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一)辽宁省大连市中考语文试卷+解析

来源:意榕旅游网
(一)辽宁省大连市中考语文试卷

注意事项:

1.请在答题卡上作答,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2.本试卷共四大题,25小题,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一、积累与运用(28分)

1.请用正楷字将下面的汉字抄在田字格里,要求书写规范、端正、整洁。(2分)

镇定自若 运筹帷幄

2.给加点字注音,改正加横线词语中的别字。(4分) (1)推崇 (2)辐射 .. (3)苦心狐诣 (4)自知之名

3.在下面句子中有语病的地方画横线,并写出修改意见。(2分)

为推动互联网行业健康可持续发展,中国互联网协会向全国互联网业界发出抵制网络谣言、依法文明办网。

4.下列关于作家、作品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2分) ..

A.宗璞的散文《紫藤萝瀑布》和冰心的散文《谈生命》,都表达了作者对生命的独特体验。

B.范仲淹,北宋政治家、文学家,他的《醉翁亭记》,表达了“先天下之忧

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济世情怀。

C.从表达方式角度,诗歌可分为叙事诗和抒情诗。北朝民歌《木兰诗》和

唐代诗人杜甫的《石壕吏》都是叙事诗。 D.吴敬梓的《范进中举》、契诃夫的《变色龙》均使用夸张、对比等讽刺小

说常用的手法,塑造了性格鲜明的人物形象。

5.仿照下面句子续写一句话。(2分)

假如我是一个诗人,我就要用动情的诗篇,来讴歌大海的波澜壮阔; , , 。 6.默写填空。(10分)

(1)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 。(《蒹葭》)

(2)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 , 。

(杜甫《江南逢李龟年》)

(3)俱往矣, , 。(毛泽东《沁园春·雪》) (4)郦道元在《三峡》中,用“ , ”写出了春冬之时,人们俯视江面所见的水色各异、风光秀丽的景象。

(5)邓稼先能够勇担国防建设重任,投身“两弹”研制工作28载,得益于他胸襟宽广,意志坚定,这正践行了曾子的话:“ , ”。(用《〈论语〉十则》中的句子回答)

7.请依据名著阅读积累,填写下列表格。(6分) 人物 评价角度 人物形象 相关情节概括 母亲改嫁时,外祖父教导我要学会自正面 外祖父 立。 (《童年》) 反面 正面 侠肝义胆 林冲 (《水浒传》) 反面 二、古诗文阅读(16分) (一)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簧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怡.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8.解释文中加点的词。(3分)

(1)闻水声,如鸣珮环 .

(2)潭中鱼可百许头 .(3)怡然不动 .

9.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2分)

10.选文第二段中的“皆若空游无所依”与上文的“ ”相照应。(1分)

(二)

季布为河东守,孝文时,人有言其贤者,孝文召,欲以为御史大夫。复有言其勇,使酒难近。至,留邸①一月,见罢②。季布因进曰:“臣无功窃宠,待罪河东,陛下无故召臣,此人必有以臣欺陛下者。今臣至无所受事罢去此人必有以毁臣者。夫陛下以一人之誉而召臣,一人之毁而去臣,臣恐天下有识闻之,有以窥陛下也。”上默然惭,良久曰:“河东吾股肱郡③,故特召君耳。”布辞之官。

(选自《史记》)

【注释】①邸:客舍。②见罢:只召见但未加新的任命。③股肱(gōng)郡:重要之郡。

11.下列句中的加点词与“陛下无故召臣”中的“故”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而两狼之并驱如故(《狼》) .

B.广故数言欲亡(《陈涉世家》) .C.楚王问其故(《公输》) .

D.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出师表》) .

12.用“/”为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2分) 13.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2分) 14.从选文看,季布是一个怎样的人?(2分)

(三)望山 贾岛

日日雨不断,仇杀望山人。 天事不可长,劲风来如奔。 阴霪一以扫,浩翠泻国门。 .长安百万家,家家张屏新。

15.诗中的“泻”字用的精妙,请加以赏析。(2分) 三、现代文阅读(36分)

(一)阅读《名》,完成16~19题。(12分) 名

①人渴望成名。张爱玲说:出名要趁早。然而,最近我读《居里夫人自传》,却发现名的另一面。当居里夫妇获得诺贝尔物理奖后,他们平静的科研生活被打破,丈夫皮埃尔抱怨说:“他们一个劲儿地要我写文章,要我作报告,如果一年一年就这么过去,即使那些请我写文章作报告的人也将惊讶地看到我竟然年华虚度,什么也没干。”从这段中,我们意识到出名虽好,但也有重负,只有摆脱这种重负,才能让事业之树常青。

②一个人没有出名的时候,可能对“名”充满无限艳羡,而一旦成名,可能就会不胜其扰。这时候如果不能像居里夫妇那样,淡然处之,就可能被“名”吞噬掉。那么,我们如何才能摆脱名的重负呢?

③人做事的出发点,不应是出名,而应是对社会对人类有利。居里夫妇把一生都献给了科学事业,他们把自己的研究成果,无偿地全部献给了人类,没有申请任何专利。季羡林先生一生著作等身,为世界文化交流做出了卓越贡献,人们

赞誉他是“国学大师”、“学界泰斗”、“国宝”……然而,季先生将这些桂冠一一摘去。他说:“身上的泡沫洗掉了,露出了真面目,皆大欢喜。”在他们心中,对社会对人类的贡献才是最高的目标,“名”呀“利”呀,他们根本就没放在心上。有了这样的人生境界,人才会即使成名,也依然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地扎扎实实往前进。

④中国文化有一种淡泊名利的传统,这是一个非常好的传统,一定要好好继承。譬如南朝梁人陶弘景,被称为“山中宰相”,宁愿隐居深山,也不愿出来为官。他撰写的《神农本草经集注》,为中国的中医学做出了贡献。明代洪应明在《菜根谭》中说:“矜名不若逃名趣。”名,能逃则逃,能逃得名,不为名缰利锁所缚,才能取得更大成绩。

⑤现代社会,充满一种浮躁的风气,很多人渴望一夜成名,于是投机取巧者有之,花招百出者有之,这样即使获得所谓的荣誉,那也一定是昙花一现。要知道居里夫妇从成吨的沥青矿渣中提炼出0.1克镭,花了整整四年时间。成功,是靠扎扎实实努力的。年轻人更应踏踏实实,不要被名利所诱。

⑥名是无根的花,虽然美艳,但总有枯萎的一刻;事业才是有根的果树,一旦扎下根来,就会硕果累累。(选文有改动)

16.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2分)

17.说说本文第③段中所选用的两个事例的特点和作用。(3分)

18.第⑤段是如何阐述观点的?(4分)

19.从修辞角度对第⑥段的表达效果加以分析。(3分)

(二)阅读《冬日北国鸟》,完成20~24题。(22分)

冬日北国鸟

①冬日里,北方的麻雀是值得我们把它当作鹰来看待的。

②数九寒天,麻雀用一抹褐色,氤氲着不屈的情怀,在枝头曼妙地摇曳,温暖着我们的心情。它们是寒风中光秃秃的枝梢上印象派的花朵,用小小的身姿,俯仰间点缀着清冷的时光。

③麻雀原本是再普通不过的鸟儿,它形不惊人,声不迷人,平凡得像坊间的小狗小猫和一大片叫狗蛋的孩子。

④但麻雀又是值得我们敬重的。冬日麻雀最值得称颂的是它的坚守,与生它

养它的土地不离不弃。麻雀孤独的舞者,在北方冬日的天幕下,跳着并不优美但还算是灵动的舞。

⑤麻雀的聒噪,源于它们严寒中坚守的孤独。此时,鸟儿们都在冬日里噤了声,除了麻雀,谁还会来活跃冬日的气氛?

⑥忘记说一句,麻雀也叫北国鸟。

⑦不管首肯与否,我们都不得不承认,麻雀是城乡冬日里最活跃的意象,夸张一点说,麻雀几乎是冬日天空中惟一活跃的意象。

⑧冬日,皑皑白雪覆盖了一切,麻雀们如何寻找果腹的东西呢?冬日的麻雀是素食主义者,只能以草籽果腹。这个时候,人,趁虚而入,在雪地里,支上一只箩筐,下面撒上点谷粒,就等着麻雀上钩。那些不幸落入人手中的麻雀,任你威逼利诱,不吃不喝,目不斜视,视死如归。

⑨有人说:麻雀是动物界中最后的烈女。此话不假,麻雀不媚人,特立独行,是公认的惟一不向人类屈服的鸟儿。

⑩今天上午,我正在书房里写字,听到阳台上麻雀们欢快的叫声。抬头,隔了窗上的玻璃,就见十几只麻雀拥拥挤挤地站在窗台上,你挤我挨,像一串跃动的音符。间或,有几只自得地梳理着羽毛,还会忙中偷闲地跟伙伴们整理妆容。

⑾饭后外出,走在路上,就有一群麻雀落在我的身前,我往前走,它们就往后退,等到我前进的速度足以大过它们跳跃着后退的速度时,它们便旋风般地飞起来,然后降落,再次在前面迎候着我。

⑿想起去法国巴黎旅游时,在广场上,那几只站在我手上的麻雀,我便惆怅:如果这群麻雀也会站在我手上,哪怕只有一只,只有短短的一秒,那该多好啊!

⒀它们会站在我的手上吗? ⒁鸟类学家亨德森说;“如果没有鸟类的作用,人类就不能在地球上生存!” ⒂仿佛是突然间,我心理打一冷战:某一天,没有麻雀陪伴,我们的生活是一个什么样子呢?我有些惶恐。

(选文有删

减)

20.为什么说麻雀是值得我们敬重的?(4分) 21.说说第⑿段中这句话的深层含义。(4分) 我便惆怅:如果这群麻雀也会站在我手上,哪怕只有一只,只有短短的一秒,那该多好啊!

22.阅读文中画线的句子,体会其表达特点及效果。(4分) 23.为什么作者知道第⑥段才交代麻雀也叫北国鸟?(3分) 24.结合本文和下面一则或多则材料,对“它们会站在我的手上吗?”这一问题,作出你的回答。(不超出所给字格)(7分)

材料一:大连有60多种温地鸟类享誉中外。近年来大连市环保志愿者协会组织了一些列保护湿地的公益活动,在社会上引起很大反响。

材料二:至2009年,大连市共完成植树8068万株,造林30.5万亩,森林覆盖率达到41.5%。

材料三:长期以来,一些人为了自己的私欲,完全不把鸟类当成地球生态大家庭中重要的一员。直至目前,猎杀鸟类的恶性案件仍然时常在国内许多地方发生。

(以上材料均摘自《大连日报》)

四、作文(70分)

25.任选下面一题作文。

(1)有一个哲人曾说:给予永远比接受愉快。回首来路,你是否曾体验过给予的愉快呢?唐代诗人孟郊以“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来表达对慈母的感恩之情,面对亲人、朋友、社会、自然的爱,你是否也曾经一颗“寸草心”予以回报呢?

请以“寸草心”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以记叙为主,兼用多种表达方式;

②内容充实,表达真情实感,行文流畅; ③全文不少于600字,但不要超出所给字格;

④文中如出现校名、人名,请用育英学校、思齐学校、小王、小李、

小赵、小刘代替。

(2)生活中不称心或令人惋惜的事会给人留下遗憾。请以“遗憾”为话题写一篇文章,或者叙写你的遗憾,在遗憾中找到人生的启迪;或者论说世间的种种遗憾,在遗憾中发现它的价值;或者……

要求:①自拟题目;②自己立意;③自选文体(诗歌除外),但要文体明确;④不要使用网络语言,全文不少于600字,但不要超出所给字格;⑤文中如出现校名、人名,请用育英学校、思齐学校、小王、小李、小赵、小刘代替。

(一)辽宁省大连市中考语文试卷

语文参考答案

一、积累与运用(28分)

1.(2分)略

2.(4分)(1)cháng (2)fú (3)狐—孤 (4)名—明

3.(2分)中国互联网协会向全国互联网业界发出抵制网络谣言、依法文明办网 修改意见:在“办网”后加“的倡议”或“的号召”。

4.(2分)B 5.(2分)假如我是一个画家,我就要用缤纷的色彩,来描绘田野的五彩斑斓。

6.(10分)(1)所谓伊人 在水一方 (2)正是江南好风景 落花时节又逢君 (3)数风流人物 还看今朝 (4)(则)素湍绿潭 回清倒影 (5)士不可以不弘毅 任重而道远

7.(6分)外祖父:正面:慈爱。反面:人物形象:残暴、贪婪、自私等。相关情节:殴打外祖母或孩子等。林冲:正面相关情节:火并王伦,拥戴晁盖做寨主等。反面:人物形象:懦弱、逆来顺受等。相关情节:高衙内调戏林冲娘子,他忍气吞声等。

二、古诗文阅读(16分) (一)

8.(3分)(1)听见(听到)(2)左右(上下、来)(3)……的样子 9.(2分)溪岸(它的两岸)的形状像犬牙那样参差不齐,不知道它的源头在哪里。

10.(1分)水尤清冽 (二)

11.(2分)C 12.(2分)今臣至/无所受事/罢去/此人必有以毁臣者。 13.(2分)陛下因为(凭借)一个人的赞誉就召见我,因为(凭借)一个人的毁谤就让我离开。

14.(2分)敢于直言进谏 (三)

15.(2分) “泻”写出了山上的翠色如水流般自上而下倾泻下来的气势,表达了作者的喜悦之情。 三、现代文阅读(36分) (一)《名》(12分)

16.(2分)出名虽好,但也有重负,我们只有摆脱名的重负,才能让事业发展。 17.(3分)居里夫妇和季羡林都是名人,事例具有典型性;他们的国籍、所处的领域不同,事例具有广泛性;从不同角度证明了观点:人做事的出发点应是对社会对人类有利。

18.(4分)首先从反面举有些人采用不正当手段获取荣誉的例子,再从正面举居里夫妇4年提取出0.1克镭的例子,二者构成对比,最后归纳出成功要靠扎扎实实的努力的道理。

19.(3分)运用比喻的修辞,将“名”比作“无根的花”,将“事业”比作“有根的果树”,生动形象地阐明:名是虚浮、短暂的,只有事业才是根本,脚踏实地才能成功。

(二)《冬日北国鸟》

20.(4分)(1)严寒中它仍坚守在生它养它的土地上;(2)它是冬日天空中惟一活跃的意象;(3)它是惟一不向人类屈服的鸟儿。

21.(4分)表达了“我”对人与鸟类不和谐关系的失望和遗憾;也表达了“我”对人与鸟类之间建立和谐关系的渴望和向往。

22.(4分)本段运用了描写的表达方式,/比喻、拟人的修辞方法,把“拥拥挤挤的麻雀”比喻成“一串音符”,又赋予麻雀以人的神态、动作,如“自得”“整理妆容”等。/生动形象地写出了麻雀的活泼可爱以及它们之间亲密和谐的关系。

23.(3分)前文介绍了麻雀虽然是平凡的,但它们是北国冬天惟一的坚守者。/这正是它

们被称为北国鸟的原因。/有了这样的铺垫,第⑥段的交待就显得自然,易于被读者接受。

24.(7分)答题要求:能结合本文情感或主旨,结合所给材料,观点明确,表达流畅。

示例:它们一定会站在我们的手上。虽然猎杀鸟类的事件还时有发生,但我们环保事业的脚步从未停歇,大连环保志愿者所做的工作有目共睹,60多种湿地鸟类也让我们看到了希望,相信通过全社会的不断努力,与鸟类和谐相处的一天终会到来。

四、作文(70分)

项目 内容 (4分) 一类 4 内容恰当 说理合理 二类 3~2 内容比较恰当 说理比较合理 2 三类 1~0 内容不恰当 说理不合理 备注 1.超出字格扣1分。 2.错别字每2个扣1分,扣到1分止。 3.无标点或一逗到底扣1分。 表达 (3分) 3 1~0 阐述条理不清 语言不流畅 不严谨 阐述有条阐述较有条理 理 语言流畅 语言较流畅 严谨 较严谨

25.分项评分标准 内容(33分) 表达(33分) 33~30 33~30 题意理解正确,中心突表达方式运用好;语言一类 出;内容充实具体,有流畅,有文采;思路通 新意;对生活的认识正畅,条理清晰;结构严 确,有真情实感。 谨。 30~27 30~27 题意理解正确,中心明表达方式运用较好;语二类 确;内容具体;对生活言通顺;思路清楚;结的认识比较正确,有真构完整。 情实感。 27~22 27~22 题意理解基本正确,中表达方式运用基本合三类 心尚明确;内容单薄,理;语言基本通顺,偶情感平淡。 有语病;结构大体完整。 22~17 22~17 四类 偏离题意,中心不明确;语言不通顺;语病较内容单薄。 多;结构不够完整。 17~0 17~0 五类 脱离题意, 文理不通; 标点和书写(4分) ⑴错别字:每3个字扣1分,重现的不累计,扣到1分止。 ⑵标点:全文一逗到底或文中因缺少标点符号影响意思表达的,扣1分。 ⑶书写:全文书写潦草的,扣2分;文中部分书写潦草的,扣1分。 没什么内容。 不知所云。 [说明]

1.内容或表达有突出特点的,加3分,加到满分为止。 2.未写题目的扣2分。

3.不够600字的,文体不清的,一类下(64分)以下;不够500字的,二类下(58分)以下;不够400字的,四类中(43分)以下;不够300字的,五类中(19分)以下。

4.经查证为全文抄袭的,0分;主体抄袭的,五类中(19分)以下。 5.雷同文,四类中(43分)以下。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