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ILJournal of中l 莹Pi 伊refe犁ctu州re C委om党mu校nis学t Pa报rty Institute N’。u.‘2・ 2 uo0u6u 增强干吝 教育培训实效切实提高干吝 队伍素质 张桐 835000)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四师党委党校 新疆 伊宁【内容摘要】切实提高干部队伍素质,就是要通过扎实的教育培训 本文就如何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干部教育培训工作 提高干部队伍素质,提出了加强和改进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的途径:科学确定培训目标;合理设置培训内容;有效择用培{J 方式;着力健全培训机制。 [关键词】干部教育培训素质 [中图分类号]D63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6175(2006)02—0085—02.5 切实提高干部队伍素质,就是要通过扎实的教育培训,使干部素质全面、有效、较大程度的提高。全面,即无 论干部个体的综合素质还是队伍建设的整体水平都得到提升;有效,就是教育培训效率、效益高,干部学得进, 会运用;较大程度:即干部的素质能及时跟进时代发展的需要。围绕这一要求,如何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干部教育 培训工作,提高干部队伍素质,笔者认为,必须从以下方面加强和改进干部教育培训工作。 一、科学确定培训目标 要坚持以人才资源开发的理念定目标。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观念,把干部教育培训作为人才资源 开发的重要环节。坚持以人为本,处理好干部素质提高与知识、能力培训的关系,以干部素质提高为根本目标, 一发挥知识、能力培训的基础作用,实行人性化、个性化培训与工具性、实用性的培训相结合,着力挖掘人的潜能 和培养创新精神。 二是要按照干部素质的需求定目标。真正做到“缺什么,补什么”。要建立和完善干部素质评价方法,采取民主 测评、量化考核和统一考试等形式,对各级各类干部的政治觉悟、公仆意识、敬业精神、道德人格、知识结构、工作才 能、意志品质和成就动机等素质情况,进行深入的分析和准确的评价,客观地确定干部所“缺”或所“需”。同时,要 把干部素质评价与干部考察紧密结合起来,干部考察材料不仅要反映其德、能、勤、绩、廉的情况,还要对干部素质与 今后培训努力方向提出明确的建议,为培训目标的制定提供依据。 三要立足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定目标。适应不断发展变化的形势,不断地学习和吸收新知识、新经验和人类 社会各种新成果,这样才能真正做到与时俱进。因此,干部教育培训一定要注意协调和整合包括高等院校、社区 文化站、科研院所在内的社会各类教育培训资源,处理好干部培训的阶段性和学习的终身性的关系,从而科学 合理地确定培训目标和改革方向。 二、合理设置培训内容 科学合理安排干部教育培训内容是干部教育培训的基础工作,是至关重要的一环 我们要紧紧围绕曾庆红 同志提出的“一手抓思想政治教育和党性教育,一手抓知识更新和业务培训”的要求,立足于大幅度提高干部 [收稿日期]2006-03-16 [作者简介]张桐,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四师党委党校副校长、高级政工师。 ・85・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的政治索质、知识素质、能力素质等,与时俱进.适时更新,不断创新干部教育培训内容。 一要增强教育培训内容的适用性。政治理论“要精,要管用”,力戒形式主义 坚持与实际相结合,面对现 实,贴近生活中的难点、疑点和热点问题,克服贪多求全的弊病,砍掉一些陈旧的、不合时宜的内容,着力在基本 原理和精神实质的掌握和运用上下功夫。各种知识和能力的培训,要根据新世纪新阶段的新任务对干部的要求 和干部自身的岗位、专业、文化程度等特点,做到按需旌训、因人施教,本着“干什么、学什么”,“需什么、教什 么”,“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提高培训内容的针对性和实用性。例如,对团场基层干部,就要侧熏农业产业化 经营、农场经济结构调整和党在农场的政策法规等知识的培训:对机关的干部,就要侧重现代管理、组织人事、 公文处理、办公自动化和网络技术等提高工作效率的技能与知识的培训。当前,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 和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要求,尤其要注意强化各级领导干部市场经济、现代管理、领导科学、世贸组织规 则、政策法律,以及世界经济、现代军事和科技等知识的培训,着力提高他们科学判断形势的能力、驾驭市场经 济的能力、应对复杂局面的能力、依法行政的能力和总揽全局的能力。 二要讲求干部教育培训内容的层次性。不同层次的干部所担负的职责任务不同,不同职级的岗位对干部的 知识结构、能力素质要求也不同。对各层次的干部,在培训内容上应有深浅要求、领会程度和科目安排的不同。 政治理论培训则按由浅入深,由常识理解到研究探讨梯次安排,体现层次差异。 三要体现教育培训内容的系统性。围绕提高干部综合素质和人的全面发展要求,坚持整体规划与个别落实 相结合,立足当前与着眼长远相结合,建立干部教育培训内容体系 从干部教育培训工作实践来看,这个体系主 要由五大类知识构成:政治理论——包括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时事政策等;党性修养——包括党的基本知识和优良传统教育、宗旨意识、党风党纪、道德素养等;基本技 能——业务所需本领和通用技术,如公文处理、信息网络、办公自动化、外语等;专业知识——指的是经济、管 理、法律、科技和军事等专门学科知识:文化底蕴——主要是历史、文学、艺术、自然知识等。按照这五个大类的 培训内容,要分级制定教育培训大纲,以此为基础,加强教材的选定、编写的指导和协调工作,这是干部教育培 训内容系统化的保证。 三、有效择用培训方式 首先,要立足发挥主阵地、主渠道的作用,大力推进党校的教育教学方法的改革。一是优选教学方法。教学 方法是提高培训质量和效益的重要手段。一般而言,干部教育培训课堂教学采用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专题 讲授法、研究性教学、案例教学法、情景模拟法、社会调查法,这些方法孰优孰劣,不能简单地下结论。教学方法 的选择要受到学员、教师、时间、内容、目标等因素的影响和制约。不同培训对象要用不同的方法。学员的职位、 经验、年龄、专业需要的不同,教学方法也不同。不同培训时间要用不同的方法。二是革新教学手段。在采用传 统教学手段的同时,要努力提高教学手段的现代化水平,积极采用数字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及多媒体手段开展 教学,充分利用现有的广播、电视等手段发展远程教学,拓展教学空间,实现教育资源共享。 其次,要立足提高培训效果和效益,大胆探索教育培训l新途径、新方法。既要强化干部理论学习,还要把他 们放到实践中进行锻炼,围绕加强学员党性锻炼,组织开展社会调查活动,访贫问苦;组织党员到革命传统教育 基地接受教育,以延展课堂空间。 四、着力健全培训机制 加强和改进干部教育培训工作,全面提高干部队伍素质,必须创新思路,以需求为导向,以效益为目的,着 力建立健全符合干部成长规律的干部教育培训新机制,推动干部教育培训工作走上制度化、规范化轨道。 一要建立激励约束机制。干部教育培训只有制定了相关的激励政策,才能使培训效果得到根本的保证。按 照中组部、中宣部关于建立干部理论学习考核制度意见的要求,把理论学习考核与干部平时考核、年度考核和 届中考核结合起来,把干部理论学习情况作为评议和考核干部的重要内容,建立规范科学的考核标准,确定目 的明晰、操作性强的考核办法,并把考核结果作为选拔使用干部的重要依据。分级建立干部学习档案 按照干部 管理权限和职责分工,把干部的培训经历、学习表现和成果纳入干部管理、考核和考察内容,作为干部选拔任用 的一个重要依据。强化学以致用制度。使用的过程也就是学习成果的转化过程。要按照中央有关文件的规定, 建立健全并严格执行先培训后上岗制度,充分发挥干部选拔对于干部学习的重要的、积极的导向作用。 二要建立评估监控机制。缺乏监控的干部培训工作也会导致流于形式,效率低下。评估,是有效监控的核心 -86-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举措。建立干部教育培训评估体系的原则:一是方向性原则。质量评估对干部培训具有很强的导向作用,必须精 心制定评估指标体系,完整体现党和国家的干部教育方针、政策和法规,把握办学方向 同时,通过评估结果反 馈,不断完善培训工作。二是科学性原则。制定评估方案必须采取实事求是的态度,把干部教育培训的目标及达 到目标的工作过程作科学分解,使抽象的教育目的变为具体可测而又紧密相关的多层指标群,确定每项指标的 权重,形成全面、完整、系统的评估体系。三是可行性原则。评估方法上实行定量与定性相结合,操作性强,不能似 是而非,让人产生误解。四是激励性原则。评估的目的是为了指导和促进干部教育培训工作,调动积极性,优化结 构,提高效益。 三要建立组织保障机制。有效的组织保障是促进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稳步发展的前提。建立健全组织保障涉 及到教育培训工作的方方面面,但最关键的是要着力健全领导保障、经费保障和法律保障。首先,要加强干部教 育培训工作的组织领导,确保干部参加培训的时间、人员、精力到位;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分工合作,形成 干部教育培训工作合力;充分发挥组织部门牵头抓总、综合协调的作用和优势,加强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的统筹 规划、宏观指导和综合管理。其次,要加大对于部教育培训的投入。干部教育培训是成本低、见效快的一种基础 性投入,也是最具经济和社会综合效益的生产性投入。要将干部教育培训经费列入各级财政预算,并根据干部 教育事业的发展要求不断加大投入力度,保证干部教育培训经费优先安排。同时要提高干部教育培训资金的使 用效率,做到专款专用,避免浪费。再次,要强化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的法制化建设,使干部教育培训具有严格的 稳定性、规范性。干部教育培训工作必须通过立法来予以保证。通过立法的形式,把有关干部教育培训的方针、 政策、目标任务、对象、途径、方式、学制、纪律、考核、使用等一系列问题相对固定下来,使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有 法可依、有章可循,确保干部教育培训工作走上法制化轨道。 [责任编辑:唐里星] (上接84页) 与完善,兵团这方面的优势将不再突出甚至不存在,对兵团留住优秀人才,人口积聚和稳定都 将带来严峻挑战。 第四,二者可相互融合。尽管兵地之间存在竞争关系,但殊途同归,都是为了新疆的稳定和发展。在社会主 义新农村建设和建设屯垦戍边新型团场的过程中不能画地为牢,各自为政,必须加强兵地融合意识,创新融合 形式,使二者有机结合,互相促进。 四、对“建设屯垦戍边新型团场”的基本思考 首先,“建设屯垦戍边新型团场”根本目的在于壮大团场实力,落脚点是创造更加文明、富裕的生活。兵团是稳 定新疆的核心,而团场是兵团的基石。履行屯垦戍边使命,前提是兵团自己尤其是团场要稳定。如果团场停滞不前, 积贫积弱,人心浮动,纠纷不断,就起不到维护新疆稳定的作用,也就失去存在的意义。其次,营造“藏富于民”的氛 围是建设屯垦戍边新型团场的核心内容,“藏富于民”符合“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符合科学发展观,符合以人 为本理念,是“发展壮大兵团、致富职工群众”的精华,最大限度地代表了职工群众的心声和愿望。第三,借力新 农村建设,研究团场与农村的共性,争取国家政策支持。必须以新农村建设为契机,认真研究团场与农村的共 性,争取中央支持,而政策支持的落脚点是资金支持,建设屯垦戍边新型团场仅靠兵团自身力量是非常困难的。 第四,调整农业结构,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要坚持农业的基础地位不变。用先进的物质条件装备农业,用先进 的科学技术改造农业,用先进的组织形式经营农业,用先进的管理理念指导农业。第五,加快发展团场社会公共 事业,提高公共服务水平。第六,搞好建设规划,加大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力度。在建设中要保持生态环境和自 然风貌,坚持不推山、不砍树、不填塘,做到人与自然和谐。第七,提高职工思想道德素质,培育和造就新型职工, 形成良好的社会风貌。团场应该有长远规划和经费保障,按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有屯垦戍边意识培养新型 职工。第八,扩大基层民主权利,调动职工群众参与民主监督管理的积极性。随着职工素质的提高,民主意识的 增强,信息的通畅,必将对基层干部的理论水平、管理能力、民主法制意识提出更高要求。在没有人大、政协等外 在监督的环境下,兵团基层民主的关键在于党内民主。同时要扩大基层民主权利,调动职工群众参与民主监督 管理的积极性。 [责任编辑:沈利平] ・87-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