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意榕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智慧城市雪亮工程-资源接入系统设计方案

智慧城市雪亮工程-资源接入系统设计方案

来源:意榕旅游网
智慧城市雪亮⼯程-资源接⼊系统设计⽅案

智慧城市雪亮⼯程资源接⼊系统设计⽅案

⽬录

第⼀章系统概述 (3)1.1建设背景 (3)1.2建设⽬标 (3)1.3需求分析 (4)

第⼆章总体架构设计 (19)2.1设计思路 (19)2.2雪亮⼯程架构 (21)

第三章社会资源接⼊系统设计 (25)3.1已建社会视频资源接⼊ (25)3.2新建社会视频资源接⼊ (28)3.3社会资源接⼊系统要求 (29)

第四章重点职能部门⼆级共享平台设计 (31)第五章社会资源接⼊和⼆级共享平台功能设计 (32)5.1平台⾸页 (32)5.2基础视频功能 (34)5.3电⼦地图应⽤ (48)5.4配置管理功能 (53)第⼀章系统概述1.1建设背景

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强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的意见》的通知(中办发﹝2014﹞69 号),国家发改委、中央综治办、公安部等九部委《加强公共安全视频监控建设联⽹应⽤⼯作⽅案》(2015-2020 年)、《关于加强公共安全视频监控建设联⽹应⽤⼯作的若⼲意见》(发改⾼技

﹝2015﹞996 号)等⼯作要求,实现公共安全视频监控“全域覆盖、全⽹共享、全时可⽤、全程可控、全⾯应⽤”。

2016 年6 ⽉27 ⽇,全国综治和平安建设信息化⼯作推进会强调:统⼀思想认识,群防群治,完善基础设施,完善共享机制;⼤⼒推进公共安全视频监控管理;整合资源,推进公共安全视频监控向基层延伸,实现重点部位、主要道⼝、⼈员密集区域、要害部位、重要场所、案件⾼发区域、治安复杂场所全覆盖。建成标准统⼀、运⾏规范的“雪亮⼯程”。

“雪亮⼯程”是以市(县)、乡镇(街道)、社区(村组)三级综治中⼼为指挥系统、以综治信息化为⽀撑、以⽹格化管理为基础、以公共安全视频监控联⽹应⽤为

重点的“群众性治安防控⼯程”。进⼀步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加快完善⽴体化治安防控体系,在强化治安防控、打击暴恐犯罪、创新社会治理等⽅⾯争创新成效。公共安全视频监控建设联⽹应⽤系统的建成,是认真贯彻落实中办、国办《关于加强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的意见》和省委省政府“两办”《关于创新社会治理⽅式推进⽹

格化服务管理⼯作的意见》精神的需要,以全⾯提升社会治理现代化⽔平,提升农村动态化、信息化条件下驾驭社会治安局势能⼒。加强精神障碍患者、吸毒⼈员、刑释解教⼈员、社区矫正对象等特殊群体的服务管理,将特殊⼈群信息全部录⼊⽹格化服务管理信

息系统,做到各类特殊⼈群“底数清、去向明、不漏管、不失控、服务好”。1.2建设⽬标

按照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关于⽴体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的总体部署,在中央政法委和国家发改委批复的我市“雪亮⼯程”建设可⾏性⽅案的总体框架下,依托视频监控共享系统,整合视频监控系统资源,依法向政府部门和社会单位提供视频图像信息资源服务,服务公共安全实战需求。到 2020 年,视频监控系统科学覆盖中⼼城区、城乡社区、重点⾏业和领域,确保重点部位、重要场所及治安复杂区域的公共安全视频监控建设覆盖率和联⽹率达到 100%,基本实现“全域覆盖、全⽹共享、全时可⽤、全程可控”的总体⽬标。1.3需求分析

我市“雪亮⼯程”总体架构为“三⽹两平台”。三⽹:政法综合信息⽹、公安视频专⽹、电⼦政务外⽹;两平台:综治中⼼视频共享平台、公安机关视频共享平台。政

法综合信息⽹、公安视频专⽹及电⼦政务外⽹为各⾃独⽴的专⽤⽹络,彼此之间通过安

全边界联通,形成互联共享。公安机关视频共享平台与综治中⼼视频共享平台完成对接,全量推送视频数据,通过综治中⼼视频共享平台实现平台间的数据汇聚、交换、共享。1.3.1社会资源接⼊系统

根据我市政法委和公安局对社会资源联⽹接⼊整合需求,依托⽹络资源建设县级

社会资源接⼊系统,整合接⼊各重点职能部门⼆级视频共享平台、农村(社区)酒店、⽹吧、商铺等基层单位建设的视频监控资源。社会资源接⼊系统通过安全边界与公安、

政法委等部门对接实现视频联⽹和资源共享,实现在公安和政法视频共享系统对全县公共安全视频的汇聚、调⽤、控制、转发等基础功能,满⾜对社会公共安全、重⼤治安及敏感案事件综合研判、决策分析⽀撑的要求。到基层单位的社会资源视频⽹可利⽤现有互联⽹或各基层单位⾃建专⽹,⽹络带宽需满⾜ 10M 上下⾏数据传输。1.3.2综治中⼼视频共享平台

搭建县级综治中⼼视频共享平台,实现各级综治中⼼视频调⽤、汇聚、转发、指挥、控制、访问权限管理等基础功能,提供各部门之间业务数据的共享服务。1.3.3重点职能部门⼆级共享平台

建设重点职能部门(教育局、商务局、卫⽣健康局、⽂化和旅游局、住建局、银监局、市场监管局、⽣态环境局、应急管理局、⽔利局、交通运输局、民宗局、林业局等县级重点职能部门)⼆级视频共享平台,各重点职能部门负责接⼊所管辖的视频资源。

1.3.4⼈像⽐对系统

建设⼀套专业⼈像⽐对系统和 200 路深度智能的前端⼈像卡⼝。⼈像卡⼝对每个经过的⼈脸检测、跟踪及抓拍,之后把抓拍的⼈脸图⽚上传⾄⼈脸分析系统。系统对前端⼈像卡⼝上传的⼈脸序列进⾏最佳⼈脸计算,对该最佳⼈脸进⾏⼈脸特征分析,提取相应的⼈脸信息,并将最佳⼈脸图⽚及⼈脸特征数据进⾏存储。对照内部储存的⼈脸信息库进⾏筛查⽐对,可做⿊名单⽐对和布控、对嫌疑⼈员的⾝份确认以及查询/分析嫌疑⼈员的⾏动轨迹,根据要求进⾏相应联动告警。并将半结构化后的数据按照 GA/T1399-2017 标准对接给省厅智能感知平台,为各级公安机关开展违法⼈员、暴恐分⼦动态布控⼯作提供信息服务,为实现可视化报警提供技术⽀撑。1.3.5视频解析系统

建设视频解析系统,实现对关键视频图像中的⼈、车、物对象的特征、⾏为、数量、进⾏检测或识别判断。解析系统通过接⼝接收公安视频图像应⽤平台提交的分析处理任务(⾏为分析、⽬标数量分析等),并将分析处理结果反馈给视频图像信息数据库和公安应⽤平台。1.3.6智能感知平台

智能感知平台软件由省公安厅统⼀建设,本项⽬根据省公安厅《关于开展智能感知平台建设⼯作的通知》⽂件要求采购“县(市、区)智能感知平台-基础性”的硬件设备。1.3.7综合指挥中⼼

建设统⼀管理调度指挥中⼼。解决各成员单位重复建设,各业务条线未实现信息及数据共享通道,⽆法发挥统⼀指挥效能等问题。并为实现信息实时传输、

实时共享、实时分析、动态呈现,统⼀组织、统⼀指挥、统⼀协调、全⾯决策提供综合指挥场所。1.3.8数据中⼼

数据中⼼作为建设“智慧城市”的基础性⼯程,实现资源集约化管理、快速适应业务发展、专业级运维保障、最⼤限度保障业务连续性,满⾜持续性应⽤体系建设对计算、存储等资源的需求。1.3.9智慧综治应⽤系统

建设智慧综治应⽤系统,对内处理事务、对外提供管理服务的⽀撑,以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数据为基础,将社会管理⼯作中重点内容(⼈、地、事、物、情、组织场所)以⼀张图⽅式展现,为领导做出正确决策提供简明直观的图形和数字依据,使⼯作更效率、决策更科学。第⼆章总体架构设计2.1设计思路标准化联⽹整合

社会资源联⽹接⼊整合系统建设,整合各类公共安全视频监控图像资源,在安全

可控的前提下,按照国标 GB/T 28181-2016 标准要求,完成社会资源联⽹接⼊整合系统、公安机关视频共享平台和综治中⼼视频共享平台之间的互联互通,并实现与市公安机关视频共享平台、政法委视频共享平台的联⽹对接。集约化资源共享

社会资源接⼊联⽹整合系统以开放性的架构,统筹接⼊整合社会⾯公共安全的所

有监控视频资源,进⼀步完善⽴体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提⾼社会治理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共享的视频资源能够在政法综治、公、检、法、司等政法相关部门共享调⽤,提⾼政

法委对各级政法部门的业务指导和协调指挥能⼒,同时还能为城管、安监、⽔利、环保、医疗、教育等各⾏业提供信息共享,提⾼资源利⽤效率,服务社会、服务民⽣。智能分析应⽤

通过图像智能分析业务快速分析并提取出视频、图⽚中的特征属性信息,公安客户能够快速⾼效的获取案件相关的有⽤线索,实现⼈⼒的释放,促进⼤安防时代视频数据从看清跨⼊到看懂的阶段。

1) 视频解析系统

视频解析业务功能是对于视频中的机动车、⾮机动车、⾏⼈等活动⽬标进⾏分类检测;同时提取⽬标⼩图和场景⼤图写⼊存储设备中,便于后续的快速查询检索;能够

提取活动⽬标的结构化和半结构化特征属性信息并写⼊数据服务器中,搭配数据服务器⽀持结构化属性信息进⾏语义化快速检索⽬标或通过⼈体特征进⾏以图搜⼈;⽀持智能播放,将⾮⼈⽬标结构化分析结果通过 OSD 的形式叠加⾄实况画⾯种实时播放。

2) ⼈像⽐对系统

⼈像⽐对系统⼀般布置在重要出⼊⼝如安检⼝、场所等,前端摄像机⾃动抓拍出⼊⼝⼈员头像,拍摄到头像发送给联⽹后台进⾏海量数据检索与⽐对,确定是否为⾮法⼊侵⼈员。应⽤⼈脸抓拍系统可以对于违法⼈员、暴恐分⼦进⾏有效动态布控。可靠性数据存储

从安全可靠的⾓度考虑社会资源联⽹整合的视频数据备份存储,满⾜实时对各级社会单位接⼊的任意监控视频进⾏录像存储,同时能够调⽤回放各级系统存

储的任意视频录像。发⽣重⼤公共安全事件时,公安或政法委视频共享平台能够实时监看、存储事发现场监控视频,并提供视频的分发共享服务。

根据⾼清监控视频、⼈员图⽚、车辆图⽚、数据信息的多种格式数据存储需要,采⽤存储系统满⾜视频、图⽚、数据信息等⾮结构化、半结构化以及结构化等全数据的稳定、可靠存储。

存储系统应具备存储节点间故障保护、负载均衡,任⼀节点故障,不影响系统录像数据读写服务;具备⾼并发读写性能,满⾜热点数据的⾼并发读写要求;具备秒级

快速检索与回放、录像⽆法⼿动直接删除的功能;⽀持 N+M 备份满⾜存储异地容灾需求,⽀持双流直存满⾜重要视频双份存储需求。系统化安全控制

完善信息安全保障体制,加强⾮涉密重要信息系统等级保护建设,从物理安全、

⽹络安全、主机安全、应⽤安全、数据安全等五个层⾯加强对监控视频系统的安全加固。1) 物理安全

前端摄像机、监控客户端到⽹络接⼊交换机之间启⽤ AES 加密或者三重搅动加密,提供端到端的安全保障机制,满⾜政法专⽹的安全性需求,杜绝外界对⽹络的⾮法⼊侵和攻击。2) ⽹络安全

采⽤⽹络传输 L2-7 层的⽩名单安全准⼊机制,允许授信的终端才能接⼊到⽹络

之中,合法的视频、图⽚等业务流量才能在⽹络中传输,⾮法终端及⾮法流量全部阻断,构建⼀个安全的视频传输⽹络系统。3) 主机安全

在核⼼服务主机之前设置堡垒主机,对所有主机访问提供不同安全域的⾝份鉴别、安全标记、访问控制、安全审计、⼊侵防范等保护措施,并对核⼼服务主机的服务能⼒做提前引流和限流,从⽽保证核⼼服务主机的安全。4) 应⽤安全

应⽤软件需具有严格的权限授予机制,权限授予根据每⼀个⽤户按照每⼀种业务操作类型和每⼀个监控资源进⾏⼆维综合部署,使业务系统能控制指定⽤户对指定资源的指定业务操作。5) 数据安全

通过数字⽔印、图像加扰、录像块存储加密等⽅式,对图像预览、录像存储等数据做⼆次保护,防⽌窃听、⾮法拷贝和翻拍等⼿段引起的数据泄露问题。⾃动化运维管理

为保障系统的全时可⽤,采⽤智能运维管理系统对前端采集、⽹络传输、后端管

理等全⽹设备的运⾏状态进⾏实时检测,对视频图像的效果、录像完整性进⾏诊断分析,提供系统运维态势报表,⽅便系统运维管理⼈员及时发现和处理系统故障,保证系统⾼效稳定运⾏。1)⽹络拓扑

基于 SNMP ⽹络协议,实现视频监控系统设备的⼯作状态以图形化的界⾯直观的进⾏管理和维护。在⾃动⽣成的⽹络拓扑图上实时查看设备的⼯作状态,并可以显⽰设备连通、带宽、告警、流量等信息,⽅便对所有设备进⾏集中管理。2) 状态监测

对全部相关设备的⼯作状态进⾏实时查看和分析,并设置性能阀值,当 CPU、内存、设备问题、磁盘状态等超过阀值时触发报警,提前发现设备故障。可以第⼀时间发现设备可能出现的问题并快速修复。3) 视频诊断

实时监测诊断接⼊的所有视频图像质量并输出诊断结果进⾏⼈⼯审核。通过视频质量诊断可以在第⼀时间发现视频图像偏⾊、被遮挡、虚焦、⼲扰等问题,及时提醒运维管理⼈员进⾏修复,避免长时间出现故障未被发现造成安全隐患。2.2雪亮⼯程架构

系统组⽹拓扑图

“雪亮⼯程”总体架构为“三⽹两平台”。三⽹:政法综合信息⽹、公安视频专⽹,电⼦政务外⽹;两平台:综治中⼼视频共享平台、公安机关视频共享平台。

公安机关视频共享平台依托公安视频专⽹接⼊重点公共区域视频监控的⼀类监控资源以及接⼊社会资源系统上传的视频资源。综治中⼼视频共享平台横向对接公安机关视频共享平台。

政法综合信息⽹、公安视频专⽹及电⼦政务外⽹为各⾃独⽴的专⽤⽹络,彼此之间通过安全边界联通,形成互联共享。公安机关视频共享平台与综治中⼼视频共享平台完成对接,全量推送视频数据,综治中⼼视频共享平台实现系统间的数据汇聚、交换、共享。

第三章社会资源接⼊系统设计

根据智慧城市雪亮⼯程规划,我市公安局和政法委对社会资源联⽹接⼊整合需求,依托⽹络资源建设县级社会资源联⽹整合系统整合接⼊重点职能部门⼆级视频共享平台、农村(社区)、⽹吧、酒店及零售商业(⼤约 10000 个摄像头资源;1000 个⼩型社会单位)建设的视频监控资源。社会资源接⼊整合系统通过安全边界与公安、政法委等部门对接实现视频联⽹和资源共享。

项⽬设计根据现状和需求灵活调整、分步骤实施,对于已建社会⾯监控资源整合农村(社区)、⽹吧、酒店、商铺等场所图像资源,同时通过由政府相关部门(政法委综治办、公安部门等)下发视频资源整合实施规范⽂件来规范城市新建社会⾯重点单

位、重点部位的图像资源建设标准,为后期社会视频资源接⼊系统建设稳步顺利进⾏提供建设依据。社会视频资源接⼊系统建设内容包括:

1)建⽴⼀套能够容纳全县社会视频监控资源的视频联⽹整合系统;2)完善社会视频资源接⼊⽹络,实现社会⾯监控视频资源的安全接⼊;3)整合现有已建社会⾯监控视频、NVR/DVR、监控管理系统等图像资源整合;

4 )对于⽆法整合的社会⾯重点单位重点部位社会资源图像通过新建NVR\\IPC+社会视频资源接⼊⽹关来实现图像资源整合接⼊。

考虑县级政府单位局办部门的视频监控规模较⼤,县级社会资源接⼊整合系统与各政府单位局办部门(重点职能部门)之间建⽴ 100M 视频专⽹传输,与基层社会单位之间建⽴ 10M ⽹络传输(利⽤现有互联⽹或基层社会单位⾃建视频专⽹)。社会资源接⼊整合系统通过安全边界与公安部门对接实现视频联⽹。3.1已建社会视频资源接⼊

监控系统接⼊是指接⼊⼤型社会单位视频监控系统,应⽤于重点⾏业或⼤型企业、社区,如党政机关、教育、医疗、⾦融、企业园区等。

监控设备接⼊是指接⼊⼩型社会单位视频监控系统的 NVR/DVR 或IPC 设备,应⽤于分散的⼩型社会单位,如⽹吧、宾馆、酒店、零售商业等。

DVR、NVR 设备通过社会视频资源接⼊⽹关与上级接⼊媒体复制分发服务器连接。社会视频资源接⼊⽹关可兼容主流品牌的NVR 和 DVR 设备,主动搜索接⼊的社会资源NVR 设备,具有穿越互联⽹功能,并推送到上级接⼊及媒体复制分发服务器形成 VPN 虚拟⽹⽅案,解决⽹络问题和安全问题,打通⽹络通道,保障⽹络安全。社会视频资源接⼊⽹关组⽹⽅式:

社会资源接⼊组⽹

该种组⽹接⼊⽅式为串接⽅式,将社会视频资源接⼊⽹关串接在 NVR 和⽹关之间,NVR ⽹关在路由器上,本地存储不经过社会视频资源接⼊⽹关,⽤户⽹络不⽤做配置。

基于已建⾮标准的 DVR、NVR 监控系统接⼊社会视频资源接⼊系统,实现对社会监控图像系统的控制和管理,主要通过以下⽅案来实现,⽐如基于互联⽹的⽹吧、旅馆、门店等单位。

通过社会视频资源接⼊⽹关和上级代理接⼊服务器,调⽤社会资源设备的

SDK,实现对 NVR、DVR 的接⼊。前端配置视频资源接⼊⽹关,后端配置⾮标视频代理接⼊服务器,通过接⼊⽹管汇聚来的各单位前端视频,再由视频代理接⼊进⾏整合,然后再统⼀视频监控系统进⾏集中管理,最终实现异构⽹络与⾮标视频的屏蔽和整合。如果需要将整合完的视频资源上传到上级系统进⾏共享,需要配置转码服务器将⾮标码流转换成国标 GB/ T28181 码流后上传。

社会视频资源接⼊⽹关组⽹⽅式:

社会视频资源接⼊组⽹

该种组⽹接⼊⽅式为串接⽅式,将社会视频资源接⼊⽹关串接在 NVR 和⽹关之间,NVR ⽹关在路由器上,本地存储不经过社会视频资源接⼊⽹关,⽤户⽹络不⽤做配置。3.1.3监控系统接⼊监控系统接⼊是指接⼊并管理社会单位图像资源的视频监控系统。

对于具备多级系统的重点单位视频监控系统,各级系统通过国标接⼊县级社会视频资源接⼊系统。针对社会⾯已经建⽴系统的数字监控系统,接⼊社会视频资源接⼊系统,主要通

过以下两种⽅式:

1)通过标准接⼊,若系统符合或者⽀持升级到国标 GB/ T28181,可以通过标准实现系统接⼊,参见下图。除国标 GB/

T28181 外,符合 ONVIF 标准,也可通过标准进⾏系统的互联,但需要对媒体码流进⾏转码,在组⽹中增加转码服务器,转成符合国标 GB/ T28181 标准的 PS 码流才能接⼊视频专⽹,参见下图。系统国标 GB/ T28181 接⼊

2) 如果系统不能⽀持国标 GB/ T28181 或其他标准,将通过的社会视频资源接⼊⽹关,调⽤社会资源的 SDK,实现对主流⼚商系统的接⼊。参见下图:

接⼊⽹关⽅式接⼊3.2新建社会视频资源接⼊

新建标准设备的社会视频资源接⼊场所,摄像机要求⽀持国标 GB/ T28181,

NVR ⽀持摄像机以国标 GB/ T28181 协议接⼊,可以通过国标 GB/ T28181 协议注册到上级的社会视频资源接⼊系统。NVR 内置安全接⼊⽹关功能,在保证⽹络安全的情况下打通 NVR 到社会视频资源接⼊系统的⽹络隧道。

在社会视频资源接⼊系统侧,可以进⾏统⼀地址管理,解决 NVR 浮动 IP 问题,保证NVR 的虚IP 不变。同时,提供社会资源统⼀管理功能,提供强⼤的运维保障。

3.3社会资源接⼊系统要求

我市社会资源接⼊系统基于社会资源⽹整合接⼊重点职能部门⼆级视频共享平台及农村(社区)、⽹吧、酒店、零售商业建设的视频监控资源,通过安全边界全量

接⼊县公安局视频共享平台,实现在公安视频共享平台对全县公共安全视频的汇聚、调⽤、控制、转发等基础功能,满⾜对社会公共安全、重⼤治安及敏感案事件综合研判、决策分析⽀撑的要求。

社会资源联⽹整合系统包含视频管理服务器、流媒体服务器、运维管理服务器、视频诊断服务器、录像存储服务器等设备。3.3.1视频管理服务器

视频监控管理服务器负责视频资源接⼊管理、⽤户权限分配以及提供视频调⽤、控制、回放等应⽤功能。

⽀持 GIS 地图、实时监控、视频追踪、录像回放、⼤屏管控、告警管理、交通管控、数据分析、⼲线管理、运维管理等功能。

采⽤ Linux 操作系统,⽀持7×24⼩时稳定运⾏,并且不易受到⿊客、病毒的⼊侵和攻击。

⽀持 GB/T 28181、ONVIF 标准协议,⽀持 H.264、MPEG4、MJPEG 等视频编码格式,⽀持≥10万路视频图像接⼊管理。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yrrf.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