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 一 年级 下 册 第 七 单元 课文 课题: 文具的家
课 型: 新授 课 时:2课时 授课班级:一年级(2)班
授 课 人: 吴子琴 教材分析:
本文主要写贝贝经常弄丢文具,在妈妈的启发和教育下,贝贝为文具们找到了文具盒这个
家,并在每天放学后检查文具们是不是都回家了的故事,旨在教育孩子们要养成保管文具的好习惯。课文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进行叙述,语言浅显易懂,内容与儿童生活密切相关,易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对于刚刚入学的孩子来说,他们还未能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文具丢三落四、摆放乱七八糟是常见现象,因此,本次学习就显得十分重要。在学习中,学生尚不具备独立阅读的能力,他们只能借助拼音自主认识汉字,讲课文句子读通顺。对于课文主要内容的把握,良好习惯的养成还需要老师重点指导。因此,在课堂教学中,老师要结合本班学生的学习实际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激发孩子们的学习兴趣。在学生自主认读汉字、朗读课文的基础上加强对学生识字方法和朗读方法的指导,鼓励他们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学习汉字的音形义,理解词语的意思。对于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不宜空洞讲解,而要结合生活实际自己平时是怎么做的,从而在不自觉中渗透好习惯的养成教育。
学情分析:
我班孩子特别是男生,对于好习惯还没有概念,文具满地飞是常见现象。而识字量也相
对较少,朗读课文整体来说效果不理想。基于这样的情况,识字和阅读就显得尤为重要,课堂上教师的指导也是不言而喻的重要。
教学目标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读好人物对话时的语气。
认识“具、次、丢、哪、新、每、平、她、些、仔、细、查、所”13个生字,正确美观地书写“文、次、找、平、办、让、包”7个汉字,理解相关词语。 理解课文内容,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
1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
识字写字,朗读课文。 2.教学难点
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内化孩子保管好自己物品的好习惯。
教学媒体与方法
多媒体课件、采用随文识字法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学习阶段 新课导入 教师活动 1.教师问孩子们,孩子们,你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通过谈话和平时捡文具创设为文具找家的真实情景,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分散识字写字的方法降低了学生学习汉字的难度。 教师通过范读、自主学习、检查指导、随文识字学词、朗读练们每天下午放学后回哪儿去呀?(回家)是呀,你们知道回家,可是你们看看老师手上的这些,这些是什么?(铅笔、尺子、 橡皮)你们知道老师是从哪里得到它们的吗? 2.师告诉学生:这些文具呀,来历可大了,有的老师在教师捡到 的;有的是老师在走廊捡到的; 还有的是咋们班上一些拾金不昧的同学捡来交给老师的。你们想想看,如果你的父母把你们丢在大马路上让别人捡去,你们的 生读课文 新课讲授(初读课文,识字学心里会怎么样?(难过、伤心) 2
词) 既然你们是如此,设身处地的想想这些文具,他们又会怎么样呢?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为老师手上的这些文具找一家吧! 师范读课文,学生认真倾听。相互交流自己所听到的信息。 学生自主朗读课文,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检查指导,随文识字学词。 小组朗读第1、2自然段,其他孩子认真听。 练习 个别孩子读 习、游戏巩固等方法,让学生在初读环节真正读好书,认好字,夯实语文基础知识,减轻学生识字负担,并为接下来的学习打好基础。 ①出示词语卡片:“一次、丢到、 哪里、找不着”,指明学生认读, 教师随时正音“次”是平舌音, “哪”是鼻音音,“找”是翘舌音,“着”是一个多音字,在这里读“zhάo”.正音后再次指明学生认读词语。 ②区别“哪里”和“那里”:出示句子,选词填空: 放学了,你准备到( )去玩呀? 造句 爸爸准备带我到北京,( ) 有长城和宫殿。 ③指导生字“次”“找”书写: 引导学生通过与形近字“吹”“我”进行比较,发现汉字的结构和书写要领。师范写指导,学 3
生观察书空。 ④再次指名学生朗读1、2自然段。 指名朗读第3自然段,:出示生字卡片“新”,指名认读,强调“新”是前鼻音,引导学生结合生活实际说说“新”的意思,反义词是“旧”。 点名朗读第4自然段。 ①出示词语卡片“每天” 通过自主读书、问题引路、合作交流、指导小结等方式,向学生初步渗透把握课本内容的基本方法,帮助学生整体了解课文内容。 透过口头组词帮助学生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理解字义,通过自主书写进一步帮助孩子加深对生字的记忆。 “平平安安”“办法”“让开”, 开火车、点名认读,教师相机正音“平”“让”是后鼻音,注意读准字音。 ②鼓励学生结合生活实际说说“平平安安”的意思,再说几个类似这种结构的词语。 ③指名学生再次朗读第4自然段。 小组朗读第5自然段。 ①出示词语卡片“她们”“书包” “这些”,开火车认读,注意“书” 是翘舌音。 ②区分“她”“他”“它”,和学生一起交流这组同音字的的 区别,师小结:“她”指女生, “它”指动物,“他”指男生, 文中的贝贝是一位小女孩。 齐读朗读第6自然段。 4
①出示词语:“仔细”“检查”“所有”,师正音“查”实翘舌音。 ②学生结合生活、学习实际说说“检查”是什么意思。 ③小组再次朗读第6自然段。 4.3分钟时间学生再次自由朗读课文,把课文读正确、都流利。 5.巩固识字。 (1)教师出示词语卡片,通过指名读、开火车读等方式再次巩固学生认字情况。 (2)单独出示本课所有生字, 同桌交流识字 学生自主观察、交流识字方法, 教师适当进行方法上的指导。 (3)游戏巩固:小鸟回家。小鸟带着生字宝宝飞回家,学生口头组词。 三、生字书写 1.师出示本节课指导书写过的三个生字:文、次、找,再次指名学生认读并口头组词。 2.学生自主描红、仿写、组词, 教师巡视了解学生的书写情况, 并适时进行个别指导。 3.学生作品成果展并进行适当点评,更好地指导孩子写字。 5
课堂小结 过渡:你们这节课变现得真不错,所有的生字宝宝你们都认识了,但不知道当这些字出现在其他地方时你是否还认识呢?老师分发小练笔 。 练习 一、我会辨字组词。 天() 吹()我() 二,拼一拼,连一连。 Zĭ xὶ nᾰ lĭ jiᾰn chά diū shī 丢失 检查 仔细 哪里 通过简单的动笔,既可以鼓励孩子,又能检测孩子对节课生度 四、课堂小练笔。(限时5分钟) 文() 次()找() 字词的掌握程五、课堂小结 同学们,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贝贝经常丢自己的文具然后让妈妈买新的。其实咱们班上也有不少像贝贝这样的小朋友,所以老师才会收留那么多无家可归的文具。不过,不要着急,下节课我们继续学习,为文具们找一个安全舒适的家。 板书设计
15. 文 具 的 家
作业超市
1.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
2.“文、次、找”还没描好的同学继续完成。
教学反思
本课教教学教学目标、教学思路清晰,教学环节紧凑,教学语言符合孩子的年龄特点。课堂教学中讲练结合,更是符合现代教学理念。但本课的不足之处在于:识字环节教学方式和
文
次 找
6
教学思路几乎没有变化,方式不新颖。时间把握上也不准,练习到最后也没派上用场。
7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