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 文 试 题
考试时间:120分钟 满分:120分 (命题人:舒培栋 2014-6-2)
题号 得分 注意事项:
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卷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卷上的指定位置。 一、古诗词名句填写(共8分)
1.气蒸云梦泽, 。(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2. 欲为圣明除弊事, !(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3. ,带月荷锄归。(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二》)
4. 范仲淹在《渔家傲·秋思》中表达自己和征人们想家却又不甘无功而返的矛盾心理的句子是 , 。 5. 孟子在《鱼我所欲也》中说“舍生而取义者也”,文天祥的《过零丁洋》中表达这种人生追求的句子是 , 。王观《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中“ ,千万和春住”一句巧妙地把“惜春”和“惜别”联系在一起,表现了诗人的美好情怀。
6. 夏日里,漫步黄州遗爱湖十二景之一的水韵荷香,清香四溢,放眼望去,“ ,映日荷花别样红”,令人陶醉。
7. 关注民生,不仅是当今领导人心中的大事,也是古代诗人胸怀的情感。请写出古诗中同情劳动人民的一联佳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语言基础和语文实践活动 (20分)
8.将下面语句准确、规范、美观地书写在田字格中。(2分)
执著坚守,茁壮成长
9.根据提示将对应的汉字按顺序写在下面的横线上。(3分)
语文试题共11页 第1页
一 二 三 四 五 总分 方兴未 :(fānɡ xīnɡ wâi ài)事物正在发展,一时不会终止。 草 人命:(cǎo jiān rãn mìnɡ)把人命看得和野草一样,指任意残杀人民。 居心 测: jū xīn pǒ câ,心十分险恶,心里一直想做坏事。 顶礼 拜: dǐng lǐ mó bài,比喻非常崇拜。
生辉:yì yì shēng huī,形容光彩闪耀的样子。
眼花 乱yǎn huā liáo luàn看着复杂纷繁的东西而感到迷乱。也比喻事物复杂,无法辨清。
10.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2分) A.藩篱(pān) 箱箧(jiá) 销声匿迹(nì) 讲信修睦(mù) B.钟磬(qìng) 归咎(jiù) 惟妙惟肖(xiào) 矜寡孤独(guān) C.诘责(jí)锃亮(zâng) 颔首低眉(hàn) 广袤无垠(mào)
D.稽首(jí) 哂笑(xī)龙吟凤哕(huì)觥筹交错(gōng) 11.下面句中的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我生平最受用的有两句话:一是“责任心”,二是“趣味”。
B.黄州遗爱湖与洪湖、东湖等其他九大湖泊一起获选“湖北十大最美湖泊”。 C.心小了,所有的小事就大了,心大了,所有的大事就小了。
D.在挫折与磨难面前,你是做畏缩逃避的懦夫,还是做奋起搏击的勇士? 12. 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百年梦想的实现,不是一蹴而就的,还需要亿万中华儿女长期地艰苦奋斗。
B.当看过这世界的每片沧海桑田,最美的还是家的屋檐。
C.玉不琢不成器,一个运动员天赋再好,如果没有教练的悉心心指导和严格训练,也难以超越自我,取得优异成绩。
D.与他人交往时,要站在对方的立场上,设身处地地为对方着想,不能只顾自己。 13.下列各项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2分)
A.武力手段是不是解决南海问题的唯一合理手段?大规模武力动武是否会对国家安定大局造成不良影响?很多人对此持否定态度。
B.继“中国汉字听写大会”之后,央视在马年元宵节期间重磅推出了“中国谜语大会”,节目形式、内容都十分充实,再掀收视狂潮。
C.打车软件在给乘客带来便捷的同时,也提高了出租车的用车效率,但司机在开车时分心使用打车软件,成为出租车事故骤增的主要原因之一。
D.通过《中国之声》微薄推出的“正能量益起来”这项活动,让我们一同探寻发现在生活中令我们感动的点滴美好,一起寻找充满正能量的人和事! 14.下列各项判断与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让水不污染,天气不雾霾。”句中“雾霾”是名词。 B.《咬文嚼字》《我们爱科学》《老照片》《语文教学通讯》这一组杂志的名称的短语类型均不同。 C.“全党上下正在掀起学习弘扬焦裕禄精神热潮。”这句的主干是“上下掀起热潮”。 D.“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该句是转折复句。 15.下面关于名著或文学常识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繁星》《春水》是冰心在印度诗人泰戈尔《飞鸟集》的影响下写成的。 B.作为一部闪烁着崇高的理想主义光芒的长篇小说,《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最大的成功之处就在于塑造了奥斯特洛夫斯基这一无产阶级英雄形象。
语文试题共11页 第2页
C.《记承天寺夜游》写于作者(苏轼)贬官黄州期间。 D.《木兰诗》选自宋代郭茂倩创作的《乐府诗集》。
16.将下列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语序排列最恰当的一项是( )(2分)
①名著是人类文化的精华,阅读它们,如同与大师们携手共游,可以增长见识,启迪智慧,提高语文能力和人文素养。
②不妨先读前言、后记和目录,以便对这本书的写作背景、作者情况、写作目的和大致内容有个初步的了解,犹如掌握了打开书的大门的钥匙。
③阅读名著以自读为主,并且掌握一些基本的阅读方法很有必要。
④最后要学会做点读书笔记,可以抄名言,写摘要,作批注,列提纲,制卡片,画图表,写心得等,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好习惯。
⑤还要注意略读与精读相结合,略读全书有利于整体把握主要内容;精读精彩部分和难点部分有利于不断提高欣赏能力。
A.①②③⑤④ B.①③②⑤④ C.③②⑤④① D.③②④⑤① 17.请根据语言环境,在下面的横线处,写出得体、连贯的话。(4分)
进入五月,学校安排每天下午睡后进行二十分钟“天天唱”,但中考在即,为了给中考复习以足够的时间保证,九(1)班班主任决定将“天天唱”改为“天天读”,同学们因此情绪低落。作为音乐委员的小丽找到了班主任老师。
小丽:(1)
班主任:是吗?可是,中考复习时间很紧张,我这么做也是为了提高大家的学习成绩啊! 小丽:(2) 班主任:嗯,你说的有道理。那我们还是保持“天天唱”吧! 三、浅层次阅读理解(共30分)
㈠阅读下面这两首古诗,回答17~18题。(4分)
大林寺桃花 白居易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山来。
【注】这首诗作于元和十二年(817)初夏,当时白居易贬在江州(今江西九江)司马任上。大林寺在庐山香炉峰顶。
18.诗歌的第一、二句,运用了什么写法?谈谈这儿这种写法的作用。(2分) 19.作者白居易“长恨”什么?(2分)
(二)阅读下面的说明文段,回答20-21题。(4分)
黑匣子
①2014年3月8日,马来西亚航空公司一架载有239人的波音777-200飞机在南印度
语文试题共11页 第3页
洋坠毁。为了搜寻飞机“黑匣子”,各国已经动用了从太空、空中到海上、水下等多个领域的技术手段和高科技装备,展开了一场史无前例的国际大搜索。那么,“黑匣子”到底是什么呢?
②“黑匣子”是一个密封的金属盒,有普通鞋盒那么大。它里面装有两种飞行记录系统。其中一种是无线电话记录系统,可以把飞机驾驶舱内每个人的谈话和机场地面指挥及外界的通话全部接收下来,记录在“黑匣子”中的磁带上。飞机一起飞,无线电话记录器便开始不停地工作。由于磁带最大的录音量只有30分钟,录满30分钟,就会抹去旧的声音,再录下新的声音,因此磁带上总能保留飞机出事前最后30分钟驾驶舱内每个人的谈话和通话的信息。
③“黑匣子”中另一个系统是数据记录系统。它可以记录机起飞后的飞行速度、方位、高度和航向,发动机工作参数,驾驶员动作反应时间等多种数据。它的记录时间为50分钟,以后就除掉旧的数据,再记录新的数据。
④一旦飞机发生灾难,专家便可以根据“黑匣子”中记录的各种声音和数据来分析飞机失事的原因。因此,空难发生后,除了营救机上人员,寻找“黑匣子”也就成了刻不容缓的事情。
⑤早期“黑匣子”的外壳是黑色的,后来为了便于在各种复杂环境条件下寻找,它的外壳已不再是黑色,而是涂成了国际通用的荧光橘红色。它被安装在飞机尾部最安全的部位。“黑匣子”能承受很大的冲击力,能耐受1100℃的高温30分钟,在30米深的水下30天内匣子不渗水,能承受近2吨的静压力不变形。匣子里记录的多种信号和数据还不受外界无线电波干扰和磁力效应等方面的影响。有些“黑匣子”还装有用电池作能源的微型声波发射机,可连续发射一种超声波信号。由于有这么多特点,在飞机机毁人亡后,“黑匣子”往往是唯一的“幸存者”,即使“黑匣子”随飞机残骸散落在丛林、沙漠、海底、深谷等人迹罕至的地方,也能迅速被人发现寻获。
⑥目前,“黑匣子”不仅使用在飞机上,许多国家的交通运输部门在高速火车和汽车上也
语文试题共11页 第4页
安装了“黑匣子”。“黑匣子”的用途变得越来越广泛了。
20.下列关于文章的理解和说明,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黑匣子”是一个安装在飞机上用以记录飞机起飞后机上各种声音和数据,以便为失事飞机提供事故原因分析资料的金属盒子,现在正越来越广泛地应用在高速火车和汽车等交通工具上。
B.文章②③两段使用了分类别、作比较、打比方和列数字的说明方法,具体说明了“黑匣子”记录系统的工作过程和方法。 C.“‘黑匣子’往往是唯一的‘幸存者’”中的“惟一”一词照应了前文说的“机毁人亡”,表示除此盒之外无任何人与物“幸存”,表达准确而严密。
D.文段开头从马航事件写起,目的是引出说明对象——黑匣子,从而引起读者的关注。 21.请归纳出飞机失事后,“黑匣子”不易被破坏,又易于寻找的原因。(2分) (三)读下篇短文,回答22-23题。(4分)
“送”与“奖‘的哲学 ① 一位英语教师讲了这样一个真实的故事:
② 学校聘请了一位外籍教师教学生口语,我与外教在一个办公室。一次,老外买回一大
袋小地球仪,准备当奖品发给学生。一个老师的小孩看见了,便想让老外送一个玩玩。老外不肯。小孩就把当老师的母亲请来。同事不好意思开口,便让我“代劳”。 ③ 我对老外说:“这是本校老师的孩子,你送他一个吧,反正你的地球仪最后都要送出去
的。”老外仍是不肯。
④ 我“开导”老外道:“中国是礼仪之邦,中国人讲究一个‘情’字,送礼是联络感情 的一个
重要方式。你在中国任教,就要 A 。一个小地球仪不值什么钱,但作为礼品送出去,那就是 B 。” ⑤ 到这个份上,老外仍坚定地摇着头。
⑥ 我生气道:“你真不给面子,一个小地球仪值多少钱?现在,人家求到我,你不给,人
家就会认为是我没尽力。”
⑦ 老外想了想,说:“你让那小孩说五个单词,我就奖他一个。”
⑧ 这不是成心为难人吗?一个上幼儿园的小孩,哪会说什么英语?但是,既然老外肯
送了,那就赶紧想办法吧。好在小孩很伶俐,一教就会,不到五分钟,五个英语单
语文试题共11页 第5页
词全会说了。老外除了白送一个地球仪,还高兴地低下头,亲了亲小孩的脸蛋。 ⑨ 这让我很纳闷:与其如此,何必当初?我问老外为什么要这样做。 ⑩ 他说:“白送东西给人,是对人的一种侮辱。因为, C 。” 11我的心里,一下子装满了敬意。 ○
22.结合上下文意的理解,在画横线A处填写适合的成语,在画横线B处填写适合的俗语。(2分) A: B: 23、 理解全文,在画横线C处补写出适当的内容。(2分)
(四)阅读下面两段文言文,完成24-29题。(14分)
[甲]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吴均《与朱元思书》)
[乙]自从初降,以至今日,身之穷困,独坐愁苦,终日无睹,但见异类①。韦鞲毳幕②,以御风雨。膻肉酪浆,以充饥渴。举目言笑,谁与为欢?胡地玄冰③,边土惨裂,但闻悲风萧条之声。凉秋九月,塞外草衰。夜不能寐,侧耳远听,胡笳互动,牧马悲鸣,吟啸成群,边声四起。晨坐听之,不觉泪下。嗟乎子卿④!陵⑤独何心,能不悲哉?
与子别后,益复无聊。上念老母,临年被戮;妻子无辜,并为鲸鲵⑥。身负国恩,为世所悲。子归受荣,我留受辱,命也如何!身出礼义之乡,而入无知之俗,违弃君亲之恩,长为蛮夷之域,伤已! (节选自李陵《答苏武书》)
[注释] ①异类:指匈奴。②韦鞲(gōu):皮革制的长袖套。毳幕:毛毡制成的帐篷。③玄冰:
因冰层厚而显黑色。④子卿:即苏武。曾奉命出使匈奴,被扣留。十九年持节不屈。后获释回汉。⑤李陵:西汉名将,李广之孙。公元前99年,李陵率步卒五千,深入匈奴,以少击众,力尽而降。后汉武帝诛灭其家族,致使其彻底与汉朝断绝关系。⑥鲸鲵:比喻像河中的鱼一样被杀戮。
24.结合文意,找出下列句中加点词解释错误的一项( )(2分)
语文试题共11页 第6页
A.风烟俱净. 净:消散 B.窥谷忘反. 反:同“返”,返回 C.身负.国恩 负:承担 D.而入无知之俗. 俗:异域 25.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2分) A. ①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②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B. ①但.闻悲风萧条之声 ②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C. ①为.世所悲 ②山峦为.晴雪所洗 D. ①蝉则.千转不穷 ②入则.无法家弼士 26.翻译下面的文言句子。(4分)
(1)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2)陵独何心,能不悲哉? 27.《答苏武书》从文中“ ”可看出,苏武虽受尽折磨,但仍然坚 守着节操没有投降。体现了苏武 的精神。 28.“欲寄彩笺兼尺素,山长水阔知何处。”随着手机、电脑等各种通讯设备的普及,有人觉得书信已经没有存在的必要了,你认为呢?请说出理由。(2分) 29.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甲文是一篇山水小品文,保持了骈文的特点,主要采用四字句和六字句,并于文章后半部分大量运用对偶句。
B.乙文大量运用四字句,骈散结合。沉痛的反问和感叹,强烈的对比,字字血泪,使读者对这位降将产生了深深的同情。
C.甲文第三段铺写山中的各种声音,这是以静写闹,显示山中热闹景象,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向往和对功名利禄的鄙弃。
D.乙文中景物描写则烘托了写信人独居塞外、不得归国的凄苦心情。 四、深层阅读赏析(共13分) 阅读下面的散文,完成30-33题。
采 药 人 李汉荣
终年出没于深山林莽,你身上有草木的气息,有岩石的气息。我站在你面前,怀着敬意和惭愧的心情感受你。我觉得你不同于一般的乡下人,你的朴实里又多了几份坚韧。我觉得你已不大像是我们这种被严重污染却又自以为是的社会生物,我觉得你像是一株纯真的、带着野性、滴着露水的植物,你不善言语,你的每一片叶子都是语言,无声透露了你的山水岁月。
你不善言语,大约是你总在山中听惯了溪的语言泉的语言鸟的语言,以及风和树叶的交
语文试题共11页 第7页
谈,月光和涧水的交谈,你觉得那些语言很好听,万物都在与你说话,没有你插嘴的机会,也没有插嘴的必要,于是你习惯了倾听。万籁俱寂的夜晚,你就抚摸那些药,听它们说一些苦涩的话,说一些心里的苦和世上的病。
浅山已采不到药了,必须到深山更深处,才能采到人世的处方里急需的药。浅山里也多了农药、化肥,和从城市里、工厂里弥漫来的废气尘埃。你知道世上的病越来越多了。而山上的药越来越少了。世上的病越来越严重,而山上药物的药性却不如以前了。是不是药也有病了,药把自己的药性用于治自己的病,就没有多余的药力治世上的病了?
你到深山更深处采药,腰系绳索,手握药刀,在悬崖峭壁上寻找那尘世已经失踪的药草。好药都生长在云雾中,生长在人迹罕至的高峻处。在远离人境的地方生长出来的药才能治人的病,在远离人境的地方修炼出来的高人才能看清人世的真相。我们在低处害病,你在高处采药,多高处的药才能治愈我们这些低处的病人?你爬的山越来越高了,人世的病越来越重了。低处的病追着高处的药。云在你身边聚散,星在你肩上起落。当山下的某位文人望着高山上的白云雅兴大发的时候,你正在白云中,在陡崖上,抓着死神的衣襟,打听那一株药的去向。
那药也不愿下山吗?也怕多病的尘世吗? 谁让你是药呢?谁让我是采药人呢?
方圆数百里的连绵群山,你都攀援过了,最高的山峰你也去过了。好药越来越少,人世的病越来越多。最高的山都已采过,要根治世上的重病,怕只有到天上去采仙药。你老了,爬了一生的山,你已老成一架山脉。
我站在你面前,望你,如望一座高山,山上有树木,有泉,有云雾,山顶,是一片积雪。 你这座高山上,藏着多少药啊。
看见了,我觉得你就是一副五味俱全的中药。
语文试题共11页 第8页
30.请自选一个角度赏析文中划线的句子。(4分)
(1)我觉得你像是一株纯真的、带着野性、滴着露水的植物。
(2)谁让你是药呢?谁让我是采药人呢?
31.作者不止一次地说“人类的病”“越来越重了”,表达了他什么情感?(3分)
32.联系全文,请谈谈你对题目“采药人”的理解。(2分)
33.结合文章,谈谈采药人身上具有哪些品质,让“我觉得你就是一副五味俱全的中药”。(4分)
五、写作展示(共50分)
34.从下面两题中任选一题,按要求完成任务。 题一:梦里花开
要求:①结合个人的生活经历,选取真实的生活片段,写一篇600字以上的记叙文;②文章叙事清楚,结构完整,内容充实;③恰当运用描写、抒情等表达方式,写出真情实感;④作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和姓名。
题二: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写一篇作文。
康熙大帝在执政60年之际,特举行“千叟宴”以示庆贺。宴会上,康熙敬了三杯酒:第一杯敬孝庄太皇太后,感谢孝庄辅佐他登上皇位,一统江山;第二杯敬众位大臣及天下万民,感谢众臣齐心协力尽忠朝廷,万民俯首农桑,天下昌盛;当康熙端起第三杯酒时说:“这杯酒敬给我的敌人,吴三桂、郑经、葛尔丹还有鰲拜。”众大臣目瞪口呆。康熙接着说:“是他们逼着朕建立了丰功伟绩,没有他们,就没有今天的朕,我感谢他们。”
对手在警醒我们,对手也在成就我们。
请根据上述材料确立一个中心,围绕中心写一篇作文。题目自拟,文体不限,记叙文字数600字以上,议论文字数在500字以上。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
麻城市闵集中学
2014年九年级中考模拟考试
语 文 答 案
(命题人:舒培栋 2014-6-2)
一、古诗词名句填写(共8分)
语文试题共11页 第9页
9.根据提示将对应的汉字按顺序写在下面的横线上。(3分) 艾 菅 叵 膜 熠熠 缭
10、B 11.C 12.B 13.C 14.C 15.D 16.B 17、老师,您把“天天唱”改成“天天读”,同学们的情绪很低落,看来大家都不赞同您的做法。
老师,我们明白您的苦心。但是学习要劳逸结合才能提高效率,“天天唱”可以放松我们的身心,所以恢复“天天唱”好吗?谢谢老师。
18.(2分)对比,突出山寺桃园仙境般的美景,给人留下无限的遐想。 19.(2分)长恨春天的逝去,长恨遭贬的境遇。
20.B 21.①能承受很大的冲击力②安装在飞机尾部最安全的部位③能耐受高温④较长时间内不渗 水⑤能承受强大的静压力⑥记录的信号和数据不受外界干扰和影响⑦涂成荧光橘红色⑧有些能连续发射超声波信号(至少写出四点) 22、A:入乡随俗 B: 礼轻情义重 23、“送”的意味是施舍,即把对方当成乞丐;而那小孩很可爱,绝不应该侮辱他。只有在别人取得了成绩时,我们才能把东西奖给他,这是对人的一种鼓励。作为一个教师永远只能“奖”,而不能“送”。否则,就违背了一个教育工作者应该坚守的准则。24、C 25、D 26、(1)那些像鸢鸟一样想要一飞冲天极力攀高的人,看到这些雄奇的山峰,就会平息热衷功名利禄之心;那些整天在世俗繁务中忙忙碌碌的人,看到(这些幽美的)山谷,也会流连忘返。 (2)我李陵难道有什么与众不同之心,我能不伤心吗? 27、子归受荣,我留受辱 坚贞不屈、至死不渝
28、有存在的必要。因为书信经过时空的跋涉,可以给人以“见字如面”的亲切感,给人一种深刻的情感体验。同时书信有珍藏意义,有的还具有文学价值和书法价值。作为几千年来国人交往和交流的重要载体,它承载着中国悠久的礼义和文化,所以我们有责任让它存在下去。 没有存在的必要。因为社会向前发展,新事物代替旧事物是历史的必然。现在短信、微信、微博等一样可以交流,而且功能强大,同时能发语音图片视频,更方便快捷。 29、C 30、(1)这句话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将采药人比成一株植物,生动形象地写出了采药人的纯朴、不受污染、默默奉献的品质。
(2)两个反问句写出了采药人的内心活动,强烈地表现了采药人执着的精神和高度的责任感。
31、对社会充斥虚伪,金钱至上,自私自利,缺乏同情心和责任感的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忧虑之情。 32、采药人既是登山采摘自然药草的农人,其高尚的品质又象征着治疗尘世社会疾病的药方。 33、朴实坚韧:从“腰系绳索,手握药刀,在悬崖峭壁上寻找那尘世已经失踪的药草”“在白云中,在陡崖上,抓着死神的衣襟,打听那一株药的去向”等句可以看出。
语文试题共11页 第10页
洁净、不受污染:采药人出身乡野,身上有草木的气息,有岩石的气息,他长年采药,不受世俗影响。
执著奉献:采药人不辞辛苦,访遍群山,一直到老成一架山脉。 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谁让你是药呢?谁让我是采药人呢?”采药人不仅采得治病良药,其高尚品格宛然也化成了冶世良药。 34.略
语文试题共11页 第11页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