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意榕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精 第三单元达标测试卷(含答案)

精 第三单元达标测试卷(含答案)

来源:意榕旅游网
第三单元 达标测试卷

得分________ 卷后分________ 评价________

一、积累与运用(28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无误的一项是( )(2分) A山肴野蔌(sù) 阴风怒号(hào) 伛偻提携(yǔ) ...B水声潺潺(cán) 觥筹交错(gōng) 人影散乱(sàn) ...C树林阴翳(yì) 樯倾楫摧(qiáng) 淫雨霏霏(fēi) ...D薄暮冥冥(bó) 泉香酒洌(liè) 岸芷汀兰(dīng) ...2.下列句中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壮丽景象) ..

B余强饮三大白而别(古人罚酒时用的酒杯,文中代指酒) .C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像鸟张开翅膀) .D春和景明(景色) .

3.下列句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2分) A属予作文以记之 B政通人和,百废具兴 C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D余拏一小舟,拥毳衣炉火

4.下列句子朗读停顿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 B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 C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

D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5.下列有关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岳阳楼记》作者范仲淹,字希文,谥号文正,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岳阳楼记》中的“记”说明这是一篇游记。

B《醉翁亭记》作者欧阳修,字永叔,自号醉翁,晚年又号香山居士,北宋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C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代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与杜甫并称为“李杜”,代表作品有《将进酒》《梦游天姥吟留别》《行路难》等。

D古代夜间用打更来计时,从每晚零时开始,一夜分为五更。 6.名句默写。(6分)

(1)金樽清酒斗十千, 。[李白《行路难(其一)》] (2) ,边秋一雁声。(杜甫《月夜忆舍弟》)

(3)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中用双关手法来表现诗人对亲人、对国都的眷顾与依恋的句子是: ? 。

(4)《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 , ”两句用典故,既暗示了自己贬谪时间的长久,又表现了世态的变迁,以及回归之后生疏而怅惘的心情。

7.名著阅读。(4分)

【甲】“俺只指望痛打这厮一顿,不想三拳真个打死了他。洒家须吃官司,又没人送饭,不如及早撒开。”拔步便走,回头指着郑屠尸道:“你诈死,洒家和你慢慢理会!”一头骂,一头大踏步去了。

【乙】在窝内看得仔细,把刀朝母大虫尾底下,尽平生气力,舍命一戳,正中那母大虫粪门。……那大虫望他势猛一扑,他不慌不忙,趁着那大虫的势力,手起一刀,正中那大虫颔下。

(1)两文均选自《水浒传》,甲段的“洒家”和乙段的“他”分别指 、 (人名)。(2分)

(2)结合你读《水浒传》的感受,说说“洒家”和“他”性格的共同点。(2分) 8.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答题。(8分)

材料一 古诗云:“________________。”月球顺着地球的自转方向绕地球运动,随着月球相对于地球、太阳的位置变化,会出现不同的月相。月相的变化是有规律的。当月球运行到地球和太阳之间,被照亮的半球背对着地球,我们看不到月亮,这被古人看作月相的开始,叫作“新月”。随着月球亮区逐渐转向地球,会依次出现“蛾眉月”“上弦月”“凸月”“满月”“凸月”“下弦月”“蛾眉月”等月相,最后,又会回到“新月”。

根据太阳和月亮的运行规律,早在殷商时期,我国就创制了阴阳合历的特殊历法,后逐渐发展为现在仍在使用的农历。农历将月亮由新月至满月再至新月的周期定为“月”,以地球绕太阳的周期为“年”,并以闰月调整年与月的差值。这样古人抬头望月,便知道某一天是几月几日了。在观察月亮的过程中,人们还发现了月与气象的关系。“月晕则风”“月亮撑伞

要下雨”等谚语就决定着农业生产和人们的生活。

材料二 朔,苏也,月死复苏生也。望,月满之名也。月大十六日,小十五日。日在东,月在西,遥相望也。

——《释名·释天》

(1) 请在材料一中的横线处填写一句恰当的诗文,使其对材料一首段进行总结。并给画

线的病句提出修改意见。(3分)

(2) 从材料一中你得到了哪些有效信息?至少归纳出三条。(3分)

(3)结合材料一和材料二中对月相的记载,写出“朔”“望”分别对应下图中的月相。(2分)

二、阅读理解(42分)

(一)阅读下面一首词,完成9、10题。(4分)

水调歌头 苏轼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9.“起舞弄清影”中的“弄”字用得好,好在哪里?(2分)

10.词中画线的语句包含了什么哲理?试简要分析。(2分)

(二)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11~14题。(10分)

醉翁亭记

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1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2分) (1)名之者谁( ) .(2)太守谓谁( ) .(3)云归而岩穴暝( ) .(4)伛偻提携( ) ..

12.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2)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

13.文章开篇写景有何作用?(2分)

14.同样是被贬,柳宗元在自然美景面前未能释怀,范仲淹依然怀有忧国忧民之心,欧阳修却以旷达的胸襟坦然视之,你更欣赏谁的人生态度?为什么?(2分)

(三)阅读下面两篇文言文,完成15~18题。(10分)

【甲】若夫淫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节选自范仲淹《岳阳楼记》)

【乙】游之日,风日清和,湖平如熨,时有小舫往来,如蝇头细字,着白溪练上。取酒共酌,意致闲淡。亭午风渐劲,湖水汩汩有声。千帆结阵而来,亦甚雄快。日暮,炮车云生,猛风大起,湖浪奔腾,雪山汹涌,震撼城郭。予时四望惨淡,投箸而起,愀然以悲,泫然不能自已也。

(节选自袁中道《游岳阳楼记》,有删改)

【注释】①练:白色丝绢。②愀然:形容神色严肃或不愉快。③泫然:水滴下的样子,多指流泪。

15.下面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2分)

怀乡风去国把酒临..A国 B.临

固国不以山溪之险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浊浪排空长烟一空..C空 D.一

长烟一空上下一白..

②①

16.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 (2)亭午风渐劲,湖水汩汩有声。

17.【甲】文“浮光跃金”的“跃”字描绘出怎样的意境?流露出作者怎样的情绪?(2分)

18.【甲】【乙】两文所写景物有何异同?其中蕴含的感情有何不同?(2分)

(四)阅读下面两篇文言文,完成19~22题。(10分)

【甲】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矣,余拏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张岱《湖心亭看雪》)

【乙】吾辈始舣舟近岸,断桥石磴始凉,席其上,呼客纵饮。此时月如镜新磨,山复整妆,湖复颒面。向之浅斟低唱者出,匿影树下者亦出,吾辈往通声气,拉与同坐。韵友来,名妓至,杯箸安,竹肉发。月色苍凉,东方将白,客方散去。吾辈纵舟,酣睡于十里荷花之中,香气拍人,清梦甚惬。

(节选自张岱《西湖七月半》) 19.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2分) (1)是日更定矣( ) .(2)余强饮三大白而别( ) .(3)席其上,呼客纵饮( ) .(4)东方将白,客方散去( ) .

20.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

(2)吾辈纵舟,酣睡于十里荷花之中,香气拍人,清梦甚惬。

21.【甲】文中舟子的话有何表达效果?其中“痴”的含义主要有哪些?(2分) 借舟子之口,揭示文章主题:游湖人的雅趣和作者的志趣以及对故国的怀念之情。“痴”字指痴迷于天人合一的山水之乐,痴迷于世俗之外的闲情逸致。

22.【甲】【乙】两文描写的西湖有哪些不同之处?(2分)

(五)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23~26题。(8分)

初六日,晨餐后,作二诗别郑、杨诸君。郑君复强少留,以一诗酬赠焉。遂下山,西南一里入大道,东南一里过南溪桥。南溪之由高峙桥东,有水自西南直上逼西麓,绕山东北入漓去,石梁跨其上,即所谓南溪也。白龙洞在山椒。累级而上,洞门高涨,西向临溪,两石倒悬洞口,岂即所谓白龙者耶?洞下广列崇殿,仰望不知为洞。内有自然之龛,置千手观音。前临殿室之上,环瞻洞顶,为此洞最胜处。

(节选自《徐霞客游记》)

【注释】①漓:漓江。②石梁:石桥。③山椒:山顶。④累级:沿着层层台阶。 23.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2分)

(1)西向临溪 ( ) (2)洞下广列崇殿 ( ) ..(3)置千手观音( ) (4)环瞻洞顶( ) ..

24.下列选项中的“为”与“为此洞最胜处”的“为”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为人谋而不忠乎 B.或异二者之为 ..C自以为大有所益 D.宫中府中,俱为一体 ..25.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2分) 绕山东北入漓去,石梁跨其上,即所谓南溪也。

26.用自己的话说说作者沿途所经之地有哪些特点。(2分)

三、作文(50分)

27.阅读下面材料,然后作文。(50分)

如果你想快点成名,那么就得慢点睡觉;如果你想快点长智,那么就得慢点骄傲。如果你想慢点老化,那么就得快点学习;如果你想慢点被淘汰,那么就得快点迈步。

请任选角度,自定立意,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600字左右;②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参考答案

1.C【解析】A.“号”应读háo;B.“潺”应读chán;D.“汀”应读tīng。 2.D【解析】“景”的意思是“日光”。

3.D【解析】A.“属”同“嘱”,嘱托;B.“具”同“俱”,全、皆;C.两个“食”都同“饲”,喂。

4.C【解析】A.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B.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D.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5.C【解析】A.《岳阳楼记》中的“记”是一种文体,可以写景、叙事,多为议论;B.欧阳修晚年又号六一居士,香山居士是白居易的号;D.古代每晚从八时左右开始打更,每更约两小时。

6.(1)玉盘珍羞直万钱 (2)戍鼓断人行 (3)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 (4)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7.(1)鲁智深 李逵 (2)疾恶如仇、侠肝义胆、脾气火暴。 8.(1)月有阴晴圆缺 将“决定”改为“指导”。

(2)①月相变化的规律;②我国先民根据月相变化创制出农历;③月与气象有关系。 (3)朔——新月;望——满月。

【解析】由材料二“朔,苏也,月死复苏生也”可知,“朔”指的是新月;由“望,月满之名也”可知,“望”指的是满月。

9.表明舞姿的不断变化,使人想象到舞姿的美妙,更显现作者因寂寥无事而赏清影的孤单。

10.词人把人的悲欢离合与月的阴晴圆缺相对应,说明任何事物都不可能是十全十美的。 11.(1)命名

(2)为,是(3)聚拢(4)弯腰曲背,这里指老人 12.(1)欣赏山水的乐趣,领会于心间,寄托在酒上。

(2)树林里的枝叶茂密成荫,禽鸟在高处低处鸣叫,是游人离开后鸟儿在欢乐地跳跃。 13.交代醉翁亭的自然环境;引出下文的人和事;为下文写山水之乐做铺垫。 14.示例一:我更欣赏柳宗元。他这种直面人生、快意倾吐的率真,就如同永州荒野名不见经传的小石潭一样,美得那么清澈幽静,别具一格。

示例二:我更欣赏范仲淹。因为即使身处人生逆境,他也不在乎个人得失,依旧怀有忧国忧民之心,现如今国家的建设更需要这样的人。

示例三:我更欣赏欧阳修。因为他以百姓的快乐为个人理想,这种与民同乐的情怀与胸襟更值得后人景仰和学习。

15.D 【解析】A.国都/国防;B.面对/居高面下;C.天空/消散;D.全。

16.(1)沙洲上的鸥鸟,时而飞翔,时而停歇,美丽的鱼游来游去,岸上与小洲上的花草,生长茂盛,颜色青翠。 (2)中午时分,风渐渐大起来,吹得湖水有汩汩的声音。

17.“跃”字生动形象地描绘出月光撒在江面时的闪烁跳跃之美,流露出作者登楼的喜悦之情。

18.同:两语段都写了洞庭湖美景。异:甲文描写的是洞庭湖阴天和晴天的景象,画面大气磅礴、明艳欢快,令人愉悦;乙文描写的是洞庭湖一日(游之日——亭午——日暮)之中的不同景象,画面由平静到汹涌,令人悲喜交加。

【乙参考译文】(我们)游览的这一天,风和日丽,湖面像熨烫过一样平坦,不时有小船来来往往,如蝇头小字写在白色丝绢似的溪流上。举酒同饮,意趣闲淡。中午时分,风渐渐大起来,吹得湖水有汩汩的声音。很多船只排阵而来,很是雄壮迅疾。傍晚如炮车般的黑云升腾,狂风大作,湖面波浪奔腾,白色的波浪如雪山汹涌起伏,震撼城郭。我这时环顾四周一片惨淡,放下筷子站立起来,忧惧悲伤,不禁流下眼泪。

19.(1)这(2)尽力(3)铺席子(4)才

20.(1)(他们)看见我,非常高兴,说:“想不到在湖中还会有您这样的人!” (2)我们这些人放船在十里荷花之间,畅快地安睡,花香飘绕于身边,清梦非常舒适。 21.借舟子之口,揭示文章主题:游湖人的雅趣和作者的志趣以及对故国的怀念之情。“痴”字指痴迷于天人合一的山水之乐,痴迷于世俗之外的闲情逸致。

22.内容不同:甲文记叙了到西湖看雪景的经历和见闻;乙文写西湖七月半晚上热闹的情景。思想感情不同:甲文主要表现自己孤寂的心境和淡淡的愁思;乙文在刻画形形色色的人物情态中流露出对生活的热爱,表现出作者纵情于美景的畅快之情和避俗求雅的情趣。

【乙参考译文】我们才把船靠近湖岸,断桥边的石磴也才凉下来,在上面摆设酒席,招呼客人开怀畅饮。此时月亮像刚刚磨过的铜镜,光洁明亮,山峦重新清理了妆容,湖水重新清洗面目。原来慢慢喝酒、低声歌唱的人出来了,在树荫下乘凉的人也出来了,我们这批人去和他们打招呼,拉来同席而坐。高雅的朋友来了,出名的歌妓也来了,杯筷安放好了,歌乐齐发。直到月色灰白清凉,东方即将破晓,客人才散去。我们这些人放船在十里荷花之间,畅快地安睡,花香飘绕于身边,清梦非常舒适。

23.(1)朝着(2)高大(3)安放(4)环绕,围绕

24.D

25.绕到山的东北流入漓江去,石桥跨在水上,就是所谓的南溪了。

26.作者途经之地二里有余,沿途有高山、溪流,有石洞殿宇、自然佛像,美不胜收。 【参考译文】初六日(吃了)早餐后,作了两首诗辞别郑、杨诸君。郑君又强逼着稍作停留,用一首诗回赠给我。于是下山,向西南一里走上大道,往东南一里过了南溪桥。南溪的山高高耸立在桥东,有水流自西南流来一直向上逼近西麓,绕到山的东北流入漓江去,石桥跨在水上,就是所谓的南溪了。白龙洞在山顶。沿层层台阶上去,洞口高张着,朝着西边面临溪流,两块岩石倒悬在洞口,莫非就是所谓的白龙吗?洞下排列着许多高大的殿宇,抬头望去不知道是山洞。里边有自然形成的石室,安放着千手观音。站在前边面临殿堂之上,环顾洞顶,是此洞最优美之处。

27.略。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yrrf.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