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森匿学工程2015年3月第22卷第3期 ・・29l・ 论著・ (临床研究) 儿童纯红细胞再生障碍性贫血的临床特点及预后分析 李华 ,何涓2李红 ( 广东省中山市陈星海医院儿科,广东中山528415;z贵州省贵阳市第一人民医院儿科,贵州贵阳550002; 贵州省贵阳市第一人民医院科技科,贵州贵阳550002) 【摘要】 目的分析儿童纯红细胞再生障碍性贫血(pure red ce11 aplasia,PRCA)的临床特点及预后。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 PRCA患儿9例,分析其血常规、免疫指标、预后及转归。结果PRCA患儿平均Hb、网织红细胞、CD4+均显著低于标准值(P <0.05);其IgA及IgM均显著高于标准值(P<O.O5);基本治愈2例,缓解3例,明显进步2例,无效2例(病死1例),有效率 55.6%。病死患儿死因为PRCA继发多器官功能衰竭;3年复发患儿2例.复发率22.2%:其末次随访Hb、网织红细胞较治疗前 均显著上升(尸<O.03)。结论儿童PRCA的临床特点以网织纽细胞、Hb下降,体液免疫亢进、细胞衰退为主,针对性激素治疗 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患儿贫血状态,有助于保证其I】缶床疗效、控制复发率,而如何取得更为优异的预后仍待临床进一步研究。 【关键词】 儿童;纯红细胞再生障碍性贫血;临床特点:预后 中图分类号:R556,5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 ̄.issn.1674—4659.2015.03.0291 Clin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Prognosis of Pure Red Cell Aplasia in Children LI nlz ̄1,HE Juan ̄,LI Hong (1Department ofPediatrics,Zhongshan Chen-Xinghai Hospital,Zhongshan 528415,China,"。Department ofPeditraics,Guiyang First People Hospital,Guiyang 550002,China; Department ofScience and Technology,Guiyang First Peo— ple Hospital,Guiyang550002,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prognosis and clinical characteristics of pure red cell aplasia(PRCA)in children.Methods 9 children with PRCA in our hospiml were selected to analyze blood routine,immune parameters,prognosis and outcome.Results The average Hb,reticulocyte,CD4 levels in children with PRCA were sinigifcantly fewer than standard values(P<0.05).The IgA and IgM were sinigifcantly higher hatn standard values <0.05).The effective rate was 55.6%,wih t2 cases of basically treated,3 cases of remission,2 cases of sinigifcant progress,2 cases of inefective(1 case of death).The cause of death was secondary multiple organ failure.2 cases relapsed in 3 years wih tthe recurrence rate of 22.2%.The Hb and reticulocyte were signiifcantly increased at the last follow-up compared wih tthose in prior treatment ’<0.05).Conelusfons The clinical characteristics of PRCA in chilredn mainly include decreasing of reticulocyte and Hb,humoral imune hyperactivity and cell degeneration.Targeted hormone therapy Can improve the anemic status of chilren dto some extent,and how to get more excellent prognosis remains to be further studied in clinic. 【Key words】 Chilren;Purde red cell aplasia;Clinical characteristics;Prognosis 纯红细胞再生障碍性贫血(pure red cell aplasia,PRCA) 儿,均参照1972年WHO诊断标准及第三版《血液病诊断及疗 是一种发病率较低、贫血症状显著的疾病,分为先天性及获得 效标准》确诊¨3_。其中男5例,女4例;年龄7 d~6岁,平 性两类.其中先天.陛PRCA高发于婴幼儿,并导致其生长发育 均(7.6±2.5)月;先天性8例,获得性1例(系统性红斑狼 d~1.5年,平均(4.9 4-0.7)月。 受到严重影响[13。纯红细胞再生障碍性贫血是一组异质性综合 疮继发);确诊时间2 征.因此,对其临床特点的探究在指导临床治疗和改善患儿预 1.2检查指标 后方面具有重要意义E2]。为此,笔者选取我院2009年2月至 床分析,现总结报道如下。 按照患儿年龄进行顺序编号,编为1—9号,对各患儿的 2011年2月收治的9例纯红细胞再生障碍性贫血患儿进行了临 血常规、免疫指标进行检测及分析。血常规检测指标包括血红 蛋白(Hb)、网织红细胞、白细胞计数、血小板等;免疫指标 包括体液免疫(1gO、IgA、IgM、IgE)及细胞免疫(CD3 、 CD4+、CD8 )E43。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选取我院2009年2月至2011年2月收治的9例PRCA患 收稿日期:2014一I1—28 1.3治疗方案 9例患儿均接受常规治疗,包括肾上腺皮质激素治疗(起 始剂量2 mg/kg)、口服糖皮质激素波尼松(剂量1.5—2 ms/ kg),同时注重血红细胞输注,隔日输注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 素3 000 U。治疗初期维持3个月,待Hb水平上升后每月减量 10%.继续维持2~3个月。 作者简介:李华(1968一),男,贵州安顺人,副主任医师,本科学 历.研究方向:临床儿科。 ・292・ 临春医学工农2015年3月第22卷第3期 表1 9例PRCA患儿免疫指标分析 1.4随访 表3 9例PRCA患儿末次随访血常规指标分析(i±s) 对患儿进行3年的随访,随访中观察其预后及转归[5]:基 本治愈:贫血症状消失,男Hb≥120 g/L,女Hb≥ll0 L, 骨髓象恢复正常,持续1年以上;缓解:贫血症状消失,男 Hb在120 g/L左右.女Hb在110 g/L左右,骨髓象恢复正常, 持续3个月以上;明显进步:贫血症状改善,Hb较治疗前增 加30 g儿以上,持续3个月以上;无效:治疗后症状体征无明 显改善或加重。有效率=基本治愈率+缓解率;同时观察其3 年复发情况。 1.5统计学分析 本研究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 13.0进行分析,计数资料采 用)(z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检验水准设定为 =0.05, P<0.05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免疫指标 PRCA患儿lgA为(647.8±442.0)mg/L,lgM为(1 085.2 ±539.3)mg/L,均显著高于标准值(P(0.05),其CD4 为 (30.6±1.9)%,显著低于标准值(P<0.05),PRCA患儿IgG、 IgE、CD3+及CD8+指标与正常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 、见表1 2.2血常规指标 PRCA患儿平均Hh为(43.3±20.5)g/L,显著低于标准 值145 g/L,网织红细胞为(0.6±0.4)%,显著低于标准值 0.5%~1.5%(P<0.05),其白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与标准值 无明显差异(P>0.O5)。见表2。 表2 9例PRCA患儿血常规指标分析 2.3随访结果 9例PRCA患儿均获得有效随访,平均随访时间(2.7± 0.5)年,平均用药时间(15.5±6.4)个月,治疗期间未见明 显不良反应;其中基本治愈2例,缓解3例,明显进步2例, 无效2例(病死1例),有效率55.6%。病死患儿病因为PRCA 继发多器官功能衰竭;3年复发患儿2例,复发率22.2%。其 末次随访Hb以及网织红细胞较治疗前均显著上升(P<0.05) 见表3 3讨论 PRCA是一种临床异质性综合征,以骨髓单纯红系造血衰 竭为主要临床特征,并表现为骨髓中红系细胞数量明显降低 , 是一种发病率较低的疾病。目前PRCA的发病机制尚不明确, 多数学者认为,遗传因素、基因异常是导致PRCA发生发展的 最主要因素,并与免疫变化存在较大关联Ⅲ。 在血常规检查中,可以发现.PRCA患儿平均Hb为(43.3 ±20.5) L,显著低于标准值145 g/L,网织红细胞为(0.6± 0.4)%,显著低于标准值0.5%~1.5%(P<O.05),其白细胞计 数、血小板计数与标准值无明显差异(P>0.05),其机制主要 为:动物实验表明。抑癌基因p53突变可介导核糖体病变,导 致红系祖细胞和红系前体细胞凋亡显著增加_8],诱发网织红细 胞及Hb大幅下降,而白细胞和血小板计数不受核糖体病变影 响。先天性PRCA患儿多于1岁以内发病.早期临床特征与贫 血类似,并未伴有明显发热、出血倾向或淋巴结、肝脾肿大, 但多数患儿伴有先天畸形,如骨骼畸形、泌尿生殖系统发育异 常等。血象和骨髓象检查是PRCA确诊的重要手段,但临床规 定出生l0 d以内的新生儿Hb<145 g/L可判定为贫血.较为 绝对。受婴幼儿生理性贫血影响。其Hb一般低于标准值,因 此,我们认为,出生10 d 3个月的儿童。可将Hl1<100 g/L 作为贫血标准,3个月~6岁4,JL为Hb<l10 g/L,6岁一l4 岁为Hb<120 g/L,调整后的贫血标准更利于按照儿童的生长 发育情况进行贫血判定,有利于诊断准确率的提高。除血象变 化外,我们发现,患儿免疫状态亦存在改变,PRCA患儿IgA 为(647.8±442.0)mg/L,IgM为(1 085.2±539.3)mg/L, 均显著高于标准值(尸<O.O5),其CD4 为(30.6±1.9)%,显 著低于标准值('P<0.05),PRCA患儿IgG、IgE、CD3 及CD8 指标与正常值比较无明显差异(户>O.05)。提示细胞免疫和体 液免疫在PRCA的发病中也发挥了作用,其机制可能为:过度 细胞免疫应答可刺激胸腺素,使其作用于造血干细胞,促进T 淋巴细胞的产生,并进一步诱发对红系细胞的免疫排斥.且已 有研究发现,IgA、IgM组分中含有红细胞生成抑制因子.说明 机体免疫异常可同时导致红系细胞生成减少、凋亡增加,在 PRCA病情进展中占主导作用 。 (下转第295页 临春医学工柱2015年3月第22卷第3期 如吸烟、高脂饮食及缺乏有氧运动等,患者的T2DM知晓度低 参考文献 和治疗依从性较差。可见,T2DM是目前社区慢病防控的重点, ・295・ [1] 梁欢澜,王运林,罗卓章,等.引人家庭医生式服务开展2型糖尿病 管理效果初探f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2014,43(4): 471-475. 家庭随访给患者予健康教育及指导建立健康生活行为方式对 T2DM的防治有重要意义。 可诱导胰岛素抵抗Esl。HbAlc是反映血糖控制水平的主要指标 小于7.0%[2]。CRP升高提示机体存在炎性反应.炎性状态下 研究显示血脂代谢紊乱和吸烟可加速动脉粥样硬化.酒精 [2] 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10年版) [J/CD].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201 1,3(6):54-109. 之一,它参与微血管和肾脏的损伤过程,HbAlc的控制目标应 【3] 贡浩凌,戴莉敏,刘媛,等.医院一社区一家庭护理干预模式对2型糖尿 病患者饮食控制的效果【JJ.中华护理杂志,2014,49(4):399--404. 血管内皮细胞更易损伤。家庭随访干预重视给患者及其家属讲 [4] Keskin A,Bilge U.Mental disorders frequency alternative and com— 解糖尿病防治知识和示教实践技能,提高其疾病认知度和自我 管理能力,家属的参与能有效地落实健康教育的内容。研究证 预需要保证足够的接触时间和频率_l0]。本研究显示每月1次 疗依从性,患者的疾病认知度和血糖达标率明显提高.焦虑抑 对照组下降明显,并发症较少。可见,以社区家庭随访干预为 plementary medicine usage among patients with hypertension and type 2 diabetesmellitus[JJ.Niger JClinPract,2014,17(6):717-722. 实家庭随访有助于降低患者的血糖及血脂水平E9]。而有效的干 [5] Yang W,Lu J,Weng J,et .Prevalence of diabetes among men and women in China『J].N E JMed,2010,362(12):1090-1101. 家庭随访1年后可有效促进患者纠正不健康生活方式和提高治 [6】 巴艳辉,王明久,郑佳,等.2型糖尿病患者营养知识、态度及行为 调查『JJ.中国公共卫生,201 1,27(8):1059—1060. 郁状态改善,患者血清FBS、HbAlc、TG、LDL和CRP水平较 [7】 翁建平.广东省糖尿病研究现状与对策[J].新医学,2010,41 f31:141-142. 基础,家属参与为保障,协助患者建立健康生活行为方式为手 [8] Shulman GI.Ectopic fat in insulin resistance,dyslipidemia,and car- 段的综合管理模式是目前糖尿病监控最有效最经济的途径 diometabolic disease[J].NEngt JMed,2014,371(12):1131—1141. 糖尿病是终身性疾病需长期治疗,本研究得出:家庭随访 [9】 Keogh KM1,Smith SM,White P,et o1.Psychological family interven— 能协助药物降糖提高糖尿病患者的疾病认知度并引导其建立低 糖低脂的健康生活行为方式,下降血糖和血脂水平,提高疾病 者的血糖和减少并发症。药物降糖联合家庭走访管控模式在社 tion for poorly controlled type 2 diabetes[J].Am JManag Care, 2011,17(2):105—113. 认知度和治疗依从性,提高血糖控制达标率,可更好地控制患 [1O】李菁,李峥,潘慧,等.2型糖尿病患者社区个案管理的效果分析 [J].中华护理杂志,2013,48(3):257—260. (责任编辑:钟婷婷) 区应用中取得较好的临床效果,值得广大社区推广。 (上接第292页) 本研究9例PRCA患儿平均用药时间(15.5±6.4)个月, 治疗期间未见明显不良反应,提示小剂量激素长期维持治疗安 效2例(病死1例),有效率55.6%,3年复发患儿2例,复发 再生障碍性贫血1例报告【J].解放军医学院学报,2013,34(1 1): 1l92—1 194. 4] 管玉洁.先天性纯红细胞再生障碍性贫血的诊断及治疗【J].国际 全性良好;其中基本治愈2例,缓解3例,明显进步2例,无 [儿科学杂志,2013,40(4):391—394. R,Kaji M,Horiuchi S,et .Recurrent thymoma with stiff- 率22.2%.且其末次随访Hb、网织红细胞较治疗前均显著上升 [5】Kobayashi(P<0.05)。可以发现,针对抑制抗体的激素治疗在刺激造血方 面具有一定效果,但疗效仍无法令人满意,有学者提出激素联 推广。因此,对于儿童PRCA的治疗药物选择仍需进一步研究 和开发。 person syndrome and pure red blood cell aplasia[J]. nn Thorac Surg,2014,97(5):1802—1804. TK,Dutta S,Mandal PK,et o1.Lenalidomide—induced pure red 合免疫抑制剂环抱菌素A的治疗方案_l0],但成本较高,不易 【6】Dolaicell aplasia『J]. J Haematol,2014,31(1):99—100. [7] 马威,张定宇,尹建平,等.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纯红细胞再生 综上所述.儿童PRCA的临床特点以网织红细胞、Hb下 障碍性贫血发生的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输血杂志,2013,26 (7):603-606. 降,体液免疫亢进、细胞衰退为主,行针对性激素治疗能够在 一 Ck Rao A,Nayal B,Manohar C.Pure red cell aplasia following thy- 定程度上改善患儿贫血状态.有助于保证其临床疗效、控制 [8]复发率,而如何取得更为优异的预后仍待临床进一步研究。 mothymectomy:a case report[J].Mdays J Med Sci,2013,20(5): 83—85. 参考文献 [1】 张静楠,郭晓楠,徐世荣.纯红细胞再生障碍性贫血的研究进展 『J1.诊断学理论与实践,2010,9(3):280-284. 『2】Hayakawa F,Tomita A,Naoe T.Development of acute pure red cell aDlasia after deferasirox administration in two cases of myelodysplastic 【9】 张青,周长华,杜苑苑,等.调节性T细胞的变化对重型再生障碍性 贫血临床转归的意义fJ].现代医院,2013,13(1):8-10. [101 Akinosoglou K.Melachrinou M,Siagris D,et .Good s syndrome and pure white cell aplasia complicated by cryptocoecus infection:A case report and review of the literature[J].J Clin Immunol,2014,34 f31:283—288. svndrome[J].Rinsho Ketsueki,2014,55(4):445—449. 【3】 杨光,程庆砾,张冬梅,等.进行性血红蛋白减少一继发性纯红细胞 (责任编辑:钟婷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