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今世界,美英帝国之所以敢于和能够抗衡联合国,是因为“它们”太强大
了!,而之所以强大,除了政治敛财(我称之为真正的“政治经济学”)外,也有
赖来于法律健全、体制通达、市场成熟和科技发达。
中国为了发展成为富强的社会主义国家,走上了改革开放的道路。为了学习西方发达国家的先进科学技术,学生们自然担负起了发奋图强的重任,励精图治,刻苦读书,失去了多少阳光,失去了多少快乐,因为我们(注:国家和个人)要富裕起来!
都是英语惹的祸!
可怜吾儿生在了中国,而不是美英。从小学二年级起,请家教,背单词,记语法,学口语,听磁带,球不能踢,电视不能看,还要鞭挞加身(饶恕我吧),汗水和泪水,开始了他漫长的学习生涯(也许有人唏嘘:同感!也许有人鄙夷:希奇?)。
虽然他常常泪水盈眶地向我承认错误:“我错了,不该贪玩,可就是控制不住自己,老是想玩,我一定改!”,但我看着他委屈并不坚定的目光,知道他并没有真正懂事,并不会真正的改。但是,学英语也并不是上所谓的兴趣班,事关重大,必须从娃娃抓起,必须听我的,必须听国家的。你考不上大学怎么办?高考是3+X,英语是3里面的三分之一呀!上了大学,要过四级、六级或者专业八级,要不怎么找工作?!想留学么?托福和GRE还等着你呢!就是工作了,评职称你也要过外语考试这一关!英语是多么的重要啊!!!
谁敢不好好学英语,谁就不响应富起来的号召! 我恨美英(个人恩怨和喜恶),但我必须学英语,必须让我的儿子学英语,必须“挤”出许多本来用于学习数理化和语文、技术的时间学英语,必须花大量的钱买英语书、英语磁带,间接为美英创收,使他们更加强大,真不争气。
“国策”使之,螳臂当车,自不量力,废话一堆。但我总有异想天开的自由,兴许某位人大代表略有认同,也可以呼吁呼吁。所以出个馊主意,学什么鸟英语,改革!
在下作为一名翻译工作者,略知一些皮毛,但也没有准确数据。可以试想一下,举国上下学英语,从小到大学英语,中国要花去多少人力(精力)和财力学习英语?可能是天文数字,也可能收益更大,但即便用一半的人力(精力)和财力学习知识和钻研技术,可能科技也兴了一些国,学生也不会那么苦,创造力也不见得比西方娃差。再看看现状,又有几个高工和副教授经常看原文,更别说工程师和公务员了,顶多用一下“hello”和几个“W”,方便点而已,用得着这么“穷兵黩武”么?而翻译公司和翻译人员却在到处找米下锅,造成人才资源极大的浪费,同时还存在着重复翻译和良莠不齐的弊端。
依我看,英语真有那么重要么?充其量只是一个工具,一项专长。或者把他看成一门专业知识不就得了!高考凭什么必须考英语?历史地理不重要么?为什么理科不考?物理化学不重要么?为什么文科又不考?要学建筑、设计,加考美术就行了。需要英语知识的专业,你加考不就行了。你的理想是外交官、翻译、驻外记者等等,那你就从小学(大学学也未尝不可,小语种不都是大学学的,也挺好),人家考音乐学院的不就是从小学钢琴,也没逼得人人都要会弹两下。上了大学又想出国怎么办,那就当作考研办。所以呀,对于劳苦大众来说,中学了解一下,大学看需要加深一下,就全解放了!更别说职称必考外语,简直乱弹琴。
改革就是硬道理(脑白金也是),改革的副产品是出效益。叫大家省点劲吧!多学点知识、多学点技术、多搞点科研、多搞点管理,也好为咱国家多作点贡献(不得了)。听说美英靠英语每年发不老少财,而法国为推广法语要花不老少钱,所以咱不能为美英拼命做贡献,还不如省下钱去弘扬华夏文化呢!对了还有一点,这是防止人才外流的绝招。
对外交流怎么办?带翻译呀,叫他吃干饭或没饭吃呀!那么多洋字码看不懂怎么办?发挥计划经济的优势(别全丢了),建议成立国家翻译中心,入境的外文全部“汉化”(市场经济为辅),一了百了,还保质保量。和老外来两句洋文多体面,还显得咱中国人素质高,狗屁!布什到那么大的中国来还只会说带拐弯的“你好”呢。
学什么劳什子英语,饶了我们吧!!!
2003.4.8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