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指导思想
根据不同学生年龄特点,从班级活动、劳动与技术课到社会实践都进行精心准备和组织,加强学生劳动光荣的教育,注重学生的劳动技能训练,通过形式多样的评价机制,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
二、评价目的
通过评价,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表现,以及达到学习目标的程度,找出学生学习中存在的不足及原因,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自我认识、自我提高、自我教育的能力。
三、 评价内容
家庭烹饪(煮面条、切菜、拌凉菜、炒鸡蛋饭、炒菜)制品制作(做动物小书签、制作纸袋、自制纸板棋盘、制作野趣笔记本、制作小风筝)
劳动与技术学习的评价是对学生多方面发展目标的整体性评价。评价内容主要有:
1、对自己选择的活动主题是否一直感兴趣 。 2、收集资料、信息的途径有哪些。
3、 在活动开展中,当遇到困难时,怎样克服,你认为应从哪些方面改进你的活动
4、 组员是否主动参与小组中的任何一次活动
5、 组员在活动中能否与大家一同出谋划策 6、 组员是否愿意接受其他组员意见并且作出修改 7、 是否愿意帮助活动有困难的学生 8、 活动后能否说出自己的收获与 9、 小组成员能否进行有效的合作与分工 10、 活动成果是否实现预定的目标 11、 学生是否有独创性的表现
12、 孩子是否和家长讨论过他的活动选题 13、 孩子对他所参与的活动是否非常感兴趣
14、 孩子参与这项活动开始起,你发现他有没有什么变化 在全面评价的同时,尤其要注意学生的态度与习惯、学生的技术意识形成等方面的评价。
四、评价方式及等级
劳动与技术学习的评价过程本身就是学生受教育的过程,同时也是学生主动学习的过程。评价方式有:
1.自我评价 (25%) 2、学生相互 (25%) 3、教师评价 (40%) 4、家长以及其他人员的评价 (10%) 五、评价说明
1、评价分优秀、合格、不合格三个等级,85分以上为优秀,60-84分为合格,60分以下者为不合格。
六、考核标准:
(一)在综合实践活动中参与的态度
1、认真参加每一次活动。 2、努力完成自己承担的任务。 3、做好资料积累和处理工作。 4、主动提出自己的设想。 5、乐于合作,能和同学交流,尊重他人。 (二)在综合实践活动中获得的体验。
1、善于提问,乐于研究,勤于动手; 2、能对自己进行“反思”。 3、实事求是,尊重他人想法与成果; 4、不怕吃苦,勇于克服困难。
(三)在综合实践活动中学习方法的掌握
1、能用多种途径获取信息; 2、能运用已有知识解决问题。 (四)在综合实践活动中的实践能力的发展
1、有求知、探索的欲望; 2、积极实践,发挥个性特长,施展才能。
3、独立思考,自主学习,主动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七、评价总结
(一)主要优点:本次评价注重了对学生的学习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的评价,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态度、情感,注重培养学生探索、思考、合作交流的能力。在劳动与技术学习的评价中,我们把结果性评价与过程性评价相结合,既关注学生技术学习与技术操作的结果,也关注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发展和变化;既关注学生在知识和技能方面的习得与创新,又关注学生学习活
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态度和情感的进步与发展。多数学生劳动态度积极,劳动习惯比较好。多数学生能够参与设计,操作技能比较熟练。多数学生对知识的学习表现的比较积极,其应用能力一般。多数学生能与其他小组成员合作,并且比较愉快 。多数能够想办法克服遇到的困难,愿意实践,有一定的创造能力。大多数学生对自己的活动成果比较满意。小学学生善于直观、形象思维,乐于动手,喜欢制作。本次评价优秀率约30%,合格率约98%,不合格率约2%
(二)但反思本学期的教学情况,仍有不足之处,存在的共性问题:有些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高,合作意识差,动手能力较差,少数学生学习的成果质量有待提高。。如何改变这种状况,需要思考和探索。
(三)努力方向
1、 今后评价学生尽量做到精细化,针对每个学生能评价的更有深度和力度,为学生今后的发展奠定基础。使学生获得具有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培养学生热爱劳动的价值观,体验到劳动的快乐。
2、根据学生的不同能力和知识层次制定不同的要求,提倡同伴间互相合作,共同进步。注重因材施教,充分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教学中注意由易到难、 由浅入深、小步子、多循环、循序渐进,让每个学生获得成功的喜悦。上课时加强技能训练。针对学习积极性不高的学生进行个别辅导,不仅进行方法指导而且还
进行心里辅导,并建议孩子在操作时心平气和,不急不躁。今后课堂上还要给这类学生多创造实践机会,成功的机会。
3、今后我们将继续探索更加科学有效的评价方式与方法,进一步发挥评价的激励作用,力争合格率100%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