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后现代语境下语文阅读教学的价值取向
【摘 要】后现代语境下阅读是一种全新的阅读方式,主要对文本进行创造性的非线性解读,以解构代替结构,是多元时代和信息时代特有的产物。后现代语境下阅读教学的学生观价值取向:从消极读者向积极读者转变;后现代语境下阅读教学的教师观价值取向:从权威解释者向平等对话者转变;后现代语境下阅读教学的情感价值取向:关注学生对具体的文本展开的情感体验与情感理解。
【关键词】后现代语境;阅读教学;价值取向 近十年来,后现代主义理论渗透到我国社会科学各个领域内。我国的语文新课程改革就在一定程度上吸收了后现代主义教育理论中的一些积极合理的成分。以阅读教学为例,后现代主义对传统的读者观、文本观的重新诠释就为语文新课程建构阅读教学提供了重要的借鉴。语文阅读教学从多维度面临着深刻转型,究其动力,既源于社会对知识更新的内部要求,更出自学生成长的现实语境的外部变革。随着后现代思潮传入我国,阅读教学的价值取向也因之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其在新课程改革中的教育目的、功能也与以往大相径庭。有鉴于此,本文着重探讨在后现代语境下如何构建阅读教学的新模式。
一、后现代主义缘起
后现代主义(Postmodernism)是上世纪七十年代后被神学家和社会学家开始经常使用的一个词。起初出现于二、三十年代,用于表达要有必要意识到思想和行动需超越启蒙时代范畴。后现代主义是一个从理论上难以精准下定论的一种概念,因为后现代主要理论家,均反对以各种约定成俗的形式,来界定或者规范其主义。后现代主义是人类历史上一次最伟大的革新,是人类文明的最高峰,对人类认识世界和自我有十分积极的意义。
二、后现代语境下阅读方式的特点
后现代思潮源于20世纪60年代西方学者对现代性的反思和批判,以质疑现代性的合理、单一、稳定、连续、普遍为特征。它以多元和不确定为中心,从不同层面对现代性进行否定和超越,它看重不确定性、差异性、离散性,拒绝预设性、确定性、逻各斯中心主义、权威、真理等现代性所重视的内容。它崇尚文化的多元,追求个性的差异,有创新意识。
二、后现代语境下语文阅读教学的价值取向
1.后现代语境下阅读教学的学生观价值取向:从消极读者向积极读者转变 长期以来,我国的阅读教学主要受两种模式支配:一种可称为“肢解式”的阅读教学;另一种可称为“陷阱式”的阅读教学。前者教师就像高明、娴熟的外科医生,把一篇篇完整、生动的文本肢解得支离破碎、面目全非。后者则是学生在教师的步步“引导”下,“揣摩”教材编写者对课文的理解以及教参上的标准答案,阅读就是教师的一言堂的分析过程与学生的倾听过程,亦或说是教师引导学生得出教参上或教案上的标准答案的过程。在这两种模式的主导之下的阅读教学中,学生实际处于阅读活动的消极被动状态,是“消极读者”。在原作者和文本的权威解释者的双重封锁下,“消极读者”很难以一种积极的姿态进入文本世界。
在后现代主义看来,积极的读者在阅读中处于至高无上的地位,他能对文本进行多样化、个性化的解读与理解,具有对文本的批判性和创造性,能充分地从阅读中享受书写文本的快乐。积极读者是真正能进入文本世界与文本对话的读者。语文新课标提出“注重个性化的阅读,充分调动自己的生活经验和知识积累,
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获得独特的感受和体验,学习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发展想象能力、思辫能力和批判能力,就是在阅读教学中呼唤和培育积极读者。
2.后现代语境下阅读教学的教师观价值取向:从权威解释者向平等对话者转变
在传统的阅读中,教师以凌驾于学生之上的姿态来宣讲教参上的要义,把教参的理解“绝对化”“神圣化”“终极化”,拒绝、排斥学生的个体解读,凡有悖于教参的理解都被视为不正确的、不恰当的,而教师自己也不知不觉地充当了原作者的“代言人”。
后现代主义认为,教师和学生都有权利对文本作出自己的解读。这既是尊重阅读者思想观点的表现,也是促进不同的阅读主体视域融合、交流的基础。虽然教师在知识程度、理解水平、阅读能力等方面要强于学生,但这并不代表教师就可以对学生实行理解专制,否认、拒绝学生的理解,甚至“以自己的分析讲解代替学生的独立阅读”。
3.后现代语境下阅读教学的情感价值取向:关注学生对具体的文本展开的情感体验与情感理解
阅读教学的情感不仅指学习兴趣、热情、动机,更是指学生对文本的内心体验、情操陶冶。阅读教学中的情感价值是学生已有信息与文本的价值关系在自己头脑中的主观反映,是一种特殊的主观意识。在后现代主义视域下的阅读教学中,学生的情感价值取向是学生对具体的文本展开的情感体验与情感理解。这种情感价值不再是单纯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情感,而是对文本多元解读的主观意念,情感价值的内含比以往更充实、更丰富、更全面了。学生只有在充分展示自己情感价值的前提下,才能充分实现对文本进行创造性的解读,从而把自己对文本的情感价值表达出来。
参考文献:
[1]谢文新.论后现代语境下的阅读教学模式[J].语文教学与研究,2009(1). [2]梁荷.论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的后现代价值取向[J].沈阳教育学院学报,2011(8).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