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第6煳 (第14卷第6期) 辽宁行政学院学报 Journal of I,iaon ̄ng Admir ̄islration College No.6.2O12 (Vo1.14.No.6) :0 奠:0;≯ 霉i0 :l 主教育研 :,: : ,: : : :’=‘t:‘ : 一中等职业学校国家助学金政策实施问题研究 李小丽 (河南科技学院,河南新乡453000) [摘要] 中等职业学校国家助学金政策对于促进教育公平、加快中等职业教育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但由于在实施 过程中,受到主客观因素的影响,还存在着许多实际问题。必须进一步深入理解中等职业学校国家助学金政策,积极采取有 效措施,加强领导,狠抓落实,确保这一党的惠民政策更好地发挥应有作用。 [关键词] 中等职业学校;国家助学金;资助 [中图分类号]G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4053(2O12)O6—O1l6— 3 知,只关心补助是否按时足额打到银行卡上,而并不去主动 了解有关政策,甚至不清楚助学金的申请条件和程序。 (二)政策本身不够完善 中等职业学校国家助学金政策实施以来,针对执行中暴 露出的问题,国家有针对性地进行了一些政策完善和改进, 但是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一是有些概念界定比较宽泛。国家 助学金的资助对象是农村学生和城市贫困学生,但是对贫困 我国从2007年起对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实行国家助学金 资助政策,这一举措有效地缓解了贫困家庭学生的经济困 难,对促进教育公平,加快中等职业教育发展,起到了十分重 要的作用,受到了社会各界的衷心拥护。但是,由于受到主 客观等因素的影响,中等职业学校国家助学金政策在实施过 程中也存在不少问题,在学生中和社会上造成了不良影响。 因此,必须加强对政策实施过程中的问题研究,有针对性地 采取有效措施,使国家助学金政策更好地落到实处,发挥应 有的作用。 一学生的定义较为宽泛,缺乏具体的标准和门槛,给操作上带 来了不确定性,在城市贫困学生的确定上存在较大的主观因 素,存在评审不公,使少数城市贫困生享受不到助学金。二 、中等职业学校国家助学金政策实施过程中存在的主 要问题及原因 是政策目标和制度公平存在矛盾。实施国家助学金政策的 初衷,是为了解决学生生活费用问题,帮助学生顺利完成学 中等职业学校国家助学金政策的实施牵涉到方方面面, 是一项系统性很强的工作。笔者通过调查走访,结合从事职 业教育研究的积累,从以下四个方面归纳总结了中等职业学 校国家助学金政策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组织领导不够到位 业。由于助学金管理实行“一刀切”,农村富裕学生也在享受 国家资助,那些少数无心学习、纪律散漫、表现较差、经常不 及格甚至受到学校纪律处分的学生同样也在享受国家资助, 而那些贫困生和品学兼优的学生难免会产生心理上的不平 国家助学金政策的落实,主要靠各级地方政府和学校严 格执行政策和强有力的组织领导,但是在实施过程中,从地 方政府到中等职业学校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组织领导不到 位的情况。一是有些地方政府对国家助学金工作重视程度 衡,这种普惠式平均资助方式势必会引起人们对于政策公平 性的质疑。Ll 三是配套制度不够健全。中等职业学校国家助 学金政策内容丰富,涉及面广,针对有关规定,应有配套的制 度支撑,但实际情况是有些方面缺乏配套制度,操作不易。 不够,存在执行制度不严或变通执行制度的情况。二是有些 学校领导对国家助学金政策理解得不深不透,组织领导不得 力,组织机构不够健全,助学金管理工作人员配备力量薄弱, 如对各级地方政府中等职业学校资助管理专职人员的条件、 数量、职责等没有明确规定,统筹协调方面的制度不够健全, 在管理、监督、检查、违纪处理等方面的配套制度也有待于进 一有的学校甚至没有专门的管理机构,制约了此项工作的顺利 实施。三是助学金资助政策宣传不到位,使学生和家长存在 一步完善。 (三)监督管理不够严格 一些模糊认识。一些学生和家长并没有对助学金政策存有 是学籍管理和资助工作衔接不到位。由于学籍管理 多少感恩之心,而是持着“天上掉馅饼”和“意外之财”的态 度;部分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和家长对国家助学金政策缺乏认 和资助工作分由两个不同的部门负责,加上联合办学、学籍 管理不规范等原因,在实际操作中,容易出现工作衔接不到 I收稿日期]2012-01一l7 【作者简介]李小丽(1978一),女,河南科技学院职业技术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教师。 [注】本文系河南省科技厅软科学计划项目“新农村建设背景下区域职业教育发展对策研究”(项目编号:102400430077);河南教育厅科学技术 研究重点项目“教育效益优化视角下中职生辍学问题研究”的阶段性研究成果(项目编号:12B880007) 116 笫14卷第6期 2012年6月 李小丽:中等职业学院国家助学金政策实施问题研究 Jun.2012 V0】.14.No.6 位的情况,导致学籍审批信息与资助审核信息不同步。少数 使这项惠民政策家喻户晓、深人人心,使广大学生知晓受助 地方、学校或个人利用工作衔接上的漏洞,通过虚报人数、重 的权利。二是加强资助机构建设。各级地方政府要成立资 复申报学籍、申报虚假信息等方法恶意套取资金。 二是助 助工作领导小组,统一领导和协调助学金政策的实施。中等 学金发放不规范。部分中等职业学校存在以抵顶学费、伙食 职业学校实行校长负责制,校长为第一责任人,要在学生管 费、直接发放现金等违规形式发放助学金,或者执行了银行 理和财务等科室建立助学金管理工作机构,专门负责资助工 卡发放方式,但银行卡由学校统一代管。相当一部分私立学 作。三是进一步完善助学金政策。一方面,应当扩大受助学 校未按规定从事业收入中提取经费,用于困难学生的学费减 生范围,实行资助工作全覆盖,使全部在校中等职业学校学 免、奖助学金等方面开支。同时,部分办理助学金业务的银 生都能享受到国家助学金。另一方面应结合实际设立一定 行,违规从学生助学金中抵扣业务手续费和银行卡年费。三 的门槛,要求凡是享受资助的学生,必须学习态度端正、无严 是国家助学金发放滞后,导致中等职业学校无法按时发放助 重违纪行为,能够按照规定合理使用助学金,对学习态度不 学金。还有部分中等职业学校强调客观困难,人为地滞后国 端正,严重违纪和挥霍浪费助学金的学生,取消其受助资格。 家助学金发放时间,没有做到按月发放,而部分学生已经离 (二)进一步加强对中等职业学校学籍的管理 校实习,致使国家助学金不能真正做到为学生在校学习期间 一是严把中等职业学校学籍“入口关”。中等职业学校 解决生活困难。四是存在资金流失风险。由于中等职业学 要通过学生信息管理系统,如实申报在校生学籍,不得将各 校生人数多、范围广,特别是学生流失现象相对普通教育较 种短期培训班学生纳入学籍注册名单。要及时为新注册学 为突出,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管理系统又不能很好地贴近实 籍学生建立档案,认真填写学籍档案的各项信息,确保国家 际,动态管理水平不高,财政、教育部门对实际情况难以及时 助学金所需基本信息的准确完整。学籍管理部门要严格审 全面地掌握,不能及时取消流失学生的受助资格,加之学生 核把关,依据招生部门提供的招生名单严格审核所辖学校申 储蓄卡由相关人员代办,储蓄卡以及密码由经办人员统一保 报的学籍注册名单后,再予以备案。 二是严格监管流失学 存,客观上存在财政资金流失风险。 生学籍。中等职业学校对于流失学生的情况,要随时统计, (四)工作队伍不够有力 并通过信息管理系统,向学籍管理部门实时报告流失学生信 执行制度,关键在人。中等职业学校国家助学金政策的 息。学籍主管部门要经常到所辖中职学校进行实地调查,了 有效实施,必须依靠一支德才兼备,业务精通的工作队伍。 解流失学生情况,检查信息管理系统的运行、维护情况,对流 目前国家资助工作人员队伍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有:一是缺 失学生的学籍要及时审核注销。三是不断完善学籍信息管 乏专职人员。在相当一部分学校,资助工作人员往往由管理 理系统,尝试将学籍信息管理系统和公安部身份认证系统进 人员兼职。这些兼职人员大都把主要精力放在本职工作上, 行对接,和助学金信息管理系统对接,实现职业教育和普通 对资助工作热情不高,精力投入不够,影响了工作的效果。 教育、成人教育学籍管理信息、再就业培训受资助信息共享, 二是部分工作人员业务不够熟练。由于缺乏经常性的系统 进行实时网内监控,有效防止信息不对称、信息造假、注册 培训,加上部分工作人员主观上不注重学习业务,资助工作 “双学籍”等情况。 队伍的整体业务素质不高。三是道德教育和廉政教育不到 (三)进一步加强对中等职业学校国家助学金的监管 位。由于对工作人员的道德教育和廉政教育重视不够,加之 一是严把资格审核关。各级学生资助管理机构和劳动 监管上的漏洞,一些资助工作人员的廉政意识不强,法制意 保障部门,要明确审核重点、严格审核程序,利用学生信息管 识淡薄,甚至有极个别投机分子以权谋私,非法占有国家助 理系统,按照规定时限,环环相扣地组织做好国家助学金相 学金,因触犯法律而遭受制裁。 关信息的申报、审核与汇总工作。要重点审核上报的受助学 二、加强中等职业学校国家助学金政策实施工作的对策 生数及生源分布情况;审核受助学生资格;审核是够存在重 思考 复申报、虚假申报现象。对于不符合申报条件的学生审核不 针对以上问题,必须进一步强化“以人为本”的理念,着 予通过,对于存在弄虚作假、重复申报的单位和个人,要及时 眼于职教事业的长远发展,本着对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弱势群 上报有关单位严肃处理。二是财政拨付资金要按时足额到 体的人文关怀,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积极改进中等职业学 位。《中等职业学校国家助学金管理暂行办法》明确规定, 校国家助学金实施工作,确保把实事办事,好事办好。 “学校应于学生入学一个月内将国家助学金发放到受助学生 (一)进一步加强对中等职业学校国家助学金政策实施 手中。”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财政资金下拨时间一般要滞后 的组织领导 一个学期,因此应改变资金拨付方式,实行每学期前预拨资 一是加强对国家助学金政策的学习宣传。要利用电视、 金,学期结束后结算本学期的助学金,多退少补,这样就可以 互联网、报纸、电台等各种媒体,广泛宣传中等职业学校国家 解决因资金到位不及时而不能按月发放助学金的问题。【4 三 助学金政策,不断提高全社会对国家助学金政策重要性的认 是全面清查中等职业学校的办学资质。要对现有的中等职 识。要加强对各级教育、财政、劳动保障等部门官员的政策 业学校,包括民办学校和教学点的办学进行一次全面清查, 学习和宣传,在对中等职业学校校长的各级各类培训中,把 对在办学条件、学校管理等方面与国家规定的标准、要求差 助学金政策作为必学内容,把助学金政策的宣传作为中等职 距较大的,要给予警告,并责令限期整改;对整改后仍达不到 业学校招生宣传、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入学教育的重要内容, 标准的,要限制招生和在校生规模。四是(下转第120页) 117 2012年第6期 (第l4卷第6 j9i) 辽宁午t政学院学报 Journal of Liaoning Administration College No.6,2012 (Vo1.14.No.6) 用网的防范能力。 心理咨询团队,有针对性地帮助大学生排除成长中的困难, 对于成瘾的学生,可以选择谈话法打开心门,可以借助行为 主义疗法、合理情绪疗法矫正行为,相信只要多一份关心,就 会少一份伤害。◇ 注释 (二)建立网络社会规范,加强网络供需双方的正面引导 面对泥沙俱下的网络信息,高校必须制定一系列严格的 措施,使用先进的网络信息技术,重新筛选进入校园网的信 息,并建立敏感词汇监督追踪机制,在有效的区间内,加强网 络环境净化和监管,防止一些非法或不健康的信息流入网 络。还要花大力气建设一批受师生喜闻乐见的主题网站,上 传大量突出主旋律的、积极向上的、令人振奋催人上进的网 络作品,大力弘扬爱国主义精神,提倡集体主义意识,扩大先 进文化在网络上的舆论阵地,利用高新技术手段,构建各自 形式新颖的服务网站或特色鲜明的红色网络,充分满足青年 大学生上网的需求,用正确的思想、科学的理念、合理的表达 方式占领网络阵地。另外,学校要鼓励并支持社团建设,丰 [1]司马云杰著.文化价值论[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 社,199o(2):225 [2]吴正国.应对网络世界的诱惑——青年学生网络心 理问题初探[J].江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3(3):94 [3]刘建华.虚拟与现实的错位——网络对大学生负面 影响的成因及对策[J].教育信息化,2006(16):41 [43邓庆华.互联网对大学生的负面影响及高校的应因 对策[J].法制与社会,2008(11):224 [5]李祥永,蒋明明,李四忠.网络对大学生德育的影响 调查及研究[J].上海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2(2):8 富大学生的课余文化生活,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有助于大学 生有所选择的接触和了解网络文化,去其糟粕,取其精华。 (三)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大学生心理素质 因为过度沉迷网络,目前大学生中间已经出现各式各样 的心理问题,其具体表现形式主要有:需求心理、好奇心理、 从众心理、宣泄心理、逃避心理、自卑心理等。 针对上述网 [6]旷勇.网络文化对大学生价值观的影响及对策思考 [J].湖南社会科学,2005(5):158—159 [7]张素玲,张宝华,上官林武.大学生网络道德调查分 析[J].集美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3(3):69 络心理特点进行调试,必须从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切入,着手 提高大学生心理素质。首先加强马克思主义哲学辩证唯物 主义的学习,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增强抵制网络负面影响的能力,把其注意力从消极上网转移 到积极的大学生活中去,养成良好的上网习惯。其次,定期 开展心理普查活动,了解大学生的心理走向,及时开展心理 指导活动,把心理问题消除在萌芽状态。再次,建立良好的 (上接第117页)强化监督检查。各级国家助学金资助工作 [8]张震.浅析当代大学生的网络心理与教育[J].现代 情报,2003(11):217—218 [责任编辑:正元] 资助管理工作人员的业务培训,加大投入,创造条件,举办各 类培训班、研讨班、交流会,培训中要把国家助学金的相关政 领导小组要下设专门的督查组或巡视组,定期不定期对中等 职业学校资助政策落实情况进行检查或巡视,发现问题及时 策、学生信息管理系统作为重点内容,不断提高管理工作人 员的管理能力和业务素质。三是强化对管理工作人员的道 德教育和廉政教育。国家助学金管理领域近年来相继出现 了一些腐败现象,究其原因,除了监管上的漏洞,根源还在于 一反映和解决。要建立公开公平公正的助学金评审机制,在助 学金评审过程中吸纳部分学生、学生家长参与,公示评审结 果,实行阳光操作。要建立国家助学金投诉举报工作机制, 设立并公布投诉电话、信箱,广泛接受群众监督。审计、监察 些资助管理人员道德意识和廉政意识的弱化。因此,要把 部门要加强监督检查,对虚报、冒领、套取助学金或挤占、挪 用、滞留国家助学金的行为,一经查实,严格追究有关人员的 责任。 道德教育和廉政教育放在资助管理人员教育培训的首位,要 把业务培训和思想教育有机结合起来,通过运用正面、反面 等多种教育手段,促使资助管理工作人员绷紧廉政弦,始终 按规矩做事、做人。◇ 注释 (四)进一步加强中等职业学校国家助学金管理工作人 员队伍建设 一是推进管理工作队伍专职化。中等职业学校国家助 学金资助工作线长面广,头绪繁多,情况复杂,工作难度大, 要确保资助政策顺利实施,必须建立一支专职工作队伍,以 保证充足的精力投入。各级资助管理部门、各中等职业学 校,都应当按照国家规定,设立资助工作专职人员,人员数量 可根据本地、本校的学生规模等实际情况确定。专职工作人 [1]王锁荣.中职国家助学金使用情况调查[J].教育与 职业,2009(1O) [2]韩云鹏.对中职国家助学金政策实施中存在问题的 思考[J].职教论坛,2011(19) [3]佛朝晖.中职国家助学金政策实施情况的调查报告 员应从道德品质好,热心资助工作,熟悉学生管理,具有计算 机基础知识的人员中选拔产生,并在工资、奖金、职称评定等 [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1(5) [4]金志利.对中职教育国家助学金政策影响的分析及 方面享受同级管理人员待遇。二是加强对管理工作人员的 业务培训。各级资助管理部门、中等职业学校要高度重视对 120 对策[J].中国城市经济,2010(5) [责任编辑:正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