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意榕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计算机网络》课程整体设计

《计算机网络》课程整体设计

来源:意榕旅游网
 课程整体设计 《计算机网络》 课程整体设计方案

课程名称 计算机网络 课程代码 所属学院(部) 适用专业 总 学 分 2 总 学 时 24 编 制 人 审 批 人

20XX—20XX学年第一学期

1

课程整体设计 《计算机网络》课程整体设计 一、 课程性质

学分: 2学分 总学时:32课时 授课对象:移动互联专业学生

本课程是移动互联专业的核心专业必修课。课程的设置结合了当前教育行业最先进的工程教育模式CDIO,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设置了大量的实践操作例程,使学生在实际操作的基础上全面理解和掌握计算机网络的相关知识。本课程主要涉及的知识点包括: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运输层和应用层等。

本课程的主要任务是让学生掌握计算机网络的分层架构,理解计算机网络的思想,掌握计算机网络中的常用协议,为学生以后从事软件开发工作打下扎实的基础。

二、 课程设计 (1) 课程目标设计

(一) 能力目标: 1、综合能力目标:

学生首先要对计算机网络有全面的了解和掌握,能够掌握计算机网络的分层架构,掌握计算机网络中的HTTP、TCP/IP和UDP等协议,能够对小型的网络进行配置和错误检测。

(二) 知识目标:

➢ ➢ ➢ ➢ ➢

掌握计算机网络中的物理层 掌握计算机网络中的数据链路层 掌握计算机网络中的网络层 掌握计算机网络中的运输层 掌握计算机网络中的应用层

(三) 素质目标:

2

课程整体设计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和上机实验,不仅让学生学到关于计算机网络的分层架构和设计思想,而且还要培养学生计算机网络的应用能力。

(2) 课程内容设计

本课程采用最先进的工程教育模式CDIO教学法,同时注重理论教学和实践技能的培养;采用多媒体教学和现场教学相结合,使学生能够直观地理解知识点,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效果。在教学过程中,注重理论联系实践。所以我们把整个课程分为6个单项技能训练模块,如下表所示:

模块编号 1 2 3 4 5 6 计算机网络概述 物理层 数据链路层 网络层 传输层 应用层 模块内容

(3)授课计划表(教学日历)

周次 起止日期 周课 主要内容 (月/日-月/日) 时数 计算机网络在信息时代中的作用 因特网概述 因特网的组成 1 5 计算机网络在我国的发展 计算机网络的类别 计算机网络的性能 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 物理层的基本概念 2 5 数据通信的基础知识

3

教学方式 理论3实训2 理论3实训2 课程整体设计 使用点对点信道的数据链路层 点对点协议ppp 使用广播信道的数据链路层 3 5 使用广播信道的以太网 扩展的以太网 高速以太网 网络层提供的两种服务 网际协议ip 划分子网和构造超网 4 5 网际控制报文协议icmp 因特网的路由选择协议 ip多播 虚拟专用网vpn和网络地址转换nat 运输层协议概述 用户数据报协议udp 传输控制协议tcp概述 可靠传输的工作原理 5 5 tcp报文段的首部格式 tcp可靠传输的实现 tcp的流量控制 tcp的拥塞控制 tcp的运输连接管理 域名系统dns 6 7 5 文件传送协议 2 总复习

本学期时数共计32学时,其中:讲授20学时,实验12学时 理论2 理论3实训2 理论3实训2 理论3实训2 理论3实训2

三、 考核方案设计

4

课程整体设计 (一)采取传统考核方式,其考核方案设计如下:

1.考核目标

通过考核既要检测学生对基本理论、基本概念的理解;又要检测学生对相关实习的理解,重点考核学生对基础知识与实习的掌握程度。

2.考核方式 采用闭卷形式。

3.成绩构成内容及各自比例(百分制)

课程考核成绩由平时成绩和期末考试成绩两部分组成。具体如下: 1)平时成绩 占课程考核的40%。

根据考勤、上课表现、作业和实验等综合得出。 2)期末考试成绩 占课程成绩的60%

通过笔试考核学生对该课程基本理论和方法的掌握程度以及应用能力。

四、 教材、资料

1. 推荐教材

a. 《计算机网络(第6版)》 作者:谢希仁

b. 《计算机网络(第5版)》 作者: Andrew S.Tanenbaum David

J.Wetherall 译者:严伟 潘爱民

五、 需要说明的其它问题

暂无

5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yrrf.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