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意榕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嘉陵江流域产业发展的梯度性探析

嘉陵江流域产业发展的梯度性探析

来源:意榕旅游网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第16卷第4期 vo1.16 NO.4 四川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Journal of Sichuan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 2006年11月 NOV.2006 嘉陵江流域产业发展的梯度性探析 黄元斌 (四川理工学院。四川自贡643000) 摘要:嘉陵江流域产业同一般区域产业相比表现出其发展的梯度性,即从上游至下游渐呈发达的趋势。实践上要求在该 流域的上游地区选择农产品加工业和采矿业、生态旅游业等作为该区域的主导产业,流域经济欠发达的中游地区将轻工业作 为支柱产业和主导产业,流域经济水平较高的下游地区,将支柱产业和主导产业的重点放在现代农业,生物工程等高新技术 产业以及金融、保险、贸易等新兴服务业。建立流域开发管理组织,促进流域分工与合作,统筹产业发展. 关键词:嘉陵江;流域;产业;梯度性;分工合作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识码:A 流域是区域的一个重要组成形式。嘉陵江发源于崇【LJ峻 岭的陕西风县上游,穿越山地和丘陵,最后于重庆汇入长江。 流域经济及产业发展因此通常表现LI1从上游至下游逐渐发达 的趋势。政府部门在统筹流域经济发展时应突破行政区域的 限制,遵循流域产业发展的规律,对产业发展进行统一规划。 协调流域内各地区产业分工与协作,实现流域产业的可持续 发展。 l流域产业结构的梯度性 流域经济区别于其他区域经济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经 济发展程度从上游至下游呈梯级形式,同时表现出流域产业 文章编号:1672-2094(2006)04-0019-02 制的配套,才能实现整体效益最优。 2流域内主导产业选择的梯度性 流域经济落后的上游地区由于具有资源、生态环境等优 势,在发展现代农业和原材料工业的同时,培育具有特色的 产业如生态旅游业等,既实现了收入,又保护了环境,为中 下游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打下基础。同时适时探索发展一些深 加工工业和高技术产业,使其成为潜在的主导产业和支柱产 业。位于嘉陵江流域上游的广元境内有开采价值的矿藏多达 3O余种,尤以煤、大理石、石灰石、陶土以及黄金、铜、铅、 锰等储量最为丰富。其中煤2.67亿吨,黄金8O余吨。天燃 气储量达5O亿立方以上。境内分布野生动物400余种,其 中火熊猫、金丝猴、牛羚等国家和省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就 达76种(据99年统计仅大熊猫就多达6O余只)。分布境内 野生植物2900多种,仅珍贵野生木本植物832种,其中:珙 发展的梯度性。如位于嘉陵江流域上游的广元市,2003年第 一、二、三产业的生产总值百分比为37:26:37,而中下游 的南允、重庆北碚地区的相应百分比为33:28:39及6:53: 4l。(见表一) 表一2003年嘉陵江流域产业结构百分比 地区 地区生产总值(万元) 第一产业 940993 37 第二产业 26 第三产业 37 桐、水青树、连香树、领青木、剑阁柏等国家级重点保护植 物34种。列入联合困《濒危野生动植物国际贸易公约》红 皮书的野生动植物就有4O余种。巴中境内的通江银耳、茶 叶产业都初具规模。因此可选择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和采矿业、 生态旅游业等作为该区域的主导产业。 流域经济欠发达的中游地区,一般以山地和丘陵为主。 具有丰富、廉价的劳动力,农业基础良好,将轻工业作为支 柱产业和主导产业是必然选择。这是因为:轻工业一般属于 广元 南充 台川 北碚 江北 2191069 1075488 707556 861367 33 23 6 l 5 28 40 53 69 39 37 41 29 5 渝中 l533793 O 5 20 79 5 劳动密集型。可以吸收火量的劳动力特别是农村劳动力,例 如丝绸行业。这是城市化的动力之一。从资本角度考虑,轻 工业是节约资本型产业,见效快,培育周期短,作为经济欠 资料来源: 四川统计年鉴》(2004年)、 重庆统计年鉴》(2004年) 流域产业发展的梯度性表现为流域的上游地区大多数为 传统产业,而中下游地区的大多数地区是现代产业。正因为 流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以及流域经济本身所具有的矛盾, 决定了在流域产业发展方面,流域内行政主体共同拥有的资 源,特别是水资源具有较强的相关性,上游产业发展的外部 经济会对下游的直接影响,例如污染等方面,结果破坏了生 发达的中游地区可以迅速积累资本,增加竞争力。其次,许 多轻工业产t几I是以农产品和资源型产品为原材料,可以发挥 中游地区的自然资源优势,又可延长区内产业链。区内的南 允是我国著名的丝绸之乡、四川I省丝纺工业中心。截止到 2005年底,全市共有蚕种场13家,年制种能力100万张, 蚕茧收购站344个。规模以上丝纺工业企业39户,从业人 员6万余人。年产桑蚕丝3000吨,绢丝800吨,丝织品4000 态系统的整体性:多元的利益主体口j 能会在产业的选择方面 趋同,这与流域内不同的资源禀赋是相违背的。这表明婴把 流域产业发展视为一个系统工程,需要法律和道德等约束机 收稿日期;2006・08—29 万米,炼印染能力7600万米,服装及床上用品1000万件 基金项目 该文系四川理工学院社会科学研究课题《嘉陵江流域产业布局研究》(2006SH一003)的阶段性成果。 作者简介:黄元斌(197O一)。男,四川理工学院政法系讲师,经济学硕士。 ・l9・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黄元斌 嘉陵江流域产业发展的梯度性探析 (-套),是中西部地区惟一拥有完整丝纺产业配套体系的城市。 应进一步提升传统产业,努力实现南充由丝绸大市向丝绸强 市的转变,围绕“中国绸都”建设,把南充构建成为西部茧 丝原料基地、丝纺服装生产基地、丝纺服装集散交易中心。 在流域经济水平较高的下游重庆地区,应把一般加工业 向中上游地区转移。将支柱产业和主导产业的重点放在现代 米。为全国第三大天然气气田,巴中、广安、南充储量也较 为丰富。应统筹域内的天然气资源,天然气能源化工为主的 资源型经济作为主导产业,:瞎达州建设成为西部天然气能源 化工基地。 产业合作应打破行政垄断。由川渝两省共建嘉陵江流域 开发管理局,负责全流域的水电、旅游、纺织等产业的统一 农业、生物工程等高新技术产业,以及金融、保险、贸易等 新兴服务业上。其产业分工所扮演的的角色是跟踪世界先进 规划、开发和建设,充分发挥流域内绵阳科技城和重庆市对 其他地区的带动作用和辐射作用。 技术,进一步发展外向经济。提高产业的国际竞争力。 3促进流域分工与合作,统筹产业发展 流域作为一个中观经济系统,应有其适应自身发展的内 在机制。然而,由于流域往往跨越不同的行政区域,缺乏区 域性的统一规则、协同作战,结果是产业结构趋同,区域分 工:合作弱化,市场封闭分割,地方保护主义严重,经济效益 差。因此,应将嘉陵江流域作为一个整体进行开发。 对流域经济组织制度进行创新,设立嘉陵江流域开发管 理局,协调流域地区的各级政府和企业,共同参与嘉陵江流 域的开发和建设。应根据有关法律或惯例签订有关协议或条 约,并根据协议或条约建立河流联合委员会或其它组织机构, 然后由联合委员会或其它组织机构负责进行有关产业结构调 整方面的产业分工与协作,产业布局,产业转移等等。 在产业分工方面,应改变目前流域内丝绸等产业发展上 的小而全、大而全的局面。充分发挥各地的比较优势,形成 南充丝绸产业集群、绵阳高科技产业集群、达州天然气产业 集群等合理的产业分工格局。 2001年,国务院正式批复建设绵阳科技城。中物院、中 国空气动力中心等一批项级科研院所聚集在绵阳,有长虹、 九洲、新华、攀长钢等一批优势骨干企业,电子信息、精细 化工、机械制造、新材料等产业。市内有26位“两院”院 士、17万科技人员,还有西科大等一批大专院校落户绵阳。 区域内科技优势、产业优势、人才优势比较明显,对上中游 地区的辐射作用比较突出,结合科技城的建设,区内的初级 产品加工业如丝绸、食品等产业可向其他地区转移,提高流 域内的经济整体实力。 流域内丝绸产业一直比较发达,近年来地区之间以及地 区内部的原材料、产品的市场竞争,造成了低水平重复的局 面,降低了丝绸产业的竞争力。南充丝绸产业集群的建设, 可通过地区之间的合作协议,形成大面积蚕茧生产、规模化 丝绸织染的局面。达州目前发现有天然气储量3.8万亿立方 ・20・ 水电开发方面,嘉陵江流域可以借鉴美国田纳西河流域 综合开发的经验。20世纪30年代。美国启动了田纳西河流 域综合开发工程,在田纳西干支流上建起54座水库、9个梯 级电站、13座船闸,把水患连年、贫穷落后的田纳西河流域 变成了一个环境优美、工农业较为发达的美国中等发达地区, 这项治理工程赢得世界范围的卓著声誉。嘉陵江是长江上游 一级支流,干流河长796Km,河口多年平均径流量2120m3/s, 水能蕴藏量1051万千瓦,占四川省水能理论蕴藏量14268万 千瓦的7%。干流在四川和重庆两地有9个梯级水能点,共 装机容量238万千瓦:嘉陵江渠化后,将建成16个航电枢 纽,预计每年财政收入可增加5亿多元。在实践上,要坚持 走“水资源综合利用,航电结合,联合建设,滚动开发,渠 化航道,发展航运”,采取“多元筹资,效益共享,股份制 运作”的水电开发模式。嘉陵江渠化工程应注重社会效益和 经济效益兼顾,使航电开发成为推进城镇化进程、吸纳农村 富余劳动力的有效途径,促进全流域经济社会全面协调持续 发展。 在旅游产业发展方面,流域内可以嘉陵江为纽带,建立 嘉陵江流域生态文化旅游区,推出三国文化,建好伟人故里。 以武则天故里、小平故里、朱德故里为龙头,打造以南充机 场为中心的两小时旅游圈,推出世界知名的伟人故里和三国 文化、嘉陵江休闲娱乐及农业观光旅游精品。重点建设好阆 中古城、朱德故里——琳琅山、嘉陵第一曲流、嘉陵第一桑 梓、小平故居、华蓥山、阆中金沙湖、万卷楼等旅游景区 (点),创建一批国家4A级旅游区。使嘉陵江流域成为融自 然生态和历史文化于一体的观光、水上娱乐、休闲度假旅游 目的地。 参考文献: 【l】吴晓燕.嘉陵江流域生态经济建设的对策探讨【J].科学・经济・ 社会,2005,(1). 责任编辑;杜春海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yrrf.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