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意榕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育人视域下游戏理论在道德教育和心理教育结合过程中的应用

育人视域下游戏理论在道德教育和心理教育结合过程中的应用

来源:意榕旅游网
2020年第2期江苏经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总第148期DOV10. 16335/j. cnki. iol672-2604. 2020. 02. 025育人视域下游戏理论在道德教育和

心理教育结合过程中的应用王亦椒(南京审计大学金审学院,江苏南京210046)摘要:游戏是人们为了某个目标,按照一定规则进行的能够愉悦身心的一切活动。将游戏作为道德教育和心理教育的 给合点,具有一定的理论依据。学科教学渗透、校园文化浸润、团队辅导提升是游戏理论在高校育人工作中的三种运用方式。 学校在实施教育游戏时应遵循以人为本、整体设计、循序渐进、寓教于乐的原则,以期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关键词:游戏理论;道德教育;心理教育;结合点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2 - 2604(2020)02 - 0090 - 03有关道德教育和心理教育的关系,学术界早有 则进行的能够愉悦身心的一切活动,是一种可以影

分歧:有学者认为两者应该结合,可以形成合力,并

从内容、方法、途径等方面阐述两者的结合;另有学

响游戏者的智、情、意的活动。游戏对道德教育和

心理教育的启示不仅限于童年时期,而且适用于整

个学生阶段。者认为两者的结合不利于道德教育和心理教育的

发展。至今尚未有学者找到道德教育和心理教育

(二)学理分析:道德教育和心理教育的共相要实现道德教育和心理教育的结合,就必须找

到它们的共相。尽管道德教育与心理教育是两个

的结合点。笔者认为,道德教育和心理教育相辅相

成,互相促进,应该可以结合,而游戏作为一种寓教

于乐的形式,可以有效实现两者的结合&概念,然而两者有许多相同点:第一,在目标上,都是为了塑造“完整的人”。

道德教育和心理教育有相互依存的一面:一方面, 学生的认知、情感、意志、能力决定他们的道德意识 和道德水平;另一方面,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

一、游戏:道德教育和

心理教育的结合点(一)游戏理论:学科交叉的视界游戏是学校教育过程中必不可少的环节。柏

值观为他们提供正确认识世界的方法,避免出现心

拉图认为,相较于强迫孩子们学习,游戏能“更好地 了解孩子们的个性”。国外经典游戏理论有剩余精

理问题。两者结合,共同孕育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

和健全的人格品质,共同塑造符合时代要求的“完 整的人”。力说、松弛说、生活预备说、复演说、生长说、成熟说

等。随着西方现代游戏理论的出现,许多学者从心 理学、教育学、社会历史文化等方面阐述游戏理论。

第二,在内容上,道德教育和心理教育虽然各 有侧重,但仍存在交叉重叠的内容。例如:大学生 的恋爱问题,一方面涉及恋爱观问题,如在恋爱中

综合以上学说,游戏具有以下特征,或者说具有以 下特征的活动都能称为游戏:第一,游戏是一种自

如何正确处理两性关系等,属道德教育的范畴;另 一方 则涉 恋爱 理问题,

的恋愿行为,自愿是游戏主要的特征;第二,游戏都有一 定的规则,游戏参与者必须遵守游戏规则;第三,游

爱挫折等。再如:大学生的择业取向体现了他们的

戏有一定的目的;第四,游戏能给人以愉悦感。总

而言之,游戏泛指人们为了某个目标、按照一定规

人生观、价值观,属道德教育的范畴,同时也反映了

自我认识等心理问题。收稿日期:2020 - 01 -12作者简介:王亦椒(1992—),女,南京审计大学金审学院思政辅导员,硕士。—90 —第三,在方法上,两者可以相互借鉴。心理教 育的主要方法是心理测量法、倾听诉说法%角色扮 演法、自由讨论法、行为矫正法等,注重宣泄和暗 示,具有个别性、保密性等特点。现代道德教育提 倡生活德育,道德教育必须回归到现实世界,对受

教育者的学习、生活、日常交往等做出具体指导,以

使受教育者的道德境界得到实质性提升。因此,心

理教育中的有些方法如角色扮演、自由讨论等方法 可为道德教育所借鉴。第四,在途径上,都可利用网络资源开展教育。

随着网络的发展,学校可以建立双向互动的网站, 设置心理咨询、真情告白、道德故事等专栏,全方 位、多角度地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和心理教育。(三)理论依据:游戏理论在育人中的应用现代游戏理论主要有三大流派:以弗洛伊德和

艾里克森为代表的精神分析学派、以皮亚杰为代表

的认知发展学派及以维果茨基为代表的社会文化

历史学派&现代游戏理论是游戏成为道教教育与

心理教育结合点的重要理论依据。精神分析学派代表人物弗洛伊德认为,游戏是

人发泄情绪,减轻忧虑,发展自我力量的安全途径。发展学 代 物 杰 , 游 是学 、

巩固和掌握新知识、新技能,使个体达到知行合一

的方法,是提高思维能力的一种有效途径,是解决 情感冲突、帮助人格健康发展的一个有效手段&社 会文化历史学 代 物维果 基 游 具

社会性本质,成人在儿童游戏学习过程中具有引导

作用,教育游戏的设计和实施必须与现实生活相联

系,与社会文化和生活规划相结合&二、游戏理论在高校育人

工作中的运用方式(一)学科教学渗透学科教学渗透是道德教育和心理教育相融合

的主要切入点&德育教师可以在对学生进行心理

分析的同时采用适当的方法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

值观教育,在课堂上运用游戏理论中的讨论法,让

学生主动参与,形成讨论结果和观点&为了使教学 更具针对性和实效性,还需注意以下几点& 一是对

学科教学渗透内容的选择,渗透不能刻意,也并非 所有内容都需要渗透&二是对学科渗透内容的双

向把握&在道德教育课中可以进行心理教育内容 的渗透,在心理教育课中也可以进行道德教育内容 的渗透&将道德教育与学生的实际心理困惑和社

会实际相结合,以实例支持理论,以理论分析实例,

使道德教育更贴近学生,更有针对性&三是注意渗

透方法的灵活把握&道德教育和心理教育的渗透

是多方面的,既有教育内容的渗透,又有教育方法

的渗透,还有教育环境氛围的渗透&四是对学科渗

透内容的适度把握,不能喧宾夺主,也不能互相混 淆,必须保持各课程的专业性&(二) 校园文化浸润校园文化在培养学生道德精神和良好人格方

面具有无形浸润和感染熏陶的作用&社团文化是

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社团组织成员以一定

的爱好为纽带,以一定的活动为内容,以游戏为形 式开展群体文化活动&社团是进行道德教育和心

理教育的重要阵地&高校社团一般分三种类型:一 是公益服务类社团,如各种志愿者协会等;二是专

业学习型社团,是基于某一专业或某一新知识的共

同兴趣而组成的学生群体;三是娱乐型社团,包括 瑜伽社团、足球协会、摄影协会、吉他协会、话剧社

等&社团文化具有强烈的思想性、感染力和针对

性,对学生品行修养、知识能力和道德情操的培养 具有润物细无声的作用,有利于建设良好的校风教

风学风,有效增强学生的自信心,提高职业能力&(三) 团体辅导提升团体辅导以心理健康辅导为主,又称团体心理 辅导,是指三个或三个以上的成员在进行人际交往

时具有相同的目标,可以在相互影响的基础上达成

一定的共识,形成某种规范的个体集合&参加团体

辅导的学生通过团体活动、人际互动等发现个人独

特优势,培养积极情感,提高个体应对挫折的能力& 参加团体辅导的成员关系平等,目标明确,他们在 导师的引导下,在人际互动的团体情境中体验、反

思及互相支持,最终达到自我发展的目标&因此, 团体辅导是通过自我认知、自我学习、自我训练、自

我教育,最后达到自我提高的过程,它本质上是一 种游戏,通过这种游戏可以训练心智,认识自我,健

全人格,形成团队精神,最终实现个人的发展&三、游戏理论在高校育人 工作中的推进原则(一)尊重学生的原则道德教育和心理教育的共同目标是塑造完整

的人格,游戏的原则是尊重游戏者,即受教育者& 一是要尊重学生,平等对待学生&例如,在教学中, 教师应将学生看作朋友,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91 —积极性和创造性,更多地运用对话互动的教学方 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在社团活动中,

鼓励学生走进社区、走进企业,在实践中加强自我 认知,增强对“/J、我”与“大我”关系的认识,放手让 学生自己策划活动、自己组织实施,在团队训练中

式,让课堂充满活力。二是让学生做学习与生活的

主人。例如,社团的一切事务都由学生负责,教师

仅需为社团活动的开展创造条件、提供服务,对活

动内容进行适当的引导,至于如何开展活动等,则

根据学生兴趣制订团队训练目标和具体计划,并组 织实施。完全由学生做主&(二) 整体设计的原则将游戏理论运用于高校育人工作,必须坚持以

如何将游戏作为道德教育和心理教育相结合

的推进器,目前尚处于探索阶段。在实践中,要根 据学校实际情况,不断完善教育改革方案。只要坚

育人目标为导向进行整体设计。例如,社团文化建

设应贯穿于整个大学教育的全过程。学科渗透需 要在学情分析、有效性分析和课程开设情况分析的

持创新与坚守相结合的思路,教育游戏一定能在高 校道德教育中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参考文献:[1] 严丽丽,周振座,蓝琼丽,等.实施思想道德教育和心理

健康教育相结合的思考[J].经济与社会发展,2007 (8 ):

基础上加以实施。团队训练则是一种有益补充。(三) 循序渐进的原则将游戏理论运用于高校育人工作,应遵循循序 渐进的原则。在实施过程中,必须理论联系实际,

以课题研究为导向,逐步推进。学校要根据课程设 置、教材内容、学生实际、教师的专业能力等情况,

169-172.[2] 林丽平,金春寒.团体心理辅导的现状及未来展望[J].

在整体规划的前提下逐步实施&(四) 寓教于乐的原则以游戏为媒介的道德教育是春风化雨、润物无 声的。游戏蕴涵着愉悦心情的要素,寓教于乐是教 育游戏应该坚持的原则。教师在课堂上通过讨论、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 14 ( 6 ):

103-112.[3 -陈晓伟.团体辅导对改善90后高职生手机依赖的干预

研究,J].南方农机,2018,49(16):16-17.[责任编辑:邓渝-对话、辩论等互动方式,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和思考,

The Application of Game Theory in thr Combination of Moral and

Psychological Education under thr Perspective of EducationWANG Yi-jieo(Jinshen College, Nanjing Audit University, Nanjing 210046, Jiangsu, China)Abstract: Game is alt the activities that people can enjoy their body and mind according to certain rules for a

certain goat. As the combination of moral education and psychological education, games have theoretical basis.

Subject infiltration, community culture and team training are three types of educational games, which are the

combination of school moral education and psychological education. In the impkmentation of educational games,

schools should follow the principle of peoplv-2riented, overall design, step by step, teaching in fun, in order to achieve good educational results.Key worde: game thevre; moral education ; psychological education ; pint of converaenco—92 —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yrrf.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