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意榕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电容器典型习题及含容电路计算

电容器典型习题及含容电路计算

来源:意榕旅游网
电容器典型习题及含容电路计

电容器动态问题与电势及电势能相结合 电容器动态问题与粒子受力相结合 一、电容器、电容

1、电容器:两个彼此绝缘又互相靠近的导体 可构成一个电容器。

2、电容:1)物理意义:表示电容器容纳 电荷的本

领。

2)定义:电容器所带的电荷量 Q (—

个极板所带电量的绝 对值)与两个极板间的电势 差U的比值叫做电容器的 电容。 3

)定义式:c Q」,对任何电

U U

容器都适用,对一个确定的电容

器,电容是一个确定的值,

不会随电容器所带电量的变化而改变。

)单位: )可类比于水桶的横截面积

3 、电容器的充放电:

充电:极板带电量Q增加,极 板间场强E增大;亠

丄厂、「丄\"口 亠|放电:极板带电量Q减小,极 板间场强E减小;

4、常见电容器有:纸质电容器,电解电容 器,可

变电容器,平行板电容器。电解电容器连 接时应注意其“ + ”、“一”极。

二、 平行板电容器

平行板电容器的电容C总(平行板电容器 的电容与

两板正对面积成正比,与两板间距离成 反比,与介质的介电常数成正比)。是决定式, 只对平行板电容器适应。 带电平行板电容器两极板间的电场可认为是 匀强电场,

E

岁。

三、 平行板电容器动态分析 一般分两种基本情况:

1、 电容器两极板电势差U保持不变。 即平行 板电容

器充电后,继续保持电容器两极板与电池 两极相连接,电容器的d、S、£变化时,将引 起电容器的C、Q、U、E的变

化。

2、 电容器的带电量Q保持不变。即平行板电 容器充

电后,切断与电源的连接,使电容器的d、 s、£变化时,将引起电容器的C、Q、U、E

E U UkQ

的变化

进行讨论的物理依据主要是三个:

(1)平行板电容器的电容与极板距离d、 正

C

对面积S、电介质的介电常数£间的关系: (2 )平行板电容器内部是匀强电场,

间板电离器的电容两极板带电点

d r S

-H-P (3)电容器每个极板所带电量Q=CU。

为放一广极电

量很小的点电荷q宀它所受的电场力放一小 等于 、 A. 8kQq d2

B d 2

C. Qq/C 4kQq/d D. 2Qq/Cd

1、把一个电容器、电流传感器、电阻、电源、 单刀双掷开关按图甲所示连接.先使开关 S与1 端相连,电源向电容器充电;然后把开关S掷向 2端,电容器放电.与电流传感器相连接的计算 机所记录这一过程中电流随时间变化的 I - t曲 线如图乙所示.下列关于这一过程的分析,正确 的是( )

___ r i

si

A・在形成电流曲线1的过程中,电容器两极板

间电压逐渐减小

B・在形成电流曲线2的过程中,电容器的电容

逐渐减小

C・曲线1与横轴所围面积等于曲线2与横轴所

围面积

D . S接1端,只要时间足够长,电容器两极板 间的电压就能大于电源电动势 E 列的图所能正一映定器的带充电时,下 2、

Q电压

U和电容器电蓉C之间关系的是:(

3、(2012江苏单科,2)—充电后的平行板电容器 保持两极板的正对面积、间距和电荷量不变,在 两极板间插入一电介

° E 质,其电容C和两极板间的 电势差U的变化情况是( ).

0

° B

A . C和U均增大 U减小

C. C减小,U增大 均减小

B. C增大,

4、用控制变量法,可以研究影响平行板电容器 电容的因素(如

图)•设两极板正对面积为S, 极板间的距离为d,静电计指针偏角为e.实验 中,极板所带电荷量不变,若( )

A •保持S不变,增大d,B.保持S不变,增大d ,

则e变小

则e变大

C •保持d不变,减小S,D .保持d不变,减小S,

则e变小

则e变大

5、(2012课标全国,18)如图,平行板电容器的 两个极板与水平地面成一角度,两极板与— 一直流电源相连.若一带电粒子恰能沿图 二* 中所示水平直线通过电容器,则在此过程中,该 粒子( )•

A .所受重力与电场力平衡 逐渐增加

C •动能逐渐增加 D.做匀变速直线运动

B .电势能

6、平行板电容器的两极板 A B接于电源两极, 两极板竖直、平行正对,一带正电 小球悬挂在电容器内部,闭合电键

S,电容器充电,悬线偏离竖直方向

的夹角为B,如图4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 是 ()

A. 保持电键S闭合,带正电的A板向B板靠近, 则e减小 B. 保持电键S闭合,带正电的A板向B板靠近, 则e增大 C电键S断开,带正电的A板向B板靠近,则 e增大 D电键S断开,带正电的A板向B板靠近,则 e不变

7、一平行板电容器充电后与电源断开,正极板 接地,在两极板之间有一负点电荷(电量很小) 固定在P点,如图所示.以E表示两极板间电 场强度,表示负极板电势,&表示正点电荷在 P点的电势能,将正极板移到图中虚线所示的位

A・E变大,B・E不变,C.升高,D.升高,

降低

升高 £减小 £增大

&如图所示,两极板水平放置的平行板电容器 与电动势为E的直流电源连接,下极板接地.静 电计外壳接地.闭合电键S时,带负电的油滴恰 好静止于电容器中的P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平行板电

静电计指

A .若将A极板向下平移一小段距离, 容器的电

容将变小

B .若将A极板向上平移一小段距离, 针张角变

C .若将A极板向下平移一小段距离, 将升高

D .若断开电键S,再将A极板向下平移一小段 距离,则带电

油滴将向下运动

P点电势

9、如图所示,A、E为平行金属板,两板相距 为d,分别与电源两板相连,两板的中央各有一 个小孔M和N。今有一带电质点,自A板上方相

距为d的P点由静止自由下落(P、M、N在同 一竖直线上),空气阻力忽略不计,到达N孔时

速度恰好为零,然后沿原路返回。若保 持两极板间的电压不变,则(

)

M r

■]

d

A、把A板向上平移一小段距离,质 点自P点自

由下落后仍能返回。

B

B>把A板向下平移一小段距离,质点自P点 自由下落

后将穿过N孔继续下落。

C、把B板向上平移一小段距离,质点自P点 自由下落

后仍然返回。

D、把B析向下平移一小段距离,质点自P点

自由下落后将穿过N孔继续下落。

(1) 构造:两个彼此绝缘且

相距很近的导体板。 放电)

电容器

(2) 特性:容纳电荷(充、

定义式:C=Q/U.

切_ 1小订

单位: -10°、广一

(5)影响因素「渍 ?C抚, '■

含律电路介质: 定处电容器两端电压由和它并联的电阻决 电容1、 器两端电压变化时,电容器一 容器两端电压2、当

于充放电过程 源对电容 3、: 增M寸

I流从电源正极到电源负极

軌?当 断路r生源对电容器 负状态

容器相当于

6、电路稳定后与电容器串联的电阻相当

于导线

1、求电路稳定后电容器所带的电量

求解这类问题关键要知道:电路稳定后,电容器 是断路的,同它串联的电阻均可视为短路,匚•、• 器两端的电压等电容 于同它并联电路两端的电压。 【例1】在如图的电路中,U=8V不变,电容器电 容C=200f, R:R2=3:5 ,则电容器的带电量为

1

A. B. C・

1X 10 C

3

1.5 X 10 C

4

6X 10 C

3

1.6 X 10 C

3

r-rzk-

1 1 ---------

R申 CR 练习1:在图所示的电路中,已知电容 C=2卩F,电

Cj_ F 源电动势E=12V,内电阻不 计,R1 : R2 :R3 :R4=1 :

R 亠D 2 : 6 : 3.则电容 器极板a所带的电量为( )

-6-6-6

A.- 8X 10C B. 4 X 10C C. -4X 10C-6 -6E D. 8 X 10C

6

6

2、求通过某定值电阻的总电量 【例 2】图中,E=10V, R=4Q, R=6Q, C=30y F,电池内阻可忽略.

(1) 闭合电键K,求稳定后通过R1的 电流• (2) 然后将电键K断开,求这以后流过R1的 总电量

丄Rt

TC K

练习1:在如图18所示的电路中,电源 的电动势E=30V,内阻

r=1.0 Q ,Ri=10Q ,R2=10Q ,R2=30Q ,R3= 35Q ,电容器的电容 C=100y F,电容器

原来不带电.求接通电键K后流过R的 总电量. 丄 R丄R图18练习2:图19中电源 ETC CT C

宀〜电动势 E=12XJ^=2=30^ F, R0 Q

=4

3、根据闭合电路动态分析讨论平行板电容 器内部场强的变化,从而判定带电粒子的运动情 况。

【例3】一平行板电容器C,极板是水 平放置的,它和三个可变电阻及电源联 接成如图20所示的电路.今有一质量为 m的带电油滴悬浮在两极板之间静止不 动.要使油滴上升,可采用的办法是:

A.增大R1 B. 增大R C. 增

图 大R D. 减小R

练3:在如图22电路中,电键K、&、 K.、K4

均闭合,C是极板水平放置的平行 板电容器,板间悬浮着一油滴P.断开哪 一个电键后P会向下运动?

AK B.K 2 CK DK

提示:同理分析断开电键 动,即C正确。

&后P会向下运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yrrf.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