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四次月考摸底测试及答案
满分:120分 考试时间:120分钟
一、语言的积累与运用。(35分)
1、选出下列加点词语中字音、字形有误的一项( ) A.亘古(gèn) 天骄 蹑手蹑脚(niè) 名门望族 ....B.冠冕(gūan) 脉搏 装模作样(mú) 横无际涯 ....C.娉婷(pīn) 嫡传 谆谆教诲(zhūn) 既往不究 ...D.挣脱(zhèng) 伛偻 一拍即合(jí) 悲欢离合 .....2、下列各组词语中,汉字书写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A.默契 抉别 眼花瞭乱 海枯石烂 B.嘈杂 制裁 轻而易举 人声鼎沸 C.娴熟 幅射 月明风清 顾名思意 D.藉贯 荣膺 一泄千里 粗制滥造 3、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运用正确的一项是( )
A.同学们认为他提出的这条建议很有价值,都随声附和,表示赞成。 ....B.他们一个说东,一个说西,如此大相径庭,怎么能达成协议呢? ....
C.近年来,咸宁城市面貌焕然一新,一栋栋高楼拔地而起,鹤立鸡群,蔚为壮....观。
D.监控画面中,每道工序都清清楚楚、历历在目,这有效地保障了食品的卫生....和安全。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二十四节气”申遗成功,不仅引发我们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自豪之情,也唤醒我们对大自然应有的礼敬。
B.能不能切实提高广大市民的综合素质,是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关键。 C.2018年2月26日,一年一度的中国·贵州·石阡“仡佬毛龙节”在石阡县体育场馆举行,约百余条毛龙现场同台上演。
D.在许多青少年观看了电影《疯狂动物城》后,受到了深刻的教育。
1 / 9
5、下列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判断有误的一项是( ) A.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设问) B.从头越,苍山如海,残阳如血。(比喻)
C.青海湖的蓝,蓝得纯净,蓝得深湛,也蓝得温柔甜雅。(排比) D.山坡上收几颗粮食,草场上养些牛羊。(夸张) 6、将下列句子组成一段话,排序恰当的一项是( ) ①曾经万里飞沙的毛乌素沙漠,千余年后近80%穿上绿装。 ②中国的“绿色奇迹”,令世界刮目相看。
③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绿色行动正在护佑着也将永远护佑着我们的生存家园。
④被称为“中国魔方”的草方格,紧紧锁住宁县中卫的黄沙,让“塞上江南”实至名归。
⑤这些“染绿”“复绿”的故事,折射出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力度与成就。 A.③①④⑤② B.②①④⑤③ C.④⑤①②③ D.⑤④③②① 7、默写。
(1)渭城朝雨浥轻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送元二使安西))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便引诗情到碧霄。(《秋词))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玉垒浮云变古今。(《登楼》)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为伊消得人憔悴。(《蝶恋花》) (5)伤心秦汉经行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山坡羊·潼关怀古》)
(6)邹忌修八尺有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邹忌讽齐王纳谏》)
(7)见余,大喜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湖心亭看雪)) (8)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______________,尔来二十有一年矣。(《出师表》)
(9)____________________,望自大,人所服,_________________。(《弟子规》)
(10)宜______________,毋临渴而掘井。自奉________,宴客切勿流连。(《朱
2 / 9
子家训)
二、文言文阅读。(15分)
[甲]今诸生学于太学,县官日有廪稍之供,父母岁有裘葛之遗,无冻馁之患矣;坐大厦之下而诵《诗》《书》,无奔走之劳矣;有司业、博士为之师,未有问而不告,求而不得者也;凡所宜有之书,皆集于此,不必若余之手录,假诸人而后见也。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质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耳,岂他人之过哉?
东阳马生君则,在太学已二年,流辈甚称其贤。余朝京师,生以乡人子谒余,撰长书以为贽,辞甚畅达,与之论辩,言和而色夷。自谓少时用心于学甚劳,是可谓善学者矣!其将归见其亲也,余故道为学之难以告之。谓余勉乡人以学者,余之志也;诋我夸际遇之盛而骄乡人者,岂知余者哉!
(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乙)儿自去国至今,为时不过四月,何携去千金业皆散尽?是甚可怪!汝此去,为求学也。求学宜先刻苦,又不必交友酬应。千金之资,亦足用一年而有余,何四月未满即己告罄?汝苟在理应用者,虽每日百金,力亦足以供汝,特汝不应若是耳。汝如此浪费,必非饮食之豪,起居之阔,必另有所销耗。吾儿恃有汝父庇荫,固不需此,然亦当稍知稼穑①之艰难,尽其求学之本分。非然者,即学成归国,亦必无一事能为。余今而后恐无望于汝矣!用钱事小而因之怠弃学业损耗精力虚度光阴则固甚大也。余前曾致函戒汝,须努力用功,何竟忘之?光阴可贵,求学不易,此中甘苦,应自知之,毋负老人训②也。
(选自《张之洞《复儿子书》,有改动)
(注)①稼穑(sè):指农业劳动;②训:教诲,教导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
①无冻馁之患矣(_________)②假诸人而后见也。(_________) ..③余朝京师(___________)④是甚可怪(_________)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皆集于此。种植之利有大于此者乎。 ..
3 / 9
B.不必若余之手录。吾妻之美我者 ..C.与之论辩。蹴尔而与之。 ..D.言和而色夷。人不知而不愠。 ..
3.下列各项中,句式与“今诸生学于太学”相同的一项是() A.莲,花之君子者也。 B.帝感其诚 C.咨臣以当世之事
D.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4.将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撰长书以为贽。 ②何携去千金业皆散尽?
5.(甲)(乙)两文的作者要表达的观点各是什么?
三、现代文阅读。(30分)
1、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你了解空气清新剂吗?
①据报道,河南长垣县一家歌舞厅发生火灾,造成11人死亡24人受伤,起火原因竟是电热器烘烤空气清新剂,使其1分钟内连爆近10次。此事引发人们对常用空气清新剂的重新认识 。
②很少有人想到,空气清新剂会是一种易燃易爆物品。液体空气清新剂其实是一种气雾剂,其中的抛射剂,包括不燃性和可燃性两类。前者为氟烃类物质(如氟利昂),后者为低级饱和性碳氢化合物(丙烷、丁烷等)和醚类(二甲醚)。此外,也有使用压缩性气体增加气雾剂罐中的压力的产品。由于许多气雾剂和喷雾剂原液中含有可燃性物质,无论在生产、运输和使用过程中,都可能发生爆炸。
③在现实生活中,不少家庭为了防止居室产生 污浊空气,往往用“香”来除臭。单从名字上看,空气清新剂应该能使空气清洁、气味清新。其实不然,空气清新剂名不符实,它是靠香味遮掩异味,并不能真正改善空气的质量。释放到空气中,本身就是一种污染物质,会在去除某种污染物或多或少的同时引入新的污染物(如氟利昂等)。早在2012年9月,中科院专家就通过对市面上常见的
4 / 9
空气清新剂进行检测,发现绝大部分空气清新剂,超过40%的成分是萜类化合物,而这些化合物会与空气中的臭氧反应,生成甲醛和粒径小于0.1微米的超细微粒。
④研究发现,带有某种馨香气体的挥发性溶剂被人体吸入后,会很快被吸收并侵入神经系统,使人产生“镇静”感。专家分析,这种药效与中枢神经镇静剂相近,当嗅者体验到某种感受后,会产生精神依赖。成瘾者选择自己喜欢的溶剂,强制性的每日 重复吸入,结果引起慢性中毒。
⑤因此,专家建议,除非特殊需要,应尽量减少空气清新剂的使用。尤其在日照强烈,易于生成臭氧的夏秋季节。当然,专家也特别强调,并不是市面上所有的空气清新剂都有毒害作用。如果选择较为知名的空气清新剂品牌,其成分是从天然植物中提取的,不含氯氟烃,或许会可靠一些。 1.请分点概括空气清新剂的危害。
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是否能删去?为什么?
①它是靠香味来遮掩异味,并不能真正改善空气的质量。 ..②其成分是从天然植物中提取的,不含氯氟胫,或许会更可靠些。 ..
3.请结合文意,简要分析尤其在夏秋季节应尽量减少使用空气清新剂的原因。 4.张阿姨每天使用空气清新剂去除卫生间异味,请根据本文内容,给她提两条建议。 2、阅读理解。
没有陪伴 何来家风
张 贺
①当今中国有两个词最能引发社会“吐槽”,一个是“官二代”,一个是“富二代”。 少数几位公子小姐的出格言行早已给公众留下了刻板印象。“缺少家教”“家风不好”是人 们对他们的一致评价。
②其实,这样的说法并不客观,有的“官二代”“富二代”的父辈们人品口碑其实还不 错;也很少有孩子真是因为父母行为不检而有样学样最终变坏的。但显然这些为人父母者在对后代的家庭教育上存在严重失误。“养不教父之过”,儿孙犯错,家长当然是脱不开干系的。
③没有人不希望自己的家风清正、一脉纯良。重视家庭教育是中国人从古至
5 / 9
今的传统,历代流传下来的各种家训汗牛充栋。但显然相当一部分人没听进去。为什么有无数成功的治 家案例摆在眼前,后人还是要犯错?可见,树立和传承家风这件事没那么容易。
④之所以没那么容易,不是因为给孩子从小立规矩有多难,而是陪伴和指导孩子的成长需要耗费 父母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不是意志坚强的人,难以做到时时刻刻、一点一滴地督促。久久为功,没有“久久”就没有“功”。梳理近些年有关青少年违法犯罪的新闻报道,就一定会发现这些孩子的父母 几乎都难以做到“陪伴”二字。父母普遍重视在物质上满足孩子的需求(不管这种需求是否合理),而忽视孩子的情感和心理需求。这其实是一种自私的表现。如果父母真正爱孩子,是不会放任不管的。
⑤我读曾国藩日记和曾国藩家书,印象最深的不是他那些朗朗上口、通俗易懂的治家格 言,而是惊讶于曾国藩所付出的巨大精力。曾国藩一生戎马倥偬,军事政务繁忙至极,但再忙,他也经常抽出一定的时间给夫人、弟弟和子女写信。大至如何读书修身,小至买什么衣服、吃什么饭,都要事无巨细一一告诫指点。虽然长期不在家人身边,但曾国藩用写信这种 方式起到了陪伴的作用,达到了耳提面命的效果。这些日记和信件多达数百万字,全看下来 能把人累个半死。可想而知,曾国藩对后代的教育倾注了多少心血。这才是真爱。
⑥华裔加拿大学者梁鹤年写有一本温馨感人、妙趣横生的《家有四子》。梁先生在四个 儿子结婚时都曾送上一番箴言,其中令我印象最深的是,他说作为男子汉,最重要的是慷慨大度,而真正的慷慨大度不是在金钱或者家务事上不斤斤计较,而是在时间上的慷慨大度,愿意把时间花在孩子和伴侣的身上,这才是真正的慷慨。
⑦可见,古今同理。
⑧只有在陪伴的基础上,父母的嘉言懿行才会起到榜样的作用。只有在这个基础上,父 母才需要考虑为孩子树立哪些规矩。只有在这个基础上,父母给孩子留下一个好品行才是“子孙之宝”。单纯的以物质财富满足孩子而不愿意花时间陪孩子的父母是小气鬼。林则徐曾说:“子孙若如我,留钱做什么?贤而多财,则损其志;子孙不如我,留钱做什么?愚而多财,益增其过。”“官二代”和“富二代”现象的出现凸显了林则徐这句话的精辟。
6 / 9
⑨今天我们谈家风,希望通过家风建设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入脑入心。那么首先,身为父母者就要慷慨大度,陪伴孩子的成长。如此,家风才能落地生根。
(1)本文中心论点是什么? (2)文章第①段有何作用?
(3)第④至⑥段使用了哪些论证方法?有何作用?
(4)仔细研读第⑧段画线句,品味林则徐这句话的“精辟”何在。 (5)下列三则家风训言,哪一则与本文联系最紧密,为什么? A.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 B.人遗子孙以财,我遗子孙以清白。 C.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四、写作题(40分)
根据要求作文。
每个人的一生都是一场独特的旅行,旅途中我们播种希望,放飞梦想:我们享受快乐,也体验忧伤……我们在前进中感知世界的奇妙,也收获生命的成长。 请你以“一段___________的旅程”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1)将题目补充完整;(2)内容具体,有真情实感;(3)文体不限(诗歌、戏剧除外);(4)不少于650字;(5)文中请回避与你相关的人名、校名、地名。
7 / 9
参考答案:
一 C B B A A B
客舍青青柳色新 晴空一鹤排云上 锦江春色来天地 衣带渐宽终不悔 宫阙万间都做了土 而形貌昳丽 湖中下焉得更有此人 奉命于危难之间 才大者 非言大 未雨而绸缪 必须俭约 二
1. ①饥饿 ②借 ③朝见 ④这 2.B 3.C
4.①写了一封长信作为礼物。 ②为什么带去的那么多钱都花完了。
5.甲:学业能否有所成就,主要在于主观努力,不在天资的高下和条件的优劣,以勉励青年人珍惜良好的读书环境,专心治学。乙:希望儿子花钱要节俭,学习要刻苦,要有所得。 三
1.空气清新剂在生产、运输和使用过程中,有可能发生爆炸;会造成二次污染;可能会使人产生精神依赖,引起慢性中毒。
2.①不能删去,“真正”强调了空气清新剂没有从根本上改变空气质量。 ②不能删去,“或许”表示可能,准确地说明即使是较为知名的品牌,也不是绝对安全的。
3.夏秋季节日照强烈,而空气清新剂属于易燃易爆物品,在高温下容易爆炸;夏秋季节容易生成臭氧,它会与空气清新剂中的化合物反应,造成环境污染。 4.建议一:少用或慎用空气清新剂,最好不用。
8 / 9
建议二:不要长期使用同一品牌,以免产生精神依赖。建议三:选择成分提取自天然植物的较为知名的品牌。
(1)陪伴和指导孩子成长才能树立和传承良好家风。(大意对即可) (2)指出目前社会上存在的现象,引出对本文论题“家风”的论述。同时作为事实论据(举例论证),具体真切有力地证明了缺少陪伴会使得家风不正的观点,从反面进一步论证了中心论点,使得论证更有说服力。
(3)使用了举例论证和对比论证的方法。列举了父母难以陪伴的孩子有些走上违法犯罪道路的例子,也列举了曾国藩用写信方式陪伴后代建立良好家风的故事和梁鹤年先生认为男子汉应该在陪伴孩子和伴侣身上慷慨花时间的例子,并且这三个例子形成对比,从正反两面具体真切有力地突出了只有陪伴孩子才能树立传承良好家风的观点,使论证更全面、深刻。
(4)林则徐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如果儿孙和自己一样,那么留钱给他们反而会消磨奋斗的意志;儿孙如果不如父母辈强,那么留钱给他们反而会使他们好逸恶劳,胡作非为,增加过错。“官二代”“富二代”现象的出现很大程度上就是因为父母溺爱孩子,只重视在物质上满足孩子的需求,而忽视了孩子的情感和心理需求,消磨了孩子奋斗的意志,从而没有树立和传承良好家风。作者在此引用林则徐的话,希望能引起此类家长的重视,多陪伴孩子。
(5)B更能体现,因为B说的是不能只满足孩子物质需要,而应该重视对孩子品德的修养,父母留给孩子好品行才是“子孙至宝”。而A侧重于勤俭节约,C侧重于淡泊名利,都不符合本文主旨。 四
9 / 9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