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滨州市博兴县2021-2022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地理试
题
一、选择题
1. 工业生产必须因地制宜,下列工业企业的建设需要靠近原料产地的是( ) A.服装厂
2. 2019年8月11日20时50分前后,已减弱为热带风暴级别的第9号台风“利奇马”于山东省青岛市黄岛区第二次登陆,登陆时中心附近最大风力9级 。 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1)山东滨州的小明想知道“利奇马”二次登陆地点与自己家乡的相对位置,应查阅( ) A.世界政区图
(2)有关地图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所有地图的方向都是“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B.任何一幅完整的地图都必须具备方向、比例尺、图例和注记等要素 C.地图上表示山高、水深的文字、数字都属于图例 D.地图上表示地理事物的符号都叫注记
3. 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B.中国地形图
C.山东省政区图
D.滨州市交通图
B.牛奶厂
C.电子器械厂
D.印刷厂
(1)“坐地日行八万里”,有可能形容的图中哪个点( ) A.A点
(2)图中位于西半球的点有( ) A.A和C
C.E C.B和DC.B、
4. 我们每天看到太阳东升西落,是因为 ( ) A.太阳绕着地球转
C.地球自西向东不停地公转
试卷第1页,总16页
B.C点 C.E点 D.F点
B.A、 D.F
B.地球自西向东不停地自转 D.地球自东向西不停地自转
5. 地表某一地点的西面是东半球,东面是西半球,南面是南半球,北面是北半球,此地的地位置是( ) A.0°0°
6. 有人说,地球也可以被称为“水球”,你认为正确吗?原因是( ) A.正确,因为南北半球相比,北半球海洋面积大 B.错误,因为北半球的陆地面积大于海洋面积 C.正确,因为无论哪个半球海洋面积都大于陆地面积 D.错误,因为东西半球相比,西半球陆地面积大
7. 世界是一个相互依存的整体,联合国是当代世界重要的国际组织,其会徽中心是一幅世界地图,会徽如下图,读图可知( )
B.0°180°
C.0°20°W
D.0°160°E
A.地图中心是北冰洋 B.地图中心是南极洲
C.图中最外圈的纬线圈表示30°N D.图中任意相邻两条经线相差30°
8. 读下图,乙山脉是( )
A.乌拉尔山脉
B.喜马拉雅山脉
C.阿尔卑斯山脉 D.科迪勒拉山系
9. 下图是小王同学绘制的“山体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所示的山体各部位名称,对应正确的是 A.a—山脊
B.b—鞍部
C.c—陡崖
试卷第2页,总16页
D.d—山谷
(2)下列图中有一幅是小王绘制的该山体的等高线地形图,你认为应该是
A.
B. C. D.
10. 下列组合错误的是( )
A.世界上最大的平原—亚马孙平原—南美洲 B.世界上最大的盆地—刚果盆地—非洲 C.世界上最高的高原—巴西高原—南美洲 D.世界上最长的山系—科迪勒拉山系—北美洲
11. 下列关于地形类型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平原与高原的共同点是地面起伏较小 B.山地与丘陵的共同点是海拔多在500米以上 C.盆地四周多被山地或高原环绕,中部一定是平原 D.相对高度小,而绝对高度大的地形是平原
12. 2018年8月24日,17点04分,南美洲的秘鲁发生7.1级地震,震源深度60千米。读“震源位置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1)地震发生地位于( ) A.美洲板块与太平洋板块交界处 B.美洲板块与南极洲板块交界处 C.美洲板块内部
D.太平洋板块和南极洲板块交界处
(2)关于全球板块和火山地震带的说法,下列错误的是( ) A.澳大利亚大陆位于太平洋板块
B.全球两大地震带是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和阿尔卑斯—喜马拉雅地震带 C.火山、地震多发生在板块交界处 D.板块碰撞挤压可以形成山脉
试卷第3页,总16页
13. 读人口增长示意图,完成下列小题。
(1)图中四类国家都可能存在人口问题,其中人口出现负增长,青壮年劳动力不足的国家为( ) A.①
(2)下列关于②类国家人口问题现状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人口老龄化日趋严重,老龄人口较多 B.青壮年劳动力过剩,就业压力过重 C.人口增长过快,与经济发展不相适应 D.人口素质偏低,教育压力过大
14.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自然增长率最高的大洲,人口数量最多 B.人口数量最少的大洲,人口自然增长率最低 C.自然增长率低的大洲,人口密度均较小 D.经济发展水平高的大洲,人口自然增长率最低
15. 《海底两万里》是凡尔纳的经典之作,图为某同学据此书绘制的航海路线图,据图完成下列各题。
B.②
C.③
D.④
(1)若乘船沿此路线旅行,需在①、②、③处上岸补给,依次看到的居民肤色主要是( ) A.白、黄、黑
(2)途经东南亚时,可能看到的适应当地湿热气候条件的传统民居是 ( )
B.黑、白、黄
C.黄、黑、白
D.白、黑、黄
试卷第4页,总16页
A. B.
C.
D.
(3)途径所遇建筑对应的宗教,正确的是 ( )
A.基督教、伊斯兰教、佛教 C.基督教、道教、伊斯兰教
16. 读由村庄演变为一般城市的几个阶段示意图,完成下列小题。
B.佛教、基督教、伊斯兰教 D.伊斯兰教、佛教、基督教
(1)由村庄演变为一般城市的顺序是( ) A.①②③④
(2)演变到第④阶段时,可能出现的问题有( ) a.交通拥堵 b.住房紧张 c.受教育条件好
d.环境质量下降 e.犯罪率下降 f.对周围地区的发展带动作用降低 A.a、b、c
17. 对世界遗产的保护,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 A.敦煌莫高窟对外轮流开放石窟,限制参观人数 B.古代建筑物旅游价值高,应增加开放时间和次数 C.对文化遗产进行修复,应遵循修旧如新的原则 D.有些历史建筑文化和经济价值较低,无需进行保护
试卷第5页,总16页
B.②③①④ C.①③④② D.④③②①
B.d、e、f C.a、b、d D.a、b、f
二、解答题
贝贝画了一张经纬网地图,其中有一半被剪掉了,请你根据剩下的部分内容,完成下列各题:
(1)C点的经纬度是________,与E点所在经线构成经线圈的经线是________。 (2)图中五点,位于中纬度的是__,位于西半球的是________,E在C的________方向。
(3)某飞行器从D点出发,中间不改变方向且最终回到D点,他应该沿________飞行(经线、纬线)
某地理兴趣小组到校外开展野外考查,下图是考查区域的等高线地形图,读下图回答问题。
(1)写出下列地形部位的名称:
C________D________E________F________ G________。
(2)若图上测得A点到小桥的距离是3厘米,其实地距离是________千米。
(3)图中鸡冠山位于小桥的________方向。
(4)图中①②③④四条支流,画错的是________。
(5)某同学在A地看到GPS设备上显示的海拔高度为49米,则在B地的同学GPS上显示的海拔高度最可能是________。 A.48米
B.49米
C.50米
D.51米
试卷第6页,总16页
(6)兴趣小组分别沿甲乙两条线路考察,行走比较容易的是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
(7)D点的海拔可能是________。 A.285米
2010年1月15日,日环食从非洲中部的乍得开始,跨过印度洋后,经过印度、缅甸等国家,最后进入中国。结合下图,回答问题。
B.265米
C.245米
D.250米
(1)此次日环食出现于__(东或西)半球。 开始于C________洲,穿越③________洋,进入A________洲。
(2)图中纬度最高的大洋是________(数字和名称都要填);E、F两大洲的分界线是________。(字母和名称都要填)。
(3)B洲居民大都信奉________教,该大洲的西部是________(发达或发展中)国家最为集中的地区。
(4)C处居民多为________人种,F所在国通用________语。
读下图,完成各题。
(1)读左图,各大洲中人口总数最多的是________,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的是________。
(2)目前,世界人口已超过70亿。预计未来40年,亚洲、非洲、拉丁美洲的人口增长,将约占全球人口增长的97%。请你结合资料和所学分析亚、非、拉国家产生的人口问题有哪些?________。
(3)右图中ABCD四个人口稠密区在分布上的共同点是纬度位置________;海陆位置________;地形特点________;气候特点________。 (4)E地区人口稀少的原因是________。
(5)世界不同地区存在不同的人口问题, C地的人口问题会给社会带来哪些影响? ________。
试卷第7页,总16页
读“六大板块示意图”,回答问题。
(1)写出板块的名称:A________,B________,C________,D________,E________,F________。
(2)六大板块中________(填字母)几乎全部是海洋,澳大利亚位于________(填字母)板块,阿拉伯半岛位于________(填字母)板块。
(3)喜马拉雅山脉就是由________板块和________板块碰撞挤压形成的。(填名称)
试卷第8页,总16页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山东省滨州市博兴县2021-2022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地理试
题
一、选择题 1. 【答案】 B
【考点】
工业及其重要性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工业生产必须因地制宜,以上四种工厂中,牛奶厂的建设需要靠近原料产地,因为牛奶的保鲜期短,服装厂、电子器械厂和印 刷厂需要靠近市场,故选B。 2. 【答案】 C B
【考点】
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地图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1)地图的种类很多,要根据不同的需要选择地图,如滨州的小明要知道“利奇马”二次登陆地点与自己家乡的相对位置,应该查阅山东省政区图,因为是在青岛登陆,不需要查阅世界地图及中国地图,故选C。
(2)有关地图的说法,地图上方向的判断有三种方法,在没有指向标,也没有经纬网的地图上,是用“上北下南、左西右东”判断方向;任何一幅完整的地图都必须具备方向、比例尺、图例和注记等要素;地图上表示山高、水深的文字、数字都属于注记;地图上表示地理事物的符号叫做图例,故选B。 3. 【答案】 D A
【考点】
用经纬网确定方向和任意地点的位置 【解析】
(1)“坐地日行八万里”是指在地球的赤道上一天行了八万里,即4万千米,图中各点中,只有F点是位于赤道上,故选D。
(2)图中各点中,位于西半球的是在西经20度以西的A点和C点,B、D、E、F各点都位于西经20度以东的东半球,故选A.
试卷第9页,总16页
【解答】 此题暂无解答 4. 【答案】 B
【考点】
地球自转的基本特征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我们每天看到太阳的东升西落是因为地球时刻都在绕着地轴自西向东不断地自转,与公转无关,故选B。 5. 【答案】 D
【考点】
用经纬网确定方向和任意地点的位置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地表某一地点的西面是东半球,东面是西半球,该地位于东西半球的分界线上,经度为160°E,南面是南半球,北面是北半球 ,纬度为0°,地理坐标是160°E,0°。答案为D. 6. 【答案】 C
【考点】
世界海陆分布概况 【解析】
我们生活的地球,从太空看是个蔚蓝色的美丽星球,它看上去更像“水球”。根据人们的计算,地球表面71%是海洋,而陆地面积仅占29%.概括地说,地球上七分是海洋,三分是陆地。陆地集中于北半球、东半球;海洋集中于南半球、西半球。 【解答】
根据人们的计算,地球上陆地面积占29%,海洋面积71%,地球表面以海洋为主,无论哪个半球海洋面积都大于陆地面积,因此我们生活的地球,有人说应该叫“水球”也有一定的道理。 7. 【答案】 A
【考点】
世界海陆分布概况 【解析】
本题考查联合国会徽的含义及经纬网的判读,读图理解解答。 【解答】
试卷第10页,总16页
读图可知,联合国的整个徽标是从地球的北极方向勾勒世界地图的形象,地图中心是北冰洋;图中8条经线延伸至南纬60°,最外圈的纬线圈表示60°S;图中任意相邻两条经线相差45°。 故选A。 8. 【答案】 A 【考点】 洲界线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由图可知,图中乙山脉是亚洲与欧洲的分界线-乌拉尔山脉,除该山脉外,亚欧分界线还有乌拉尔河、大高加索山脉和土耳其 海峡,故选A。 9. 【答案】 D D
【考点】
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 【解析】
(1)由图可知,图中a处是位于顶端的山峰,b是高于两侧的山脊,c是位于两座山峰间的鞍部,d处是低于两侧的山谷,故选D.
(2)由图可知,图中有两座山峰,且两座山峰的海拔相差不大,没有陡崖地形,与图中D图表示的地形图相符,故选D. 【解答】 此题暂无解答 10. 【答案】 C
【考点】
四大洋的地理分布和概况 七大洲的地理分布和概况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关于以上世界之最的说法,世界最大的平原-亚马孙平原是位于南美洲;世界最大的盆地-刚果盆地是位于非洲;世界最高的高原-青藏高原位于亚洲中部,巴西高原是面积最大的高原;世界最长的山系-科迪勒拉山系是位于美洲大陆西部,故选C。 11. 【答案】 A 【考点】
试卷第11页,总16页
陆地地形概况及其特征 【解析】
人们通常把陆地地形分为平原、高原、山地、丘陵和盆地五种基本类型。 【解答】
平原和高原的共同特点是地面起伏小,故A正确; 山地和丘陵的共同特点是崎岖不平,故B不正确;
盆地四周多被山地或高原环绕,中部相对低平,故C不正确; 相对高度小,而绝对高度大的是高原,故D不正确。 故选A。 12. 【答案】 B A
【考点】 板块的运动 【解析】
(1)由题目可知,南美洲的秘鲁发生7.1级地震,此次地震是位于美洲板块与南极洲板块交界处,地壳活动频繁,故选B。
(2)关于全球板块和火山地震带的说法,澳大利亚大陆是位于印度洋板块上;全球两大地震带是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和阿尔卑斯—喜马拉雅地震带;火山、地震多发生在板块交界处;板块碰撞挤压可以形成山脉,故选A. 【解答】 此题暂无解答 13. 【答案】 D A
【考点】
世界人口的增长和人口问题 【解析】
(1)人口老龄化是指人口生育率降低和人均寿命延长导致的总人口中因年轻人口数量减少、年长人口数量增加而导致的老年人口比例相应增长的动态。国际上通常看法是,当一个国家或地区60岁以上老年人口占人口总数的10%,或65岁以上老年人口占人口总数的7%,即意味着这个国家或地区的人口处于老龄化社会。
(2)人口的自然增长主要是由出生率和死亡率决定的。人口自然增长率与经济发展水平有密切联系。近几十年来,随着生活和医疗水平的提高,婴儿死亡率逐渐降低,人的寿命不断延长。这样就促使世界人口迅速增长。一般来说,经济发展水平高的国家,人口的自然增长较慢;经济发展水平低的国家,人口的自然增长较快。 【解答】
(1)由题中图可以看出,④类国家出生率低于死亡率,人口自然增长率为负值,人口问题是人口老龄化。 故选D。
(2)由题中图可以看出,②类国家出生率高,死亡率低,人口自然增长率非常高,造成人口增长过多过快,给社会经济发展造成很大压力,使居民的就业、居住、教育、医疗等问题难以解决,还有一部分国家则长期处于贫困状态。而在欧洲的一些国家,
试卷第12页,总16页
比如意大利、德国和瑞典,近些年来人口一直处于负增长状态,已引起劳动力短缺、人口老龄化等问题。 故选A。 14. 【答案】 D
【考点】
世界人口的增长和人口问题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以上四种说法中,自然增长率最高的大洲是非洲,但人口数量最多的是亚洲;人口数量最少的是大洋洲,但自然增长率最低的 是欧洲;欧洲是经济发展水平最高,故选D。 15. 【答案】 C D A
【考点】
聚落与环境的关系
世界主要人种及其分布地区 【解析】
(1)由是可知,若乘船沿此线旅行,需在○、②、③上岸补给,在①表示的东亚看到的是黄种人,③表示的非洲南部看到的是黑种人,③表示的欧洲西部看到的是白色人种,故选C.
(2)东南亚地区大部分位于南北回线之间,以热带季风气候和热带雨林气候为主,气候湿热,当地的民居多以高脚楼、竹楼为主,故选D。
(3)由图中三种宗教建筑图可以看出,图中甲表示的是基督教的教堂,乙表示的是伊斯兰教的清真寺,丙是佛教的佛塔,故选A. 【解答】 此题暂无解答 16. 【答案】 B C
【考点】
聚落的概念和类型 【解析】
(1)本题考查乡村到城市的演变过程。 (2)本题考查城市发展出现的问题。 【解答】
试卷第13页,总16页
(1)乡村与城市间演变的一般过程是村庄-集镇-城镇-城市;读图可得,②为村庄,③为集镇,①为城镇,④为城市。 故选B。
(2)随着城市的发展,有越来越多的乡村人口变成城市人口。他们的生活方式会发生变化,由分别从事耕作、放牧、捕鱼、伐木等生产活动,变为主要从事工业、服务业等工作,规模无限制的增多会带来一些问题,如:交通拥堵、住房紧张、就业困难、犯罪率上升、环境质量下降等。 故选C。 17. 【答案】 A
【考点】
世界文化遗产及其保护 【解析】
认识文化遗产对于人类文明的重要性,保护文化遗产,保持民族文化的传承,是连接民族情感纽带、增进民族团结和维护国家统一及社会稳定的重要文化基础,也是维护世界文化多样性和创造性,促进人类共同发展的前提。 【解答】
文化遗产是保持民族文化的传承,连接民族情感的纽带,要切实保护遗产的真实性和完整性;促进遗产保护立法严格遵守遗产保护法相关规定;不乱丢垃圾、破坏文物,积极保护文化遗产,制止他人破坏遗产的行为;提高保护文化遗产的意识。加强宣传,提高身边人保护遗产的意识。选项B、C、D都不利于文化遗产的保护。 故选A。 二、解答题 【答案】
60°W,60°S,120°W,AB,BC,东北,纬线 【考点】
用经纬网确定方向和任意地点的位置 经度与纬度 【解析】
经纬网是人们为了确定地球上的位置而设置的,在经纬网上,经线表示南北方向,纬线表示东西方向,经线从0°经线向东向西分 别增加到180°;纬度从赤道向南北两侧增加到90°。 【解答】
(1)由图可知,图中C的经度位于向西增大上,纬度是位于向南增大上,所以经纬度位置是(60°W,60°S);E所的经线是 60°E,与E所在的经线组成经线圈的另一条经线是120°W。 (2)图中五个点中,位于中纬度地区的是纬度度数是30~60°之间的A和B两个点;位于西半球的是20°W以西的B、C两点;经
线表示南北方向,纬线表示东西方向,所以E点是位于C点的东北方向。
(3)某飞行器从D点出发,如果不改变方向,最终回到原点,那么它只有沿着纬线飞行,沿经线最终只能到达北极点和南极点 ,不会回到原点。 【答案】
(1)鞍部,山顶,山脊,山谷,陡崖
试卷第14页,总16页
(2)6 (3)西北 (4)② A
(6)乙,乙线等高线稀疏坡度较缓 B
【考点】
地图上比例尺的表示方法及应用 海拔和相对高度及其估算 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
在地图上表示方向的基本方法及应用 【解析】
(1)等高线地形图是表示某个区域地地形地势状况,在同一幅等高线地形图上,等高距相同,包括了山峰、山谷、山脊、陡崖和鞍
部五种地形,等高线越密集表示坡度越陡,越稀疏则表示坡度越缓。 【解答】
(1)由图可知,图中C是位于两座山之间的鞍部,D是等高线闭合的山顶,E是等高线向低处凸出的山脊,F是等高线向高处凹进 的山谷,G是等高线重合在一起的陡崖。
(2)由图可知,图上1厘米代表实际2千米,若图上测得A点到小桥的距离是3厘米,那么其实地距离是6千米。
(3)由图中指向标可知,图中鸡冠山位于小桥的西北方向。
(4)图中○、②、③、④四条支流中,②支流是错误的,因为此处等高线向低处凸出,表示的是山脊,不可能形成河流。 )
(5)某同学在A地看到GPS设备上显示的海拔高度为49米,一般GPS设备离地面约1米,所以该地的海拔最可能是48米,故选 A。
(6)甲、乙两条考察路线中,行走比较容易的是乙路线,因为该路线等高线稀疏,表示坡度更缓。
(7)由图可知,图中等高距是25米,所以D点的海拔是大于250米,但要小于275米,故选B. 【答案】
东,非,印度,亚,④北冰洋,K巴拿马运河,基督教,发达,黑色,葡萄牙 【考点】
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的地区分布特点 世界主要人种及其分布地区 洲界线 【解析】
地球上绝大部分地方被海洋覆盖,占了71%的海洋,而剩下29%为陆地,所以有“三分陆地、七分海洋”的说法,任何面积相等的
半球都是海洋面积大于陆地面积,陆地主要集中在东半球和北半球。 【解答】
试卷第15页,总16页
(1)由图可知,此次日环食是出现于东半球,开始于C所在的非洲,穿越了③表示的印度洋,进入A表示的亚洲。
(2)图中纬度最高的大洋是④表示的北冰洋,E表示的北美洲和F表示的南美洲分界线是K表示的巴拿马运河。
)(3)图中B表示的是欧洲,该大洲居民多数信仰基督教,该大洲的西部是发达国家最集中的地区。
(4)由图可知,C处是非洲,该大洲居民多为黑色人种,F所在国是巴西,通用葡萄牙语。 【答案】
亚洲,非洲,住房紧张;就业困难;教育资源不足;社会福利低等(言之有理即可得分),中、低纬度,沿海,地形平坦,温和湿润,沙漠地区,炎热干燥,不利于生存,劳动力短缺,国防兵源不足,抚养老年人负担加重等(言之有理即得分) 【考点】
世界人口的增长和人口问题 【解析】
世界各地的人口分布受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的影响,分布很不均匀,大部分是分布在中低纬度的近海平原地区。 【解答】
(1)由左图可知,各大洲中人口数量最多的是亚洲,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的是非洲。 (2)过快增长的人口给亚洲、非洲、拉丁美洲国家带来沉重的负担,如住房紧张、就业困难、医疗、教育资源中足等问题。
(3)右图中ABCD四个人口稠密区从纬度看都分布在中、低纬度;从海陆位置看,都分布在沿海地区;从地形上看都分布在地
势平坦的平原;从气候看,都是温和湿润的气候。
(4)图中E地区是非洲北部的撒哈拉地区,这里以热带沙漠气候为主,气候炎热干燥,不利于生存,人口分布稀疏。
(5)C地区是世界上发达国家最集中的地区,该地区人口增长缓慢,造成劳动力短缺、国防兵源不足、养老负担重等问题。 【答案】
欧亚板块,非洲板块,印度洋板块,太平洋板块,美洲板块,南极洲板块,D,c,C,欧亚,印度洋 【考点】 板块的运动 【解析】
地球上是由六大板块构成,包括太平洋板块、印度洋板块、亚欧板块、非洲板块、南极洲板块和美洲板块。 【解答】
(1)由图可知,图中A是欧亚板块,B是以非洲为中心的非洲板块,C是印度洋板块,D是几乎全部是海洋的太平洋板块,E是美 洲板块,F是南极洲板块。
(2)由图可知,六大板块中,D表示的太平洋板块几乎全部是海洋;澳大利亚和阿拉伯半岛是位于C表示的印度洋板块。
(3)喜马拉雅山是因位于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挤压碰撞而形成的,且山脉还在不断升高。
试卷第16页,总16页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