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车装配操作要点⼀、装配操作前的检查
装配操作⼈员在装配之前需要对本⼯序将要装配的零部件进⾏相应的检查。确认没有问题后,才可进⾏装配。不能将上道⼯序中的问题带到本⼯序。
1、⾸先检查在本⼯序所需要安装的部装总成或者零部件是否正确。进⼊本⼯序的部装总成装配是否安全;其零部件的装配是否正确;紧固件是否紧固良好;运动件是否灵活。
2、 检查在本⼯序安装使⽤的紧固件是否良好。如果螺栓、螺母出现螺纹损坏,则应放置在指定位置,进⾏更换。
3、 检查本⼯序所需要安装的零部件和部装总成的外观是否良好,有⽆损伤、划痕;外装饰是否完整、有⽆装饰外观缺陷和电镀缺陷。
4、 检查本⼯序所需要安装的焊接件。其焊接部位是否存在虚焊、漏焊;焊缝现象;有⽆⽓孔、沙眼;有⽆焊瘤、焊渣存在。
5、 检查车架等⼤型焊接件和其她零部件、塑料件的安装孔位置是否正确。如果出现较⼤的差异,则应该⽴即进⾏更换。
6、 如果出现装配部件不到位,活动部件运动不良,错装、漏装现象,以及损伤等等质量问题,应该退回予以返⼯。
7、 检查装配使⽤的⼯具是否良好。7)控制器检查
这⾥是装配前控制器的检查
(1) 外观应该清洁⼲净,出⼚号码、隆鑫专⽤等等标记清晰。各部位⽆裂痕、缺损。螺钉紧固可*。
(2) 控制器的接头插⼝、插座应能够插接到位,⽆松动现象。(3) 刹车控制应该断电灵敏。
(4) 控制器对电动机的控制检查:应该保证电动机运转稳定,输出功率达到预定的要求。电动机的调速应连续、稳定。
(5) ⽋压保护:24v蓄电池为21±0.5v;36v蓄电池为31.5±0.5v;48v蓄电池为42±0.5v。
(6) 过流保护:⽆刷电动机为14 ±1.0a;有刷电动机为19±1.0a。(7) 骑⾏时,调速应该连续、稳定、可*。
(8) 控制器的功率消耗应不⼤于电动机的4%。
(9) 控制器在使⽤时的温度应该⼩于50℃(在环境温度为25℃时;炎热天⽓温度可以稍有提⾼)。如果温升过快或温度过⾼,应该予以更换。(检测控制器温度超标的简单⽅法:⼿背放置在控制器的外壳上,如果感觉温度难以接受,既有可能出现超标的情况。需要进⼀步使⽤仪器检查温度情况。)(10) 控制器对地的绝缘电阻应该不⼩于100mω。 8、 电动机检查
(1) 电动机从功率上⽬前可以分为以下⼏种:24v/180w(辐条车轮);36v/180w(辐条车轮);36v/240w(⼀体化铝轮);48v/350w(⼀体化铝轮)。
(2) 电动机外观整洁,颜⾊均匀。应⽆变形、裂纹、⽑刺、氧化、铸造缺陷。(3) 电动机的转速测定应该符合车型的设计要求。具体转速需要根据车型和蓄电池电压、车轮直径确定。可参见车型的相关⽂件。
(4) 电动机在规定的电压和电流下,应该完全能够达到要求的输出功率与扭矩等等参数。
(5) 电动机在运⾏时应该稳定。不存在异常震动、涩滞、异响、过热等等不正常现象。
⼆、装配操作通⽤要点
装配过程中应该注意以下常见的通⽤问题。对于具体车型的装配要求,则应根据相关⽂件在此基础上加⼊所要求的内容。特殊的要求,应该根据装配的实际情况进⾏处理。装配数据应根据所装配电动车的设计要求决定。1、 装配操作必须符合装配钳⼯的操作要求。
2、 ⼯作前将劳防⽤品穿戴整齐,并检查所有⼯具、⼯装、设备是否齐全可*。
3、 所有的零部件必须保持清洁,不得放置于没有衬垫的地⾯上。应按规定有序地摆放在指定⼯位器具或者⼯作台上。掉落地⾯的零部件应该进⾏检查,确认⽆损坏现象,则可予以擦拭后,进⾏组装。零部件的拿取必须⼒度适中,严禁摔打、撞击。4、 装配时,所使⽤的⼯具必须摆放有序,随拿随⽤,⽤毕放回⾄原来的位置。不可
随⼿乱仍。
5、 装配时,不得对任何零部件随意使⽤铁锤硬性敲打。
(1)遇到需要敲击的情况,可视情⾸先使⽤橡⽪锤,⽊锤;其次选⽤铜锤。(2)敲击时不得击打带有螺纹或者定位的表⾯,以及精度较⾼的关键表⾯。
(3)属于电动车直接外露的⾦属表⾯,应该使⽤棉纱包好,形成保护,⽅可击打。(4)塑料件不可敲击。
(5)铝件只能使⽤橡⽪锤。
(6)铸铝件、青铜件可视情使⽤⽊锤,铜锤。
6、 需要加注润滑油或者黄油的位置,必须保证加注量达到规定要求。黄油涂敷须均匀。
7、 装配的部件如果有定位孔、销等等定位装置,则应该⾸先找到保证所有定位配合处相互垂直的预装配位置,将所安装的零部件⼿持于该位置。平⾏、平稳地安放于装配位置,确保定位、配合⾯良好后,在进⾏装配。
8、 塑料件应该⾸先找到合理的预装配位置后,尽量平⾏地放置于安装位置。不得出现硬性的强⾏弯曲或者使⽤撬板进⾏装配的情况。
9、 凡是较⼤的、带有多个安装孔的零部件(包括塑料件),必须将该零部件放置到位后,⽅可紧固。紧固时强调交*紧固。 【附】 交*紧固的⽅法:
以⼀个⽅形的零件为列。设紧固螺栓在四个⾓上。则紧固时,应该呈对⾓线两两进⾏紧固,逐步将螺栓交*进⾏旋拧。每循环禁固⼀次,螺栓的紧固⼒矩应⽐上⼀次有所增加。直⾄达到螺栓要求的紧固⼒矩。⼀般的常规情况下,⾄少需要交*循环紧固三次以上,⽅可达到紧固⼒矩的要求。紧固次数不可过少。特殊的安装位置和零部件的紧固循环次数还需要增加。以保证⼆个被紧固的零部件在紧固过程中平⾏地结合。绝对不可将任何⼀只螺栓完全紧固以后再紧固其它螺栓。或者顺时针、逆时针依次紧固。如果存在多个螺栓需要紧固的零部件,则应该从最远端的⼆个螺栓开始紧固。同样采⽤交*循环⾄少三次以上的⽅法,完成紧固的过程。
上述交*紧固⽅式对于较⼤的、多个安装螺栓孔的塑料和⾦属零部件,使⽤螺栓、螺钉、⾃攻螺钉等等紧固均为适⽤。
10、 塑料件的拿取,应该配戴⼿套或者使⽤棉纱、布条包住拿取的位置。如果表⾯出现污渍,应该使⽤细棉纱擦拭。装配中应该注意同⼀车型中同样塑料件的颜⾊是否存在⾊差。
11、 塑料件和表⾯进⾏油漆、喷塑等等涂敷的零部件,擦拭时不得使⽤汽油或者其他有机溶剂。必要时,可以使⽤中性洗涤剂。
12、 ⾦属零部件使⽤有机溶剂擦拭后,应该⽴即表⾯涂油,或者采取其它防锈措施。13、 使⽤油类和其他易燃品、易污品后,应该⽴即清理场地。去除油迹污染。
14、 螺栓、螺母等等紧固件,应该⾸先⼿动拧⼊,然后使⽤扳⼿、电动扳⼿或者螺丝⼑进⾏紧固。
15、 使⽤螺丝⼑紧固时,螺丝⼑应该和螺栓(螺钉)保持垂直。长螺丝⼑,应该左⼿扶持螺丝⼑的杆部,右⼿操作。
16、 使⽤套筒扳⼿紧固时,螺栓头部必须应该进⼊到套筒的底部,⽅可进⾏操作。17、 进⾏⾃攻螺钉的紧固时,必须保证电动扳⼿的对中后,⽅可操作。避免拧⼊偏斜。
18、 使⽤普通呆扳⼿、活动扳⼿、钩扳⼿时,须使扳⼿和所需要扳动的螺栓成90°,⽅可扳动。
19、 使⽤钩扳⼿操作时,钩扳⼿的钩头部分必须勾牢后,⽅可操作。操作时应该左⼿拿住钩头和零件部分,保持稳固,右⼿扳动。
20、 使⽤梅花扳⼿紧固时,需要将螺栓或者螺母的六⾓完全套⼊梅花扳⼿。
21、 使⽤电动扳⼿紧固时,电动扳⼿必须⼿持牢固。将电动扳⼿套⼊螺栓六⾓,确认对中,⽆倾斜后,⽅可打开电动扳⼿开关进⾏紧固操作。螺栓和螺母应该⼿动拧⼊3~5丝扣以上,然后使⽤电动扳⼿。不得先把螺母⽅⼊电动扳⼿,进⾏直接紧固。
22、电动扳⼿的紧固⼒矩必须按照⼯艺要求在批量装配前进⾏核对与调整。每个装配批次、班次都需要进⾏此项⼯作。装配批次前需要进⾏全⾯地调整和检查。遇到损坏的情况,应该进⾏更换,或者维修。
23、 使⽤活扳⼿时,开⼝要和螺栓的六⾓配合合适,不得⽤⼒过猛。所有的扳⼿必须保证与需要扳动的螺栓六⾓完全到位,且接触完全。扳⼿不得倾斜。旋拧时右⼿的作⽤⼒应该在扳⼿的端部。
24、 电⽓部件的接线必须保证插接良好(保证电⽓接触)。插头和插座结合必须到位,使锁定装置起到锁定作⽤。接线应该按照规定要求予以绑扎和固定⾄指定位置。插头和插座的铜⽚必须保证平直、⼲净。不得存在油污、铜绿、和其它影响电⽓接触的问题。
25、 ⼆电线连接要求:
(1)原则上,接线如果出现外⽪损坏,断开现象,不得使⽤。
(2)如果⼆根电线需要连接时,采⽤双线对接互搭,互相绞拧的⽅式(不可单⽅向绞拧)。然后使⽤锡钎焊。焊接完毕,外⾯必须使⽤电⼯绝缘胶带包扎,且须全⾯,牢固。
(3)电线的剪断,使⽤剪线钳即可。
(4)电线的剥⽪应该使⽤电线专⽤的脱⽪钳。操作时应该把握好线径,不要把电线内部的多股铜线剪断。26、 钎焊通⽤要求
(1) 接线需要电烙铁进⾏钎焊时,电烙铁应该使⽤规定的功率。⼀般,电路板焊接使⽤20~25w的电烙铁。普通接线焊接使⽤45w~75w的电烙铁。⼤型的零件,可以根据要求使⽤100w或者以上功率的电烙铁。
(2) 锡焊适⽤于紫铜件的焊接。青铜件和铁件不应该使⽤锡焊。(3) 锡焊使⽤普通的松⾹焊锡丝即可。(4) 焊剂应该使⽤松⾹焊剂。
(5) 电⼦电路、普通接线的焊接,不可使⽤焊油、焊膏诸类含有酸性的焊剂。绝对不能使⽤稀盐酸等等焊剂。
(6) 对于特殊情况,需要使⽤酸性焊剂时,焊接完毕应该使⽤95%的酒精将焊接部位进⾏擦拭。
(7) 焊接时电烙铁吃锡不可过多,以免锡珠掉落,烫坏塑料件。(8) 要求焊锡完全包住所焊接的接点。
(9) 焊接时间不能过长,以免热量上传,造成插⼝、接线的塑料外⽪烫坏。必要时可以使⽤尖嘴钳夹持焊点的上部,减少热量的传递。27、 钎焊操作程序
(1) 应该⾸先使⽤电烙铁将松⾹熔化少许⾄需要焊接的表⾯。(2) 使⽤电烙铁蘸取适量熔化的焊锡⾄电烙铁上。
(3) 然后把带有松⾹的焊接表⾯⽤电烙铁头来回轻轻摩擦,将熔化的焊锡在表⾯形成⼀层均匀的锡层。
(4) 把同样带有锡层的⼆个焊接表⾯紧挨放置,再使⽤蘸取焊锡的电烙铁进⾏焊接。
(5) 等焊锡流动⾄⼆个焊接表⾯,并且完全包容后,保持焊接的⼆表⾯位置不得移动,移出电烙铁。静置,等焊锡完全凝固。检查焊接情况。
(6) 为了加快焊锡的凝固速度,可以采⽤⼝吹的⽅法加速冷却。对于较⼤的零部件焊接,亦可在操作台旁边增加电吹风或者电风扇等。
(7) 亦可先将⼆根需要连接的电线脱⽪后互搭绞接,再进⾏涂敷松⾹,焊接。28、 如果在装配中零部件出现⼤量的孔位不正和其它因为外协部件的制造质量引起严重装配质量的情况,则应该视为零部件出现了批量不合格现象。应⽴即停⽌装配,⽴即报告上级和品管部门。
29、 下班前,须清理场地,清洁⼯具,清点剩余的零部件。将其放置回指定位置。并且关闭所有⼯具的电源,将插头从电源上拔下。三、装配完毕的检查
本⼯序装配完毕,应该进⾏检查。经检查确认装配⽆误后,⽅可进⼊下道⼯序。不得把本⼯序存在的问题带⾄下道⼯序。通⽤检查要求如下:
(1)装配的零部件是否已经达到安装要求。安装位置与配合是否合适。
(2)装配中如果某零部件出现安装不利的情况,则必须着重检查该零部件的安装是否符合⼯艺要求。
(3)活动的零部件,应检查其活动的灵活程度,活动时的配合状况以及是否超出⼯艺⽂件规定的运动范围。
(4)检查所有的紧固件是否完全紧固。要求配置垫圈、弹簧垫圈的地⽅是否已经按照要求配置。弹簧垫圈在紧固⼒的作⽤下其开⼝是否已经闭合(即将弹簧垫圈压平)(5)是否存在装配缺陷,被安装件出现外观损伤和操作损坏的情况。如果出现,应该及时报告。以便修复。
(6)所有的塑料件,尤其是透明的部件,检查其有⽆脏污。并且进⾏擦拭。四、常⽤零部件装配要求
下⾯是常⽤的零部件装配的误差要求、紧固⼒矩要求以及相关装配注意点。如因为车型不同,发⽣改变,则应按照装配车型⼯艺的具体要求进⾏。 常⽤零部件装配⼀览表序号操作内容操作要求与紧固⼒矩1中轴转动灵活,窜动量≤0.1mm。拧紧⼒矩不⼩于30n﹒m2链条、链罩、曲柄、⽛盘位置正确,运转灵活,链条下垂量为10~15mm3中撑⼒矩不⼩于18n.m4平*⼒矩不⼩于30n.m5车把把⼼丝杆紧固⼒矩不⼩于18n.m~30n.m(根据实际车
型决定)
转动灵活
左右对称,前轮紧固⼒矩不⼩于30n.m;泥板固定紧固⼒矩4n.m~6n.m;前轮径向和端⾯跳动不⼤于2mm;要求车轮转动灵活
8后泥板、后轮左右对称,后轮紧固⼒矩不⼩于30n.m;泥板固定紧固
⼒矩4n.m~6n.m;后轮径向和端⾯跳动不⼤于2mm;要求车轮转动灵活
9前后轮中⼼⾯偏差不⼤于7mm10电动机保证与后轮轴安装的同轴度和电⽓连接11脚蹬⼒矩不⼩于30n.m12车把总成安全线不得外露.紧固⼒矩不⼩于18n.mm13控制器、转换器、蓄电池保证插头和插座的电⽓连接。14前后刹车松紧适中。前闸⽪间隙为3~3.5mm;刹把位移⾄全程
的1/2时电动机应该断电。闸⽪组合紧固⼒矩8~10n.m;
15后⾐架、鞍座紧固⼒矩不⼩于18n.m
16塑料件(⾯罩、护板等等)使⽤⾃攻螺钉,⼒矩2.5~3.0n.m;螺栓紧固⼒矩3n.m;五、整车装配总体要求
1、电动车应该根据公司下达的任务要求进⾏装配。不得出现错装或者漏装。2、装配完毕的各紧固件应该紧固到位。有紧固⼒矩要求的,须达到指定的要求。3、运动件和转动件应灵活。运动时⽆涩滞、跳动和异常噪⾳产⽣。
4、运动件和紧固件不能发⽣⼲涉和碰撞。例如,中轴、⽛盘、曲柄、脚踏、车轮、链条等等部件,就必须保证在运动中转动⾃如,不能和其它零部件发⽣碰撞。5、制动系统应装配正确,制动操作时反应快捷。确保制动时断电。6、固定件在⾏驶时不能出现碰撞或者因为震动⽽产⽣噪⾳。7、调速和制动系统应该操纵灵活可靠,反应快捷⽅便。六、整车装配外观通⽤要求
1、电动车的外观是⾮常重要的质量指标之⼀。⽬前电动车的外观倾向时尚化、多样化。款式在不断发⽣变更。所以装配的外观质量必须引起重视。
2、电动车的所有外露零部件表⾯应该清洁光亮,⽆污渍、锈蚀、损伤。3、商标、贴花应全⾯、完整、清晰。位置正确。
4、电镀外露件应符合qb/t 1217—1991(⾃⾏车电镀技术条件)中5.1.1镀铬⼀类件和镀锌⼀类件的规定。应该⾊泽均匀,光亮,平整。不得存在起泡、划伤、剥离、烧⿊、露黄等等电镀缺陷。不得有⽑刺、真孔、花斑、⿇点等等制造缺陷。
5、外露油漆应符合qb/t 1218—1991(⾃⾏车油漆技术条件)中3.1.1油漆⼀类件的规定。表⾯应该光亮、光滑、⾊调⼀致。不可存在流漆、起泡、漏漆、龟裂、喷涂厚薄不匀,脱漆、起皱、杂质诸类喷漆缺陷。对于需要涂敷底漆、腻⼦部件的油漆表⾯,更需要检查是否存在不匀和开裂现象。
6、铝合⾦外露件应符合qb/t 2184—1995(⾃⾏车铝合⾦件阳极氧化技术条件)中4.1外观⼀类件的规定。其表⾯应该平整、⾊泽⼀致。不得出现凸凹、疤痕、和设计不符的明显起伏。铸铝件不得存在缩控、缩松、表⾯拉⽑和其它压铸缺陷。
7、表⾯应⾊泽均匀,⽆飞边、划伤、裂纹和凸凹等等外观缺陷和注塑缺陷。批量进货的塑料件不应出现眼睛可以观察出来的⾊差。壁厚均匀,表⾯平整。配合⾯符合要求。螺钉安装位置应该符合设计要求;螺钉安装孔的深度、直径符合紧固螺钉的 长度要求和攻⼊要求。注塑件应⽆收缩痕迹。
8、 表⾯氧化或者其它表⾯处理的(如发⿊、发兰)零部件,应该处理全⾯,⾊泽均匀,⽆锈斑、其它斑点和附着杂质。七、装配准备和完毕后的要求
1、备料:根据下达的装配批量要求,按照装配的批次进⾏装配零部件和材料的领取。2、装配过程中,应该定时领取。以免延误装配时间。
3、材料领取后应该按照要求进⾏摆放。应该合理布局,摆放定点。摆放位置易于拿取,。
易于装配作业。
4、每天上班后,下班前检查⼯具、⼯装和设备的完好情况。出现问题及时处理。并且整理⼯具的防置,检查流⽔装配线上夹具的完善牢固性。
5、流⽔线操作⼈员应该按照车间划出的操作路径和在指定的活动范围进⾏操作。 6、部装⼈员在车间⾛动时,应该避开流⽔线的操作区。⼋、部装⼯艺
部装的详细要求,请参见具体电动车的《⽣产⼯艺卡》中的相关内容。这⾥将注意点特别提出以引起重视。 1、后轮、前轮部装
(1) 内胎应该先使⽤适量的滑⽯粉在外表⾯均匀涂敷,然后⽅可组装。
67前*
前泥板、前轮
(2) 内胎装⼊时应该⾸先将⽓门嘴插⼊⽓门孔内。
(3) 外胎和内胎安装完毕后,应该调整内胎在车轮内的位置。在内胎充⽓量达到1/2后,使⽤⽊锤击打外胎,以调整内胎在外胎内的均匀性。如果⽓门嘴⽅向偏斜,应该⾸先将内胎的充⽓放出,然后予以纠正(俗称:赶⽓门)。(4) 注意胀闸轴向的⼆只调节环不可装错。(5) 轮轴的⽌动垫圈应该注意安装⽅向。(6) ⾃缩螺母不得装反。
(7) 电动机如果需要拆卸,装配时注意对中,注意不得敲击,以防⽌退磁。(8) (简易款适⽤)车轮使⽤辐条进⾏编⽹,须保证其各个辐条的松紧程度相同。车轮的径跳和端跳符合规定的要求。
2、车体部装(车架、尾架、中轴五套、⽛盘)(1) 车架装配前必须检查制造质量。
(2) 中轴滚动轴承的球架必须保证钢求⽆缺失,球架平整。如果需要涂敷黄油,不得不⾜或者过量。前*⽴管的轴承架亦须进⾏同样的检查和操作。
(3) 中轴的锁紧螺母必须保证紧固⼒矩。中轴装配完毕应该转动良好,⽆任何卡滞与跳动现象。在轴向⽆任何窜动的感觉。(4) 前*上下⼆个轴承碗不同,不得装错。(5) 前*装配后,应该转动灵活。
(6) 平*的紧固螺母应该符合要求的紧固⼒矩。(7) 中撑的橡胶减震块应该厚薄均匀。
(8) 中撑弹簧装配后的拉伸程度合适。在中撑末撑起时,弹簧长度不可明显松弛。
(9) 前后挡泥⽡安装后不应歪斜或者偏转。按转时应进⾏适当位置调整,使其符合装配要求,然后予以紧固。
(10) 后减震器弹簧上下⽅向不相同,注意不可装反。如果后减震器错将上护套装配与下⾯,会造成电动车的⾏驶时灰尘在减震器上护套内积累。且极不美观。(11) 车轮装⼊前*或者平*后,车轮不得出现偏斜。3、车头部装(仪表盒、护板、⼿把)
(1) 检查车把的焊接情况和外观质量。
(2) 车把从横管穿⼊时,要视车型的不同,采取不同的穿⼊⽅法。
(3) 调速把需要⾸先放正在要求的位置,且与车把安装到位(到底)后,⽅可紧固。
(4) 车把接线应该注意接线端⼦的接线数量和相同数量接线的端⼦插接。接线的颜⾊如果不同,⼀般不应接线插接(特殊要求和有具体装配⼯艺要求的除外)。(5) 背板需插⼊到位,检查⽆偏斜后,才可固定。
(6) 接线的绑扎应该⾸先绑扎接线的接⼝附近。注意绑扎应该牢固、美观。(7) 接线和闸把线穿过波纹护管时,应该仔细,不得硬性拉拽。4、灯罩部装
(1) 检查灯罩的外观质量。在装配中应该注意灯罩塑料件的颜⾊是否在装配⼀定的批量后发⽣了变化。
(2) 紧固⾃攻螺钉时,要求螺钉紧固⾄塑料件⽆法活动。⼒矩达到要求即可。不得过紧,以免塑料件损坏。
(3) 装配完成,注意检查灯与灯罩接缝的结合情况。5、后备部装(前围、护板—车体塑件、充电座)
(1) 塑料件在⾃攻螺钉紧固操作时注意松紧适度,紧固后不得松弛,亦不可因⼒矩过⼤造成塑料件开裂。
(2) 前围装配操作完毕后,应使⽤胶带粘贴绑扎泡沫塑料膜进⾏保护。(3) 充电座接线焊接要符合电⽓连接的要求。6、电池部装
(1) 蓄电池外观应⽆裂纹、变形、划伤现象。极性标识清楚,接头牢固。(2) 蓄电池的密封良好。⽆任何渗漏现象。
(3) 保险座时使⽤其本⾝⾃带螺母紧固的。安装完毕,应检查接线触点是否良好、牢固。
(4) 注意!保险座和电源座的接线是⼆者串联。
(5) 电池盒与提⼿⽤销轴连接后,应使⽤开⼝销防⽌脱开。提⼿转动应不涩滞,电池盒应在放置槽内取出、放置均⽅便。7、尾箱部装
(1) 尾箱和后⾐架螺钉连接处,注意不可遗漏⽪垫。(2) 尾箱锁锁⽚的固定不可损坏尾箱塑料。(3) 反光⽚使⽤⾃攻螺钉加垫圈固定。
(4) 检查尾箱和相关塑料件的装配与外观质量。九、流⽔线装配
1、 迅速。不得出现复位不良,刹车卡滞现象。2、 前刹车的安装调整是通过调节螺母进⾏。
3、 闸把的闸簧弹⼒合适,闸把复位迅速、完全。4、 整车电缆线在装配前的检查内容
(1)接线插⼝的完整性,插⼝接线⽚必须插⼊到位,保证牢固。(2)插件的根部应该使⽤热溶胶粘剂注⼊固化。
(3)插⼝与插座的锁紧装置完好,可确保互插到位后不会分开。
(4)电缆线 流⽔线装配的详细要求,请参见具体款式电动车的《⽣产⼯艺卡》中的相关内容。这⾥仅将通⽤注意点提出。
5、 曲柄紧固完成后,在外⼒作⽤下只能是曲柄的转动,绝对不允许出现曲柄和中轴之间的相对运动。
6、 链条的接扣弹簧⽚(卡簧⽚)在装配时必须到位。并且进⾏检查。7、 链条的垂度(上下张进距离)应调整在10~15mm之间。8、 链条安装完毕后,应检查:
(1) ⼆车轮应该在同⼀直线上(⼆车轮实际要求是在同⼀平⾯上)(2) 曲柄绝对不可以和其它部件发⽣碰撞。
(3) 曲柄旋转时,链条传动应该稳定⽆抖动,运转灵活,没有错⽛、卡滞、异常声响等等不正常现象。
9、 车把⽴管插⼊到前*⽴管中,深度应该按照电动车的款式,根据⼯艺⽂件确定。不可过深或者过浅。
10、 把⼼丝杆紧固之前,必须将车头调整到正确的位置。11、 车把安装完毕后,车把横管应与前轮中⼼平⾯保持垂直。12、 中轴左右护板的连接孔对正后⽅可装配紧固。
13、 注意车头灯罩和车头仪表罩的定位接⼝应该对正,并且检查其接缝,应合适、美观,⽅可使⽤⾃攻螺钉紧固。
后刹车装置是涨闸结构。要求刹车线安装完毕后,可以承受较⼤的拉⼒。要求制动可*,复位分⽀接线的数量和长度应该符合要求。(5)电缆线外表应该清洁,⽆损伤。(6)电缆线外⽪印有“隆鑫”字样。
(7)插⼝、插座的接线⽚弹性良好(应该为磷铜⽚)。 14、 电缆线装配要点:
(1)不同的车型,电缆线是不⼀样的。其长度、接线的颜⾊、封装接线的位置、插⼝的数量和插⼝接线⽚的数量均可能存在不同。所以安装时需要区别对待。装配⼈员应该彻底弄清楚每组线、每根线的功能和作⽤。这是确保不会出现错误的基本条件。
(2)电缆线的装配,要视不同的车型,⾸先、安排好合适的预留分⽀接线的长度,保证接插⽅便。从⽽确定电缆线主体的位置。应该避免接线过短造成的拉拽插接,和过长造成接线硬性的折弯。
(3)插⼝与插座应该插⼊到位。使插⼝锁紧装置完全卡住。
(4)电缆线的绑扎固定,应该从车头开始。从上⽽下的使⽤尼龙扎带绑扎,并且拉紧。
(5)固定好的电缆线线条顺畅,美观。不会和活动件发⽣碰撞,不会和其它件发⽣摩擦。接⼝位置合适,没有下垂和松动现象。 15、 喇叭安装后不得松动。
16、 电动车上的锁,计有:电源锁;电池锁(放置蓄电池上的锁);⼯具箱锁(在车头前围板后⾯的挡风板上);鞍座锁(在鞍座下⾯的左护板上)。其中: (1)电源锁是蓄电池的电源开关。应该保证接线插⼝的电⽓连接。 (2)鞍座锁由座筒后⾯的锁板来锁住鞍座,使其不能掀起。
(3)各个锁在安装完毕均应检查其安装的牢固程度,开启和关闭的灵活性。 17、 曲柄应该分清楚左右。曲柄和主轴需要先将安装孔对正,然后把曲柄装⼊。 18、 前围上安装⼤灯。注意前围和⼤灯的安装外观质量。保证接缝良好。
19、 控制器安装后需要⽤橡胶护套将控制器的接线⼝保护好。全部电⽓接线连接完成后,需要进⾏整车的电⽓性能检测和调试。经过调试合格,需要将各个线束分别绑扎。
20、 鞍座使⽤销轴连接。安装完成,需要检查鞍座的开启和落锁的灵活性。
21、 鞍管的插⼊深度以安全线保证。安全线⾄插⼊尾端的长度不得少于鞍管直径的⼆倍。⾄少不少于60mm。长度不够者,应该予以剔除。
22、 电池盒放置在电池盒内,需要注意电池盒的锁孔应该和电池锁对正。
23、 各类标签应该按照指定的位置贴敷。要求端正、规范、美观、牢固。不存在起皱、贴敷不全、不牢、位置不对的情况。⼗、整车调整
1、 前后轮安装平⾯的调整。如果前后轮不在⼀条直线上,则需要松动前后轮螺
母,进⾏调整。必须调整⾄前后轮在同⼀条直线上为⽌。
2、 车把的左右对称调整,需要松动把⼼丝杆进⾏。把⼼丝杆的紧固⼒矩应该符合规定要求。⼀般不⼩于30n.m。
3、 链条主要是垂度的调整。松开后轮的紧固螺母,调整后轴的链条调整螺母,调整后轴(即后轮)与中轴之间的距离,使链条垂度达到合适的要求范围内。
4、 刹车调整。前刹车闸⽪和轮辋之间的距离为3~3.5mm,通过刹车线的调整达到. 5、 刹车断电调整。刹把位移⾄全程的1/3,电源即应断电。刹车⼿柄从正常状态到刹紧状态,⼿柄的位移不⼤于全部⾏程的3/4。 6、 所有的灯具应该亮度正常。开关控制良好。 7、 左右转向灯的闪烁时间应该相同。
8、 整车的所有对称部件应该和以车架为对称中⼼左右对称,不可出现明显的偏差。
9、 运动部件在运动时不得与其它零部件发⽣碰撞。⼗⼀、出⼚检验的通⽤内容:1、 电⽓性能
(1)所有的电器接线必须保证电⽓连接。 (2)接线连接处不可裸露。
(3)车体和其它⾦属外壳不得带电,和电动车电器部件内部接线的绝缘电阻不⼩于2mω。
(4)电器装置应该有防⽔措施。
(5)蓄电池的电压为:充⾜电的单个蓄电池电压为13.0±0.3v。
(6)电动机转动应平稳、轻快、声⾳单⼀。⽆忽快忽慢、卡滞、杂⾳、跳动、停滞现象。
(7)电动机外观应符合铸铝件的要求。结沟均匀,光亮。⽆厚薄不匀;⽆锁孔、缩松;表⾯喷漆应全⾯、完整,符合喷漆件的外观要求。⽆⽑刺、斑点、裂痕、拉⽑、硬伤、划痕现象。
(8)电动机的绝缘电阻是指定⼦绕组与外壳(电动机壳体)的电阻。使⽤兆欧表(摇表)检测。不⼩于20mω。
2、 制动时必须保证有效地切断电源。3、 电动机的检查:
(1)电动机正常运⾏的要求:① 转动平稳
② 调速反应良好。升速与降速平稳,没有转速突变现象。③ 调速范围可以从零⾄最⾼转速。④ 启动平稳快捷。
⑤ 转动中没有跳动、涩滞、异常声响。
⑥ 刹车时转速因为断电和刹车的双重作⽤,可以有效地保证迅速停⽌。
(2)⽆刷电动机电枢正常⼯作的温升应该⼩于70k(开尔⽂温度—绝对温度)。正常⼯作温度应该⼩于90℃(在环境温度为25℃的条件下)。 (3)⽆刷电动机应该在-20~110℃的范围内正常⼯作。 (4)电动机的空载电流应该不⼤于额定电流的12%。 (5)电动机绝缘电阻在常态下应该⼤于100mω。 4、 整车外观
应该符合“整车装配外观通⽤要求”的内容和不同款式的具体要求。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