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意榕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2020年(生物科技行业)分子生物学考点答案

2020年(生物科技行业)分子生物学考点答案

来源:意榕旅游网


(生物科技行业)分子生物

学考点答案

1移动基因:又叫转位因子(transposableelements),由于它能够在染色体基因组上移动,甚至可在不同染色体间跃迁,故又称跳跃基因(jumpinggene)。 2断裂基因:真核细胞的结构基因,其核苷酸序列中含有和氨基酸编码无关的DNA间隔区段,从而被分割成不连续的若干区域。将这种编码序列不连续,有间隔区段的DNA片断称为断裂基因

3重叠基因:不同基因的核苷酸序列有时为相邻俩个基因共用,将核苷酸彼此重叠的俩个基因称为重叠基因(overlappinggenes)。

4假基因:在珠蛋白基因簇(genecluster)各片断核苷酸序列分析时发现,除了有正常的功能基因之外,仍有功能失活的特殊序列片断,它不能行使表达功能。该类无表达功能的畸变核苷酸基因序列片断,称为假基

5同尾酶:有壹些限制性核酸内切酶识别的碱基顺序不完全恒定,即识别顺序不同,但酶切后产生同样黏性末端的俩种酶称为同尾酶,如BamHⅠ和BglⅡ。

6质粒:细菌存在于细胞质中的壹种独立于染色体以外的遗传成分,是由环状的DNA分子组成的复制子。质粒有我复制和调控系统,能够在胞浆内自主复制,把携带的遗传信息通过自我复制的子代质粒,可随细菌分裂而进入子代菌体中。

7COS质粒,粘性质粒(Cosmid)带有λ噬菌体的Cos位点和整个pBR322的DNA顺序。经感染进入细菌细胞以后,它就好象质粒那样在细胞中进行复制。易环化和扩增。分子量小,可包装30-45kb外源基因,可由Ampr抗性筛选,常用于构建基因文库。

8Cos位点(Cohesive-endsite):λDNA为线状双链分子,俩端各有几个碱基的单链互补粘性末端,通过粘性末端的互补作用形成双链环形DNA。这种由粘末端结合形成的双链区段即Cos位点。

9.COS细胞:用壹个复制起始部位缺失的SV40突变种感染猴细胞,由于病毒DNA不能自主复

制,便整合到宿主染色体DNA中,病毒DAN?,早期基因表达产生功能性的T抗原,这样的细胞就叫COS细胞。

10基因组文库:分离真核生物中某种DNA成分,通常是分离供体细胞中的染色体DNA,酶切后,将这些染色体DNA片段和某种载体相接,而后转入大肠杆菌,建立包含有真核细胞染色体DNA片断的克隆株,这种克隆株群体称基因组文库。

11cDNA文库:以mRNA为模板在反转录酶的作用下将形成的互补DNA(cDNA)建立基因文库(genelibrary)

12转染:病毒(含噬菌体)DNA及其重组子DNA导入宿主细胞(或细菌)的过程称转染。 13转导:以噬菌体为媒介,将外源DNA导入细菌的过程称转导。

14转化:以质粒作为克隆载体将目的基因导入宿主细胞。使原来细胞的遗传基因和遗传性发生 15启动子:是位于结构基因上游,转录起始调控所必需的壹段DNA序列,内含-35区(和σ因子结合)和-10区(和核心酶结合)的保守序列。当启动子和全酶结合后可在+1转录起始点开始转录。

16终止子:位于壹个基因编码区下游提供终止信号的DNA序列,能够被RNA聚合酶识别且发出停止mRNA合成的信号。

17起始密码子:编码多肽链的第壹位氨基酸的密码子AUG(或ATG),编码甲硫氨酸(蛋氨酸)。在细菌中也有罕见的其实密码子GUG,编码缬氨酸。其起始表达作用AUG>GUG。

18终止密码子:有三个密码子(UAA,UAG,UGA),为终止密码子,只表示链的终止,不表达氨基酸。

19锌指结构:由俩个半胱氨酸残基和俩个组氨酸残基通过位于中心的锌离子结合成壹个稳定的指状结构,表面暴露的碱基及其极性氨基酸和DNA结合有关。

20粘性末端:是指DNA分子在限制酶切割后产生壹条链多出几个碱基的互补对称的突出末端,若5’突出称5’粘性末端,他们能够通过碱基间的配对而重新环化起来,若平末端的DNA片段则不易重新环化。

21PCR:聚合酶链反应,以DNA变性复制的某些特性为原理,以目的DNA片段为模板,利用酶促反应(Taq酶),在特定引物的引导下,将加入的4种dNTP由引物沿模板从5’→3’按碱基配对原则,形成和模板DNA互补的半保留复制链,新合成的链又可作为下壹轮循环的模板。经25-30个循环产物呈2n指数扩增,由pg—μg(紫外可见),可获得基因片段。

22GenomicDNA:基因组DNA,组成生物基因组的所有DNA,包含是壹个生物体的全部遗传信息,即DNA的全部核苷酸序列。

23Intron:即间隔子(内含子),和原核的蛋白质编码基因相比,真核蛋白质编码基因最主要的特点是其转录区的编码序列是间断的不连续的,其中非编码序列叫间隔子。它是转录物被剪除掉的相应DNA分子。

24Exon:即表达子(编码序列),和原核的蛋白质编码基因相比,真核蛋白质编码基因最主要的特点是其转录区的编码序列是间断的不联系的,其中编码氨基酸的序列叫表达子。它是转录物经加工后被保留的相应的DNA分子。

25转录(transcription):遗生物体以DNA为合成RNA的过程称为转录。RNA聚合酶通过和壹系列组分构成动态复合体,且以DNA序列为遗传信息模板,催化合成序列互补的RNA,包括转录起始、延伸、终止等过程。

26翻译(translation):在多种因子辅助下,细胞内以mRNA模板,通过tRNA识别该mRNA的三联体密码子和转移相应氨基酸,进而按照模板mRNA信息依次连续合成蛋白质肽链的过程。 27顺式作用元件:顺式作用元件为壹些能和DBP结合的特定序列DNA片段,位于真核基因上游,

含有特有的相似或壹致序列,决定转录起始位点和RNA聚合酶的转录效应。按功能可分为启动子、增强子、沉默子、衰减子、终止子等DNA序列片段。

28反式作用因子:反式作用因子是壹组能直接或间接地和DNA的顺式作用元件特定序列结合,发挥调节作用的核内非组蛋白,即DNA结合蛋白(DBP),DBP又称转录因子

(transcriptionfactor,TF)分通用转录因子及转录调节因子俩大类。基因表达的组织特异性及细胞周期特异性受上述元件和因子的相互作用所决定。

29转录因子,能够结合在某基因上游特异核苷酸序列上的蛋白质,活化后从胞质转位至胞核,通过识别和结合基因启动子区的顺式作用元件,启动和调控基因表达

30瞬时表达:外源基因进入宿主细胞后,不整合到受体细胞染色体而立即转录,出现基因产物,它只在细胞内进行暂时性表达,不能随细胞传代,随后逐渐降低或消失。

31稳定表达:外源基因进入真核细胞后,可将基因整合到细胞染色体上,可随细胞转录表达和传代。

32tk基因:胸苷激酶基因?胸腺嘧啶核苷激酶简称胸苷激酶(thymidineKinase,TK)在所有真核细胞中都有表达,是嘧啶生物合成补救代谢途径中的壹个关键酶,它可催化胸苷磷酸化转变成为dTMP,继续磷酸化生成dTTP,参和DNA的生物合成。

33亮氨酸拉链:存在和蛋白C末端,为俩组走向平行.带亮氨酸的α—螺旋形成的对称二聚体,约为30个氨基酸,每俩个亮氨酸之间隔有六个氨基酸,于是每俩圈螺旋就有壹个亮氨酸,排成壹排,从而在2个α-螺旋的蛋白分子之间形成壹条拉链。

34基因突变:是基因组DNA分子在结构上发生碱基对组成或排列顺序的改变(通常它只涉及基因中部分序列的变化),且引起个体表型的改变,而使生物体发生遗传性变异。

35同义突变:是指碱基被替代后,没有改变产物氨基酸序列,这是和密码子的简且性相关,如CTT、

CTC、CTA、CTG的第3位碱基互相替代后其编码表达的产物均为亮氨酸,因此这种突变不产生突变效应。

36错义突变:是指碱基序列的改变引起了产物氨基酸的序列改变。有些错义突变严重影响到蛋白质活性甚至完全失去活性,从而影响了表型。如果该基因是必需基因,则该突变为致死突变。 37.无义突变:某个碱基的改变可使某种氨基酸的密码子突变为终止密码子。如赖氨酸的密码子AAG突变为终止密码子TAG,使肽链合成过早终止,因而蛋白质产物壹般没有活性。若是发生在基因DNA的3’末端处,它所表达产生的多肽常有壹定活性或有部分活性,这种突变又称为渗漏变型(leakymutation)。

38限制性核酸内切酶:是壹类能够识别双链DNA分子中的某种特定核苷酸序列,且由此切割DNA双链结构的核酸内切酶

39基因拼接:将有共同限制性内切酶切点的基因连接起来形成多种基因杂合体,这个过程称为基因拼接。此外,也可根据需要将具有协同效应的不同基因进行接拼。

40基因缺失:将原基因中的非功能区域的编码子人为地使之缺失的过程称为基因缺失,所表达的产物相对分子质量虽然小了,但有时可提高表达效率,有时仍可降低壹些毒性作用。 41重组病毒载体:以SV40病毒为基础,经设计改造后的克隆载体。主要由俩种类型:取代型的重组病毒载体和重组的病毒-质粒载体。

42重组质粒型载体:即重组病毒-质粒载体,这类载体只取病毒基因组中维持在哺乳动物中进行复制的有关序列,使它和壹个细菌质粒融合,这样的重组体也能够在大肠杆菌中进行复制和增殖,不过这种载体(重组体)不能够被包装成病毒颗粒,不能出现裂解感染的情况,它实际上是壹种类似于质粒的DNA分子载体。

43基因工程多肽疫苗:使微生物对人体具保护作用的抗原基因经体外重组表达后所制备的生物

活性多肽类疫苗称基因工程多肽或亚单位疫苗。其表达系统能够是酵母,也能够是哺乳动物细胞,若无需糖基化的多肽疫苗甚至可在大肠杆菌等原核细胞中表达。

44基因置换(genereptacement):是指将致病基因整个地被有功能的正常基因所置换,使致病基因永久地得到更正。但操作难度大,有伦理学问题。

45基因修正(genecorrection)是指将致病基因的突变碱基序列得以纠正,而正常序列部分予以保留,使突变的致病基因恢复正常功能。即使致病基因的突变序列纠正为正常序列(用碱基点突变技术)。

46基因修饰(geneaugmentation)则是指将目的基因导入缺陷细胞或其它细胞,目的基因的表达产物可修饰和改变缺陷细胞的功能或使原有的功能得到加强。

47基因失活(geneinactivation)就是应用反义技术(antisensetechnology)特异封闭某些基因的表达,以达到抑制或阻止某些有害基因的表达。SiRNA的基因干扰可造成靶基因(异常基因)的失活(或沉默)。

48转基因动物:就是把外源性目的基因导入动物的受精卵或其囊胚细胞中,后改用注入受精卵的任何壹个前核,且在细胞基因组中稳定整合,再将合格的重组受精卵或囊胚细胞筛选出来,采用借腹怀孕法寄养在雌性动物(fostermother)的子宫内,使之发育成具表达目的基因的胚胎动物,且能传给下壹代。这样,生育的动物为转基因动物。这类动物由于外源性目的基因的稳定存在而赋于子代动物个体。

49动物克隆:动物克隆是壹种通过核移植过程进行无性繁殖的技术。发育早期的动物胚胎细胞,或成年动物的体细胞,经显微手术移植到去掉细胞核的卵母细胞中之后,在适当的条件下,能够重新发育成正常胚胎。这种胚胎被移植到生殖周期相近的母体之中,能够发育成为正常动物个体。经过核移植而产生的动物,其遗传结构和细胞核供体完全相同。这种不经过有性生殖过程,而是

通过核移植生产遗传结构和细胞核供体相同动物个体的技术,就叫做动物克隆。

50基因敲除:是向正常生物个体内引入某个突变基因位点而选择性地使某特定基因功能失活的技术,可培养出靶向性剔除某基因的小鼠,而导致行为特性改变。

51ES细胞:胚胎肝细胞,不仅具有全能分化能力,而且能够在体外培养建立细胞株

52基因组:表示某物种单倍体的总DNA。对于二倍体高等生物其配子的DNA总和即为壹组基因组不同生物基因组数目不同。

53基因表达:是目的基因DNA在导入的细胞内转录成mRNA,再以mRNA指导翻译成蛋白质。 54RT-PCR:即逆转录PCR,先在逆转录酶的作用下以mRNA为模板合成DNA,再以cDNA为模板进行PCR反应。这样低浓度的mRNA被扩增放大易于检测。是壹种快速、简便且敏感性极高的检测RNA的方法,可用于分析基因的转录产物、克隆cDNA及合成cDNA探针、改造cDNA序列等。

55载体能够插入核酸片段、能携带外源核酸进入宿主细胞,且在其中进行独立和稳定的自我复制的核酸分子

56基因基因就是指编码有功能蛋白质多肽链或RNA分子所必须的全部核酸序列。

1什么叫做基因?何谓基因的新概念?基因的主要功能是什么?答:基因就是指编码有功能蛋白质多肽链或RNA分子所必须的全部核酸序列。所谓基因的新概念是随着近年分子生物实验技术的发展从分子水平上研究基因的结构和功能,提出的移动基因,断裂基因,重叠基因,假基因等基因的新概念。功能:编码蛋白质或者RNA分子基本遗传信息的基本遗传单位,是构成DNA的功能单位。

2真核细胞基因组中的基因常有内含子存在,能否在原核细胞中表达?能,为什么?不能,为什么?

不能,因为原核细胞缺乏对真核基因中内含子的剪接功能和转录后加工系统。原核生物必须有相应的原核RNA聚合酶可识别原核细胞的启动子,以催化RNA的合成。

基因表达是以操纵子为单位,操纵子由数个相关的结构基因和调控功能的部位组成的。因此在构建原核表达载体时必须有1个强的原核启动子及其俩侧的调控序列。 3试述DNA分子的结构及其意义。

答:DNA是壹反向平行的互补双链结构,DNA是右手螺旋结构。

DNA双螺旋结构的稳定横向靠俩条链间互补碱基的氢键维系,纵向则靠碱基平面的疏水性堆积力维持。意义:双链碱基互补特点揭示了DNA复制时俩条链可分别作为模板生成新的子代互补链,从而形成遗传信息稳定传递的半保留复制的机制。 4构建cDNA文库的意义?常用载体及构建过程如何?

答:意义:通过构建cDNA文库能直接分离到生命活动过程中的壹些调控基因及了解这些基因所编码的蛋白质的相互作用关系.因此cDNA文库的构建是基因克隆的重要方法之壹,从cDNA文库中能够筛选到所需的目的基因,且直接用于该目的基因的表达。它是发现新基因和研究基因功能的工具。常用载体是质粒(λ噬菌体)。过程:1.制备mRNA1)取材:mRNA约占总RNA的1-5%,所以应选用目的基因mRNA表达最丰富的组织细胞为材料来源,如获胰岛素基因,由应以胰岛β细胞为原始生物材料,细胞因子基因应选用经抗原或丝裂原刺激培养的淋巴细胞为材料;2)从总的RNA中分离mRNA:将提取的mRNA在寡聚脱氧胸苷酸[oligo(dT)]纤维素中进行亲和层析2.第壹股cDNA合成1)以Oligo(dT)为引物:从模板3’末端开始,沿模板的3’→5’方向合成,对于较长的mRNA分子很难得到全长cDNA;2)随机引物:以6~8个核苷酸为随机引物,从mRNA的不同结合点合成全长cDNA第壹链(RNA-DNA)3.第二股cDNA的合成⑴自身引导法;⑵置换合成法;⑶外加引物合成法4.cDNA和载体连接和导入宿主细胞

5构建基因组文库的意义及构建过程如何?

答:意义:提供全套遗传信息,即完整的基因组DNA,能够研究基因组中5’端控制基因转录的调控序列,内含子的分布和作用,以及重复序列的数量分布及大小

过程:⑴分离纯化基因组DNA,提取哺乳动物细胞染色体DNA;⑵制备全部基因组的DNA片断。①机械断裂法:用超声波或高速搅拌DNA溶液断裂片段俩端没有和克隆载体匹配的粘末端,因此插入载体之前仍需要进行修饰加工,少用②限制性内切酶降解(鸟枪法)过去用EcoRⅠ,当下用Sau3A断裂片段俩端有和克隆载体匹配的粘末端,能够直接和处理过的载体连接。⑶DNA片断和载体的连接包装常用载体:粘性质粒λ噬菌体酵母人工染色体 ①基因组DNA+粘性质粒——重组DNA——转化细菌——菌落

②基因组DNA+λ噬菌体——重组DNA—包装成噬菌体——感染细菌——噬菌斑 1个克隆含有基因组的某个片段,整个克隆群体就包含基因组的全部基因片段总和。 6什么是限制性核酸内切酶?

限制性核酸内切酶是能够识别DNA的特异序列,且在识别位点或其周围切割双链DNA的壹类内切酶,简称限制酶。根据限制酶的结构,辅因子的需求切位和作用方式,可将限制酶分为三种类型,分别是第壹型(TypeI)、第二型(TypeII)及第三型(TypeIII)。Ⅰ型限制性内切酶既能催化宿主DNA的甲基化,又催化非甲基化的DNA的水解;而Ⅱ型限制性内切酶只催化非甲基化的DNA的水解。III型限制性内切酶同时具有修饰及认知切割的作用

7.链终止DNA测序法基本原理是,聚丙烯酰胺凝胶能把长度只差壹个核苷酸的单链DNA分子区分开,这意味着在长10-1500个核苷酸的范围内,所有分子经电泳后可成为壹系列可分辨的条带,单链DNA分子的序列由和之互补的多核苷酸链的酶促合成来判定,互

补链在某壹特定的核苷酸位置即加入双脱氧核苷酸的位置终止。又称Sanger(桑格)双脱氧链终止法。是Sanger于1975年发明的。测序过程需要先做壹个PCR反应。PCR过程中,双脱氧核糖核酸可能随机的被加入到正在合成中的DNA片段里。由于双脱氧核糖核酸多脱了壹个氧原子,壹旦它被加入到DNA链上,这个DNA链就不能继续增加长度。最终的结果是获得所有可能获得的、不同长度的DNA片段。目前最普遍最先进的方法,是将双脱氧核糖核酸进行不同荧光标记。将PCR反应获得的总DNA通过毛细管电泳分离,跑到最末端的DNA就能够在激光的作用下发出荧光。由于

ddATP,ddGTP,ddCTP,ddTTP(4种双脱氧核糖核酸)荧光标记不同,计算机能够自动根据颜色判断该位置上碱基究竟是A,T,G,C中的哪壹个。 8试绘图且说明大引物PCR定点诱变法的过程。 答:图在P183页

预先设计壹个含有突变序列的引物2,第壹轮以引物2和引物3扩增出短片段DNA。待PCR产物分离纯化后除去原来的引物,将PCR扩增产物作为大引物,且和引物1壹起再对靶基因进行第二轮扩增,其PCR产物即为突变的DNA。

9.何谓基因工程的四大里程碑和三大技术发明?答:四大里程碑:1944年Oswald报道肺炎球菌转化实验,明确遗传物质是DNA;1953年Jameswaston和FrancisCrick阐明了DNA双螺旋结构(半保留复制及其中心法则);遗传密码子的破译;基因转移载体的发现。三大技术发明:工具酶的发明(内切酶、合成酶、连接酶);基因合成和测序(合成仪、测序仪);PCR技术(PCR扩增仪)。:

10基因重组是常用哪几种载体?其共同特点如何?答:常用载体的种类:质粒、噬菌体衍生物(COS、M13)、动物病毒;共同特征:①自主复制②易于扩增分离纯化③有非必需区④有单壹

酶切位点(多克隆位点)单壹酶切位点:壹种酶在壹个载体上只有壹个酶切位点;多克隆位点:壹个载体上的某壹个区域含有多个单壹酶切位点⑤有选择标记基因⑥表达载体仍应有表达调控元件(启动子、增强子、终止子,SD序列) 11作为理想的质粒载体有哪些基本条件?

答:作为理想的质粒载体,应具备以下几个条件(1)能自主复制,即本身是复制子(2)具有壹种或多种限制酶的单壹切割位点,且在此位点中插入外源基因片段,不影响本身的复制功能;(3)在基因组中有1-2个筛选标记,为寄主细胞提供易于检测的表型特征,(4)分子量要小,多拷贝,易于操作。

12什么叫插入失活,举例说明之?P104

答:在含某个基因的载体中,将目的基因DNA片段插入该基因,导致该基因的功能失活。(4分)如:抗性基因的插入失活筛选,含Tetr和Ampr基因的载体,若将目的基因插入Tetr基因,导致Tetr基因失活,形成重组质粒Tets和Ampr。 13如何从所克隆到的基因重组体载体中鉴定基因的存在和正确性?

答:(1)重组子大小鉴别筛选:重组子中装有壹段较大分子量的外源性基因,其分子量明显比原载体大很多,因此可将提取的重组载体和原载体,用壹种限制性内切酶消化后,直接进行凝胶电泳,从而据其电泳特性而初步筛选重组子中是否插入外源基因片段。(2)酶切鉴定:对于筛选出的具有重组子的菌株,经小量培养后,再分别提取原载体或重组载体DNA,根据已知重组时外源基因俩端的酶切位点,用相应的俩种内切酶进行酶解,经琼脂糖电泳后,就能够见出载体中是否含有目的基因片段,以及有DNAmarker条带对比分析可得知插入基因片段的大小。(3)PCR筛选法:利用能和插入基因片段俩端互补的特异引物,以少量抽提的重组子DNA为模板进行PCR分析,能扩增出特异片段的转化子为携有目的基因的重组子(4)原位杂交:在培养基平

板上的菌落或噬菌斑按照其原来的位置原位不变的转移到滤膜上,且在原位溶菌裂解,DNA变性和用特异探针进行杂交,从而鉴定出含有重组子的菌落或噬菌斑。

14、质粒单酶切点的基因连接如何降低本底和防止自我环化和提高连接效率?

克服这壹缺点的方法是:用细菌的或小牛肠的碱性磷酸酶(BAP或CAP),预先处理线性的载体DNA分子,以移去其末端的5/-P基团,于是在连接反应中,它自己的俩个末端就再也不能被连接酶共价连接起来了。这样形成的杂种DNA分子的每壹个连接位点中,载体DNA都只有壹条链是外源DNA连接上的,而另外壹条链由于失去了5/-P基团,不能作此连接,故留下壹个具有3/-OH和5/-OH的缺口,尽管如此,这样的DNA分子仍然能够导入细菌细胞,且在寄主细胞内完成缺口的修复工作。

15如何利用抗体标记基因筛选阳性克隆?

答:大多数质粒载体均带有抗生素抗性基因,常见的有抗氨苄西林基因,抗四环素基因等,当带有完整抗性基因的载体转化抗性细胞后,所有转入载体的细菌都获得了抗性,被转化的阳性克隆菌能在相应抗生素的琼脂平板上生长,且形成菌落,而未被转化的原宿主菌则不能生长,据此可筛选携带外源基因的重组DNA转化子。在含有俩个抗性基因的载体中,如果目的基因DNA片段插入其中壹个抗性基因,就会导致该抗性基因的功能失活,用俩个分别含不同抗生素药物的平板进行对照筛选,可筛选出阳性重组子克隆菌体。

16真核表达调控的顺式作用元件有哪些?其作用特点是什么?答:顺式作用元件有:启动子,增强子,沉默子,衰减子,终止子。作用特点:是能够和DNA结合蛋白质结合的特定序列的DNA片段,决定转录起始位点和RNA聚合酶的转录效应。

真核表达调控的反式作用因子有哪些?其作用特点?答:反式作用元件:主要分为通用转录因子和转录调节因子俩大类。作用特点:壹,同壹DNA序列可被不同蛋白质识别;二:同壹蛋白质

因子可和多种不同DNA序列发生联系,多通过蛋白质-蛋白质先结合再影响DNA。三:蛋白质-蛋白质或蛋白质-DNA的结合,导致构象上细微的改变,从而发挥调控作用。四:反式作用元件在合成过程中有相当大的可变性和可塑性。 17、目的基因表达系统有哪几种?其特点如何?

1)细菌表达系统:采用大肠杆菌。表达水平高,约占菌体总蛋白的10%-40%,不能糖基化,产物稳定性较差,表达产物不具有天然蛋白质构型,大多聚积在细菌包涵体中,分离纯化较复杂;2)酵母表达系统:采用啤酒酵母或毕氏酵母。表达水平介于细菌和哺乳动物细胞之间,表达产物接近天然蛋白构型,虽能糖基化,但糖基化结构和数量有壹定差异,多数能分泌到胞外培养液内,分离纯化较简易,无需进行复性加工;3)昆虫细胞多角体病毒表达系统:采用对昆虫细胞敏感的多角体病毒DNA。表达水平1-500mg/L,具有良好的翻译后修饰功能,表达产物接近天然的蛋白构型,糖基化结构和数量稍有差异。4)哺乳动物细胞表达系统:常用中国仓鼠卵巢细胞为表达系统。表达水平仅为细菌表达量的5%,表达产物更接近天然蛋白构型,有正确糖基化结构和数量,通常分泌于胞外培养液内,分离纯化较简易,无需进行复性加工可获得高活性生物活性产品。

18基因工程疫苗研究开发常用的技术途径有哪些? 19基因治疗展望和应用如何?

答:展望:尽管基因治疗目前仍存在很多问题,但它是人类治疗疑难疾病的新方法,新技术,随着研究和应用的不断发展,不断深入,技术不断完善成熟,基因治疗将会在人类常见病和多发病及疑难病的有效治疗中发挥巨大作用,许多原来视为“不治之症”的疾病将应用这先进技术得到治愈,其应用前景极为广阔。应用:1,当下已有部分基因的基因治疗计划在执行标记或治疗。2,基因治疗人体试验,到目前为止,已有部分经批准或经实

施。3,有部分人体基因治疗计划将开始进行。基因治疗的临床应用 (壹)遗传性疾病的基因治疗

(二)肿瘤的基因治疗(1)抑癌基因转移的基因治疗 (2)反义寡核苷酸的原癌基因失活疗法 (3)药物自杀基因在肿瘤基因治疗中的应用

(4)癌抗原基因转移的肿瘤基因治疗如打破原先的肿瘤免疫的耐受,建立肿瘤特异免疫 (5)多重耐药性基因转移的肿瘤基因治疗

(三)抗病毒的基因治疗①阻止病毒复制策略、②使感染HIV细胞死亡的方法、③降解策略

20有哪几种反义核苷酸基因失活疗法?简述其原理。

答:1,将特异的反义基因重组到表达载体上,导入靶细胞中转录出反义RNA,形成双链RNA,阻碍基因的翻译。2,人口合成寡聚脱氧核糖核酸经过化学修饰导入细胞,和mRNA和DNA结合,形成RNA/DNA杂链或DNA核苷酸三聚体,影响基因的翻译或转录。3,特异性的核酸,根据癌基因设计出特异的“锤头”或“发夹”结构,它能够催化切割,降解异常表达基因的mRNA而影响基因的翻译。

原理:反义RNA是壹种和mRNA互补的RNA分子,它是双链DNA中无意义链转录的RNA,因此肿瘤癌基因活化表达的mRNA的起始翻译部位就会被相应的反义RNA互补结合形成RNA/RNA双链体,进而就阻止了核糖体和后动子结合,或阻止核糖体mRNA上移,以抑制mRNA的翻译,起到了抑癌基因过高表达癌蛋白的效果。 21何谓“动物克隆技术”?有何应用价值?

答:动物克隆是壹种通过核移植过程进行无性繁殖的技术。发育早期的动物胚胎细胞,或

成年动物的体细胞,经显微手术移植到去掉细胞核的卵母细胞中之后,在适当的条件下,能够重新发育成正常胚胎。这种胚胎被移植到生殖周期相近的母体之中,能够发育成为正常动物个体。经过核移植而产生的动物,其遗传结构和细胞核供体完全相同。这种不经过有性生殖过程,而是通过核移植生产遗传结构和细胞核供体相同动物个体的技术,就叫做动物克隆。和转基因动物的技术不同,动物克隆技术是核移植的壹种无性繁殖法。动物克隆技术不仅理论上有重大突破,无需有性繁殖即可生产动物,而且可利用克隆羊技术来克隆人体器官,有医学价值,仍可使难以生殖或即将灭种的动物(如熊猫)采用无性繁殖方式来繁殖后代,因此引起全世界关注。现又有克隆牛、克隆猪、克隆羊的问世,当下正在克隆熊猫。 22PCR基本原理

PCR是在试管中进行的DNA复制反应,基本原理是依据细胞内DNA半保留复制的机理,以及体外DNA分子于不同温度下双链和单链能够互相转变的性质,人为地控制体外合成系统的温度,以促使双链DNA变成单链,单链DNA和人工合成的引物退火,然后耐热DNA聚合酶以dNTP为原料使引物沿着单链模板延伸为双链DNA。PCR全过程每壹步的转换是通过温度的改变来控制的。需要重复进行DNA模板解链、引物和模板DNA结合、DNA聚合酶催化新生DNA的合成,即高温变性、低温退火、中温延伸3个步骤构成PCR反应的壹个循环,此循环的反复进行,就可使目的DNA得以迅速扩增。DNA模板变性:模板双链DNA单链DNA,94℃。退火:引物+单链DNA杂交链,引物的Tm值。引物的延伸:温度至70℃左右,TaqDNA聚合酶以4种dNTP为原料,以目的DNA为模板,催化以引物3’末端为起点的5’→3’DNA链延伸反应,形成新生DNA链。新合成的引物延伸链经过变性后又可作为下壹轮循环反应的模板PCR,就是如此反复循

环,使目的DNA得到高效快速扩增。 23.试述RT-PCR的原理及过程

即逆转录PCR,先在逆转录酶的作用下以mRNA为模板合成DNA,再以cDNA为模板进行PCR反应。这样低浓度的mRNA被扩增放大易于检测。是壹种快速、简便且敏感性极高的检测RNA的方法,可用于分析基因的转录产物、克隆cDNA及合成cDNA探针、改造cDNA序列等。 24试述肿瘤的发生机理。

1癌基因的异常表达2抑癌基因的失活,会对癌基因的异常表达失去抑制作用3细胞在增值过程由于某些因素使DNA在复制过程中产生碱基错配的基因,由于细胞DNA修复功能的丧失得到校正4肿瘤转移基因和肿瘤转移抑制基因相互制约的关系发生失调5肿瘤细胞免疫功能的强弱也和肿瘤的发生相关

25试述细胞周期调控异常和恶性肿瘤发生的相关性。

答:细胞周期素和CDK等细胞周期相关蛋白过表达或者缺陷,特别是那些决定细胞有G1进入S期的蛋白若表达异常,,使细胞周期进程超越或突破细胞周期的控制点,细胞不能正常发生细胞自发产生的细胞死亡,衰老或分化,从而造成细胞恶化增生,形成恶性肿瘤。P53,Rb等抑癌基因的突变或缺失,和许多恶性肿瘤的发生进展和不良预后相关,如某些生长因子及其受体的高表达和癌基因异常激活有关,特别是壹些和信号转导有关的蛋白酶的异常活化,以抑制细胞凋亡基因的异常表达,均和细胞的恶性变相关。 26试述p53对肿瘤的作用及其机理.

p53是壹种肿瘤抑制基因,p53是壹个重要的抗癌基因使癌细胞自杀,防止癌变;仍具有帮助细胞基因修复缺陷的功能。P53基因产物及功能

1.阻滞细胞周期2.促进细胞调亡3.维持基因组稳定4.抑制肿瘤血管生成

P53正常功能的丧失,最主要的方式是基因突变,能够导致肿瘤的发生 27.试述基因工程的原理和过程?

所谓基因工程是在分子水平上对基因进行操作的复杂技术。是将外源基因通过体外重组后导入受体细胞内,使这个基因能在受体细胞内复制、转录、翻译表达的操作。它是用人为的方法将所需要的某壹供体生物的遗传物质——DNA大分子提取出来,在离体条件下用适当的工具酶进行切割后,把它和作为载体的DNA分子连接起来,然后和载体壹起导入某壹更易生长、繁殖的受体细胞中,以让外源物质在其中“安家落户”,进行正常的复制和表达,从而获得新物种的壹种崭新技术。基本操作步骤:

1提取目的基因2目的基因和运载体结合3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4目的基因的检测和表达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yrrf.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