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研究·
浅谈胃肠减压管应用于肠梗阻患者中的护理干预措施
热依兰木·买合木提
(新疆阿克苏地区新和县人民医院,新疆 新和)
摘要:目的 探究胃肠减压管应用于肠梗阻患者中的护理干预措施。方法 选择2016年8月至2018年8月在本院进行胃肠减压管治疗的53例肠梗阻患者作为实验观察对象,观察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对胃肠减压管应用于肠梗阻患者中的护理干预措施进行总结。结果 本院53例肠梗阻患者均进行胃肠减压管治疗,引流液为267-601ml,平均引流量为(437.65±65.41)ml,留置胃管时间为3-8d,
平均留置时间为(4.25±1.85)d,留置胃肠减压管后患者腹痛、腹胀、呕吐等症状得到显著缓解,胃肠排气减少症状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结论 改良留置胃管法联合优质护理治疗肠梗阻效果显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减轻患者痛苦,治疗效果满意,具有使用及提高价值。
关键词:胃肠减压管;肠梗阻;护理干预措施;应用价值
中图分类号:R472 文献标识码:B DOI: 10.19613/j.cnki.1671-3141.2019.36.179
本文引用格式:热依兰木·买合木提.浅谈胃肠减压管应用于肠梗阻患者中的护理干预措施[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36):258-259.
0 引言
肠梗阻是外科常见急腹症之一,其诊断困难,病情复杂多变,不但会引起患者肠管本身解剖功能的改变,还会导致患者全身性生理功能紊乱,严重者可危及患者生命安全。胃肠减压是治疗肠梗阻的重要措施之一,在胃肠减压的基础上配合恰当的护理方法能够大大提高临床治疗效果[1],为此本院选取53例肠梗阻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对改良留置胃管法联合优质护理治疗肠梗阻的临床效果展开探究,现总结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6年8月至2018年8月在本院进行胃肠减压管治疗的53例肠梗阻患者作为实验观察对象,经临床诊断及相关检查患者均符合肠梗阻疾病的相关诊断标准,均为胃液粘稠、胃内较多食物残渣或胃内血块患者,患者意识清醒,无交流障碍,均自愿参加此次研究,并且能够主动配合医护人员的诊疗及护理工作,均在实验知情同意书上签字。其中男性患者30例,女性患者23例,年龄35-78岁,平均年龄(54.28±5.14)岁,粘液性肠梗阻患者31例,麻痹性肠梗阻患者10例,肿瘤学肠梗阻患者12例;患者腹部X线检查结果显示肠腔扩大及气液平面,CT检查结果显示肠腔内有低密度影。患者均伴有不同程度的腹痛、呕吐、肛门停止排气、排便等症状。
1.2 方法
1.2.1 置管方法
所有患者均采用改良留置胃管法进行胃肠减压治疗,患者取半坐位或半卧位,对患者的鼻腔进行观察并测量胃管长度,使用润滑油将胃管前端进行润滑处理,操作者一手用纱布托住胃管,一手持镊子夹住胃管前端内将胃管从患者通气较好的鼻孔缓慢插入,根据患者机体状态实施调整插入深度,确保胃管插入胃内[2],顺利引出胃液,待患者腹痛、呕吐、腹胀等症状及体征得到缓解后,使用胶布对胃管进行固定,外接负压引流瓶。整个操作过程要小心仔细,动作轻柔缓慢,避免给患者造成不必要的损伤。1.2.2 护理措施
胃肠减压置管前后配合优质护理干预措施:①心理护理:肠梗阻患者极易出现紧张、焦虑、恐惧等不良情绪,患者在进行胃肠减压治疗前护理人员要加强与患者及家属的沟通与交流,向患者普及肠梗阻基础知识,将胃肠减压的治疗方法、注意事项、治疗的目的及意义仔细告知患者,取得患者及家属的理解与配合,保证治疗能够顺利进行。②胃肠减压护理:插管时动作要轻柔,避免引起患者的不适或引起患者不必要的损伤,置管成功后妥善固定胃管,做好患者口腔、鼻腔及呼吸道的护理工作,嘱患者不要进行剧烈运动避免胃管打折或发生扭曲,加强对患者监测防止胃管发生脱落。治疗期间注意观察患者引流液的量、颜色及性质,若患者出现引流不畅,
通过指导患者改变体位并向胃管内注入20-30ml生理盐水
[3],观察引流是否通畅。③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并加强病情监测:持续监测患者生命体征及病情的变化,及时纠正患者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紊乱,记录患者引流液的颜色、性质及量,若患者伴有腹胀、腹痛症状应遵循急腹症治疗原则进行治疗,帮助患者排痰,根据实际情况给予患者雾化吸入治疗,积极预防肺部感染。④饮食护理:胃肠减压期间患者要禁饮禁食,若患者出现口干、咽干等不适症状,可嘱患者或家属使用棉签蘸水后擦拭口唇来缓解患者的口渴感;严格遵医嘱给予患者肠外营养支持,若患者需要服用口服药物则将药物研碎后兑水注入胃管,注入药物后停止胃肠减压30min,防止药物吸出影响治疗效果。注意观察患者病情变化情况,若患者胃肠蠕动恢复,腹痛、呕吐、腹泻等症状得到显著缓解,排气、排便恢复正常,应及时告知医生终止胃肠减压,遵医嘱指导患者进食少量的温水及清淡有营养的流质食物,禁食不消化、易产气或刺激性的食物,少食多餐,若患者进食后无明显不适,可在24-48h以后改为半流质饮食,并逐渐向普通饮食过渡,饮食以清淡易消化、低盐低脂肪、优质蛋白及富含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的食物为主。⑤营养支持:胃肠减压患者极易出现水电解质紊乱及酸碱平衡失调,患者容易出现营养不良等症状,遵医嘱静脉补充热量及电解质,根据患者每日出入量进行补液,纠正患
[4]
者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紊乱。⑥拔管护理:待患者胃肠功能恢复至正常水平,腹痛、恶心、腹胀等症状消失,有肛门排气时可遵医嘱拔除胃管,嘱患者做屏气动作,分离吸引装置与减压管,迅速将减压管从患者体内拔除,及时清理患者口腔分泌物,让患者使用温水漱口,根据患者病情合理制定患者饮食方案。
1.3 观察指标
观察患者的引流量、胃管留置时间及临床症状改善情况。
2 结果
本院53例肠梗阻患者均进行胃肠减压管治疗,引流液量为267-601ml,平均引流量为(437.65±65.41)ml,留置胃管时间为3-8d,平均留置时间为(4.25±1.85)d,留置胃肠减压管后患者腹痛、腹胀、呕吐等症状得到显著缓解,胃肠排气减少症状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
表1 患者临床治疗效果
观察指标引流量(ml)平均引流量(ml)留置胃管时间(d)胃管平均留置时间(d)
检测值267-601437.65±65.41
3-84.25±1.85
投稿邮箱:sjzxyx88@126.com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19年第19卷第36期
259
3 讨论
肠梗阻是指肠内容物不能顺利通过肠腔,因此肠梗阻患者有着共同的临床表现,即腹痛、呕吐、腹胀、肛门停止排气、排便等,肠梗阻的治疗原则是解除梗阻,恢复肠管通畅,纠正患者生
[5]
理紊乱。胃肠减压主要是通过利用负压吸引原理将患者肠管内积聚的气体和液体排出体外,解除梗阻,全面改善胃肠功能,
[6]
加快患者机体的恢复。患者在治疗过程中配合优质护理干预措施,分别从患者的心理、插管及治疗过程、拔管等方面对患者实施全程护理跟踪,增强患者治愈信心,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对患者插管及治疗过程进行密切监测,一方面减轻患者插管、治疗过程中及拔管时的不适,缓解患者临床不适症状[7],另一方面防止损伤患者胃肠,提高患者治疗安全性,预防其他并发症的发生,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及预后,治疗及护理效果显著[8]。
综上所述:改良留置胃管法联合优质护理治疗肠梗阻效果显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减轻患者痛苦,治疗效果满意,具有使用及提高价值。参考文献
(上接第254页)
[1] 姜凤仙,朱淑霞,王碧珍,等.肠梗阻患者胃肠减压不同插管深度的效
果研究[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4,33(2):480-481.[2] 唐相信.胃管置入不同长度在肠梗阻患者胃肠减压时的效果观察[J].
中国卫生产业,2014,9(8):105-106.[3] 殷艳.肠梗阻患者胃肠减压不适症状的分析及护理[J].西南国防医
药,2015,25(8):890-891.
[4] 高瑞.肠梗阻患者行胃肠减压时差异性置管深度的效果比较[J].中国
医药指南,2016,14(34):99-100.[5] 万丽,陈玉梅.督导式护理干预在肠梗阻导管治疗肠梗阻中临床应用
效果研究[J].山西医药杂志,2017,46(6):714-716.[6] 刘希英,乔红.探讨胃肠减压的并发症与操作时的注意事项[J].世界最
新医学信息文摘,2016,16(29):246-247.
[7] 李建党.经鼻插入型肠梗阻导管在粘连性小肠梗阻胃肠减压中的应用
[J].中国乡村医药,2016,23(20):33-34.[8] 吴晓莉.观察胃管置入不同长度对肠梗阻胃肠减压效果的影响[J].中
国伤残医学,2014,3(8):256-257.
是导致手术效果不佳的主要因素。所以对于那些极易引起感
染的手术,要严密监护术后患者的身体体征情况,特别是在术前要提前实施预防感染用药,最大限度降低术后感染风险。
在本研究中,对妇产科行腹部切口手术患者实施了全面护理干预。术前、术中、术后的心理护理干预,疏导患者不良情绪,促成患者积极配合治疗;术前准备护理干预,为手术顺利实施奠定基础;术中医护人员的共同配合,确保了手术安全有效;术后实施护理干预,为患者预后身体恢复起到积极促进作用。研究数据显示,分析组患者术后各项观察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
综上所述,对妇产科行腹部切口手术患者实施全面优质的护理干预措施,可以确保手术安全性,减少不良反应,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利于患者术后身体恢复,有效改善患者生活质量,临床疗效显著,值得推广及应用。参考文献
[1] 高娟,魏娜,杜红.妇产科手术患者腹部切口的护理干预[J].贵阳中医
学院学报,2013,11(25):207-209.
[2] 王乐霞.综合护理干预在妇产科手术术后切口疼痛中临床效果分析[J].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5,6(23):2874-2875.[3] 吴晓娜.论优质细节护理服务对妇产科术后患者腹部切口恢复的影响[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5,1(15):22-23.[4] 曲正,王建利,姜虹.妇产科手术患者腹部切口的护理分析[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5,9(18):201-202.[5] 王改霞.妇产科手术患者的腹部切口护理干预方法与效果[J].中国实
用医刊,2015,42(16):89-90.[6] 王颖霞.妇产科手术患者腹部切口的临床护理[J].中国实用医药,
2015,10(18):235-237.[7] 李景.探讨妇产科手术患者腹部切口的护理体会[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5,6(20):240-241.[8] 高桂侠.妇产科手术患者腹部切口的护理探析[J].中国药物与临
床,2015,15(8):1210-1211.
(上接第255页)
集束化护理干预措施的有效性,在一定程度上预防、降低了患儿临床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在研究实施治疗干预措施时,充分考虑到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病机制,采取相应措施。一是由口咽部细菌下移、误吸或胃内容物反流导致,所以治疗中将患儿体位处于头高位状态,避免了误吸与反流的发生,有
[12]
效的改善了患儿的呼吸功能。二是与通气管路细菌定植具有一定的关系。所以及时清理患者口腔,时时有效保障口腔卫生;有效避免患者气道进入呼吸机通气管路中冷凝物及雾化装置中液体。由此,有效预防临床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三是为避免分泌物进入患儿呼吸道,设置合理的监测、维持气囊压力,这样有效降低感染发生率。四是为有效清理患儿咽喉痰液,采取密闭性吸痰措施,大大缩短了给患儿吸痰的时间,而且也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本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患儿给予集束化护理干预,其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总发生率明显低于常规组患儿,表明集束化护理有效降低了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提高了其临床预防效果,为患儿的尽早拔管、撤机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综上所述,为预防儿童重症肺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实施集束化护理,可以有效降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促进患儿抢救成功率的提高,具有显著的临床疗效。同时可以减少患儿医疗费
用,缩短患儿住院时间,利于患儿预后恢复。参考文献
[1] 刘卫平,孙德俊,闫志刚,等.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危险因素分析[J].中华医
院感染学杂志,2017,27(01):85-87.[2] 刘华龙,葛学娣.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危险因素分析及护理策略[J].浙江临床医学,2016,18(11):2130-2132.[3] 许贵如,王炎,李丽,等.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预防体位及其依从性研究进展[J].中国全科医学,2016,19(32):4009-4013.[4] 曲东,任晓旭,郭琳瑛,等.机械通气患儿气管导管内生物被膜形成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关系[J].中国小儿急救医学,2015,22(04):237-240.[5] 范晓华,曹岳蓉,徐娟,等.呼吸机相关性肺炎集束化护理方案预防的效果研究[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5,15(18):4203-4205.[6] 闫凤,李发俊.集束化护理策略在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中的应用[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5,12(4):31-32.[7] 许渝,王文娟,徐润琳,等.PICU患儿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目标性监测结果和高危因素分析[J].现代预防医学,2014,41(08):1530-1532.[8] 蒋玉兰,明旭华,李晓琳,等.集束化综合护理方案预防呼吸机相关肺炎的效果[J].护理研究,2014,28(5):1881-1882.
投稿邮箱:sjzxyx88@126.com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