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历正月初七
饲料博览的棉酚、环丙烯脂肪酸(CDFA)、植酸及植酸盐、非淀粉多糖(NSP)等抗营养因子就会降低或消除,饲喂效果大大增强。顾赛红等研究发现,发酵后棉籽粕的粗蛋白质提高10.92%,必需氨基酸除精氨酸外均增加,赖氨酸、蛋氨酸和苏氨酸分别提高12.73%、22.39%和52.00%。施安辉等利用4种酵母混合发酵,使棉酚得到高效降解,脱毒率高达97.45%。张文举等研究发现,复合发酵可极显著降低游离棉酚含量,粗蛋白质及其体外消化率分别提高27.83%和20.90%,发酵效果显著优于单菌株发酵。
25有较丰富的蛋白质氨基酸组成,菜粕中含有大量的毒素源及抗营养因子,限制了其作为饲料的利用。目前国内外关于菜籽粕脱毒的方法主要有:物理脱毒法、化学脱毒法及生物学脱毒法3大类。生物学脱毒法主要有酶催化水解法、微生物发酵法。和其他脱毒方法相比,微生物发酵法具有条件温和,工艺过程简单,干物质损失小等优点。
张翔力等用发酵菜粕替代豆粕对蛋鸡进行试验,发酵菜籽粕使用比例分别为0%、10%、12%和14%。试验表明,用10%~14%的脱毒菜籽粕代替饲料中的部分豆粕饲喂产蛋鸡,其产蛋率无影响。枚蛋重、料蛋比和存活率的差异不显著,蛋壳品质略有提高。
4发酵血粉
动物血液是一种潜力很大的蛋白质饲料资源。血液可直接干燥制成血粉,血粉的蛋白质含量很高,但其最大的缺点是氨基酸组成不平衡、消化率低、适口性差。发酵血粉与其他原料相比,其维生素、促生长因子以及游离氨基酸都增加了,各种营养物质的含量更全面、更平衡,是一种优质的蛋白质饲料。
本栏目由“青岛普兴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协办1发酵豆粕
豆粕是大豆经浸提脱油后的副产品,是畜禽最重要的植物性蛋白源,其粗蛋白含量高,可达到43%~48%;其必需氨基酸含量丰富,并有较平衡的氨基酸组成。但由于豆粕中存在大豆抗原蛋白、植酸、胃肠胀气因子等热稳定性因子,大豆凝集素、胰蛋白酶抑制因子,脲酶、脂肪氧化酶等热不稳定性抗营养因子,因而严重地影响了其利用效率。
发酵豆粕在猪上的应用效果报道得比较多。利用发酵豆粕替代部分鱼粉可以降低仔猪腹泻率,提高仔猪日采食量和平均日增重。刘欣等在28日龄断奶仔猪饲粮中以发酵豆粕部分替代进口鱼粉和乳清粉,结果表明,饲喂微生物发酵豆粕使仔猪料重比降低5.56%,血清IgG降低21.43%。用曲霉发酵的豆粕喂鸡,通过收集粪便测定其磷含量,结果发现磷的含量大大减少。此试验说明通过发酵可以提高植酸磷的利用率。
柯祥军等在玉米-豆粕基础日粮上添加5%、10%、15%三种不同水平的发酵豆粕饲喂肉鸡。结果发现,试验组与对照组相比日增重、日采食量提高,料肉比下降,差异均极显著。试验Ⅱ与对照组比较粗蛋白的表观消化率提高12.20%;试验I、Ⅱ、Ⅲ组与对照组比较钙的表观消化率分别提高5.67%、10.12%、6.37%,但差异均不显著。
胡梦红等报道,发酵豆粕富含的小肽能够直接被动物吸收,参与机体的生理活动,很好的促进氨基酸吸收,提高蛋白质合成利用率;还能改善饲料风味和提高饲料适口性,提高成活率,从而促进动物生产性能的提高。
2发酵棉粕
棉籽粕是一种蛋白质含量较高的饲料,粗蛋白含量为36%~41%,各氨基酸组成较好,但由于棉籽饼粕含有0.12%~0.28%游离棉酚,对畜禽有毒害作用。
发酵蛋白饲料及其应用2.2发酵棉粕在动物生产上的应用效果
何涛等研究表明,处理组分别添加发酵棉粕15%、20%和30%,替代部分豆粕,试验为时6周。结果显示,发酵棉粕处理组的肉仔鸡生产性能、肉品质、免疫器官指数和表观蛋白代谢值与对照组相比未有显著差异。综合成本考虑,其最佳添加量为20%。刘珍等在处理组分别添加6%、9%和12%的发酵棉粕进行蛋鸡的饲养试验,经过56天后,结果发现处理组平均产蛋率、日采食量、饲料转化率、软破蛋率与对照组均无明显差异,但饲料成本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张维德等在饲料中添加6.5%、7.66%和10%的发酵棉粕,鸡的产蛋率提高了0.03%、0.71%和4.03%;试验组和对照组血清中谷丙转氨酶活性、总蛋白含量、白蛋白和球蛋白的相对含量、白蛋白和球蛋白之比均差异不显著。说明饲喂发酵棉粕的鸡,其肝脏和其他组织的功能仍正常。
张国民等利用微生物发酵棉粕代替豆粕进行饲喂犊牛试验,经过17天的实验研究,结果发现实验l组和实验2组与对照组相比,在生产性能上没有显著性差异,但是饲料成本分别降低了36.84%和21.37%。
3发酵菜粕
和其他的蛋白源相比,菜籽饼粕是一种比较廉价的蛋白质饲料资源,其含
4.1发酵血粉在畜禽生产上的应用
杨远新等用发酵血粉代替豆粕对育肥猪进行试验,3个试验组分别替代日粮中的豆粕50%、75%和100%,试验期60天。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试验Ⅱ组和试验Ⅲ组的末重与日增重均有显著提高,其中日增重分别提高11.33%和14.34%;同时,试验Ⅱ组料重比显著降低。
刘定发等用发酵血粉替代进口鱼粉观察对肉鸡生产性能的影响,试验发现,0~4周、5~8周试验肉鸡的日增重情况均较对照组略低。同时,作者也对三个试验组鸡的健康状况进行观察,没有发现传染病、中毒和啄肛等现象,生长发育均
常。说明发酵血粉替代部分进口鱼粉制定饲料配方是切实可行的。
林荣帧等研究发酵血粉在肉鸭上的应用效果,试验分前期(初生~28天)和后期(28~42天)。试验结果表明,前期生长速度以对照组为好,但后期2个试验组生长速度加快,至6周龄体重超过或接近对照组。全期平均而言,各组差异不显著,但试验I组和试验Ⅱ组料重比分别比对照组下降5%和3%。
5其他
肉骨粉、羽毛粉等产量也很大,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肉骨粉蛋白质含量在45%~50%,矿物质铁、磷、钙含量很高,但骨钙大多以羟磷灰石的形式存在,不利于吸收,微生物发酵产酸使羟磷灰石中磷酸钙在酸的作用下生成可溶性乳酸钙,有利于动物吸收。
家禽羽毛粉蛋白质含量在85%~89%,胱氨酸含量高达4.65%,也含有维生素B和一些未知的生长素;铁、锌、硒含量很高。羽毛粉经过微生物发酵,羽毛角质蛋白降解,产生大量的游离氨基酸和小肽,具有更高的营养价值。
广东省农业科学院农业生物技术研究所
张百赞叶明强邝哲师赵祥杰罗国庆510610华南农业大学动物科学学院
杨金波510642
2.1棉粕发酵的脱毒效果
棉粕经过微生物发酵以后,其所含
功能性饲料研究进展
功能性饲料研究是一新兴领域,也必然带来巨大商业价值,特别是应用其开发的功能性畜产品如风味肉品将具有更大社会意义和产业前景。
1功能性饲料的概念
功能性饲料又称为保健饲料,它类似人的保健食品或健康食品,是指具有某一特定功能如提高免疫力、抗应激等功能的一类特殊的饲料。
功能性预混合饲料又称为保健预混合饲料是指由微量元素(铁、铜、锰、锌、碘、硒)、维生素(A、D、E和B1、B2等)、氨基酸和具有特定功能的功能成分以及载体按一定比例均匀混合组成。它具有特定功能如除氨除臭,抗应激等。功能性全价饲料、浓缩饲料、功能性预混合饲料以及其他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效成分的产品统称为动物保健品,保健品不是药品,不是以治疗为目标,不得标识具有疗效、痊愈等字样和功能。
2动物保健品功效成分
保健品的功能效成分是指在保健食品或饲料中能激活酶的活性或其他途径,调节人体机能具有特定功能的物质。目前常见功效成分有:多糖类:香菇多糖、黄芪多糖;功能性甜味剂:单糖、低聚糖、多元糖醇;功能性脂类:多不饱和脂肪酸、磷脂、胆碱;自由基清除剂:提高超氧化歧化酶、谷胱甘肽;维生素类:VD、VA、VE、VC:肽与蛋白质类:谷胱甘肽、小肽;活菌类:乳酸菌、双歧杆菌;无机盐及微量元素:钙、铁、硒、锌;藻类:如螺旋藻等;中草
药类如银杏、洋参、绞股蓝、灵芝等。
3保健饲料分类
功能性饲料研究是一新兴领域,其中具有实用价值和产业前景的保健饲料类别有:免疫调节类;改善营养性贫血;改善胃肠功能,防腹泻;促进生长发育;促进泌乳,改善母畜骨质疏松;抗毒物损伤如霉菌毒素;促进排铅、解毒;改善畜产品品质如风味肉或DHA蛋、低胆固醇蛋;改善睡眠;调节血脂;增进抗病能力。
4功能性饲料研究成果和发展趋势功能性饲料产业延伸和发展方向是应用功能性饲料开发功能性畜产品,湖南农业大学的课题组专家做了有益探索,在整合《规模化养猪主要应激疾病关键防治技术研究及产品研制》的基础上,结合保健养猪系列新成果,开展了技术集成创新及其推广应用工作,从而形成了风味肉品生产的保健饲养技术,“提高猪肉风味品质的饲料及其配制方法”申请国家发明专利一项。并参照国家无公害肉品标准制定了风味鲜猪肉的产品标准,同时,风味肉品开发也取得重大突破,其肉质醇香、肉质细嫩、风味独特。其中试验组(即风味肉质组)的肉香味、肉质嫩度和多汁性分别高出对照组17.07%、17.5%和11.62%。
湖南农业大学动物医学院
文利新袁慧刘进辉陈铁桥谢岚410128
长沙绿叶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蒋政云410125
栏目主持:王丽电话:13582005484E-mail:bobo7025@sohu.com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