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中三角

来源:意榕旅游网


构建中三角打造增长极 湘鄂赣共铸长江中游城市

集群

发布时间: 2012-02-10 05:34 来源: 荆楚网 进入电子报

图为:快速发展的湘鄂赣三省犹如三列高速飞奔的列车,行驶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

(CFP供图)

图为:连接湖北、湖南的荆岳长江大桥矗立天地间。 (湖北省交通厅供图)

图为:连接湖南和江西的沪昆高速公路畅通经济动脉。(杨继红 摄)

图为:连接湖北、江西的九江长江大桥雄姿英发。(江西画报社供图)

图为:武汉市夜景美轮美奂。(陈勇 摄)

图为:南昌市夜景璀璨夺目。(梁振堂 摄)

图为:长沙市夜景流光溢彩。(龚振欧 摄)

图为:湘鄂赣(制图 李鹃)

湖北日报讯 长江中游,一个崭新的城市群呼之欲出。

以武汉城市圈、长株潭城市群、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为核心,外加鄂湘赣三省沿长江、环洞庭湖、鄱阳湖的若干城市,正欲组成环、串成链,集体闪亮。

在世界的维度上,城市群的崛起已深刻改变世界经济格局,以纽约为中心的大西洋沿岸城市群、以东京为中心的太平洋沿岸城市群、以巴黎为中心的欧洲西部城市群等世界五大城市群领跑全球。

在中国的坐标上,我国已进入城市群主导区域经济发展的时代,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三大城市群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三大增长极。

斗转星移。世界格局的变迁,中国战略的演进,一个呼声漫卷神州:中国经济新的增长极如何打造?

走三湘、访赣鄱、看荆楚„„从长江澎湃的春潮中,我们听到了时代的回音。

链接 武汉城市圈

武汉城市圈又称“1+8”城市圈,是以武汉为中心,100公里半径内的黄石、鄂州、黄冈、孝感、咸宁、仙桃、潜江、天门等8市共同组成的经济区域。城市圈面积5.8万平方公里,常住人口3024万,分别占全省的31%和52%。2011年,湖北GDP初步统计为19594亿元,其中武汉城市圈占比超62%。

2003年,湖北省委、省政府作出建设武汉城市圈的战略决策。2007年,武汉城市圈与长株潭城市群同被国家批准为两型社会综改区,这是继上海浦东、天津滨海以及成渝综改区后全国第四批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

两型社会建设,助推武汉城市圈实现新跨越,一体化步伐越来越快。2007年12月26日,随着武汉阳逻长江大桥建成通车,连通武汉城市圈的7条城市高速出口公路基本建成,武汉与其他8个城市形成“一小时交通圈”。

城际铁路、环城市圈高速公路加快建设;东湖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东西湖区综合性示范区、青山—阳逻—鄂州循环经济示范区、大东湖“两型”社会示范区、梁子湖生态旅游示范区五大示范区盛景叠开。核心城市武汉被国家定位为中部中心城市。 (数据来源于《2011年湖北统计年鉴》及湖北省统计局)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覆盖南昌、景德镇、鹰潭三市,以及九江、新余、抚州、宜春、上饶、吉安的部分县(市、区),国土面积5.12万平方公里。2009年12月12日,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规划经国务院批复,正式上升为国家战略。

生态经济区的核心——鄱阳湖,是我国最大的淡水湖,也是具有世界影响的重要湿地。在未来发展中,鄱阳湖地区既肩负着保护“一湖清水”的重大使命,又承载着引领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重要功能。

获批2年多来,实施“五河一湖”水污染治理工程,全面清理了赣江等“五河”源头、东江源头和鄱阳湖滨湖1公里范围内的污染企业;“一大四小”造林绿化工程以189.1亿元大手笔,织绿1263万亩;覆盖全省县市的城镇污水处理厂及截污主干管全部提前建成并投入运营。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科学发展、绿色崛起的脚步日渐清晰。“绿色生产观”引领生态农业、新型工业、生态旅游等环境友好型产业迅速发展,“绿色政绩观”引领体制机制的进一步创新。生态补偿、城市转型、价格机制、金融创新、资源产权交易、环保立法等试点频频突破,先行先试探索初见成效。 (数据来源于《江西日报》) 长株潭城市群

长株潭城市群是以长沙、株洲、湘潭三市为核心,辐射周边岳阳、常德、益阳、衡阳、娄底五市的区域,总面积9.68万平方公里,人口4073万,分别占全省的45.8%和60%,是湖南的经济核心区。

长株潭城市群动议颇早。早在20世纪50年代,曾有专家提出合并三市为“毛泽东城”的构想,80年代初长株潭经济区由构想开始转入理论探索。1997年,湖南成立长株潭经济一体化发展省级协调机构,开始推进长株潭三市一体化。2006年,湖南省对长株潭城市群扩容,首次提出以长株潭为中心、一个半小时车程为半径、囊括环长株潭的另外5个城市,形成目前的“3+5”格局。

2007年12月14日,国家批准长株潭城市群成为“全国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一轮新的发展空间由此打开。2009年,长株潭三市长途区号统一为0731,成为全国唯一统一区号的城市群;由省领导挂帅的湖南省长株潭“两型”协调委成立,开始制度的顶层设计;长株潭城际铁路动工;8市规划局长联席会议举行。 体制机制不断创新。2011年,8市携手冲破昔日的行政条块束缚,宣布联合启动湘江流域重金属污染综合治理。“十二五”,长株潭吹响号角,力争率先建设好“两型社会”,成为中部崛起的重要增长极。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