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科技・ 充分利用饲草资源优势发展草食畜牧业 陈健 (贵州省遵义市饲草饲料工作站563000) 近年来在全国畜牧业的发展上,以耗粮型畜牧 业的发展已不再适合当今社会的发展需求,所以已 亩,占总面积的55.4%。其中:草山草地坡352.2万 亩,灌丛草地205.42万亩,零星草地269.4万亩。 1.2秸秆资源 有不少人提出发展节粮型畜牧业,因为在如今大部 分劳动力外出务工的农村,虽种植粮食能得到一定 全市现约有草山草坡1099万亩,其中可利用 面积达430万亩,每年约有秸秆479.2万吨,其中: 的补贴,但是真要将种植粮食用到养殖业上成本 高、不切实际而且还存在不少土地荒种。结合此现 状农业部2009年发布了《节粮型畜牧业发展问题 调研通知》。随着节粮型畜牧业被大家的重视,饲 草资源的利用也逐渐得到了大家的认识。饲草资 玉米秸秆约204.7万吨,稻草秸秆约184万吨,小麦 秸秆约49万吨,其它秸秆约45.9万吨。养畜直接 利用秸秆约达201.1万吨;处理利用83.94万吨,其 中:青贮(微贮)饲料63.52万吨,氨化饲料l2.59万 吨,其它方式处理利用7.83万吨。 源多年是一直被我们南方地区所忽视的一种养殖 资源,通过适当的人工管理能达到产量高、营养高 1.3现有饲草种植面积和饲料推广情况 全市现人工种草保有面积46.5万亩,主要优质 牧草品种有多年生黑麦草、紫花苜蓿、鸭茅、菊苣 等,每年生产优质牧草100万吨以上。2009年全市 人工草地建设共计完成8.77万亩;冬闲田土种草 和利用效率高等特点,利用饲草资源能为牛羊的养 殖提供充足的饲料,从而为转变畜牧业发展方式提 供了良好的前景。 1饲草利用现状 26.69万亩;推广优质牧草菊苣种植2万亩:全市秸 秆处理利用83.94万吨;全市共生产推广各类工业 饲料36.57万吨。 1.1草地资源 草地资源利用较好的是村寨附近的草地,成片 草地多在远离村寨的地方,人烟稀少、交通不便、 开发利用成本高。根据2009年最新调查统计,全 市草地总面积约827.02万亩,可利用草地458.28万 2饲草资源利用存在的问题。 2.1 草地资源有待进一步挖掘开发利用 201j卓第J期 。狄业科搜’ 我市草地资源利用较好的的是村寨附近的草地, 成片草地多在远离村寨的地方,人烟稀少,交通不便 变以种植业为主,畜牧业从属的旧观念。树立种植 业为畜牧业服务的新观念。第二要改变传统的野 外放牧、粗放经营的旧观念,树立舍饲圈养与放牧 相结合的集约型经营新观念。第三要使畜牧业由 的地方,开发较少,成本较高。 2.2农作物秸秆利用仍然具有较大潜力 全市每年因农作物生产可产生玉米秸秆和稻草 传统的数量扩张型生产方式向质量效益型转变。 秸秆约479.2万吨,秸秆养牛羊直接利用约201.1万 观念的转变是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要多形式,多渠 吨,利用率为41.96%;秸秆氨化、青贮等处理利用约 83.94,利用率为17.51%,因而不管是秸秆的直接利 用还是秸秆处理利用养殖牛羊都有很大的发展潜力。 2-3对人工种草工作的宣传力度不大,重视不够,推 广难度大 一方面对基础性的饲草饲料工作重视不够,农户 在发展养殖业过程中,对饲草饲料体系建设认识不到 位,措施不得力,不按技术要求办,在实际生产中,饲 草饲料严重缺乏。另一方面,群众对人工种草、秸秆 氨化、青贮的认识和接受能力存在差异,在秸杆处理 利用上,硬件投入较大,资金实力要求较强,加上人 力、物力缺乏,技术推广难度较大。 3利用优质饲草资源发展畜牧业的思考 近几年人工种植优质牧草效果好。人工种植 牧草品种有一年生黑麦草、多年生黑麦草、紫花苜 蓿、甜高梁等,人工种植牧草具有产量高、营养价 值高的特点、是草食畜禽养殖大户、养殖场解决粗 饲料的重要途径。要发展好遵义农区种草养畜,必 须立足于全市的实际,正视遵义农区种草养畜的优 势和不足。从经济发展全局的高度来认识,从构建 和谐社会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高度来发展该 产业。从解决“三农”问题的高度来扶持,观念的 更新对农区种草养畜产业的发展至关重要。 第一农区种草养畜产业从思想观念到经营方 式,从理论到实践都是一场深刻的社会和经济变 革。靠天养畜、耕地种粮是农民千百年来形成的传 统习惯,这种传统的经营方式使得养殖业一直处于 副业地位。实施农区种草养畜发展战略首先要改 道对农民群众进行宣传动员。通过培养典型、抓试 点、抓示范,用成功典型说服教育农民,树立一批 可供学习推广的样板。 同时,各级应将农区种草养畜产业摆到应有的 位置,实行农、林、草并重,把该产业作为农业基础 产业来抓,作为农业结构调整的措施来抓。明确引 草入田土是现代农业发展的方向,是传统种植业观 念的一次变革。发展种草养畜经济,是农业结构调 整的深化,是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途径的拓展,是 保护生态环境的有效手段,结合可持续发展原则, 具有长远的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必须建立合理 的牧草与农作物种植模式,将农区种草纳入各地 春、秋播种指导性计划,纳入政府部门的考核内容, 从而将农区种草养畜的发展摆到政府工作的重要 议程上来。 3.1加强饲草资源种植利用区域规划 应按照以点带面、辐射带动的思路,加快草山草 坡开发利用及种草养畜产业化经营。立足长远,制定 发展规划和远景规划,规划要详细、细致、系统,分年 度、分层次,做到切实可行。从保护生态环境,改善土 壤肥力,加快资源利用,加快草山草坡利用改良,提高 经济效益等方面予以重点突破;实行草畜配套,以草 定畜,保护草地植被,防止水土流失;规划中必须明确 开发思路、指导思想、目标任务和预期效益;要坚持因 地制宜、因势利导的原则,做好总体规划,建立种草养 畜示范基地,建立草食牲畜生产、加工基地。全面提 高,综合利用。根据气候、土壤、牧草、牲畜特征,将全 市划分为草山开发利用发展草食牲畜生产区,林区适 度规模家庭牧场生产区,农区家庭式种草养畜生产 201 J丰第1南 ・农业科技・ I一。x 和环境保护,促进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 草山开发利用发展草食生产区主要分布在海 设,把推进秸秆综合利用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农业增产增效和农民增收结合起来。一是通过多 途径、多层次对秸秆的合理利用,逐步形成秸秆综 合利用的长效机制。全市秸秆处理利用83.94万 拔800公尺以上,草地面积集中连片且规模较大的 区域。这些区域主要依托国家的产业政策扶持。 应引导战略投资者投入到草山草坡开发中去以改 良利用草地,兴建规模化牧场从事草食牲畜生产。 林区的适度规模生产区主要分布在海拔50 800公尺的地区。在低、中海拔林区利用林间草丛 从事放牧牛羊,是牛羊商品辅助生产的基地。农区 种草养畜生产区主要是利用退耕还林还草地,未利 用的冬闲田土种植高产优质牧草,发展草食牲畜生 产。 3.2加快人工种草,保护和建设好生态建设,促进生 态畜牧业发展 进一步扩大种草面积,多途径加快人工种草。狠 抓人工种草和草场改良,加快荒山草场建设,大力推 广林下种草,加强冬闲田土种草。根据统计今年共计 人工种草35.46万亩,其中:冬闲田土种草完成26.69 万亩,科技养羊项目种草完成4.13万亩,石漠化治理 种草及巩固退耕还林成果草地建设共计完成3.26万 亩。做好利用好冬季农田(土)种草建设工作,冬季农 田(土)种草建设季节性强,时间紧,种草效益明显。 逐步实现畜牧业由放牧向舍饲的转变,走低存栏、高 出栏、高产出、高效益的路子,促进生态环境的进一步 改善,维护生态安全,促进种草养畜业可持续、高效、 健康发展。 3.3提高秸秆利用率,降低环境污染,促农民增收 对作物秸秆进行粉碎加工、青贮、微贮、氨化等饲 用处理,利用秸秆养殖草食家畜,使农作物秸秆变废 为宝,既提高了资源利用率,又符合循环经济的思想 和科学发展观。秸秆养畜对推动草食家畜产业发展、 丰富城乡居民菜篮子、减少养殖业粮食消耗、促进农 民增收、减少秸秆焚烧对环境的污染、实现农业可循 环发展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落实节约资源 2on年摹1翔 吨,其中:秸秆青贮(微贮)饲料63.52万吨,秸秆氨 化饲料12.59万吨,其它方式处理利用7.83万吨, 其中:遵义县秸秆利用达15.8万吨,秸秆利用率居 全市首位。二是大力推广青贮(微贮)、氨化等秸 秆利用技术。充分利用青贮(微贮)、氨化饲料具 有简单易行、省功省时,全年均衡供应饲喂等特点, 把秸秆转化为优质饲料,饲喂草食家畜,并将其粪 便还田,即过腹还田,有助于提高秸秆饲料的营养 成分,解决冬季牲畜饲料缺乏,节省饲料粮等问题。 三是依靠科技创新和合理高效利用秸秆资源,提高 秸秆利用率,减少农牧业生产对环境的污染,做到 农牧业发展与资源和环境相互协调,推进畜牧业可 持续发展,促进农民增收。 3.4以项目为载体,依托政策扶持,拓展种草养畜的 持续健康发展 根据《遵义市生态畜牧业推进行动2009年启动 方案》,结合《遵义市生态畜牧业推进行动方案》,按照 “典型引路、政策扶持、集中建设、规模发 f琵’’的思路, 克服‘等、靠、守”,树立‘抢、争、抓”的意识;摒弃‘伯、 难、慢”,确立“敢、拼、快’’的意识,切实增强紧迫感和 责任感,充分认识到发展种草养畜产业是我市畜牧业 发展的根本出路所在。 一是以行动方案为依托,整合石漠化综合防治 工作、省科技项目扶贫等十多个相关项目,积极争 取各种财政资金投入。2009年省、市、县共投入牧 草种植资金2255万元,农民自筹资金3326万元。 二是以种草养畜与生态项目建设相结合,进一步改 善生态环境,拓宽畜牧业经济发展。加快实施科技 扶贫养羊项目是实行草地生态畜牧业产业化,改变 我市农业产业结构,增加农民收入的有效措施。遵 。农业料及。 义县在今年实施科技扶贫养羊项目中经济效益显 著,完成了人工种草10031亩,建设圈舍15000平 以市场经营为导向,打破部门、行业、所有制的界限, 培植和扶持具有科研、生产和加工能力的龙头企业。 方米,新增上栏基础能繁母羊10000只,引进种公 倡导企业唱主角,企业和农户组成经济联合体,科技 羊220只,培训3000余人次,编印技术资料3000 份,完成项目投资550万元;项目新增产值285万 部门密切配合,政府在产业政策扶持、技术和资金等 方面提供支持。根据全市的具体情况,选择产业的形 式,引导农民转向市场,提高畜牧业的比较效益。尽 元,户均增加收入5698元。发展科技扶贫养羊项 目,使养羊业向集约化、产业化、标准化方向发展, 达到增加农民收入、保护生态环境、促进经济增长 和维护社会稳定。三是以典型引路,发挥示范带动 作用。实行示范户带动,选择一批具有辐射效应和 有一定专长的种养技术能手作为“酵母”,进行重 点指导,培植具有较高素质、较高效益、较强带动 能力的科技示范大户。今年在遵义县、桐梓县建立 秸秆加工利用养牛(羊)示范点建设,示范点内共 建设青贮窖5160立方米,青贮秸秆1548吨,养牛 1830头,养羊760只,种植优质牧草3375亩。对养 殖场和农户按技术部门的要求建设好的青贮窖,经 验收合格后进行补贴,即每立方米青贮窖补助10 元,塑料薄膜每公斤补助12元,秸秆加工机械每套 补助2500元。真正做到引导、示范、推广、提高,发 挥“拨亮一盏灯,照亮一大片”的作用。四是坚持 种草养畜与小流域综合治理和荒漠化治理项目相 结合,采取种草造林,改革耕作技术和草原划管封 育,以草定畜以及改革养殖方式等措施,保护和增 加荒漠化土地植被,防沙治沙,农林牧协调发展。 五是坚持种草养畜与新一轮十年扶贫项目相结合, 抓住实施各村扶贫工程的机遇,加大种草养畜业力 度,注重扶贫机制的创新,使扶贫项目真正取得成 效。进一步实施“以草定畜、合同管理、投羊不投 钱、还羊不还款、一年一滚动的可持续发展”的发 展思路。 3.5推行企业化运作和产业化经营 发展种草养畜需要企业化运作和产业化经营。 快研究和制定一套产业化生产的激励机制。扶持和 创建龙头企业,建立健全中介组织,加强与基地农户 间的合同化管理。以及进行市场化、信息化的多种服 务形式等。同时出台一系列具体措施,鼓励和扶持大 户种草养畜,以典型效益带动千家万户,形成种草 ——养畜——加工——市场销售的一条龙产业化发 展模式。 3.6以科技为支撑,实现农区种草养畜由低效益向 高效益转变 以优质增效为中心不断推广新技术,应用新品 种,实现种草养畜科技推广的创新与发展。第一,引 进、推广优质品种,强化良种意识。引进一些优质品 种,以形成良种的科学结合,发挥良种的优良性状。 第二,把新技术作为生产要素与分配要素。制定和实 施鼓励大专院校科研机构和各方人才到我市开展技 术交流、联合开发的具体政策。提高种草养畜科技成 果产出率、转化率、普及率和应用率,以推进质量型安 全型畜牧业快速发展。第三,加强对农民的技术培 训,全面提高人力资源素质。同时建立健全服务体系 为农民提供技术服务。在发展农区种草养畜过程中, 要重点推广以下综合配套技术:一是人工草地高产栽 培技术,高产优质牧草栽培技术,秸秆加工利用技术; 二是草山草坡开发利用配套养畜技术;三是冬闲田土 种草养畜配套技术;四是良种畜禽综合配套饲养技 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