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意榕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牧区美术教学浅谈

牧区美术教学浅谈

来源:意榕旅游网
图音体・教学时空 牧区美术教学浅谈 青海海北州门源种马场学校(810300) 张玉寿 我们在牧区美术教学中,要求学生把常见的学习生 活题材表现在画面上,成为一幅幅动人的创作形象,这 山和土坂山、若隐若现的雪峰、放牧而归的牧民、农舍小 屋的炊烟、房屋瓦面上的麻雀、草原上飞奔的群马,都是 不但反映学生对学习生活的追求和理想,而且使他们学 会欣赏。 一、欣赏的美感 绘画作业本身要求我们去感知在画面中反映的是 什么,表现得像与不像,色彩是鲜明或者是灰暗的,线条 是流畅或者是卡壳的,表现手法是否有创造力。要求学 生在审美感知的基础上进行审美理解,即在直观感受和 生活体验上进行理解和思考。作品能体现出地方特色 和风貌,学生要学会欣赏作品的色彩趣味以及构图、着 色、方法、用笔、远近对比关系,做好后才能看物体的造 型,用这种欣赏方法抓住实质,就是一种好的艺术审美 享受。特别是通过创作而产生出来的丰富的联想,从而 进一步认识审美的感知,理解和创造,也可以从这几个 方面去欣赏。 二、创作的主要表现体现当地风土人情 例如,我们高原牧区有草原、牛羊和雪山、当地传统 的建筑、房屋、帐房、油菜耕地,还有藏、回、蒙、土等少数 民族,作品要反映出内容主要表现什么,是怎样表现的, 采用的画法是什么,是否表现出了当地牧区的生活状 况。学生要体验创作成功的乐趣,在绘画过程中,要客 观地反映事物,进行大胆取舍,要画出跟别人不一样的 画,呈现出色彩画语和铅笔画语的深沉和豪放,不受技 法的限制。 三、构图位置组合 教师教学时应强调学生在创作时根据画面的需要 安排布局,主要表现的内容要画在中间,位置突出,辅助 的要画在两边,形成完美构图。学生创作的作品要前后 统一、有虚实有呼应、有空间和远近关系。 四、写生、临摹、制作和创作结合 教师应教会学生对物体进行写生,对传统作品进行 临摹,并结合手工制作和创造开拓挖掘。 五、感受创作题材 学生在绘画中要找到适合自己的绘画语言,牧区的 浓厚生活风貌,体现出生活的丰富多彩。那些一望无际 的大草原、芳香的油菜花、邝连山下的牧场、滔滔的浩门 河、永安城的古城堡遗址、仙米林场的景山、雄伟的邝连 我们牧区学生的创作源泉和塑造的生活题材,也展现出 生命的感染力和存在于自然界的一切美好事物。这些 事物闪烁着生活的光泽,点醒了学生创造的思路,丰富 了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培养了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 力,发挥出了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和个性的张扬。 六、创作的诱导启发 我们知道美术课的创作教学应在教师的引导下进 行,要求学生把自己的学习和生活感受进行回忆。在创 作画的作业中进行加工、取舍、增补、构图,使空间、远 近、色彩的组合及明暗关系合理,完成作业的创造,使自 己的创作思路开拓,这样,作画水平会有长足的进步,取 得更好的效果。 七、创作案例:冬天的景色 《冬天的景色》这个命题,对每个学生来说都是再熟 悉不过的,创作时应注重以下几个方面。 1.从本学期逐渐临近冬天一开始,就让学生知道本 课的创作是要反映冬天的景色,请学生回忆冬天的景色 并留心观察周围环境的场景特点及植物落叶花衰败的 冬景,让学生多观察。 2.情景构思。教师启发学生回忆在冬天的感受和 收集到的速写素材及牧区环境的变化。 3.创作主题。所谓主题,就是作品内容的核心,应 从绘画的多种表现手法画出学习生活中的一面,运用环 境空间、远近、色调表现出冬天的场景。特别要反映出 牧区大草原的谈黄山和祁连山的雪景,一望无际耕地的 原始风貌,还可用棕色反映出冬天的故事。这会使人觉 得趣味无穷,“下雪了”动物们纷纷躲进洞里,孩子们穿 着厚厚的冬装赶着上学……学生在创造的灵感下,创作 出一副副动人的作品,冬天的雪在灰色的天空中构成了 许多漂亮的鹅毛,在大地上形成了一副白雪茫茫高原寒 的壮观景色,如一幅北国风光油画。这些都说明选择有 牧区生活气息的作品要能抓住主题,更好地表现出牧区 少数民族的生活,让学生有创作的独特性,有利于其创 造性思维的发展。 (责任编辑黄晓) 77 E-mail:zxjxckwz@163.corn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yrrf.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