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吉林省都市农业发展对策研究

来源:意榕旅游网
xiandainongye

现代农业吉林省都市农业发展对策研究杨威,张磊,曹鸿鹏,李勇

吉林长春130033)(吉林省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

蔬菜等农副产品,同时摘要:都市农业的发展是在可持续发展观指导下诞生的一项新型的农业发展模式,其不仅为人们提供瓜、果、是促进现代农业发展的有效路径之一。也提供了更好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对策研究关键词:都市农业;发展;中图分类号:F327

文献标识码:A

DOI编号:10.14025/j.cnki.jlny.2018.09.001

吉林省都市农业发展起源于20世纪90年代,起步初期规为当地及周边居模小、品种缺乏。一般以城市郊区农业为基础,

民提供瓜、果、蔬菜等基本农副产品。但伴随着城市的发展和城

农业的转型、市镇化水平的提升,郊区被逐步融合到城市当中,

场的需求和现代农业技术的应用等方面的发展,带动了休闲农

特色农业的发展[1]。业、旅游农业、生态农业、目前,吉林省农作物

占89.8%,播种面积8698万亩,其中粮食作物7811万亩,农业资

是世界著源区域特色鲜明,东部长白山区是我国六大林区之一,

被联合国列为名的动植物资源宝库,“生物保护圈”,也是我国北

药基地和天然绿色特色产品重要产区;中部松辽平原,地势平坦,土质肥沃,耕地连片集中,是世界公认的三大黄金玉米带之一;西部草原辽阔,湿地面积大,地下水和过境水丰富,是全省重要的优质畜牧业、优质粮豆和水产生产基地。

中一般会滞后考虑该区域,使得大部分都市农业区位内基础

设施不完善[3]。

2吉林省发展都市农业的对策与建议

制定都市农业标准2.1建立和完善政策体系,

政府应提高对都市农业发展的重视程度,发挥主导和引领作用,把促进都市农业发展规划列入城市的总体发展规划当中,

完善其建设在政策上给予鼓励和支持。制定都市农业发展标准,

模式、发展模式及经营模式。2.2扩大规模,加大资金投入

政府要加大对都市农业的投入,并鼓励金融机构为都市农

鼓励农民入股等方式,加业提供低息信贷。吸引民间资本入股、

大资金流入。建设标准高、规模大、元素多的都市农业。2.3合理规划,提高从业人员素质

聘请多领域的专家共在都市农业建设规划中,由政府牵头,

同参与和制定。根据自身区位优势,创新针对性的设计发展思

品种、服务等方面提升都市农路。引进企业化管理模式,从质量、

业发展水平。提高管理人员和从业人员素质,一是开展专业技能培训,聘请专家授课;二是派遣管理人员到高校和知名企业进行

增强服务意识[4]。培训,提升从业人员的经营理念,

完善基础设施建设2.4注重农业科技投入,

农业高科技的集成和应用是都市农业必不可少的重要因

而且素。先进的农业科学技术不仅能够提高产品的质量和产量,

政府和经营主体能大大降低经营成本。在都市农业发展过程中,

需要投入大量精力对从业者进行农业科技方面的培训,使其掌

社会效益和握先进的生产科学技术,从而获得更高的经济效益、

生态效益。同时,政府和经营主体应加大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力

随度,使基础设施建设向都市农业倾斜[5]。减少城乡二元化差距,

着基础设施建设的不断完善,城市中的优质资源能够有效的流入,从而带动都市农业的快速健康发展。

1吉林省都市农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规模较小、品种单一,资金投一是吉林省都市农业起步晚,

三是经营者发展定位不入不足;二是制度建设和保障措施滞后;

高,从业人员素质不高;四是农业高科技投入不足;五是基础设施落后等方面的问题。1.1规模小,投入资金不足

有利于市场竞争。都市农业形成规模化发展能够降低成本,

规模较小、缺乏多元化的经营体系不仅难以将新技术引入其中,

伴随着成本的增同时占用了大量的劳动力,加大了成本的投入。

加,难以得到较高的经济效益,从而导致经营者加大投资的意愿

[2]

不强。

1.2保障体系滞后

一是保障都市农业发展建设的法律法规不健全;二是政府

三是随着城市的扩张,农业用对都市农业发展的扶持力度不够;

地被挤占的情况日趋严重。1.3发展定位低,从业人员素质有待提升

都市农业主体经营者多以农民为主,做强做大的设计理念

先进的企业化和发展思路不清晰,还是以农业生产管理为基础,

接受农业新科技运作模式难以实现。从业人员大多为当地农民,

导致经济效益不高。兴趣不浓,生产力不高,服务意识不强,

1.4新型农业科技投入不足

都市农业的大力发展需要先进的科技手段、节能环保、新能

农艺、农机等现代高源开发利用、清洁生产技术和循环再利用、

但从整体来看新技术的支持。目前,虽然在一些领域有所突破,

发展水平并不高,缺乏各项技术的有机融合。1.5基础设施建设有待加强

都市农业最迫切的问题是基础设施的建设,包括道路建

垃圾处理、公共交通、电设、养护维修、水源供给、污水处理、

网改造等。都市农业的区位一般为人口密度较低,在政府规划

参考文献

[1]李赢.长春市都市农业发展研究[D].吉林大学,2015.

[2]谢璐.吉林省农业生态旅游功能分区研究[J].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16,(01).

[3]贾乃新.吉林省都市农业发展模式[N].新农村商报,2011.

罗其友,等.农业区域发展学导论.[M]北京:科学出[4]唐华俊,

版社,2008.

胡宁,等.在长吉一体化中推进吉林特色都[5]于平,马欣元,

市农业建设[J].行政与法,2012,(11).

作者简介:杨威,硕士,副研究员,研究方向:农村与区域发

展。

2018·09033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