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教学目标:
1. 理解分子和物质的量的概念
2. 掌握摩尔质量和摩尔计算的方法
3. 掌握摩尔质量与相对分子质量、相对分子质量与化学式的关系
4. 能够应用摩尔计算方法,解决化学计算问题
5. 能够掌握化学中物质的量单位、化学计量关系及其应用
6. 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
1. 理解分子和物质的量的概念,建立摩尔质量的概念 2. 掌握摩尔计算的方法以及相对分子质量、化学式和摩尔质量之间的关系
3. 应用摩尔计算方法,解决相关化学计算问题 三、教学方法:
1. 提问教学法
2. 合作探究教学法 3. 案例教学法 4. 实验教学法
5. 组织讨论教学法
四、教学内容与时间安排
第一课时:物质的量和化学计算基础(2节) 1. 介绍物质的量
1.1 物质是由分子或离子构成的,要了解分子和离子,必须首先了解物质的量。
1.2 首先通过问题引入物质的量,从物理量到化学量的转化。
参考问题:1. 如果我们想要制备 5 g 的氢氧化钠,需要多少摩尔的 NaOH?2. 如果我们想要制备 0.5 mol 的 NaCl,需要多少克的 NaCl?
2. 物质的量单位
2.1 描述物质的量的单位为摩尔(mol)。 2.2 通过摩尔单位引入物质的量概念。 3. 化学计算基础
3.1 化学计算基础包括摩尔质量、相对分子质量和化学式。 3.2 学习摩尔质量的定义及应用。 第二课时:摩尔计算的应用(2节) 1. 摩尔计算和物质的量
1.1 学习摩尔计算的基本方法。
1.2 练习应用摩尔计算解决实际问题。 2. 摩尔计算和相对分子质量
2.1 了解相对分子质量和化学式之间的关系。 2.2 学习相对分子质量计算的方法。
3. 摩尔计算和化学式 3.1 学习化学式的概念。
3.2 通过实例掌握化学式的计算方法。 第三课时:化学计量与化学反应(2节) 1. 化学计量
1.1 通过实例理解化学计量和摩尔计算的关系。 1.2 学习如何将物质的量与化学式联系起来。 2. 摩尔比的计算
2.1 学习如何计算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摩尔比。 2.2 通过问题让学生深度理解摩尔比的作用。 3. 化学反应的化学计量
3.1 了解化学反应的化学计量概念。
3.2 通过问题和实验让学生深入理解化学反应的化学计量。 五、教学评估方法:
1. 课堂发言
2. 实验操作和实验报告 3. 作业布置和检查 4. 期中、期末测试 六、教学设计说明
本教案中涵盖了物质的量和化学计量等内容,通过提高学生对物质量和化学反应的认识和了解,让学生逐渐掌握化学计算的基本方法,提高学生的科学思维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实施教学时,要结合实际情况,根据口感窜、烤蛋糕等实验等环节,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化学计算方法。同时,要重视实
验教学环节,让学生能够亲身实践和探究,加强对化学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