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名称 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产品设计质量控制BOM(二维部分) 产品编号 内容 材料 表号: 第 次修改 生效期 日期 收缩率 自检 确认 已与客户交流清楚制品的材料,收缩率,颜色等,并填写在标题栏内; 外观做皮纹的,已交流清楚皮纹的规格或样板编号,并在技术要求中注明; 制品按出模方向画图,若出模方向与制品安装方向不一致,用箭头注明安装 方向及基准,并用文字说明。特殊情况如汽车件可根据具体要求安装车方向出图; 图纸比例按国家标准,且打印出的图纸实际比例与标题栏中所注比例一致; 标题栏大小符合标准; 技术要求字体为仿宋,不允许手写; 图纸线形,线条,字体符合国家标准; 用基准符号标出尺寸基准,X,Y,Z三方向; 图纸尺寸齐全,无缺漏尺寸; 局部剖面说明完整; 轴心线齐全,无漏标多标现象,并使用0.05规格的线形; 尺寸线分布合理,无重叠,无紧密难以区分的情况; 尺寸的标注基准统一,利于模具的加工; 专用号内容、位置已与客户交流清楚,图纸上已有表示;左右对称件左件在模号后加—L;右件在模号后加—R; 必检尺寸(产品的装配,外观的关键尺寸)后加序号,并在技术要求中说明; 重要装配,外观尺寸标注公差,公差大小合理,满足产品要求; 不必要的圆弧相切线已去除; 不易标注的三维曲面标出最大外型尺寸; 加强筋标明大小端的尺寸,或标明一端尺寸(注明大小端)及脱模斜度值; 技术要求的内容包括:未注壁厚,未注圆角,未注脱模斜度,外观要求(如镜面,透明件,喷漆、电镀等),必检尺寸及其他特殊要求如不允许设计浇口及顶杆痕迹的位置等; 外观件在图中用粗双点划线标出外观面的位置,外观做皮纹的用虚线 标出面积或范围; 制品外观有凸字,标识的,则其的表面应与制品表面不同要求,其面要求进行磨砂火喷砂处理; 并把此标识/字的位置与大小由客人确认并取得书面认可。 图纸首次换发则应在图号前加G01,二次换发图号前加G02,以此类推; 在二维图纸适当位置加三维轴侧图 注:每套产品设计完成后,工程师根据以上内容进行自检,通过在“自检”栏打“√”。若工程师自检不认真,在产品评审时及图纸审核时由别人发现问题,则根据具体问题按质量事故进行兑现10-30元。
产品名称 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产品3D设计自检BOM(自制) 产品编号 材料 表号: 第 次修改 生效期 收缩率 自检 日期 确认 内容 与客户交流清楚外观面位置及外观要求如镜面,皮纹,亚光等。 清楚产品的安装方向,产品的出模方向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产品在出模方向无不合理结构。 壁厚合理,壁厚均匀,没有过薄,过厚及壁厚突变。 圆角齐全,所有外观面倒圆角(特殊要求除外),所有非外观面倒圆角, 非外观面圆角足够大。且圆角处壁厚均匀,无漏掉的圆角。 脱模斜度齐全,正确,无放反的情况,脱模斜度足够大,已用DRAFT CHECK命令进行检查。 一面用插接,一面用卡爪的结构已考虑到装配过程中是否有与外观干涉, 是否有造成外观面破坏的情况,卡爪是否易断 透明件,皮纹处理的外观面,插穿面脱模斜度足够大,满足标准。 透明件已考虑外观效果,可见结构,并与客户进行交流。 需贴膜的件已经考虑到膜在实际安装方向的定位, 电镀件装配考虑到镀层厚度和装配间隙, 加强筋高度,宽度,脱模斜度结构及工艺均合理。 外观件检查产品结构如壁厚,加强筋(尤其是横在制品侧壁的筋考虑与侧壁的防缩)、螺钉柱等不会引起缩水,已采取防缩措施。 产品变形,收缩等注塑缺陷轻微,且已与客户协商,得到客户的书面认可。 需出斜顶,滑块,抽芯的结构活动距离及空间足够,结构能否简化。 产品无引起模具壁薄,尖角等不合理结构。 带嵌件的产品考虑嵌件在模具中的牢固固定,内桶底的嵌件要求将嵌件和包嵌件的胶位合并到一起作为模具嵌件。 与客户交流清楚分型面的位置,外观面滑块,抽芯允许的夹线位置。 备份产品已检查所有修模报告及更改记录并进行了更改,重要装配尺寸进行了样件的实际测绘验证。 客户提供图纸的情况,设计图纸已与原始图进行尺寸,形状一一校对,无误;装配校核,运动无干涉、平稳、满足要求;工艺审核,无不合理结构。 客户提供3D图,经过仔细审核,已确定出模方向,脱模斜度齐全,无倒扣,缩水现象。 需折叠使用的产品已验证折叠后的外观,配合情况。 与借用件之间的装配已进行了验证。 用Global Interference命令检查各部件之间装配无干涉。 各部件装配后外观浑然一体,装配间隙均匀,无影响外观的结构,外观面顺畅无台阶、褶皱现象。 各部件之间的装配间隙(固定装配及活动装配)均满足要求。 清楚各部件之间的装配顺序,各部件之间装配定位,装配结构统一,定位结构合理,满足生产工艺,无定位不足,错位,悬空等缺陷。 活动部件校核运动过程中无干涉,运动过程平稳,运动极限位置满足要求。 已进行了产品评审,并根据评审意见修改了设计结果。 在原3D图基础上进行局部产品改动的,在改动完成后,应与原有3D图进行数据贴和对比,核对是否其它部位无意中进行了更改。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一模几腔的是否为镜像关系 注:每套产品设计完成后,工程师根据以上内容进行自检,通过在“自检”栏打“√”。若工程师自检不认真,在产品评审时及图纸审核时由别人发现问题,则根据具体问题按质量事故进行兑现20-50元。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