢谢”,请满怀感恩之心去——孝敬父母吧!
师:千言万语说不完爸爸、妈妈对我们的爱。
戴:千歌万曲道不尽我们对爸爸妈妈的情。
师:让我们将所有的心声汇成一句话:
合:爸爸妈妈,我们一定会孝敬您。
【第二板块:“看一段小品”】
师:说到孝敬生活中有些子女的孝心真是让人哭笑不得呀!
戴:请欣赏小品《孝心》。
(小品剧本附后)
【第三板块:“看一部短片”】
戴:这两个儿子的孝心真是让人哭笑不得呀!
顾:老妈八十岁生日,老大居然只拿了几个免费的布袋子糊弄妈,
戴:老二也好不到哪里去!只拎了一瓶可口可乐,还好意思说是从国外带回来的。
顾:两个儿子难得回来,不好好陪陪老妈,竟然还吵了起来,真是不孝顺呀!
戴:说起孝敬父母,我们班的 陈宸 同学将给大家介绍她前段时间在网络上看到的一个真实的故事。
故事讲述的是云南一个七八岁的小女孩,她照顾生病卧床的单亲妈妈,天天给妈妈烧火做饭,年幼的孩子做得像模像样,有时坐在灶旁,一边吃饭,一边看书。小女孩经常在墙上画出自己的身高,希望快快长大。家里实在太穷了,后来连桶里的米都快没了,小女孩急得躲在墙角哭了起来。从那以后,她每天捡废瓶卖钱给妈妈治病,并天天计算着医疗费的差额,每次拿到钱,她会蹦蹦跳跳地高兴一番。虽然攒的钱越来越多,但毕竟每天只能攒很少,终于一天晚上,小女孩听到妈妈的咳嗽声,知道妈妈病情恶化了。
第二天早起,小女孩穿上了仅有的那件崭新的衣服,洗了脸,整理了头发,在看了母亲最后一眼之后,她来到村西边,找到正在田地里干活刚被放出来不久的人贩子,扬起了满是泪痕的小脸,流着泪说道:“叔叔,你把我卖了吧,我还差一千八,给我妈妈治病。”
人贩子沉默了……
【第四板块:“讲一个故事”】
师:刚才看录像的时候,我看到许多同学眼中闪烁着晶莹的泪花。你们一定被小女孩的孝心感动了。我知道此时此刻,有一份感动在你们心中蔓延,有一份激情在你们心中澎湃。顾:在以后的生活中,也许我们不一定像电影中的小姑娘这样卖身救母,也不一定要做什么轰轰烈烈的大事,我们只要由心出发,从现在做起,从点滴做起关心父母,孝顺父母就可以了。
师:孝敬父母就是陪他们聊聊天,就是一个祝福、一句问候、一个拥抱,甚至只是一
个微笑。
顾:孝敬父母就是用一颗细腻的心去感受父母无微不至的体贴与关怀,因为那份爱是世界上最真挚、最深沉、最无私的爱。
下面,请顾老师来给我们讲述一个发生在2008年汶川地震中的真实的故事。
(多媒体配乐并附《婴儿》图片)
同学们,现在大家看到的这张图片,是2008年汶川大地震中,救援人员抱着一个3、4岁大的婴儿的情景。这个熟睡的婴儿怎么会知道,她亲爱的妈妈已经永远地离开了这个世界。妈妈是被垮塌下来的房子压死的,透过那一堆废墟的缝隙可以看到她死亡的姿势,双膝跪着,整个上身向前匍匐着,有些像古人行跪拜礼的样子,只是身体早已被压得变形了。当救援人员小心地把压着她的废墟清理开时,队长突然大声叫起来:“有人!下面还有人活着!”原来这位妈妈的身体下面竟躺着她自己的孩子。孩子被包在一个红色带黄花的小被子里,大概有3、4个月大,因为母亲身体庇护着,抱出来的时候,他还安静地甜甜地睡着呢!随行的医生在小被子里发现有一部手机,手机屏幕上是一条妈妈已经写好的短信,短信内容是这样的:“亲爱的宝贝,如果你能活着,一定要记住妈妈爱你!”“亲爱的宝贝,如果你能活着,一定要记住妈妈爱你!”
【第五板块:“作一番交流”】
戴:对我们每个人来说,生命都是最重要的,可是对伟大的母亲来说,孩子的生命比她自己的生命更重要。所以,汶川地震中的这位母亲在大难来临之际,毅然决然地用自己身体护住了孩子幼小的身躯。这样的母爱是多么伟大,多么令人感动呀!
师:参加了今天的道德讲堂之后,同学们一定有很多感想吧!让我们静下心来想一想,在以前日子里,自己有没有很好地孝敬父母呢?有不足的地方吗?以后打算怎么做呢?
(12,15,18,41)
师:同学们都有感而发,谈得很好,老师相信在以后的日子一定会怀着一颗感恩之心去孝敬父母的。
顾:除了孝敬父母,我们还要关心爱护身边的许多人,爷爷奶奶,老师同学还有亲爱的小伙伴们。
戴:只有怀着一颗感恩的心,我们的家庭才会幸福美满,我们学校才会充满欢声笑语,我们的社会才能成为和谐的大家庭!
【第六板块:“唱一首歌曲”】
顾:最后,让我们全体起立,一起边加动作,边唱这首《感恩的心》,
师:让我们唱出对父母的感恩之心,对师长的感恩之心,对社会大家庭的感恩之心!
合:今天 “孝敬父母”道德讲堂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1. 孝感动天
舜,传说中的远古帝王,五帝之一,姓姚,名重华,号有虞氏,史称虞舜。相传他的父亲瞽叟及继母、异母弟象,多次想害死他:让舜修补谷仓仓顶时,从谷仓下纵火,舜手
持两个斗笠跳下逃脱;让舜掘井时,瞽叟与象却下土填井,舜掘地道逃脱。事后舜毫不嫉恨,仍对父亲恭顺,对弟弟慈爱。他的孝行感动了天帝。舜在厉山耕种,大象替他耕地,鸟代他锄草。帝尧听说舜非常孝顺,有处理政事的才干,把两个女儿娥皇和女英嫁给他;经过多年观察和考验,选定舜做他的继承人。舜登天子位后,去看望父亲,仍然恭恭敬敬,并封象为诸侯
2. 亲尝汤药
汉文帝刘恒,汉高祖第三子,为薄太后所生。高后八年(前180)即帝位。他以仁孝之名,闻于天下,侍奉母亲从不懈怠。母亲卧病三年,他常常目不交睫,衣不解带;母亲所服的汤药,他亲口尝过后才放心让母亲服用。他在位24年,重德治,兴礼仪,注意发展农业,使西汉社会稳定,人丁兴旺,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他与汉景帝的统治时期被誉为“文景之治”。
3. 啮指痛心
曾参,字子舆,春秋时期鲁国人,孔子的得意弟子,世称“曾子”,以孝著称。少年时家贫,常入山打柴。一天,家里来了客人,母亲不知所措,就用牙咬自己的手指。曾参忽然觉得心疼,知道母亲在呼唤自己,便背着柴迅速返回家中,跪问缘故。母亲说:“有客人忽然到来,我咬手指盼你回来。”曾参于是接见客人,以礼相待。曾参学识渊博,曾提出“吾日三省吾身”(《论语·学而》)的修养方法,相传他著述有《大学》、《孝经》等儒家经典,后世儒家尊他为“宗圣”。
4. 百里负米
仲由,字子路、季路,春秋时期鲁国人,孔子的得意弟子,性格直率勇敢,十分孝顺。早年家中贫穷,自己常常采野菜做饭食,却从百里之外负米回家侍奉双亲。父母死后,他做了大官,奉命到楚国去,随从的车马有百乘之众,所积的粮食有万钟之多。坐在垒叠的锦褥上,吃着丰盛的筵席,他常常怀念双亲,慨叹说:“即使我想吃野菜,为父母亲去负米,哪里能够再得呢?”孔子赞扬说:“你侍奉父母,可以说是生时尽力,死后思念哪!”(《孔子家语·致思》)
5. 芦衣顺母
闵损,字子骞,春秋时期鲁国人,孔子的弟子,在孔门中以德行与颜渊并称。孔子曾赞扬他说:“孝哉,闵子骞!”(《论语·先进》)。他生母早死,父亲娶了后妻,又生了两个儿子。继母经常虐待他,冬天,两个弟弟穿着用棉花做的冬衣,却给他穿用芦花做的“棉衣”。一天,父亲出门,闵损牵车时因寒冷打颤,将绳子掉落地上,遭到父亲的斥责和鞭打,芦花随着打破的衣缝飞了出来,父亲方知闵损受到虐待。父亲返回家,要休逐后妻。闵损跪求父亲饶恕继母,说:“留下母亲只是我一个人受冷,休了母亲三个孩子都要挨冻。”父亲十分感动,就依了他。继母听说,悔恨知错,从此对待他如亲子。
6. 鹿乳奉亲
郯子,春秋时期人。父母年老,患眼疾,需饮鹿乳疗治。他便披鹿皮进入深山,钻进鹿群中,挤取鹿乳,供奉双亲。一次取乳时,看见猎人正要射杀一只麂鹿,郯子急忙掀起鹿皮现身走出,将挤取鹿乳为双亲医病的实情告知猎人,猎人敬他孝顺,以鹿乳相赠,护送他出山
7. 戏彩娱亲
老莱子,春秋时期楚国隐士,为躲避世乱,自耕于蒙山南麓。他孝顺父母,尽拣美味供奉双亲,70岁尚不言老,常穿着五色彩衣,手持拨浪鼓如小孩子般戏耍,以博父母开怀。一次为双亲送水,进屋时跌了一跤,他怕父母伤心,索性躺在地上学小孩子哭,二老大笑
8. 卖身葬父
董永,相传为东汉时期千乘(今山东高青县北)人,少年丧母,因避兵乱迁居安陆(今属湖北)。其后父亲亡故,董永卖身至一富家为奴,换取丧葬费用。上工路上,于槐荫下遇一女子,自言无家可归,二人结为夫妇。女子以一月时间织成三百匹锦缎,为董永抵债赎身,返家途中,行至槐荫,女子告诉董永:自己是天帝之女,奉命帮助董永还债。言毕凌空而去。因此,槐荫改名为孝感。
9. 刻木事亲
丁兰,相传为东汉时期河内(今河南黄河北)人,幼年父母双亡,他经常思念父母的养育之恩,于是用木头刻成双亲的雕像,事之如生,凡事均和木像商议,每日三餐敬过双亲后自己方才食用,出门前一定禀告,回家后一定面见,从不懈怠。久之,其妻对木像便不太恭敬了,竟好奇地用针刺木像的手指,而木像的手指居然有血流出。丁兰回家见木像眼中垂泪,问知实情,遂将妻子休弃。
10. 行佣供母
江革,东汉时齐国临淄人,少年丧父,侍奉母亲极为孝顺。战乱中,江革背着母亲逃难,几次遇到匪盗,贼人欲杀死他,江革哭告:老母年迈,无人奉养,贼人见他孝顺,不忍杀他。后来,他迁居江苏下邳,做雇工供养母亲,自己贫穷赤脚,而母亲所需甚丰。明
帝时被推举为孝廉,章帝时被推举为贤良方正,任五官中郎将
11. 怀橘遗亲
陆绩,三国时期吴国吴县华亭(今上海市松江)人,科学家。六岁时,随父亲陆康到九江谒见袁术,袁术拿出橘子招待,陆绩往怀里藏了两个橘子。临行时,橘子滚落地上,袁术嘲笑道:“陆郎来我家作客,走的时候还要怀藏主人的橘子吗?”陆绩回答说:“母亲喜欢吃橘子,我想拿回去送给母亲尝尝。”袁术见他小小年纪就懂得孝顺母亲,十分惊奇。陆绩成年后,博学多识,通晓天文、历算,曾作《浑天图》,注《易经》,撰写《太玄经注
12. 埋儿奉母
郭巨,晋代隆虑(今河南林县)人,一说河内温县(今河南温县西南)人,原本家道殷实。父亲死后,他把家产分作两份,给了两个弟弟,自己独取母亲供养,对母极孝。后家境逐渐贫困,妻子生一男孩,郭巨担心,养这个孩子,必然影响供养母亲,遂和妻子商议:“儿子可以再有,母亲死了不能复活,不如埋掉儿子,节省些粮食供养母亲。”当他们挖坑时,在地下二尺处忽见一坛黄金,上书“天赐郭巨,官不得取,民不得夺”。夫妻得到黄金,回家孝敬母亲,并得以兼养孩子。
13. 扇枕温衾
黄香,东汉江夏安陆人,九岁丧母,事父极孝。酷夏时为父亲扇凉枕席;寒冬时用身体为父亲温暖被褥。少年时即博通经典,文采飞扬,京师广泛流传“天下无双,江夏黄童”。安帝(107-125年)时任魏郡(今属河北)太守,魏郡遭受水灾,黄香尽其所有赈济灾民。
著有《九宫赋》、《天子冠颂》等。
14. 拾葚异器
蔡顺,汉代汝南(今属河南)人,少年丧父,事母甚孝。当时正值王莽之乱,又遇饥荒,柴米昂贵,只得拾桑葚母子充饥。一天,巧遇赤眉军,义军士兵厉声问道:“为什么把红色的桑葚和黑色的桑葚分开装在两个篓子里?”蔡顺回答说:“黑色的桑葚供老母食用,红色的桑葚留给自己吃。” 赤眉军怜悯他的孝心,送给他三斗白米,一头牛,带回去供奉他的母亲,以示敬意。
名人孝敬父母的故事 母亲节母亲节母亲节母亲节,,,,想起了陈毅元帅想起了陈毅元帅想起了陈毅元帅想起了陈毅元帅孝母故事孝母故事孝母故事孝母故事 印度有句格言,唯有母亲才是真的,永恒的,不灭的。 在中华文明史和中国革命史上,母爱母教对子女成长的影响之大,在史可鉴,有口皆碑。而子女对母亲的深爱与崇敬,也是刻骨铭心,绵绵如缕。芸芸众生如此,杰出英才亦然,陈毅元帅爱母敬母之情,更是感人肺腑。 1962年,陈毅任中国外交部长。一次,他率团从国外访问回来,路过家乡,决定抽出时间去探望病重的母亲。陈毅的母亲年高病重,瘫痪在床,生活不能自理。她见到儿子来探望她,非常高兴,正要和儿子打招呼,忽然想起换下来的尿湿的裤子还放在床边,就示意身边的人把它藏到床底下。陈毅见到久别的母亲,心里也非常激动,他连忙走上前去拉住母亲的手,亲切地问这问那。过了一会儿,陈毅问母亲说:“娘,我进来的时候,你们把什么东西藏在床下了?“母亲看着瞒不过去,只好说出了真情。陈毅听了说:“娘,您久病卧床,我不能在您身边侍候,心里非常难过,这裤由我去洗吧!”母亲硬拦住,不肯让他洗,并说:“你是国家干部,做大事的,又打老远回来,快歇歇吧!和妈妈聊聊。”陈毅说:“我们做儿女的平常不能孝敬您,现在回来看您,帮您洗几件衣服是很应该的。”说完就把母亲的脏衣服全拿过来泡在盆里,搓洗起来,母子俩,愉快地说着话,直到陈毅把母亲的衣服全洗
干净。 陈毅元帅作为共和国的创始人之一,功勋卓著,位高至极,有繁忙的公务在身,但他不忘家中的老母亲。在百忙中抽空回家探望瘫痪在床的母亲,为母亲洗尿裤,以关切的话语温暖抚慰病中的母亲。虽然陈毅元帅为母亲所做的只是一些平常得不能再平常的小事,但从这些平常的小事,看出了他对母亲浓厚的爱。他不忘母亲曾为自己付出的点点滴滴,理解母亲的艰辛和不易,知道报答母亲的养育之恩。他的一片孝心,至今听来仍然令人感动感慨。
古人云,“百善,孝为先。”孝敬父母关爱帮助父母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先辈传承下来的宝贵精神财富,是每个儿女应尽的义务,也是义不容辞的责任。然而,一段时间以来,一些子女缺少孝敬父母的母的母的母的意识,有的自己成人成家后,拒绝赡养父母;有的不但对父母言语粗鲁,而且在精神和肉体上伤害父母,让社会感到震惊和痛心。试问,一个连自己的父母都不知道孝敬的人,何谈亲情、友情、手足之情?何谈生活、事业、国家大业? 其实,在人的一生中,父母的母的母的母的关心和爱护是最真挚最无私的,父母的母的母的母的养育之恩是永远也诉说不完的:吮着母亲的乳汁离开襁褓;揪着父母的母的母的母的心迈开人生的第一步;在无微不至的关怀中成长;读书升学费去父母多少心血;立业成家铺垫着父母多少艰辛。可以说,父母为养育自己的儿女付出了毕生的心血。这种恩情比天高,比地厚,是人世间最伟大的力量。因此,我们都要像陈毅元帅那样孝敬父母,给他们创造一个充满爱的和谐家庭以安享晚年,那是父母的母的母的母的幸福,也是我们的幸福。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