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意榕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德清春晖公园园林景观调查分析

德清春晖公园园林景观调查分析

来源:意榕旅游网


德清春晖公园园林景观调查分析

摘要:通过资料查阅和实地调查,对德清春晖公园园林景观中的植物种类、植物配置方式以及植物与其他元素的造景特色进入深入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园内植物配置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建议,为园林中植物配植的研究提供了新的角度。 关键词:春晖公园;植物种类;植物配置;造景特色 中图分类号:j522.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the analysis of landscape of the springfield park in deqing abstract: this paper makes deeply analysis of the springfield park in deqing in terms of its plants species, arrangement and plant landscaping features with other elements in gardening based on statistical data and investigation. moreover, analysis the problems in the plants arrangement of this park and gives some proposals which provide new angles for the relative research. key words: springfield park; plant species; plants arrangement; landscape features 1 前言

随着老龄化的严重及人们的空余时间越来越多,更多的人选择到公园里度过闲暇时光。原因是公园里空气清新,景色优美,让人心静而愉悦。公园里绿树浓荫、鸟语花香,是多种多样的植物创造了这样的环境。园林植物不但是制氧机、降温机、补湿机、吸尘机,

还是园林风景中最富有变化的组成部分,原因在于其自身是一个有生命的有机体,在它的生长过程中不断地变换着形态、色彩,构成了一道独特的风景线。园林植物具有优美的形态,人们从对景观的直觉开始,通过联想而深化展开,能够产生优美生动的意境,给人以美的享受。

2 德清春晖公园概况

春晖公园是德清县最主要的休闲娱乐场所之一,西起云岫路,北起武源街,南邻广场南路,占地24公顷,其中绿地面积17.3公顷,东面最长达760米,南北最宽处达450米,是一座既富有现代气息又具有水乡风情、文化休闲、游憩功能完善的综合大型公园。园区内西大门、北大门、中央、南部生态观光四大景区相互呼应,主要景点及活动区域有:白云广场、彩云漫天、翠竹报春、五叠泉、观星广场、儿童活动中心、露天剧场、江南水乡一条街、清风帆影、亲水长廊、湖面音乐喷泉、桂花岛等十余处景点构成。各景区独自成一系统,却又通过道路,水体有机联系在一起,形成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给市民和八方来宾带来美得享受。 3 春晖公园植物景观现状 3.1植物种类

春晖公园园区水体众多,坡向齐备,具备各类型植物生长的立地条件。植物配置原则上是选用当地特有数种,并结合景观要求和各区功能特点进行配置。丰富的植物形成了多样的植物景观。公园内以人造和自然山水形成主体地形,园内的景观几乎被植物所覆

盖,常见植物包括香樟(cinnamomumcamphora(l.)presl)、乐昌含笑(michelia chapensis dandy)、无患子(sapindus mukorossi gaertn)、雪松(cedrus deodara)、樱花(prunus serrulata)、水杉(metasequoia glyptostroboides)、枫香(liquidambar formosana)、二乔玉兰(magnoliasoulangeanasoul)、珊瑚朴(celtis julianae)、木荷(schima superba)等树种。 3.2植物配置

不仅单株的树木在春晖公园所表现出的个体美,很多配置方式可以呈现出优美的景观。比较典型的主要有: 3.2.1植物间的组合

比较典型的例子就是常绿树与落叶树间的搭配组合。常绿树作为背景,可以把落叶树的优美姿态衬托出来。 3.2.2植物与建筑的搭配组合

这种配置在园林中很常见,也很重要,在植物的选择和应用上,一定要注意与建筑和环境的协调,这样才能互相衬托或弥补,从而使双方都能得到很好的表现。如植物与紫藤架的搭配组合。单独的花架是一个单调的建筑小品,需要选择一些植物与其搭配以达到和谐,植物的选择应根据花架本身的颜色而定,这样既可以增强美感,增添一种生动活泼的生命气息,攀缘在花架上的植物还可以有乘凉之用,这样通过建筑对自然的适应达到了建筑与自然景观的统一。 3.2.3植物与水体的结合

无论是古典园林还是现代公园,绦柳都是水边最常见的树种。

绦柳的柔细枝条和随风拂动的姿态,成为水边美丽的景观。此外水池里种植大片重瓣荷花,到了夏季,这里是较热闹的地方。荷花花期较长,从4、5月一直开到10月。挺拔的荷花给人一种“出淤泥而不染”的情感,而到了秋季,那枯黄的荷叶倒也颇有几分“留得残荷听雨声”的意境。 3.2.4植物与山石的结合

植物与山石的配置,能起到相互衬托或补充的作用,从而突出对方的表现价值。所以在植物的选择上,一定要与山石的特性相适应,这样才能达到理想的效果。如在石头前可种植龙爪槐,它可使本来生硬的山石出现生机。龙爪槐落叶后表现最突出的是它光滑的干皮,可与石头的纹理相吻合。 4 春晖公园植物造景分析

植物造景必须是遵循科学性与艺术性的高度统一。力求科学合理的植物配置,既要满足植物与环境在生态适应性的统一,又要通过艺术构图原理,体现出植物个体及群体的形成在人们欣赏时所产生的意境美,从而达到提高环境景观质量和社会、生态效益。自然的高层次阶段。 4.1种类与数量

植物的巧妙组合可以产生生动活泼、变化多样的空间景物层次,形成一个相对独立空间。公园绿地运用植物来形成空间,往往是根据树木的种类、姿态、株数以及配置方式来创造不同的空间景观的,如用低矮灌木及地被植物作为空间的限制因素,这种围合的空间是

敞开的和外向的[3];若一面或多面部分受到较高植物的封闭,限制视线的穿透,形成了半敞开空间;利用具有浓密树冠的遮荫树,构成顶部覆盖空间;运用高而细的植物能构成一个方向直立、朝天开敞的垂直空间。

在这类植物造景中,植物种类的丰富度、植物个体的观赏性对于整体植物景观的质量具有更直接的作用。当然,由于面积的限制,不能无限制的增加植物的种类,否则不仅不利于植物的生长,也易造成视觉上的混乱。春晖公园北大门景区的银杏(ginkgo biloba linn.)大道高大挺拔;西大门景区的入口处的乐昌含笑(michelia chapensis dandy)姿态饱满、绿荫清幽。 4.2植物的色彩美

园林植物种类繁多,每种植物都有自己独有的形态、色彩、风韵、芳香等美的特质。不同形体姿态的树种给人以不同的感觉:高耸入云或波涛起伏,平和悠然或苍虬飞舞,不同的植物种类的叶片在三维空间中的排列,常呈现各式的镶嵌状,因而组成各种美丽的图案,尤其当阳光将这些美丽的图案投影在铺装平整的地面上时,会产生很好的艺术效果。园林植物特别是开花植物的花朵,在色彩上更是千变万化,层出不穷。单条花又常排聚成大小不同,式样各异的花序,由此形成复杂的变化,形成不同的观赏效果[2]。

园林植物色彩的一种重要表现形式就是园林色块的效果,色块的大小可以直接影响对比与协调,而色块的排列又决定了园林的形

式美。由于大部分园林植物都是绿色的,而且绿色在视觉上是最令人感到舒适的颜色,给人以平静、和谐的感受。因此,公园绿地中通常绿色植物占最大面积,以绿色为主色调,而其它色彩的植物起到对比、渲染和画龙点睛的作用。如春晖公园中央景区在人工湖周围布置了设置了色彩丰富的色块,与人工湖中央的喷泉结合成一幅大型的优美华丽图案,给游客一种美的享受。 4.3不同植物的造景特色 4.3.1 竹子的造景特色

竹文化是我国的传统现象,竹子虚心、有节、挺拔凌云的形态特征与我国传统文化中的伦理道德、审美意识相契合,成为“清高、气节、坚贞”的象征[4]。有关历史典故、诗歌绘画作品构成了竹子造景丰富的人文景观资源,竹子造景可通过景名题咏及竹韵景石等艺术手法渲染竹文化,使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完美结合,营造出充满诗情画意的景观意境。竹子造景的“画意”,即将绘画艺术的写意手法运用于竹子景观设计,营造出反映中华民族审判意识,具有深厚文化底蕴的竹子景观。在春晖公园内有“翠竹报春”这一优美景观,一眼望去,山上林涛竹海,遍山绿荫,重重叠叠的翠竹,恰似竹的海洋,绿波接天,漫步其中,“绿浓沾衣、凉爽沁人”。 4.3.2 花卉的造景特色

丰富多彩的花木蕴含着丰富多彩的情感,表述了无限的象征意义,因而花撩起的缕缕情思使景物进入了诗画的境界。这样把外形与气质结合起来,突出了花的神态和风韵,大大增强了它的艺术魅

力。如桃花是象征鸿图大展;玉兰表达金玉满堂的美好愿望;菊花表示清高;兰花表示高尚;木棉表示英雄;凌霄表示人贵自立。春晖公园五叠泉给人一种“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的感觉,同时在其下荷花的映衬下,更营造出一种热烈、欢快的主题氛围。 5 结束语

春晖公园以现在的景观设计手法,在发掘地方文化,延续乡土传统,体现本地的文化水准及地方特色的基础上,将绿化休闲和经济效益有效结合。对体现城市风貌,改善生态环境,创造社会效益以及提升城市品位和生活质量起着重要作用,同时也给市民和八方来客提供了一处聚会、休闲、观光的城市空间。对德清春晖公园园林景观的调查分析,研究其植物种类、配置方式、造景特色,对德清今后城市公园的建设具有积极的借鉴意义。 7 参考文献

[1]苏雪痕. 植物造景[m]. 中国林业出版社,1994, (07). [2]余树勋. 园林美与园林艺术[m]. 科学出版社,1987. [3]肖晓萍. 湿地保护与湿地公园建设[j]. 福建建设科技,2005,(5):38-39.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yrrf.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