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委员会办公室沈成军 作为学校教育的基本建设之一,少数 民族文字教材建设,既是民族学校正确贯 彝文教材编译室几个问题处理意见的通 知,就彝文教材编译室的性质、任务、编 写会,专题研究此教材编写问题,确保民 族文字材料“课前到书,人手一册”。 彻执行中国共产党民族政策的重要内容, 又是实行民族语文教学达成“民汉兼通” 制、经费等问题提出了明确的意见,尤其 是对该编译室的编制进行了扩编,由原来 截至2017年底,编译彝文教材共1048 种,其中,教材536种,教参120种,教辅 的重要保证。 我国的少数民族文字教材建设历经 了从无到有、从少到多、时断时续的曲折 发展过程。四川民族文字教材建设始于 新中国成立初期,主要是临时聘请社会民 族宗教界人士与汉语文知识分子组成编 译力量,共同编译初级的民汉对照课本。 到1956年,四川省教育厅设立了藏文教材 编译室。彝文教材的编泽T作由中科院 语言研究所川康工作队和西昌专署合作 进行。期间,已编译出藏、彝文初小语数 教材29种,印数达l6万册,但多数还属汉 民合璧课本。六十年代初,教材编译机构 相继撤销。直到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 省民族文字教材建设才步入了有计划稳 步发展的轨道。 按省委[1975172号文件规定,四川省 教育厅增设了民族语文教材编译机构。 1977年8月,当时的四JII省革委同意在四 川省教育厅设立民族文字教材教研组,负 责全省中小学、中师等民族文字教材建设 工作。同时,在三个民族自治州教育局成 立了少数民族语文教材编译机构,在凉山 和甘孜两州相继建立了彝藏文教材编译 室。在此期间,共出彝、藏小学语数教材 l2种。 1981年第三次全国民族教育工作会 议之后,在国家教委和国家民委的关心、 支持下,藏文教材编译工作于1982年开始 实现了由西藏、青海、四川、甘肃、云南五 省区的协作,从而使藏文教材建设步入了 新的发展阶段。彝文教材仍由凉山彝文 教材编译室编译。为了充实和加强彝文 教材编译力量,当时的四川省教委(即 教育厅)、四川省编委、四川省民委三家联 合发文,以川I教民(1991]1号下发了关于 22 的13个人扩至40人,使之形成了语政、史 地、数理、生化四个学科。 四川省于七十年代末在藏彝族地区 恢复双语教学,到八十年代初期,四川省 委省政府在《关于加强民族教育工作的决 定》中明确了双语教育工作的指导方针和 教学模式。遵照省委省政府的决定,四川 省教育厅、四川I省民委印发了《关于彝藏 族中小学双语教学工作的意见》,分别召 开了全省中小学彝藏文教学工作会,要求 在积极稳妥、讲求实效的指导思想上,积 极推进双语教学持续健康发展,实行“民 族语文为主开设汉语文课”和“以汉语文 为主开设民族语文课”的两种教学语文模 式。同时,四川省教育厅还制定下发了双 语教学两类模式的教学课程计划,统一了 教学要求。九十年代末,四川省实行民族 语文为主开设汉语文课的模式,藏、彝族 中小学在校生数分别占到本民族的 10.95%和3.71%;实行“汉语为主开设民语 文课模式”的藏彝族中学生数分别占到本 民族的44.34%和31.04%。每学年,民族文 字各科教材需要品种数达到了400余种。 “根据少数民族学生的接受能力和所 具有的语言基础,做到由易到难、由浅入 深、由简到繁,由具体到抽象,采取循序渐 进的办法。”遵照教育部1982年所颁发的 《全日制民族中小学汉语文教学大纲》的 规定,搞好民族文字教材建设,为双语教 学的顺利进行奠定坚实的根基。而1994 年7月在西昌市召开的四川省中小学彝文 教材审查委员会第二届一次教材审查会 议,则审查了九年义务教育彝文小学初中 教材9册、参考3册、教学大纲2册。同年 10月,四川省教委又在康定召开了民族师 范学校藏语文教材《藏语文基础知识》编 198种,课外读物186种,丁具书8种。 为了促使四川民族文字教材建设步 入一个良性发展的轨道,经相关部门的共 同努力,1998年6月成立了“四川省民族文 字教材协调领导小组”。领导小组办公室 由四川省新闻出版局、四川省教育厅、四 川I省民委相关处室、四川省民族出版社、 四川省凉山彝文教材编译室负责同志分 别担任主任、副主任和成员,相关单位各 司其职、各尽其责,并及时沟通协调民族 文字教材在编译、审查、出版、发行环节中 出现的问题。民族文字教材协调领导小 组,不仅为四川双语教育的健康发展起到 了积极的促进作用,同时也为四川民族地 区的发展繁荣与稳定做出了不可磨灭的 贡献。 2008年,四川省开展了春、秋两季教 材审查,审查中小学彝文理科教材教参15 种,文科教材教参20种;完成《小学彝族数 学实录光盘》的实录、审查、出版,填补了 彝族地区小学数学教学光盘的空白;完成 了《四川省中小学彝汉词典》的编译和出 版。而2009年组建的新一届四川省中小 学彝文教材审查委员会,则审定了中小学 彝文教材25种,审查各种名词术语近1000 条。 为了促进民族地区双语教学的健康 发展,四川省教委早在1994年就制定下发 了《双语教学检查评估办法》,并由各州教 委组织检查评估。在此基础上,四川省教 委抽查、总结表彰奖励,从而推动双语教 学工作按规范化、科学化的要求发展。 1994年,四川省教委被国务院评为全国民 族团结进步模范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