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九天微星发起的卫星物联网计划已正式启动,标志着我国商业航天模式开始了新的探索。由西安光机所投资孵化的九天微星已掌握小卫星总体设计、关键载荷研发和组网核心技术,聚焦于微小卫星创新应用与星座组网运营,是国内首家从卫星设计、研制到应用形成商业闭环的公司。实现了商业发射服务模式的落地,中国高科技产业化研究会党委书记梁小虹说,这将是一个超万亿规模的市场。
关键词:卫星物联网;商业航天模式
日前,由中科院西安光机所投资孵化企业——九天微星发起的卫星物联网计划已正式启动,试图解决包括网络局限带来的诸多问题并开拓新的服务领域。该计划的启动标志着我国商业航天模式开始了新的探索。
西安光机所投资孵化的九天微星成立于2015年6月。公司掌握小卫星总体设计、关键载荷研发和组网核心技术,聚焦于微小卫星创新应用与星座组网运营,以“卫星物联网”和“航天与太空+STEAM教育”两大业务双轮驱动,是国内首家从卫星设计、研制到应用形成商业闭环的公司。该企业研制的“少年星一号”已于2月2日成功发射,目前运行良好,全国多地校园测控站均成功收到了信号,后续将有序开展各项试验。“少年星一号”如图1所示。
展开光学载荷前沿技术的合作研发。1 你也可以发射自己的卫星
“我们每年可以发射一个‘班车’, 如果大家想发射卫星,那么我们便可用该‘班车’火箭将卫星发射升空。此外,还可以定制卫星的发射时间通过‘专车’发射,或在我们发射主流火箭时,让一些容易的载荷搭顺风车。这是我们现在做的发射方面的工作。”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副院长唐国宏对于商业火箭发射的未来场景如是说。
试想一下:当你想发射一颗卫星到太空,只需动动手指点开智能手机,就能预约一枚火箭,如同打车软件,还可根据需求、预算选择“专车”“巴士”或“顺风车”。乍一听,如同科幻片一般,但唐国宏表示,这种商业发射服务模式已经落地。就在本月初,我国第一颗私人卫星、世界首颗全景卫星“风马牛一号”成功发射。它的主人冯仑是万通控股董事长。“风马牛一号”如图2所示。
图1 少年星一号
据悉,九天微星计划于今年下半年发射一箭七星“瓢虫系列”,以验证物联网通信关键技术和多卫星组网能力,并开展商用试运营。一箭七星“瓢虫系列”涵盖研发设计、频率协调、发射许可、在轨运营等部分,是目前中国民营商业航天领域规模最大、复杂程度最高的试商用项目。为确保未来物联网用户的低成本、低功耗与可靠连接,九天微星正与西安光机所
2 将诞生无数独角兽
我们观察“风马牛一号”卫星的发射,不能只将其看做一颗私人卫星,更要看到商业航天的前景和期许。根据市场
2018年 / 第3期 物联网技术
图2 风马牛一号
3
行业资讯 lndustry Information预测,到2020年,全球商业航天市场将超过1.7万亿元规模,中国市场包括运载火箭、卫星应用、空间宽带互联网等将达到8 000亿元。中国高科技产业化研究会党委书记梁小虹甚至提出,这将是一个超万亿规模的市场。
2017年4月,我国首个国家级商业航天产业基地——武汉国家航天产业基地正式开建,效果图如图3所示。2017年12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推动国防科技工业军民融合深度发展的意见》,明确提出支撑太空、网络空间等重点领域建设,积极引入社会资本参与军工企业股份制改造。政策利好之下,2018年将是航天产业的一个风口。
梁小虹说,“我们现在不仅有涵盖商业航天的卫星公司、火箭公司、测控公司,同时还在着手准备商业性的发射场。当一切条件具备后,商业航天的利好空间也就到来了,而这里面也将诞生无数独角兽。”3 商业航天的诗和远方
对于期待进入商业航天领域的外部企业而言,虽然前景诱人,但也要看到,这片陌生海域荆棘遍地。据了解,目前国内约有三四十家从事卫星相关业务的民营企业,但真正能制造卫星的企业只有不到十家。这场冒险者的创新游戏,从一开始就是国际竞争产业,无论路线是否相同,最终竞争都不可避免。
对于未来商业航天的发展,中国长城工业集团有限公司总裁殷礼明提出三点建议,希望助力中国航天构建起从飞天梦想到市场价值的完整链条:一是实施国际化经营工程,促进宇航产品的全球化服务;二是实施国际化应用工程,拓展空间应用领域;三是实施国际化服务工程,推动宇航服务转型升级。
图3 武汉国家航天产业基地效果图
物联网定位技术超全解析!定位正在从室外走向室内本刊记者 贾静静
摘 要: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科技的发展,定位技术在技术手段、定位精度、可用性等方面均取得了质的飞越,并且逐步从航海、航天、航空、测绘、军事、自然灾害预防等领域渗透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应用——如人员搜寻、位置查找、交通管理、车辆导航与路线规划等。
关键词:物联网;定位技术
早在15世纪,当人类开始探索海洋时,定位技术也随之而生。当时的定位方法十分粗糙,仅仅运用航海图和星象图确定自身位置。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科技的发展,定位技术在技术手段、定位精度、可用性等方面均取得了质的飞越,并且逐步从航海、航天、航空、测绘、军事、自然灾害预防等领域渗透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应用——如人员搜寻、位置查找、交通管理、车辆导航与路线规划等。
总体来说,定位可以按照使用场景的不同划分为室内定位和室外定位两大类,因为场景不同,需求亦不同,所以采用的
4物联网技术 2018年 / 第3期
定位技术也不尽相同。
目前,应用于室外定位的主流技术主要包括卫星定位和基站定位两种。1 卫星定位
卫星定位即通过接收卫星提供的经纬度坐标信号来进行定位,卫星定位系统主要包括美国全球定位系统(GPS)、俄罗斯格洛纳斯(GLONASS)、欧洲伽利略(GALILEO)系统、中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其中GPS是现阶段应用最为广泛、技术最为成熟的卫星定位技术。
GPS全球卫星定位系统由空间部分、地面控制部分、用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