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意榕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卵巢黄体血肿与子宫内膜异位囊肿的超声声像图对比研究

卵巢黄体血肿与子宫内膜异位囊肿的超声声像图对比研究

来源:意榕旅游网


卵巢黄体血肿与子宫内膜异位囊肿的超声声像图对比研究

目的:比较卵巢黄体血肿与子宫内膜异位囊肿的超声声像图的结果并进行研究。方法:检查仪器采用彩色超声诊断仪经腹探头,探头频率调整到4.5~5.0 MHz。扫描检查患者充盈膀胱,可见清晰完整子宫全貌为准,对子宫纵、横、斜等多切面对子宫及两侧附件进行探查;在对患者采用经腹超声扫描不能得到满意图像患者,可改用经阴道超声检查。经阴道探头频率调整到5.5~7.0 MHz,对盆腔内多切面检查。结果:35例卵巢黄体血肿患者在超声检查后,手术病理证实5例,门诊随访证实30例。囊肿最大为6.5 cm×5.4 cm,最小为2.2 cm×1.8 cm。35例子宫内膜异位囊肿患者在超声检查后,均经手术病理证实。囊肿最大为10.1 cm×7.8 cm,最小为2.2 cm×2.8 cm。卵巢黄体血肿患者的网格状回声、点状低回声、囊肿周边存在半环状血流与子宫内膜异位囊肿患者的超声特点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子宫内膜异位囊肿患者与卵巢黄体血肿患者在混合杂乱回声和类实性回声的超声特点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卵巢黄体血肿与子宫内膜异位囊肿在超声声像图具有各自的特点,并且存在声像图重叠的现象。在经腹超声诊断不确定时,要采用经阴道超声进行进一步的检查鉴别,需要结合患者病史及临床资料提高诊断的准确性。

标签: 卵巢黄体血肿; 子宫内膜移位囊肿; 超声图像

中图分类号 R711.7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4)31-0084-03

卵巢黄体血肿主要因生理发病造成的,在正常排卵状态下,卵泡出现破裂导致的出血,血液潴留在卵泡及黄体腔内造成血肿[1]。卵巢黄体血肿在卵泡排卵时,卵泡膜层出现破裂,导致血液潴留在黄体腔内产生血肿,一般在月经中后期发生。卵巢黄体血肿的形成需要经历新鲜出血,血液凝块,吸收等不同病理阶段,根据患者出血时间及出血量的不同,卵巢黄体血肿的超声表现也十分复杂。卵巢黄体血肿大多数病例均可自然消退,在临床中不需要特殊治疗[2]。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临床中又被称为“巧克力囊肿”,多数患者累积双侧卵巢,并且囊肿直径均较大,常发生在生育年龄女性当中,临床主要表现为月经期严重腹痛。子宫内膜异位囊肿其囊肿内容物多事陈旧性出血,随着患者病情的变化及病史长短的不同,异位囊肿病灶将发生反复出血,然后再经过缓慢吸收。超声声像图与卵巢黄体血肿超声声像图发生叠加,容易造成混淆[3]。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可导致患者不孕,通常需要进行手术治疗。诊断卵巢黄体血肿和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的主要手段为超声检查,本次研究通过对临床病例的分析,总结超声声像图上卵巢黄体血肿和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的区别和鉴别要点,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研究资料为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经手术病理证实卵巢黄体囊肿患者35例(卵巢黄体囊肿组)和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患者35例(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

肿组)。卵巢黄体囊肿患者年龄14~56岁,平均34.3岁,25例无明显症状,8例患者偶尔感到下腹不适,2例患者突发性腹痛。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患者年龄15~65岁,平均35.5岁,30例患者经期下腹疼痛,5例患者无明显症状。两组患者年龄、并发疾病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研究方法

检查仪器采用彩色超声诊断仪,采用经腹探头,探头频率调整到4.5~5.0 MHz。两组患者在充盈膀胱后以仰卧位接受检查,在适当增强和扫描深度,对患者肿块位进行多方位扫描[4-5]。扫描检查患者充盈膀胱,可见清晰完整子宫全貌为准,对子宫纵、横、斜等多切面对子宫及两侧附件进行探查,观察患者病变区域大小、边界、形状、内部回声及周围相邻器官情况。在对患者采用经腹超声扫描不能得到满意图像患者,可改用经阴道超声检查。经阴道探头频率调整到5.5~7.0 MHz,患者排尿后截石位进行检查,探头顶端涂耦合剂,探头套无菌避孕套,对盆腔内多切面检查,发现疑似肿块后,确定肿块形状、边界、大小、内部回声及血流变情况[6]。

1.3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2.0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比较采用字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35例卵巢黄体血肿患者在超声检查后,手术病理证实5例,门诊随访证实30例。囊肿最大为6.5 cm×5.4 cm,最小为2.2 cm×1.8 cm。超声表现主要为:网格状回声18例,点状低回声5例,混合杂乱回声6例,类实性回声6例,囊肿周边存在半环状血流27例。35例子宫内膜异位囊肿患者在超声检查后,均经手术病理证实。囊肿最大为10.1 cm×7.8 cm,最小为2.2 cm×2.8 cm,超声声像图特点为网格状回声5例,点状低回声19例,混合杂乱回声8例,类实性回声3例,囊肿周边存在半环状血流的2例。卵巢黄体血肿患者的网格状回声、点状低回声、囊肿周边存在半环状血流与子宫内膜异位囊肿患者的超声特点存在差异,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子宫内膜异位囊肿患者与卵巢黄体血肿患者在混合杂乱回声和类实性回声的超声特点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3 讨论

卵巢黄体血肿在卵泡排卵时,卵泡膜层出现破裂,导致血液潴留在黄体腔内产生血肿,一般在月经中后期发生[7]。卵巢黄体血肿的形成需要经历新鲜出血,血液凝块,吸收等不同病理阶段,根据患者出血时间及出血量的不同,卵巢黄体血肿的超声表现也十分复杂。在卵巢黄体血肿早期,卵囊内出现新鲜出血,且超声表现多样化,通常为混合性杂乱回声、类实性回声;在卵巢黄体血肿中期,卵

囊内血液发生凝固,虽然部分血液被吸收,但其表现为不规则粗细的网格状回声;在卵巢黄体血肿晚期,血液被囊内完全吸收,由黄体转变白体,超声表现为点状低回声和类实性回声。对于卵巢黄体血肿的网格状回声,被学术界公认为是卵巢黄体血肿的重要超声特点。卵巢黄体的发育主要依赖于新生血管的形成,黄体成熟期拥有广泛并且密集的血管网,彩色超声诊断系统可显示囊肿周边的形状及半环状血流超声影像,是诊断卵巢黄体血肿的重要特征。子宫内膜异位囊肿在临床上为育龄妇女常见疾病,近年来在我国的发病率逐渐升高,其病理特征为异位的子宫内膜随着卵巢功能的改变引起周期性出血,并且时周围组织纤维化形成包膜[8]。陈旧性的积血在囊肿腔内逐渐堆积形成巧克力囊肿。子宫内膜异位囊肿多会引发患者不孕,及早发现及早治疗是诊治子宫内膜异位囊肿的关键。子宫内膜异位囊肿其囊肿内容物多事陈旧性出血,随着患者病情的变化及病史长短的不同,异位囊肿病灶将发生反复出血,然后再经过缓慢吸收。子宫内膜异位囊肿的超声特点为囊性和实囊性,其形状呈椭圆形和圆形,并且囊肿边界不清晰,囊肿囊壁较厚,囊内可见密集光点分布。超声声像图与卵巢黄体血肿超声声像图发生叠加,容易造成混淆。

本次研究结果为,35例卵巢黄体血肿患者在超声检查后,手术病理证实5例,门诊随访证实30例。囊肿最大为6.5 cm×5.4 cm,最小为2.2 cm×1.8 cm。

35例子宫内膜异位囊肿患者在超声检查后,均经手术病理证实。囊肿最大为10.1 cm×7.8 cm,最小为2.2 cm×2.8 cm。卵巢黄体血肿患者的网格状回声、点状低回声、囊肿周边存在半环状血流与子宫内膜异位囊肿患者的超声特点存在差异,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子宫内膜异位囊肿患者与卵巢黄体血肿患者在混合杂乱回声和类实性回声的超声特点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提示通过彩色超声图像可鉴别卵巢黄体血肿和子宫内膜异位囊肿,并且可以成为临床诊断的重要依据。

总之,卵巢黄体血肿与子宫内膜异位囊肿二者超声声像图特点存在相似之处,均表现为君君光点、囊内增强光点、囊肿内可见分隔光带[9-10]。也存在一定区别:卵巢黄体血肿多为单侧病发,子宫内膜异位囊肿多会累积到双侧;子宫内膜异位囊肿的囊肿直径较大,最大直径可达到30.0 cm,卵巢黄体血肿的直径少见巨大型;子宫内膜异位囊肿多余周围组织发生粘连,而卵巢黄体血肿发生粘连的较少;临床中卵巢黄体血肿的病人多无临床症状,而子宫内膜异位囊肿的患者多有月经疼痛病史。卵巢黄体血肿通常出现在月经周期的黄体期,并且发病部位多为单侧,囊肿一般不超过5 cm,并且囊肿边界模糊不清,患者临床症状一般没有表现。子宫内膜异位囊肿严重时会累积到双侧卵巢,并且囊肿囊壁较厚,与周边组织发生粘连,囊肿边界模糊不清,患者临床表现为月经期下腹疼痛,不孕等症状。对于超声声像图混淆不清的患者,可在短期内进行复查,如果超声声像图发生了改变,则可诊断为卵巢黄体血肿。

卵巢黄体血肿与子宫内膜异位囊肿在超声检查图像上具有一定相似之处,临床中容易引发误诊。要综合患者临床病史、病灶部位的大小、病灶与周围组织的关系进行分析,绝大多数病例均可做出正确诊断。本次研究通过对卵巢黄体血肿和子宫内膜异位囊肿的临床资料及超声声像图进行比较分析,可提高两种疾病通

过超声检查的诊断率,减少临床中误诊现象,避免患者进行不必要的手术。卵巢黄体血肿与子宫内膜异位囊肿在超声声像图具有各自的特点,并且存在声像图重叠的现象。在经腹超声诊断不确定时,要采用经阴道超声进行进一步的检查鉴别,需要结合患者病史及临床资料提高诊断的准确性。

参考文献

[1]李蕊,王琦,张红薇.卵巢黄体血肿与子宫内膜异位囊肿的超声声像图对比研究[J].临床医学工程,2011,18(7):1056-1057.

[2]安剑萍.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的超声诊断及临床价值[J].吉林医学,2011,32(6):1149.

[3]齐红梅.卵巢黄体血肿与畸胎瘤的超声声像图特征分析[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3,24(4):368-369.

[4]王政强,陶云.超声对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的诊断价值[J].临床超声医学杂志,2013,15(11):799-800.

[5]李蕊,王琦,张红薇.经阴道超声诊断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的价值[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1,24(13):1515-1517.

[6]曾梅珍,彭琳.超声对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的诊断及临床价值[J].中国实用医药,2013,8(17):24-25.

[7]郭莉,向红.卵巢黄体血肿与畸胎瘤超声声像图的对比研究[J].医科大学学报,2009,32(8):1156-1158.

[8]梁欣,杨晓青,雷巧茹.腹腔镜手术治疗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的疗效及可行性[J].中国医学创新,2013,10(8):107-108.

[9]周亚芹.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的超声声像图分析及其鉴别诊断[J].医学影像学杂志,2011,21(10):1599-1600.

[10]唐丽娜,尚志红,阎若元.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的超声表现及误诊分析[J].中华医学超声杂志(电子版),2010,7(4):4-650.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yrrf.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4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